陳菁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我國十分關注學生的音樂素養,音樂素養體現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品質和能力。為了發展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在小學階段開設了音樂課程,為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形成創造了條件。大單元教學是保障音樂課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可以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靈活地應用大單元教學,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水平。
加強對教材單元內容分析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開展大單元教學滿足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需求,要想保障大單元教學的效果,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單元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立足小學音樂教材,做好單元內容分析,明確單元教學知識點。
以“采山謠”單元為例,本單元的音樂內容都是圍繞秋季展開,不管是八月桂花、棗子,還是樹葉飄飄,這些都是秋季的象征,單元也主要讓學生經歷“視、聽、唱、動”的過程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體會秋天收獲之后的喜悅和樂趣,以歌聲和音樂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單元內容以民謠串聯起來,其中包含地方民歌、民間音樂以及童謠,音樂表現形式十分豐富,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秋天的美麗,也體會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第一課時為《八月桂花遍地》和《打棗》,《八月桂花遍地》是一首江西民歌,為學生描繪出當年革命根據地人民歡慶勝利的熱烈氛圍,讓學生接受了革命教育。《打棗》則讓學生認識到民族樂器嗩吶,能夠分辨嗩吶的音色,能夠根據音樂創編對話內容,體會豐收的喜悅。第二課時為《樹葉兒飄飄》,主要是讓學生可以用生動、優美的歌聲來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在開展大單元教學之前,教師對本單元內容展開深入分析,能夠充分了解本單元的具體內容,為實現大單元教學、保障大單元教學水平創造了條件。
精心設計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師在課堂中需要完成的基本教學任務,也是學生需要達到的一個學習高度,教學目標設計的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效率。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大單元教學備受社會關注,如果教師能從單元教學目標入手,不斷提高單元教學目標設計的系統性和層次性,往往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立足單元教學,精心設計單元教學目標,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工作提供重要的參考。
以“牧笛聲聲”單元為例,本單元選取了一系列旋律優美、節奏歡快的音樂,帶領學生走進一個充滿歡樂的世界。在本單元中學生可以感受遼闊的大草原,可以學習豎笛,可以學習多種多樣的民歌。在學習本單元中,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單元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參與到單元學習中。下面是教師對本單元內容進行分析后設計的不同層面的教學目標:1.審美感知:通過單元音樂學習,學生需要借助自身的聽覺器官、視覺器官等感受不同民族民歌的獨特性,了解豎笛在演奏節奏方面的重要性,能夠感受作者在描繪草原風光時激動的心情。2.藝術表現:通過欣賞《牧童短笛》,了解作品的曲式結構,學唱《牧童之歌》,可以使用打擊樂器模仿生活中的聲音,可以用柔美、連貫的聲音表現歌曲《牧羊女》中抒情柔美的意境,正確運用力度記號,按三拍子的特點演唱,表現牧羊女當時愉悅的心情,在演唱的基礎上綜合表演《牧童之歌》。3.創意實踐:學生可以靈活地選擇伴唱方式和樂器演奏《牧童之歌》這首音樂。在大單元教學目標設計方面,教師從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和創意實踐三個方面入手,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審美感知側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感知能力,旨在讓學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音樂的美,發現音樂的美;藝術表現則強調學生實際動手演繹的能力,而創意實踐則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打破單元之間的界限
音樂知識本身是沒有局限的,只是在后來的學習中教師為了便于學生理解和學習,將各個音樂內容和表現形式進行分類,形成一個個主題不同的單元。因此,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教師要主動轉變教學理念,打破單元之間的界限,將具有相同主題或者相似內容的單元知識整合起來,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
以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快樂恰恰恰”與第八單元“快樂十分鐘”為例,這兩個單元有異曲同工之妙,兩個單元都是圍繞“快樂”這個單元主題展開,在第二單元“快樂恰恰恰”中為學生呈現了一些希臘舞曲等內容,讓學生領略到異國文化的快樂。在第八單元“快樂十分鐘”中則給學生展現了一些集體性舞蹈、音樂游戲以及快樂的課間生活等。在學習這兩個單元時,教師可以將兩個單元的內容有機整合起來。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關于歡樂主題的音樂,如《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快樂至上》《甜甜的》,為學生營造歡樂的氛圍,激發學生對單元內容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將本單元內容進行整合。比如,教師可以將《微笑波爾卡》《希臘舞曲》《快樂的孩子愛唱歌》與《跳到我這里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接觸我國歡樂音樂的同時,學習其他國家和民族具有歡樂趣味的音樂,豐富學生的音樂視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
組織開展以大單元為主題的音樂實踐活動
通過對當前小學音樂單元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每一個單元都圍繞一個主題展開,或者是朋友主題,或者是歡樂主題,或者是童年主題等,不同的音樂主題下學生的感情色彩不同,學習的音樂歌曲也不同。針對不同單元的主題,教師可以以大單元為主題,組織開展音樂實踐活動。
比如以“詩韻悠悠”一單元為例,本單元為學生展現了很多古詩改編的歌曲,如《小兒垂釣》《游子吟》等,這些古詩不僅具有較強的教育價值,也能夠將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傳承下去,因此,教師可以以本單元內容為著力點,組織學生開展音樂實踐活動。“詩詞是魂,音樂是魄”,古詩詞為音樂提供了靈魂,音樂為古詩詞提供了審美的高度,詩歌美與音樂美融為一體,把生活轉化為藝術,體現真情,融入人心。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挖掘古詩詞的魅力,在歌聲中領略詩詞之美、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美。有的學生演唱了唐代詩人孟浩然的《春曉》,言淺意濃,旋律優美,道盡惜春之情;有的學生演唱了譯體詩《越人歌》,曲調婉轉,低吟淺唱,訴說著濃濃的情意;有的學生演唱了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融合了洞簫、古箏等民族樂器,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穿越千年的遙遠召喚。古詩詞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淀,學生能夠借助古詩詞穿越歷史,感受那個時代的歷史變遷和滄海桑田。教師可以在單元教學中將古詩詞文化充分挖掘出來,以音樂的形式進行表現和展現,一方面讓學生了解中華古詩文化,另一方面讓學生學習和訓練音樂表現能力,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另外,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音樂實踐活動,給了學生更多自主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學生可以成為音樂學習的主人。
積極做好大單元教學評價工作
評價能夠直接反映出學生在某個時期、某個階段的學習情況,科學的評價能夠為學生和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音樂教師要意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加強對教學評價環節的把握,充分利用教學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科學引導,提高大單元教學水平。
以“百靈鳥的歌”一單元為例,本單元向學生展示了一些與動物相關的音樂內容,有《對鳥》《大鳥籠》,有《頑皮的小杜鵑》《白鴿》,有《叫我唱歌叫我唱歌》等,讓學生沉浸在動物的世界中,激發了學生對動物的喜愛之情。在學習本單元中,教師可以立足大單元教學,不斷優化教學評價,為學生做出科學評價。首先,教師可以積極構建教學評一體化大單元教學評價體系。在大單元教學評價體系中要明確學生評價指標,比如對學生的音樂基本素養、音樂演奏能力以及音樂審美素養等進行評價,這樣可以充分反映出學生在音樂素養等方面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明確自身不足,在今后學習中進行調整和優化。其次,教師要豐富教學評價主體。在過去教師是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主體,學生學習情況好壞也主要是借助教師展現出來,但是這種教學評價往往存在主觀性,而且缺乏科學性,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同伴、學生家長等一起作為評價的主體,鼓勵其參與到學生評價中,比如同伴與學生相處的時間長,大家一起學習交流,一起解決音樂學習方面的困難,相互之間更為了解,在學生評價中更有發言權,同伴可以對學生是否具備音樂素養或者是否掌握音樂演唱技巧做出直觀的評價。最后,教師要豐富教學評價方式。比如在本單元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兩種方式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定性評價上,教師可以關注學生是否具備熱愛動物的思想和意識,是否掌握音樂表演和演唱的能力;在定量評價上,教師則可以對學生的演奏技巧打分,反映出學生在音樂方面的不足。
提高教師大單元教學水平
大單元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大單元教學將知識內容更加系統地整合起來,體現出音樂知識的內在聯系性和統一性,但是采用大單元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單元知識整合能力,還要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但是目前我國部分學校的小學音樂教師在這些素質和能力方面還有較大的上升和發展空間,因此,學校應該立足小學音樂教師素質和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大單元教學水平。
首先,學校應該圍繞大單元教學展開教師培訓。在培訓中,學校可以要求教師圍繞“大觀念”教學和“大單元”設計與素養本位課程改革相適應的學習方式是什么等方面,詳細闡述在核心素養時代開展大單元教學的意義。通過學校管理者積極鼓勵教師,讓教師參與課堂活動,逐步認識和理解大單元“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等問題,并倡導學生在實際情境和真實問題中積累活動經驗,感悟思維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形成和發展核心素養。通過學校組織開展關于單元教學的教師培訓活動,能夠豐富教師對大單元教學的認知,也可以提高小學音樂教師開展大單元教學的水平。其次,小學音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大單元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作為小學音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在工作之余加強對大單元教學的研究和學習,掌握大單元教學的方法和技巧,讓大單元教學可以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能夠得到應用。最后,學校還要進一步完善小學音樂教師培訓體系。比如在小學音樂教師培訓體系中可以規定教師培訓的內容和方法,明確教師培訓的時間,并明確教師培訓的具體流程等,對整個教師培訓過程進行規范,這樣可以暢通教師成長與發展之路,也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的提升,將大單元教學在音樂學科中落實。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音樂學科教學工作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中大單元教學為小學音樂學科教學工作開辟了道路,教師應該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加強對大單元教學的研究,掌握大單元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大單元教學水平,讓學生可以在小學音樂學科中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音樂演奏技巧,促進音樂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小學音樂學科將會在大單元教學的推動下朝著更加專業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作者單位:蘇州高新區通安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