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東亞
提起降糖藥物二甲雙胍,相信各位讀者并不陌生。這種已有六十余年臨床應用歷史的藥物,被國內外多個“2型糖尿病臨床治療指南”推薦作為“首選全程藥物”。也就是說,二甲雙胍是2型糖尿病的首選降糖藥物。而且,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患者應全病程使用該藥。
因此,二甲雙胍也被稱作“降糖神藥”。但是,任何藥物都有嚴格的適用范圍和禁忌證。即使是“神藥”,也不意味著患者可以隨便服用。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要了解二甲雙胍的用法用量、適用人群和禁忌證等知識,根據實際情況遵醫(yī)囑科學用藥。
主要劑型
1.二甲雙胍普通片
二甲雙胍普通片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劑型。普通片劑會在患者胃內快速溶解、釋放、起效。但由于其在胃部的溶出速度較快,所以對腸胃刺激相對較大,一般建議隨餐服用或餐后服用,一天服用2~3次。
2.二甲雙胍腸溶片
腸溶片是在藥物外部包裹了一層腸溶外衣,口服后在胃內不分解,抵達小腸后才會溶解、發(fā)揮作用。腸溶片既避免了藥物對上消化道的刺激,又最大限度增加了藥物的吸收利用率。腸溶片不能掰開或嚼碎服用,否則會影響療效。建議餐前半小時服用,一天服用2~3次。若餐中或餐后服用,需避免與堿性溶液混合。
3.二甲雙胍緩釋片
緩釋片與普通片的區(qū)別在于藥物成分的釋放速度不同。二甲雙胍緩釋片使用溶解緩慢的材料包裹藥物,其有效成分不會一次性在胃部釋放出來,而是在胃腸道內緩慢、逐步釋放,可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因此,二甲雙胍緩釋片每日僅需服用1次,就可達到平穩(wěn)降血糖的效果。對于老年人、同時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來說,緩釋片方便省事,不易漏服,能增加服藥的依從性,一般建議隨餐服用或餐后服用。
服用劑量
二甲雙胍起效的最小推薦劑量為500毫克/天,最佳有效劑量為2 000毫克/天。在500~2 000 毫克/天的劑量范圍內,二甲雙胍的降糖效果與用藥劑量呈正相關。一般情況下,患者每日用藥劑量應為1 500~2 000毫克,分2~3次服用。具體而言,成人可用的二甲雙胍普通片最大劑量為2 550毫克/天,緩釋劑型推薦最大劑量為2 000毫克/天。
二甲雙胍的劑量調整原則為“小劑量起始,逐漸加量”。比如,患者初始用藥時每次500毫克,每日2次。若無明顯胃腸道不良反應,可逐步增加至每次500毫克,每日3次;或每次1 000毫克,每日2次。
更換二甲雙胍劑型時,服用劑量應保持不變。這是因為,不同劑型二甲雙胍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藥物的溶解部位和釋放時間不同。相同劑量、不同劑型藥物的降糖效果基本沒有差異。患者可以根據醫(yī)生的建議并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劑型。
聯(lián)合用藥方式
二甲雙胍?guī)缀蹩梢院退薪堤撬幝?lián)合應用,達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但具體運用時,要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選擇合適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
1.與磺胺類藥物聯(lián)用
聯(lián)合使用二甲雙胍和磺胺類藥物,可改善胰島素抵抗,刺激胰島素分泌,是臨床最常用的聯(lián)合用藥方式。但這種用藥方案可能導致低血糖,老年患者用藥應謹慎。
2.與α-糖苷酶抑制劑聯(lián)用
二甲雙胍與α-糖苷酶抑制劑聯(lián)合使用,可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這兩種藥物聯(lián)用可能加重胃腸道不良反應,不過由其導致低血糖的風險極小。
3.與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聯(lián)用
二者聯(lián)用可顯著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但噻唑烷二酮類藥物與充血性心衰和骨折風險增加相關,心衰患者應避免這種用藥方案。
4.與格列奈類藥物聯(lián)用
格列奈類藥物與二甲雙胍具有協(xié)同作用,有助于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患者用藥后導致低血糖的風險較低。
5.與胰島素聯(lián)用
二甲雙胍可改善胰島素抵抗,與胰島素的作用機制互補,二者聯(lián)用可進一步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降低胰島素用量,減少患者體重增加和低血糖的發(fā)生風險。
6.與DPP-4抑制劑聯(lián)用
DPP-4抑制劑可提高胰島素水平,降低血糖,與二甲雙胍作用協(xié)同,降糖機制互補,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7.與GLP-1受體激動劑聯(lián)用
GLP-1受體激動劑可促進胰島素分泌,延緩胃排空,抑制食欲。與二甲雙胍協(xié)同使用,可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患者體重,實現平穩(wěn)血糖的目標。這種用藥方案特別適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8.與SGLT-2抑制劑聯(lián)用
SGLT-2抑制劑可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二甲雙胍與其聯(lián)用,可進一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還可減輕體重、降低血壓,尤其適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疾病患者。
禁忌證與常見不良反應
1.禁忌證
(1)嚴重腎功能不全。
(2)可能影響腎功能的急性病情,如脫水、嚴重感染、休克等。
(3)可造成組織缺氧的疾病(尤其是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惡化),如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近期發(fā)作的心肌梗死和休克。
(4)嚴重感染和外傷、外科大手術,臨床低血壓、缺氧等。
(5)藥物過敏。
(6)急性代謝性酸中毒,包括酮癥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等。
(7)肝功能不全、急性酒精中毒、酗酒。
(8)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未糾正。
2.常見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
二甲雙胍最常見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是腹瀉、惡心、嘔吐、胃脹、乏力、消化不良等,多見于剛開始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隨著持續(xù)用藥,多數患者可以耐受藥物。為盡量減少胃腸道不良反應,可以減少單次用藥劑量,也可以將普通片劑替換為緩釋片或腸溶片。但也有一些患者更換劑型后也存在嚴重的胃腸道反應,這種情況必須停止用藥。
(2)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
長期使用二甲雙胍可影響患者機體對維生素B12的吸收,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引起巨幼細胞貧血和神經系統(tǒng)損害。長期服用二甲雙胍者,應每年監(jiān)測1次維生素B12水平,用藥期間可遵醫(yī)囑口服補充維生素 B12片,預防相關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