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志敏
只有5個月大的嬰兒小寶突然在凌晨哭鬧不止,渾身滾燙。在兒童醫院進行初步檢查后,醫生高度懷疑為泌尿系統感染,安排進行尿常規等檢查,最后確診為腎盂腎炎。醫生叮囑,在后續治療過程中,需要定期通過尿液檢驗,也就是“尿常規”來觀察患兒的治療效果。
因為心疼孩子,有一次小寶的父親在家接了尿樣,然后開車將樣本送至醫院化驗。但是卻被通知“留取樣本不合格,需要重新接尿檢驗。”這是怎么回事?難道驗尿不是把尿液接好,送去檢驗科就行了嗎?還有其他講究嗎?
尿常規檢查的作用
尿液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約2 400年以前,古希臘的醫生便發現人的尿液可以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比如,當時的醫生認為,尿液中有沉淀物說明患者可能罹患腎結石。我國的傳統醫學也很重視尿液,東漢時期便有醫生根據尿液的性狀給患者診斷疾病。《古今錄驗方》中記載,小便“似麩片甜者”為消渴癥,即今天所說的糖尿病。
但僅憑尿液的顏色、氣味,判斷身體是否健康,并不準確。現代醫學可以通過尿常規和其他檢查手段相配合,幫助醫生準確診斷疾病。尿常規可用于檢查受檢者的腎臟、泌尿系統等的健康情況,篩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如果患者出現尿頻、尿急、尿液顏色異常、少尿、無尿、下肢浮腫、眼睛浮腫等情況,醫生也會安排尿常規檢查,查明原因。
由于大多數的藥物、毒品都經過尿液排泄,所以運動員在比賽前后需要進行尿液檢查,明確是否服用過違禁藥物。
留取尿液樣本的實用建議
1.留取中段尿
建議留取中段尿。前段尿中可能混入尿道口的細菌和分泌物,可能造成尿路感染的假象。而后段尿中可能混入膀胱沉渣,造成腎結石的假象。
留取尿液樣本時,應稍微縮緊會陰肌肉,緩慢釋放尿液,尿出1~2秒后,再用專用接尿杯接取足量尿液,一般應多于10毫升。最后,將尿液倒入試管。接尿前應清洗雙手。男性可以用干凈的濕紙巾擦拭陰莖頭,女性可用濕紙巾擦拭外陰。女性月經期和月經前后3天不宜進行尿常規檢查,以免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2.尿液應在規定時間內送檢
一般情況下,尿液標本采集后應在2小時內送檢,最好在30分鐘內完成檢驗。夏季,從尿液標本采集到完成檢驗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
尿液留置過久容易導致尿中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升高,出現假性蛋白尿。此外,健康人群的尿液呈基本無菌狀態,但是接尿的容器并非完全無菌,放置時間過長,尿液樣本可能滋生細菌,影響檢查結果。
所以,受檢者應在醫院留取尿液樣本。如果在家留樣,或間隔很長時間再送檢,樣本很可能不合格。
3.體檢最好驗“晨尿”
常規體檢中進行尿常規檢查時,檢查者最好提供晨尿,也就是早晨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液。這是因為,人在夜間飲水較少,尿液在膀胱內的存留時間長達6~8小時,其中各種成分濃度比較高,容易檢出異常成分。
4.驗尿前正常飲水即可
受檢者如果一時無尿,可適量飲水,等有尿意時再去留樣。但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可稀釋尿液,使檢驗結果不能準確反映身體的健康狀況。而受檢者如果在沒有尿意的情況下“擠尿”,硬擠出來的尿液量少,可能過于濃縮,會影響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