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丹露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一定問題,大部分教師更多關注課本教材內容,忽視哲學思想內容教學,學生很難對相關內容有進一步思索,并且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教育遠沒有專業課重要,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對學習內容進行深層次思考。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實踐出發,通過思考人與社會的關系明確從實踐出發才能了解真實世界,建立正確價值觀與世界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通過深入探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念。
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哲學擁有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對社會發展規律以及人類思想進程有著深刻理解,將唯物論與辯證法等進行整合調整,與現實社會發展相結合,貫徹到社會發展建設形態中,對社會進步與發展有著重要指導意義與價值,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與重要指導。另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的代表,代表著最廣大勞動人民,是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建設的強大理論依據。我國是堅定的社會主義國家,各階段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培養擁有高素質品德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與建設者,因此做好馬克思主義哲學教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選擇[1]。

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才能在我國高校教育教學中實現高質量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良好教育成效,促進相關人才的全面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為學生提供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念,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與社會、人與自然、人類與世界的關系等,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迅速的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基本觀點幫助學生具備了解世界做出清晰且正確判斷的能力,幫助大學生運用科學思想方法對社會發展趨勢做出判斷,并為社會主義國家建設提供更多幫助。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實踐可以為相關學生提供積極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教育,幫助大學生明確自己學習與生活方向,保持積極健康的學習與工作態度,嘗試不斷提升自己,尋找自我價值[2]。
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念更加關注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體現,在教學融合過程中,教師首先應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內涵,通過積極轉變價值理念,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形態完成教學形式的變革。目前隨著西方思想與西方文化的不斷涌入,拜金主義、利己思潮成為影響高校學生的重要因素,對大學生價值觀念造成較大影響。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應全面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講解,促進對學生價值觀念的積極引導,讓學生以正確價值理念清楚社會發展狀況,并有效抵制外來思想的侵襲,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通過明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在課堂的積極表現,發揮自主學習能力,以自主學習與提升提高學習效率,并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樣化知識內涵,不斷推動學生自身能力發展,通過自主學習形式完成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習[3]。
結合學生個人成長情況來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的確立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基本指導,通過明確解析相關原理內涵,幫助學生切實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促進高校學生意識形態與政治觀念的全面培養。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應積極明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以學生學習需求出發,將更加符合學生情況的教學內容進行呈現,選擇對學生更有吸引力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和內容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思考,不斷完成意識形態與政治思想的全面建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有效融合可以帶來更多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與內涵。相關教師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結合教材內容,將相關內容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相結合,創設豐富的價值內涵,提高課堂教學的價值設定。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基于科學立場與觀點,認識并發展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基本真理與路徑,進而演變為立場與觀點逐步向實踐轉變的貫徹與延伸。馬克思唯物史觀始終堅定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與成果的享有者,所以在利益趨向與政治立場上更向人民靠攏,基于群眾、依靠群眾完成中國共產黨偉大革命事業的根本方法。教師結合相關內容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內涵提升,為高校學生提供更多擁有較高學習價值的內容,將理論內容轉化為學生認知與觀念,加深學生學習記憶,并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學生素質培養,幫助學生建設更加科學正確的價值觀念[4]。
與時俱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創新成果,精準、及時將最新研究成果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豐富思想政治課程內容、強化高校育人效果的有效渠道。教師將馬克思主義哲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積極結合教學實際,開展教學培養工作,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政治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通過以實際情況作為背景開展教育工作,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作為學生真實生活中的積極引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認同感受,并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實現高質量思想政治培養,讓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有進一步的深刻認知,經自身價值觀念與實際發展相結合,完成立德樹人教學目標。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有效融合與教學培養可以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優質理論與思想引導,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對于社會生產、科研發展等實踐活動為基礎作為教學切入點,將精神內化于心,將行動外化于形,引導高校學生不斷堅定思想意志,深化成長責任,成長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積極貢獻的新時代高素養青年。在思想政治課堂的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與途徑,豐富教學手段,以此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興趣,了解思想政治內容,促進自身政治意識與文化形態的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校園創意板、文化墻等創設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宣傳,注重將相關精神內涵與思想政治教材結合,積極連接學生不同專業情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多種方式完成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融合[5]。
總而言之,新時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積極引入馬克思主義哲學內涵,積極轉變教學理念與形式,明確學生價值觀念培養渠道,為社會主義發展提供更多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