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艷 趙元元 史珂珮
新時期國內外軍事任務的變化和發展對軍校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軍事任務的多樣化和復雜化要求軍校畢業生具備更高水平的英語能力,能夠在國際合作、聯合訓練和交流中運用英語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其次,軍事任務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要求軍校大學英語教學要與時俱進,加強對數字信息技術的應用,培養學員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此外,軍事任務的國際化和多元化要求軍校大學英語教學要注重培養學員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國際視野,使他們能夠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情況,擔負起外事交往和國際合作的重任。為了滿足這些新要求,勢必需要軍校大學英語教學加速軍事轉型,探索適應時代需求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員的英語水平[1]。
目前的軍校大學英語教學軍事英語模塊的講授還是以教材內容為主。以外研社出版的《軍事英語聽說教程(修訂版)》為例,該教材主要以介紹外軍——尤其是英美軍隊——的訓練和軍情為主要內容,這些訓練和軍情雖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并不一定都適合我軍的訓練實際;教材中貼近學員日常生活和訓練的真實材料非常有限,軍事英語課堂與戰場和訓練場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
MOOC、微課、雨課堂等智慧化學習工具和資源已在軍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初步應用,為學員提供了更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機會。但是,這些智慧化學習工具的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應用范圍有限,且目前主要用于解決一些淺層的共性互動問題,針對個性化學習的應用力度和指導力度不夠,廣大教員和學員對這些工具的應用能力和接受程度亟待提高,技術賦能提升學習效果的優勢有待增強。
與琳瑯滿目的通用英語教材體系相比,當前可選用的軍事英語教材非常有限,且大多以紙質教材為主,教材載體單一,配套輔助資源少,配套課件或課文錄音及在線資源更少。目前,被廣泛認可和使用的只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軍事英語聽說教程(修訂版)》和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軍事英語》,難以滿足不同類別軍校對軍事英語教學的個性化需求。優質教學資源相對分散,主要集中在少數英語教學實力較強的院校,校際之間缺乏有效的資源共享和合作,并沒有擰成一股繩形成有效的合力。
軍事英語課程思政工作在時政內容的融合方式、比重、角度及效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融合過程中時不時會出現過度說教或偏離教學重點的現象,不同的老師對思政育人的融合比重的理解不盡一致,對“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內在辯證關系的把握不夠到位,思政育人的協同效應不夠顯著,比如有些教員不知道通過什么方式進行思政教育更能激發學員的興趣和共鳴,有些教員不知道怎么挖掘思政教育資源等。
如何更好地以評促學,不斷提升學員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綜合素養,是軍校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重要問題。目前的評估機制以靜態評估為主,且主要側重于考查學員的語言技能如語法和詞匯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視了學員的英語綜合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這種評價方式缺乏有效的激勵作用,教員群體缺乏對評價過程和內容的思考,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充分考慮軍隊的實際需求,結合最新的國際形勢和科技發展,編寫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和前瞻性的教材,以滿足不同層次學員的學習需求。同時,我們還應該注重教材的本土化需求,融入一定數量的我軍訓練內容和情況介紹。此外,注重監督好教材的質量和教學效果評估以及持續更新機制,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與時俱進地開展軍事英語教材體系開發[2]。注重資源的整合和合作,加強軍隊院校之間的軍事英語教育資源整合和共享,如以軍隊院校軍事英語優質課教學觀摩活動為契機加強校際間的溝通交流,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提升軍校大學英語教學軍事轉型的質量和效果。
注重把英語教學與軍事實踐或實訓相結合,引入真實的軍事情景和案例,讓學員在模擬的軍事環境中進行口語對話、寫作和聽力練習等。課堂教學內容需要進一步結合我軍的軍事實踐或實戰訓練,貼近軍隊的實際需求,踐行學以致用,協助學員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進而提升自身的軍事英語應用能力,培養應急處置能力、軍事思維和領導力素養[3]。鑒于國際軍事合作和交流日益增多,軍隊人員需要了解不同國家或區域的文化背景,以便能夠在文化差異背景下開展有效交際和溝通,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感知力,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
軍校大學英語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各種在線學習平臺等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源和交互式的學習環境,個性化地指導學員的學習過程。此外,還可以借助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手段創造更加沉浸式的學習環境,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例如,學員可以戴上VR 頭盔進入一個虛擬的英語情景,扮演軍事指揮官與下屬就某一次軍事任務進行會前部署會等。
軍校需要加強對軍事英語教員的培訓和選拔,尤其是軍事知識相關的培訓,使教員掌握新的教學理念、技能和必備的軍事背景知識,提高軍事英語教學水平和專業能力。其次,應該注重對軍校大學英語教員進行持續培訓。軍校英語教員除了參加大型通用英語培訓外,還要多參加與軍事英語教學緊密聯系的針對性培訓,以便更有的放矢地豐富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能力,掌握最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不斷提升自身業務水平。
不斷建設和完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把學員的語言應用能力與綜合素質納入課程評價指標體系。首先,引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包括口語考試、聽力考試、寫作考試、學習報告、問卷調查等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等。同時,也要讓各種英語活動如軍事情景表演、任務部署會等成為評價的必要形式。此外,還要建立健全院校、部隊、用人單位“三位一體”的質量監控體系,確保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并能夠滿足我軍信息化作戰需要。
加速推進軍校大學英語教學軍事轉型,是應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必然要求,是優化新型軍事人才能力結構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國防現代化的必然趨勢[4]。加速推進軍校大學英語教學軍事轉型對于培養更多優秀的軍事人才,為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深入探討軍校大學英語教學軍事轉型的問題和挑戰,提出了一系列的具體建議和措施,希望可以為軍校大學英語教學軍事轉型提供有力支持,推動其向更加現代化、科學化、實效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