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濤
(蘭州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甘肅蘭州)
某高速公路特大橋橫跨江面,主橋采用連續剛構,跨徑組合為116 m+220 m+116 m。主橋下部結構采用雙肢薄壁墩,左右幅連體低位承臺,群樁基礎。主墩2#墩位于靠近江岸的水中,水深約5~8 m。相關水文資料顯示,橋址處常水位為202.5 m,枯水期水位為198.m,汛期歷史記錄為218.0 m,汛期為8 月中旬至9 月下旬。2#墩承臺頂設計高程197.58 m,承臺設計尺寸為26.2 m×19.2 m×5.0 m。地質調查測繪及鉆探揭示,圍堰處靠近江岸側由上至下分別為粉質黏土、強風化泥巖、中風化泥巖、中風化泥質砂巖、中風化泥巖;靠近江心側由上至下分別為強風化泥巖、中風化泥巖,地質情況及土層力學指標見圖1 及表1。泥巖裂隙不發且較淺,隔水性較好。根據區內地層巖性組合及地下水賦存條件,橋位區地下水類型可分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水、基巖風化裂隙水兩大類。

表1 土層力學指標

圖1 地質及水位情況分布
2#主墩承臺施工難點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①2#主墩附近地形陡峭,坡度約20°~50°;②2#主墩承臺位于深水中,圍堰的設計與施工是本工程的重點和難點;③場地狹窄,常規鋼圍堰難以實施。
王澤升[1]、閆古龍[2]、楊津[3]結合工程實際,介紹了深水基礎鎖扣鋼管樁圍堰施工技術;嚴杰等[4]、胡浩等[5]介紹了鋼套箱圍堰在深水基礎中的應用。上述研究結果表明,鎖扣鋼管樁圍堰和鋼套箱圍堰在深水基礎中均可成功應用。
(1) 技術層面。圍堰方案技術可行性層面應考慮的因素有:流速、基坑涌水量和圍堰穩定性。查閱資料得知,該江流速約0.4 m/s~0.5 m/s,在該流速情況下兩種圍堰方案均可采用。基坑涌水量可按下式進行評價:
式中:Q 為基坑總涌水量,m3/d;k 為土的滲透系數,m/d;H 為潛水含水層厚度,m;r0為基坑等效半徑,m;S為基坑水位降深,m;b 為基坑中心到河岸的距離,m。
經計算,2#主墩承臺開挖過程中,基坑涌水量Q=158 m3/d,兩種圍堰方案均能滿足要求,但鎖扣鋼管樁圍堰需做好止水措施。穩定性方面,經驗算,鎖扣鋼管樁圍堰和鋼套箱圍堰均能滿足施工需求。因此,兩種圍堰方案在技術層面上均可行。
(2) 其他層面。其他層面應考慮的因素有:現場空間、經濟性、施工進度、水文地質情況。現場空間方面,現場狹小,鋼套箱圍堰方案受場地限制,難以實施;經濟性方面,鋼套箱圍堰總成本約695.5 萬元,鎖扣鋼管樁圍堰總成本約446.35 萬元,成本節約35.84%,鎖扣鋼管樁圍堰更經濟;進度方面,鋼套箱圍堰方案工期受工廠加工、運輸及安裝制約,尤其是在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外部因素極不可控,在理想情況下工期約145 d。鎖扣鋼管樁圍堰取決于鋼管樁打入速度,理想情況下工期約123 d,工期至少節約15.17%;水文地質方面,2#主墩處水文、地質等情況能滿足鎖扣鋼管樁施工的要求。
綜合上述情況,最終選擇了鎖扣鋼管樁圍堰方案。目前該承臺已施工完成,施工期間圍堰穩定性良好,止水效果好,成本和進度與預期相符。
鎖扣鋼管樁由主管、“C”管和“O”管組成。主管由直徑630 mm,壁厚12 mm 的無縫鋼管制成;“C”管由直徑152 mm,壁厚8 mm 的無縫鋼管從中間對切成“C”形;“O”管由直徑133 mm,壁厚8 mm 的無縫鋼管制成。在一般位置,分別在每根主管兩側對稱焊接“C”管和“O”管;在圍堰的四個角點位置,“C”管和“O”管在主管呈垂直焊接。為確保安裝牢固,在主管和“C”管連接處,縱向每間隔0.5 m 在“C”管兩側對稱焊接一塊加強鋼板。安裝時,每根主管上的“C”管套住“O”管,形成鎖扣,將所有主管連接成一個整體,再在“C”管和“O”管之間的縫隙填充止水材料,防止圍堰外的水滲入圍堰內,止水材料由鋸末、機制砂和水泥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C”管和“O”管構造及主管連接見圖2。

圖2 鎖扣鋼管樁一般位置與轉角處連接方式
設計單根鋼管樁樁長20 m,圍堰平面尺寸為28.725×21.773 m,共設置三層內支撐。圍檁采用雙拼HN700×300H 型鋼,內支撐采用630×10 mm 鋼管。為保證受力均勻,圍檁與鋼管支撐相接觸但貼合不緊密處需采用鋼板支墊緊密,在鋼管樁圍堰上焊接牛腿,上方安裝圍檁,圍檁與鎖扣鋼管樁圍堰間空隙采用混凝土填充。鎖扣鋼管樁圍堰共需鋼材約880 t,工程數量見表2。

表2 鎖扣鋼管樁圍堰工程數量
鎖扣鋼管樁圍堰施工流程:導向架安裝(利用第一層圍檁作為導向架)→沖擊鉆進行圍堰管樁引孔施工→回填碎石土→履帶吊機振動錘就位→鎖扣管樁插打→合龍→圍檁四周與鎖扣鋼管樁縫隙用混凝土填筑密實→澆筑封底混凝土→抽水至第二層鋼支撐圍檁下0.5 m→安裝第二層鋼支撐圍檁→圍檁四周與鎖扣鋼管樁縫隙用混凝土填筑密實→抽水至第三道支撐以下0.5 m→安裝第三層鋼支撐圍檁→圍檁四周與鎖扣鋼管樁縫隙用混凝土填筑密實,圍堰抽水到承臺底→清理封底混凝土,第一次施工2.5 m 承臺混凝土,圍堰內側灌砂至194.78 m,承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澆筑50 cm 厚素砼換撐→換撐砼達到設計強度后拆除第三道支撐與圍檁→第二次施工2.5 m 承臺混凝土,圍堰內側灌砂至承臺頂以下0.5 m,承臺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澆筑50 cm 厚素砼換撐→施工墩身至205.0 m→回水至第二道支撐以下0.5 m→拆除第二道支撐與圍檁→圍堰內回水至第一道支撐以下0.5 m,拆除第一道支撐與圍檁→拔出鎖扣鋼管樁,完成承臺施工。施工流程見圖3。

圖3 鎖扣鋼管樁圍堰施工工藝流程
鎖扣鋼管樁圍堰主要有水平位移監測和內支撐軸力監測。水平位移監測可采用埋設測斜管進行量測的方法進行監測,內支撐軸力監測可采用應力計進行量測。水平位移和內支撐軸力監測測點布置見圖4。

圖4 圍堰監測點布置
一般情況下,開挖深度不超過三分之一時,可2~3天監測一次;開挖深度大于三分之一且小于三分之二時,可1~2 天監測一次;開挖深度超過三分之二時,應每天監測一次。當出現數據變化較大、惡劣天氣、支護結構異常、荷載增加等情況時,應適當增加監測頻率,并及時分析原因,采取解決的措施,如有必要,人員應及時撤離。
(1) 引孔。由于墩位處沒有覆蓋層,鋼管樁打設處均屬于泥巖。采用一般振動錘無法打設,因此只能引孔后再打設,引孔可以采用旋挖鉆或沖擊鉆。由于在設計鋼棧橋和鉆孔平臺時,未考慮采用旋挖鉆工況,故采用沖擊鉆引孔。與安裝鋼護筒類似,鋼管樁引孔也采用鉆頭直徑為1 m 沖擊鉆盲沖方式引孔。為加快施工進度,在棧橋四周采用多臺鉆機同時打設,引孔深度與鋼管樁打設深度保持一致。
(2) 打設。引孔完成后,在鋼護筒上焊接托架,作為安裝第一層圍檁。先安裝圍檁的目的是可作為打設鋼管樁的導向裝置,所有鋼管樁采用Z90 型振動錘延著圍檁外側打設。打設鎖扣鋼管樁注意事項:①打設應從一點開始,再向兩側展開。嚴禁從中間突然開始,導致后面合龍困難;②嚴格控制鋼管樁打設的垂直度,宜控制在1%以內。如垂直度偏差過大,會導致最后不能完成合龍;③為減少打設時“C”管和“O”管之間的摩擦力,打設前在兩管之間應涂上黃油;④鋼管樁進入泥巖后,要盡量深入,直到貫入度達到規定值為止。
(3) 合龍。合龍一般按從上游向下游合龍的順序進行。合龍前,由于前期累積的誤差,在打設最后一根鋼管樁時,誤差一般都會較大。此時采用常規“C”管和“O”管難以合龍,可用I16 工字鋼代替“O”管焊接在主管上,再插入到“C”管中。為防止此處漏水,可在“C”管與工字鋼形成的空間內填充止水材料。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特大橋2#主墩承臺施工為背景,介紹了深水基坑鎖扣鋼管樁圍堰設計與施工相關技術要點,并對其建立相關模型和計算,得出如下結論:
(1) 鎖扣鋼管樁圍堰在地形陡峭且場地狹小的泥巖、泥質砂巖地質條件下優勢明顯,具有成本低、工期短等優點。
(2) 鎖扣鋼管樁圍堰應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專門設計,建立模型,并驗算圍堰封底混凝土強度、圍堰結構、內支撐內力及鎖扣焊縫應力等。
(3) 鎖扣鋼管樁圍堰的引孔、打設、合龍、止水及施工監測是成功的關鍵因素,施工時應特別注意。
(4) 該高速公路特大橋2#主墩承臺已成功實施,經核算,相較于鋼套箱圍堰,鎖扣鋼管樁圍堰成本節約249.34 萬元,降低35.84%;工期節約22 d,降低15.17%。除此之外,鎖扣鋼管樁圍堰還具有止水性能好,施工安全風險低等優點,可為其他類似地質條件的橋梁施工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