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動物學是研究動物多樣性、行為、生態和進化等方面的科學,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是培養應用型大學生的重要課程,實驗室是動物學實踐活動開展的室內場所,在實踐育人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針對實驗室存在資金和設備限制、師資力量不足、科研生產力低、缺乏合作資源、管理不夠科學規范等問題,提出了尋求外部資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科研意識和能力、制定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等辦法,以期解決實驗室存在的問題,讓實驗室更好地發揮其實踐育人的功能。
關鍵詞:動物學;實踐育人;實驗室管理
動物學實驗課程是生物科學、動物醫學等多個專業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旨在通過實驗操作、數據記錄和結果分析、實驗報告撰寫等方式加深學生對動物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科學研究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綜合分析的能力[12]。可見動物學實驗室對學生各方面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3],而建設規范完善的實驗室才能讓實驗室發揮其實踐育人功能?;诘胤皆盒5膭游飳W實驗室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解決的對策。
一、地方本科院校動物學實驗室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和設備限制
地方本科院校往往由于地理位置較偏,交通不便利,經濟相對發展較慢等原因,通常面臨資金和設備限制的問題,難以提供先進的實驗設備和設施,導致動物學實驗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和研究的深度。
(1)財政預算限制:地方本科院校的財政預算有限,這樣會限制實驗室購買和更新設備以及進行相關研究的資金。
(2)設備設施局限:地方本科院校的動物學實驗室可能缺乏先進的設備設施,比如昂貴的儀器、實驗臺和實驗室動物飼養設備等。這可能影響到實驗的進行以及數據采集和分析的效率。
(3)實驗材料限制:由于資金有限,實驗室可能無法購買所有所需的動物標本、實驗用品和試劑,這可能會限制實驗的范圍和數量,以及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4)人力資源限制:地方本科院校的實驗室可能有較少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實驗助理,這可能導致實驗室的研究能力和實驗進度受限。
(5)研究項目限制:由于資金和設備限制,實驗室可能無法承擔一些復雜或高成本的研究項目,這可能會限制實驗室的研究能力和學術發展。
(二)師資力量不足
地方本科院校的動物學實驗室缺乏經驗豐富的師資力量,實驗課主要由理論課教師承擔,在實驗教學方面不能完全專業化,容易導致實驗教學的質量不高,學生無法獲得充分的實踐和操作技能的培養。
(1)教師數量有限:動物學實驗室師資力量不足通常意味著該實驗室的教師數量有限。這可能導致教學和研究工作的負擔過重,無法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研究指導的需求。
(2)專業背景不齊全:師資力量不足可能導致實驗室中的教師專業背景不夠齊全。動物學涉及多個領域,如動物生理學、動物行為學和動物遺傳學等。如果沒有足夠的專業教師覆蓋這些領域,學生在學習和研究方面可能會受到限制。
(3)缺乏研究經驗:小規模的動物學實驗室可能沒有足夠的經驗豐富的教師來指導學生進行研究項目。缺乏經驗的教師可能無法提供必要的實驗設計和方法支持,從而限制了學生在研究領域的發展。
(4)項目資源有限: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實驗室可能無法承擔多個研究項目。這可能會限制學生的研究機會和能力,無法開展更廣泛的科學研究。
(5)學術影響力較低:師資力量不足的實驗室可能難以獲得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發表高質量的論文。這可能會影響實驗室的學術聲譽和影響力。
(三)科研產出低
由于資金、設備和師資力量不足等原因,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動物學實驗室可能無法提供課程要求的每一種實驗動物,而僅限于少數常見的實驗動物,這可能導致動物學實驗教學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在科學研究上就比較難以發現科研問題,也會導致科研機會的減少,相對而言,地方本科院校的動物學實驗室大多主要用于滿足日常的實驗教學工作,對于科學研究方面缺少實質性的支持,相比于研究型大學或專業研究機構,科研經費和項目機會相對較少,對新興科研領域的參與度低,難以獲得參與新興科研領域的機會,導致實驗室在前沿科研領域的發展和突破較為緩慢,限制了實驗室的科研能力和科學成果的產出。
(四)缺乏合作資源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動物學實驗室缺乏與同類院校實驗室、科研機構或相關企業的合作,缺乏合作可能導致實驗室難以獲得先進技術、學術交流和研究合作的機會。實驗室沒有和企業進行合作,就無法獲得企業提供的一些設備或平臺,缺乏深度地參與到專業體系建設和實驗室規劃建設。相比之下,企業自始至終處在行業中,更了解行業的發展趨勢,熟悉適合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實驗室建設體系。缺乏企業參與將導致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社會需求嚴重脫節,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缺乏充分鍛煉[4]。
(1)缺乏國內外合作機會:由于地理位置相對偏遠或資源有限,動物學實驗室可能缺乏與其他院校、研究機構或實驗室的合作機會。無法與其他實驗室共享資源、研究設備和人力,限制了科研合作的發展。
(2)缺少合作項目:由于缺乏合作資源,動物學實驗室可能缺乏與其他機構共同開展科研項目的機會。這使得實驗室無法參與多學科、多團隊的合作項目,限制了科研成果的產出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3)數據和樣本收集困難:地方本科院校動物學實驗室可能面臨數據和樣本收集的困難。由于合作機會有限,實驗室難以獲得足夠的數據和樣本來支持科研工作,限制了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4)缺乏國際合作機會:地方本科院校動物學實驗室在國際科研合作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由于缺乏合作資源和國際交流平臺,與國外實驗室的合作機會相對較少,限制了國際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的發展。
(5)資源共享不足:缺乏合作資源使得動物學實驗室不能充分共享研究設備、實驗室空間、技術服務等資源。這可能導致實驗室資源利用不充分,限制了科研效率和成果的發展。
(五)管理不夠科學規范
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動物學實驗室中沒有有效的安全措施,比如缺乏必要的防護設施、不正確使用和存儲危險品、不合理的廢物處理等,存在安全隱患,威脅到實驗人員和環境的安全。實驗室沒有明確的操作規程和程序,導致實驗人員在操作中存在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影響實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未及時進行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導致設備性能下降、故障頻發或無法正常運行,影響實驗的進行和結果的可靠性。學生在實驗數據記錄、存儲和管理過程中存在不規范的情況,比如無法追蹤實驗數據來源、數據丟失或損壞、數據記錄不準確等,影響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復性。
二、地方本科院校動物學實驗室建設對策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尋求外部資源、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科研意識和能力、制定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等對策。
(一)尋求外部資源
一方面,學校和學院領導要加強頂層設計,抓住“一流課程”建設的發展機遇,積極爭取自治區級實驗室建設專項經費,開展實驗室重點項目建設;另一方面學校自身籌措資金,開展學校中小項目建設[4]。此外,通過與企業聯合共建形式,利用社會資源,逐步形成實驗室建設—出成果—再建設的良性循環態勢。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申請科研項目資助:積極申請各級科研項目的經費資助,包括國家級、省市級的科研項目資助。在編寫申請書時,要清晰陳述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目標和預期成果,以及所需的經費用途。同時,選擇與實驗室研究領域相關的項目類別,提高申請的成功率。
(2)尋找合作伙伴和贊助商:積極尋找與動物學領域有關的企業、基金會、研究機構等潛在贊助商或合作伙伴??梢酝ㄟ^撰寫合作提案或贊助申請書,介紹實驗室的研究方向、實驗設備需求以及合作或贊助方案,爭取外部資源的支持。
(3)社會捐贈和募捐活動:組織各類募捐活動,向社會公眾、校友和相關機構宣傳實驗室的建設需求,爭取社會捐贈??梢岳镁€上平臺進行募捐,或與校友會、基金會等機構合作開展募捐活動。
(4)創新創業項目申請:參與各種創新創業項目的申請,如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創業孵化器等,從中獲取資金支持和創業指導,將實驗室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價值。
(5)尋求科研合作和共享資源:積極與其他院校、研究機構、實驗室建立科研合作關系,共享資源和設備。通過合作項目或資源共享協議,獲得在實驗設備和技術上的支持,降低實驗室建設和運行成本。
在尋求外部資源的過程中,需要重視申請書或提案書的撰寫,突出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特色和需求,并提供詳細的預算和使用計劃。同時,與相關機構和個人保持積極溝通和合作,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共同促進實驗室建設和發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實驗室師資隊伍作為高校實驗室管理者的主體,是高??蒲?、教學工作、培養創新型和應用型人才的關鍵力量[5]。學院應注意從招聘專業人才、開展培訓、加強合作交流、明確科研成果導向、提供科研資源等方面下功夫。
(1)招聘優秀人才:積極招聘具有相關專業背景和研究經驗的優秀人才。通過發布職位招聘公告、吸引人才參與科研項目和合作等方式,尋找具有潛力和實力的研究人員加入實驗室。
(2)提供培訓和進修機會:為實驗室的師資隊伍提供持續的培訓和進修機會,包括參加學術研討會、培訓課程、研究交流等。這樣可以不斷更新知識和技能,提高師資隊伍的水平和能力。
(3)建立合作和交流機制:與其他院校、研究機構以及國內外實驗室建立合作和交流機制??梢酝ㄟ^開展合作研究項目、共同組織學術會議、互派研究人員等方式,促進師資隊伍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科研水平。
(4)鼓勵科研成果的發表和申請:為師資隊伍提供科研成果發表和申請的支持。鼓勵教師參與高水平期刊的論文發表,申請國家級和地方級的科研項目等,提升師資隊伍的科研能力和影響力。
(5)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激勵機制: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激勵師資隊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可以建立科研經費和實驗設備的合理配置制度,設立科研獎勵和激勵機制,為師資隊伍的科研活動提供有力支持。
(6)加強師生互動和Mentor制度: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6]??梢栽O立Mentor制度,為年輕教師提供有經驗的導師或指導教師,幫助他們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成長和發展。
(三)提升科研意識和能力
(1)繼續學習和專業發展:動物學領域的知識和研究不斷發展,教師應該持續學習最新的科學進展并參加相關的培訓課程和學術會議。這將幫助他們保持與最新研究領域的接軌,進而提供更好的教學和科研指導。
(2)建立科研合作網絡:教師可以嘗試建立與其他研究者和學術機構的合作關系,共同進行科研項目。通過與其他專業人士交流和合作,可以拓寬視野、提高科研能力,并有機會參與更多的研究項目。
(3)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動物學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幫助他們培養科學研究的興趣和能力??梢越M織學生參加科學探究活動、設計小型實驗或參與實際的研究項目,提高學生的科研素養。
(4)加強實踐與實驗教學:實踐是提升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增加實驗和實踐教學的時間,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科學觀察、數據收集和實驗設計。通過實踐,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科學方法和研究過程,同時也能夠鍛煉動物學教師的科研能力。
(5)激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學??梢栽O立獎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工作。例如,獎勵優秀的科研成果、提供研究經費支持或給予學術交流的機會,這將激勵動物學教師主動開展科研,并提升他們的研究意識和能力。
(6)提供科研資源支持:學校可以提供必要的科研資源支持,如圖書館資源、實驗設備、科研經費等。這將為教師開展科研提供必要的條件和保障,并有助于其開展有意義的研究工作。
提升動物學教師的科研意識和能力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和資源。通過學習、合作、實踐和激勵等手段,教師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和科研指導。
(四)制定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
制定實驗室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對于確保實驗室的安全、高效和質量管理非常重要。
(1)作為實驗室的管理者,要善于結合地方實際,認真了解實驗室相關法規、安全標準和實驗室質量管理要求等。
(2)審查和參考已有的實驗室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包括國內外的實驗室管理標準、實驗室操作手冊、實驗室安全手冊等。
(3)制定實驗室規章和政策:根據實驗室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制定實驗室安全管理、實驗項目管理、實驗室設備的購置和使用、廢物管理等規章和政策。
(4)加強對實驗教師的培訓,為他們提供相關的培訓和教育,確保他們了解并遵守實驗室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
(5)還要加強評估和改進,設立定期的內部審核和評估機制,確保實驗室管理標準和規章制度的有效性和持續改進。
結語
地方本科院校動物學實驗室管理應注重發揮其實踐育人功能,圍繞實驗室安全、實驗室設備、實驗室制度等方面進行管理,努力尋求外部資源,為實驗室助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讓動物學實驗教學專業化職業化,加強科研意識的培養,打造更加高水平的實驗教師隊伍,制定符合實際的規章制度,確保實驗室安全穩定運行,為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提供安全穩定的平臺。
參考文獻:
[1]魏京廣,張以順,張平.高校教學動物學實驗室管理心得和體會[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09):108109.
[2]張桂然,張紅梅,王君.動物學實驗改革對學生實驗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滄州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0,26(04):106107.
[3]朱惠敏.動物學實驗室的科學管理和有效利用探討[J].肇慶學院學報,2017,38(05):5860.
[4]楊松.“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的探索[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16:212213.
[5]梁永紅.高校實驗室管理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科技風,2022,500(24):133135.
[6]王改芳,劉寶琦,馮彩平,李棟,薛瑞婷.新建本科院校動物學實驗課教學改革調查與實踐——以呂梁學院生物科學專業為例[J].當代畜牧,2019,12:2830.
基金項目:河池學院課程思政建設項目(校教學〔2020〕15號)
作者簡介:容萬韜(1987—?),男,漢族,廣西靈山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昆蟲分類和分子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