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軍 于亞杰 郭瑋


摘?要:充分整合歷史遙感影像數據,挖掘其服務價值對自然資源管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以河北省自然資源廳2022—2023年度“全省歷史遙感影像開放”項目為例,對河北省近10年遙感影像成果進行收集分析,利用布爾莎七參數模型,采用C#語言編制七參數計算工具,以ArcGIS10.8作為數據處理平臺,完成全省原有參心坐標系影像數據向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轉換,評定其轉換精度,為全省歷史遙感影像數據融合及應用系統建設統一了數據基準。
關鍵詞:遙感影像;ArcGIS;C#;CGCS2000;坐標轉換;布爾莎七參數
在科技革新與社會效應的驅動下,地理信息數據日益豐富,應用前景廣泛[1]。為進一步提升測繪地理信息數據的服務價值,促進資源共享,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啟動了“全省歷史遙感影像開放”項目。由于歷史原因,歷年遙感影像數據坐標系不統一,無法保障整個項目質量。本文利用C#語言開發坐標轉換軟件,通過主流的測繪地理信息數據處理平臺,實現大量多源遙感影像數據高效、快速、便捷地完成坐標轉換。
1?坐標轉換模型
本項目作業范圍覆蓋整個河北省,面積約為188800km2,最終成果為CGCS2000下大地坐標(BLH)。數據源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源坐標系均為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但中央子午線不同,可采用高斯反算實現平面坐標的向大地坐標的轉換;二是數據源為不同橢球基準,則采用布爾沙七參數模型實現。該模型為三維模型,在空間直角坐標系中,兩坐標系之間存在嚴密的轉換模型,不存在模型誤差和投影變形誤差,適用于橢球面3°及以上的省級及全國范圍控制點坐標轉換[24]。
布爾沙七參數模型包括3個平移參數(X0,Y0,Z0)、3個旋轉參數(εX、εY、εz,也被稱為3個歐勒角)和1個尺度參數(m)。本次采用布爾莎模型七參數法實現原參心坐標系到CGCS2000的轉換。如式(1)、式(2)所示[56]:
布爾莎七參數公式為:
X2Y2Z2=(1+m)X1Y1Z1+0εZ-εY-εZ0εXεY-εX0X1Y1Z1+X0Y0Z0(1)
一般展開式形式是:
X2=X0+(1+m)X1+εZY1-εYZ1Y2=Y0+(1+m)Y1-εZX1+εXZ1Z2=Z0+(1+m)Z1+εYX1-εXY1(2)
上述公式中,X0、Y0、Z0、εX、εY、εZ、m即為七參數,(X1,Y1,Z1)代表原有參心坐標系成果,(X2,Y2,Z2)代表CGCS2000坐標系下成果。轉換參數求取采用最小二乘法,至少需要3個公共點。當公共點個數較多時,可根據測量平差原理列出觀測值的誤差方程式,組成并解算法方程,求得轉換參數并評估精度。
2?已有數據資料
2.1?遙感影像數據
本項目主要數據來源為歷年全省地理國情監測、1∶10000基礎測繪更新、全省航空攝影遙感資料獲取與處理等項目數據成果,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2.2?控制點數據
本項目選取了河北省自然資源檔案館提供的均勻覆蓋全省的國家A級、B級及省C級GPS點共計238個,作為坐標轉換參數計算依據。通過附合性檢查,精度良好。
3?技術路線與方案
3.1?坐標轉換流程
河北省橫跨38、39、40共3個分帶,因此涉及不同類型的坐標轉換。由于分區的原因,不同子午線鄰帶接邊處易出現轉換盲區,以分帶38(114°)向39(117°)轉換為例,首先對38(114°)的影像進行坐標轉換,同時在兩分帶接邊處,選取39(117°)的影像換帶至38(114°),與中央子午線為117°的影像一并進行坐標轉換,從而消除接邊漏洞。由于數據源存在多種分辨率,接邊處存在不滿幅的問題,需要采用數據融合方法解決。以分辨率0.8m、1.0m為例,首先將兩套影像數據按本文所述流程分別進行坐標轉換,然后將1.0m影像融合至0.8m影像,完成坐標轉換,對轉換后的影像進行坐標精度、接邊精度等方面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展下一步工序。
針對不同橢球轉換,以1980西安坐標系向CGCS2000坐標系轉換為例(1954年北京坐標系轉換相同),主要流程如下:
(1)利用選取的均勻覆蓋全省的國家、省級高等級GPS點共計238個參與轉換參數計算與檢核,其中選定200個點為求參點,38個點為檢核點。
(2)分別對控制點1980西安坐標系、CGCS2000坐標系數據進行高斯反算,得到基于相應橢球下的大地坐標BLH,通過數學模型將轉換至空間直角坐標XYZ,然后采用布爾沙七參數模型,基于最小二乘法求取轉換參數,并計算重合點坐標殘差。
(3)利用計算得到的七參數,將待轉換數據全部轉換至CGCS2000坐標系下。
3.2?采用C#開發坐標轉換軟件
利用BursaWolf七參數轉換模型,通過QR分解解決了矩陣求逆過程中出現的數值不穩定問題,按照最小二乘法基于Visual?Studio?2015平臺實現坐標系之間的轉換。軟件界面如下圖所示。
主要代碼如下:
private?void?button3_Click(object?sender,EventArgs?e)
{
double[,]S=new?double[7,1];
if(newX?!=null)
{
Matrix?Matrix=new?Matrix();
double[,]B=new?double[3*length,7];for(int?i=0;i<3*length;i++)for(int?j=0;j<7;j++)B[i,j]=0;
double[,]l=new?double[3*length,1];
for(int?i=0;i { B[3*i,0]=1;B[3*i+1,1]=1;B[3*i+2,2]=1; B[3*i,3]=oldX[i,0];B[3*i+1,3]=oldX[i,1];B[3*i+2,3]=oldX[i,2]; B[3*i,5]=-oldX[i,2];B[3*i+1,6]=-oldX[i,0];B[3*i+2,4]=-oldX[i,1]; B[3*i,6]=oldX[i,1];B[3*i+1,4]=oldX[i,2];B[3*i+2,5]=oldX[i,0]; l[3*i,0]=newX[i,0];l[3*i+1,0]=newX[i,1];l[3*i+2,0]=newX[i,2]; } para=Matrix.MultiplyMatrix(Matrix.Athwart(Matrix.MultiplyMatrix(Matrix.Transpose(B),B)),Matrix.MultiplyMatrix(Matrix.Transpose(B),l));S=para; xtextBox.Text=para[0,0].ToString();ytextBox.Text=para[1,0].ToString();ztextBox.Text=para[2,0].ToString(); mtextBox.Text=Convert.ToString((para[3,0]-1)*1000000); extextBox.Text=Convert.ToString(para[4,0]/para[3,0]*206265); eytextBox.Text=Convert.ToString(para[5,0]/para[3,0]*206265); eztextBox.Text=Convert.ToString(para[6,0]/para[3,0]*206265); } 本軟件支持空間直角坐標系與大地坐標系互換,通過源坐標、目標坐標的空間直角坐標系計算布爾沙七參數,可實現坐標文件的批量轉換。 3.3?基于ArcGIS平臺實現數據坐標轉換 坐標投影轉換坐標投影轉換實際上就是將源坐標投影信息刪除,然后重新給其定義與目標投影體系相同的坐標系統[7]。首先,啟動ArcGIS?Desktop平臺,添加待轉換遙感影像數據,由于影像數據量較大,因此需要選擇創建金字塔。其次,在Arc?Toolbox中使用數據管理工具的投影和變換工具創建自定義地理轉換(Create?Custom?Geographic?Transformation),設置地理變換名稱(Geographic?Transformation?Name),依次輸入源地理坐標系(Import?Geographic?Coordinate?System),輸出目標地理坐標系(Output?Geographic?Coordinate?System)和自定義地理變換方法(Custom?Geographic?Transformation),設置3.2中計算出的七參數。最后,選擇新建的地理(坐標)轉換方式,進行投影轉換。 4?精度要求與評價 4.1?精度要求 本項目最終目的是將遙感影像數據制作電子地圖,通過瓦片形式實現公眾服務。依據規范要求,遙感影像平面位置中誤差規定為:平地、丘陵地區不大于0.5mm(圖上),山地、高山地不大于0.75mm(圖上),以明顯地物點平面位置中誤差的2倍為其最大誤差。影像拼接數字影像圖應與相鄰影像圖接邊,接邊誤差不大于2個像元。 4.2?精度評價 坐標轉換精度采用內符合和外符合精度評價,依據計算轉換參數的重合點殘差中的誤差評估坐標轉換精度,殘差小于3倍點位中誤差的點位精度滿足要求。經計算,本項目內符合轉換各點殘差最小為:±0.002m,最大為±0.091m,內符合中誤差為±0.032m;外符合轉換各點殘差最小為:±0.012m,最大為±0.131m,外符合中誤差為±0.058m,完全滿足本項目精度要求。 將新得到的數據與目標數據、全省行政界線、基礎線劃圖等參考圖層進行疊加,發現兩者數據吻合情況良好,沒有發現變形與偏移;與源數據相比,屬性信息沒有發生任何丟失,滿足了質量要求。 結語 本文通過結合項目實例,采用ArcGIS與C#相結合,實現了省級歷史遙感影像數據坐標轉換的方法和流程,建立了嚴密、統一的坐標轉換關系模型,在保證成果質量的情況下,提高了工作效率。經檢驗,本次工作所采取的轉換方法與流程切實可行,對大范圍地理信息數據坐標轉換問題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賈繼鵬,厲芳婷,侯愛羚.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動態更新[J].地理空間信息,2021,44(01):4143+4. [2]徐仕琪,張曉帆,周可法,等.關于利用七參數法進行WGS84和BJ54坐標轉換問題的探討[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7,30(5):3338. [3]謝艷玲,夏正清.基于ArcGIS的1980西安坐標系到2000國家坐標系的轉換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37(12):220224. [4]成英燕,程鵬飛,秘金鐘,等.大尺度空間域下1980西安坐標系與WGS84坐標系轉換方法研究[J].測繪通報,2007(12):58. [5]孔祥元,郭際明,劉宗泉.大地測量學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6]郭英起,唐彬,張秋江,等.基于空間直角坐標系的高精度坐標轉換方法研究[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2,32(3):125128. [7]譚玲,秦龍,毛莉莉.基于ArcGIS的DOM坐標系統轉換[J].北京測繪,2017(3):11111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河北省自然資源廳2023年度財政項目,立項編號:13000023P006CA410209K 作者簡介:韓軍(1976—?),男,漢族,河北石家莊人,本科,高級工程師,航空攝影室主任,主要從事測繪地理信息數據采集處理及系統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