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祎 徐銀艦
摘?要:繪本對于兒童成長的意義重大,它是幼兒認識繽紛世界的窗口,也是幼兒發展理解能力的助推器。目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繪本教學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本文主要闡述學前教育繪本教學的誤區,闡述繪本故事教學的有效方式和策略,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幼兒教育發展的需求。
關鍵詞:兒童繪本;繪本教育;存在問題;有效方式和策略
“繪本”一詞源于日本,我國稱之為“圖畫書”,在英國稱為“picture?book”。日本兒童文學的先驅松居直認為,圖畫書是一種獨特的少兒讀物形式,其中的圖像和文本之間存在著獨特的聯系,文字和圖畫相輔相成,共同展現著同一主題。[1]其主要特征是以圖畫為主要表現形式,輔以文字,甚至完全采用圖畫來展現故事情節[2]。
繪本閱讀,讓孩子愛看書、樂看書、會看書,能盡情感受童年的精妙,能跨越時空與大師對話,能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與思維能力。作為早期閱讀教育中獨樹一幟的讀物,繪本正得到越來越多幼兒園教師和孩子們的青睞。然而,許多正在攻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對兒童繪本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其繪本教學中存在很多方面的問題,因此糾正學前教育繪本教學的誤區,并改進繪本故事的教學方式和策略,對于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緊密迎合當今社會幼兒教育的演變需求十分重要。
一、兒童繪本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的教育價值
著名的教育學家、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曾說過:“要將真理告訴孩子們,用圖形來敘述的效果,要比你單純地講道理好上一萬倍。”繪本教學常見于學前教育或低年級教育,教師通過圖文并茂的繪本,以寓教于樂的故事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3]繪本教學是促進幼兒前閱讀、聽說表達、思維想象、社交和審美感知等多方面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方式。
(一)兒童繪本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繪本甄別能力
幼兒園繪本教學是針對學前教育階段低年級教育階段展開的,它不同于小學階段的看圖說話,也不同于連環畫教學。繪本教學中,教師需根據繪本特點選擇適宜的繪本,側重圖畫敘事,以圖文互補為主線,培養幼兒閱讀能力和興趣。因此,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培養學生辨識兒童繪本的能力至關重要,需要區分兒童繪本教學的好壞,篩選出好的兒童繪本。“幼兒文學”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可以培養高職學生對于繪本的閱讀與鑒賞能力。它包含兒歌、幼兒詩、童話、繪本等不同文體。繪本作為其中之一,其教學比重不宜減少,需與童話、幼兒故事相融合,著重于繪本賞析。
對繪本教學了解不透徹的教師會選擇一些不符合兒童興趣或者需要的繪本來教幼兒,這對幼兒的學習與成長是一種阻礙,會大大減少幼兒的學習熱情。所以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引進兒童繪本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兒童繪本的認識和甄別,為幼兒選擇適合其不同年齡階段的繪本,使幼兒得到更加有針對性的教育。
(二)兒童繪本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教學能力
從學前教育專業的學子成長為幼兒園教師之際,教育技能的展現變得尤為關鍵。繪本教學作為一種有效手段,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教學能力,它對于學生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學過程的實施都是非常有效的一種鍛煉。
《兒童有一百種語言》中強調:“孩童呈現出無數種語言,百雙靈巧的手,百般獨特的思維,百樣思維方式、游戲形式和溝通手段,百種傾聽態度、驚嘆之情和充溢的愛意,百種歌聲和愉悅的領悟。”因而,在面對如此多元的幼兒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需要具備成熟的教學能力。兒童繪本教學領域,高職學生應以幼兒為中心,充當幼兒自主學習的倡導者、協作者和指引者。
(三)兒童繪本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能力
作為一種有益途徑,繪本教學可以促使健康、語言、社會、科學以及藝術等多個領域融會貫通,相輔相成。兒童繪本作為獨特幼兒讀物,色彩豐富、畫面精美,故事深刻且幽默,培養幼兒欣賞美與發現之美。當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盡管具備繪畫和敘事的基礎,但在跨學科繪本敘述方面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這與幼兒園實際需求存在不相符之處,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中開展兒童繪本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繪本講述能力,促進跨學科知識整合,促進全面發展。
(四)兒童繪本教學有助于培養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利用繪本教育兒童,使其親身體驗圖書中的故事,相較于單調直白的語言敘述,效果事半功倍。這樣做不僅可以培養兒童的觀察、想象和語言組織能力,還使得他們更容易接受教師的講解,同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書籍習慣。[4]
二、高職學前教育中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與繪本內容相關的課程統籌規劃不足
“教師口語技巧”“幼兒文學鑒賞”“幼兒園語言教育與活動指導”等課程,作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均包括與繪本相關的要素。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這些課程要點常常孤立存在,缺乏整體規劃和明確重點,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如預期。以“幼兒文學鑒賞”為例,可以重點傳授文學相關知識,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深入欣賞和解讀繪本,從而提升幼兒教師的文學鑒賞水平。在“教師口語技巧”課程中,可從繪本講解技巧入手,引導學生有效實踐繪本講解。在“幼兒園語言教育與活動指導”課程中,可詳細策劃特定主題,促進繪本故事敘述的發展和繪本劇表演等相關活動。[5]綜合整合與全面策劃涉及繪本的各門課程,能夠全方位提升學生在幼兒園工作中開展繪本相關活動的實力。
(二)繪本教學實踐性不足
在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育中,學習與實踐的相互互動顯得尤為重要。強調融合課程學習與實踐教學,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相互補充,持續循環、逐步深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技能。然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高職學生實踐鍛煉的機會比較少,師生更注重“彈唱跳畫”等技能的學習與展示,而對貌似平淡的“語言”技能不夠重視,沒有意識到“語言”技能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重要性,缺乏對繪本閱讀和講述的興趣。此外,學校關于繪本閱讀和講述的競賽也幾乎沒有。學生缺乏實踐活動,導致職業技能存在短板,可能影響未來在幼兒園教師崗位上的工作能力。
(三)教學手法老化
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繪本教學方法仍沿用傳統方式,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較為被動,通常通過教師的演講和視頻播放等方式,尚未引入更多互動性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在視覺感知上的教學體驗。學生接觸繪本的機會并不是很多。以教師為主導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能夠滿足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也不能滿足社會對于學前教育人才的需求。[6]
三、高職學前教育繪本教學改進策略及建議
(一)繪本教學應真正落實在課程教學體系中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升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應強化課程建構和革新,優化課程架構,以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增強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應整體規劃好課程設置。
1.“幼兒文學”課程應培養繪本的閱讀與鑒賞能力
(1)讀懂圖畫語言。兒童繪本通常伴隨著生動可愛的文字,而除此之外,還存在一種更為美妙的語言,即繪畫語言。
繪畫語言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繪畫的表達方式”。它包括畫面的內容、使用的材料和技法,以及展現的風格。比如,我們會感受到畫作是夸張的、寫實的、抽象的、可愛的,或者欣賞其使用的象征手法,甚至會贊嘆其精致、沖擊力強、色彩美麗。這些都是繪畫語言傳達給我們的感受。[7]
繪畫語言有時隱藏在背后,卻無處不在。它并不直接講故事,然而,在畫面中卻是最關鍵且引人入勝的元素。它為文字提供了有益的補充,同時蘊含著深刻的隱喻。有時讀者能夠理解,有時只有作者明了,而有時讀者可能會發現與作者意圖不完全一致的新穎、出人意料的語言。
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日本畫家宮西達也的繪本故事《我是霸王龍》《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好餓的老狼和豬的小鎮》等,這些作品中的繪畫語言非常精妙,他創造的每個角色都是可愛、生動、夸張的形象,充滿了張力。
(2)體會真情實感。繪本閱讀能幫助幼兒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和情感共鳴,深化情感體驗,增強對繪本主題的理解。例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經典繪本,在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時,教師可引導幼兒猜測兔子接下來要說的話,還可鼓勵幼兒模仿小兔子的口氣和動作,讓幼兒不僅感受語言的魅力,還能體驗生活充滿美好的感覺。
2.“教師口語”課程應注重繪本的講述能力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主要教材《教師口語》已涵蓋兒童故事講述的培訓,但尚未包含繪本講述的內容。因此,有必要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增加繪本講述的訓練,引入相關指導,以充實教學內容。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積累國內外繪本的內容,這樣才能輕松地選擇有效的閱讀繪本,能更好地把繪本的作用發揮出來。
3.繪本教學應與“美術”類課程相融合
在高職學前教育領域,美術手工教學與幼兒文學探討可以有機融合,將繪本的要素融入課程內容中。例如,學生可以模仿制作經典繪本作品,將不同繪畫技法應用于原作水彩畫等。此外,還可以以繪本中的場景或人物為基礎,創作雕塑作品,例如使用軟陶、太空泥等材料。為了提升學生文學與藝術素養,學校應鼓勵學生勇于創新,主動思考,并嘗試進行繪本創作。
(二)繪本教學應延伸到學生實踐活動中
高職教育強調“實用為主,滿足需求為宜”。在高職教育中,實踐活動應當成為顯著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特色亮點。為了加強學生知識和技能的融合,確保他們熟練掌握繪本閱讀和講述的技巧,高職院校宜制訂計劃,使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從校園延伸至幼兒園和社區,積極參與實際的繪本教學實踐活動。
1.創設情境,注重實際訓練
在教學課堂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模擬幼兒園真實教學場景,展開繪本故事講解的實景模擬訓練。同時,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小型劇場和錄播室等設施資源的作用,培養學生在繪本故事講述方面的技巧。學生可以組成小組,進行異曲同工的練習,選定相同的繪本,相互觀摩并借鑒不同的講述方法,以加強繪本故事的呈現能力,提升學生的講述技能。
2.組織實踐教學
高職院校有必要安排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積極參與實際教學現場,觀摩充滿代表性的優秀幼兒教師示范課程。這可以幫助學生親身體驗卓越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習并仿效他們的言行舉止,從中獲得直觀的示范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技能。因此,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組織學生在幼兒園親身實踐兒童繪本的授課。
3.組建繪本劇表演社團
學校或可設立學生繪本劇表演社團,踴躍參與幼兒園所創辦的重要活動,包括繪本舞臺劇和童話故事演出,以持續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繪本劇演出不僅集成展示知識和技能,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創造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篩選和調整繪本故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繪本閱讀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繪本寫作技巧。此外,在故事改編和排練的進程中,將幼兒歌曲、舞蹈,以及美術創作等元素巧妙融匯,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多元職業素養。
(三)采取適宜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關于兒童繪本的授課能力
繪本敘述與口頭敘述在呈現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教師需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善于創造多元情境,以滿足教學需求為導向,采用PPT、背景音樂、道具等手段,搭建情境,創造合適氛圍,以引發幼兒興趣。
成功的繪本教學要點包括三個關鍵要素:精選有趣的繪本故事、巧妙引導閱讀,以及激發互動和討論,進而引發故事情節的延伸。考慮到幼兒的有限認知能力,幼兒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方法直接影響幼兒對繪本的有效閱讀和深入理解。所以,在準備繪本教學之際,學生應接受培訓,學習如何巧妙地使用語言、表情、肢體語言、音樂等方式,以引發幼兒對繪本產生興趣,從而促進有效的繪本閱讀。在正式進行教學時,需培養學生使用符合角色特點的語調,同時采納孩子們喜愛的表達方式來講述繪本故事,從而在不經意間影響幼兒的語言習慣。在品讀繪本時,可采用教師引導閱讀、師幼共讀、反復多次閱讀等方法,專注于主要情節,深入探索其中蘊含的教育寓意和價值;卓越的兒童繪本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內的閱讀,還鼓勵學生通過多樣方法來拓展兒童繪本的教學,例如,可以引導幼兒模仿情節進行表演,或將繪本故事與美術創作相融合等,進一步拓寬教學范圍,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加深對繪本內涵的領悟,同時增進幼兒的表達才能。[8]
結語
學前教育的繪本教學可以為幼兒提供培養思維、認知和交際能力的平臺,使他們在愉快的繪本世界中,獲得愉快的學習體驗。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子和未來幼兒教師,要深刻理解繪本閱讀和講述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學前教育專業應不斷努力,實施好學前教育繪本故事的教學策略,為幼兒教育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并為該領域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尋舒珊,鄧李梅.圖畫書在幼兒園大班集體教學活動中的選用策略[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5):116118.
[2]劉黎.生態體驗下幼師生圖畫故事書鑒賞能力的培養[J].貴州教育,2013(14):2730.
[3]楊舟.利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園辦學質量初探[J].當代學前教育,2016(02):68.
[4]姜義欣.淺析繪本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意義與方法[J].南方農機,2018(13):160+163.
[5]林濤,潘多靈.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繪本教學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06):2529.
[6]冀美麗.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繪本教學現狀與改革策略分析[J].現代英語,2020(02):8284.
[7]藏在兒童繪本中的繪畫語言(上)[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09/13/9165926_644?121891.shtml(20174).
[8]查琳琳.兒童繪本在幼兒教育專業中的教學價值與實施策略[J].職業,2018(25):8081.
項目名稱: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活力課堂建設策略研究(項目編號:JG20240308)
作者簡介:蔡曉祎(1988—?),女,漢族,河南靈寶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徐銀艦(1995—?),女,漢族,河南商丘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和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