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 劉俞辰
摘要:目前,高校內務評比多采用人工檢查方式,這種方式存在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等弊端。文章提出了一種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校內務評比系統實現方案。內務評比小組成員能夠通過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客戶端向服務端上傳學生的內務評比成績和內務情況。學生和管理員能夠通過手機客戶端查詢歷史成績,還可以查詢內務成績排名情況。該系統可實現內務評比的信息化管理,顯著提高內務管理的效率和校園智能化水平。
關鍵詞:校園App;移動互聯網;內務評比;安卓程序
中圖分類號:TP311.1?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09-0057-04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各類服務于企業、生產、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智能手機程序層出不窮,人類的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顯著變化。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人們可以利用各類信息終端設備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如社會事件、國際動態、科技發展等信息。顯然,信息已經成為當代生活不可或缺的資源,是社會個體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重要砝碼 [1]。同理,對于企業、事業單位等社會基本組成單元而言,如何快速獲取和利用各類有利信息亦是其提高管理和運行效率的關鍵所在。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當前任何一種高效的管理方式都離不開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支撐[2]。例如,近些年來提出的智慧校園建設便是移動互聯網技術推廣應用的典型實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被逐步應用到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園生活必將迎來全新的改變。
當前,大部分高校在內務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人工評比的方式,即以手動方式記錄并計算學生的內務評比得分。該評比方式不僅效率低、耗時長,且在記錄過程中容易出現丟失、錯記等人為誤差。此外,記錄結果不能長久保存,后續查閱極為不便。在采取人工評比的方式下,師生不能及時查看內務成績,大家對于該項工作的參與積極性也大大降低,不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開展。在移動互聯網應用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這樣的內務管理模式顯然是不能讓人滿意的[3]。另一方面,雖然市面上各種評比類應用軟件層出不窮,但應用于高校內務評比領域的軟件仍不多見[4]。從目前來看,大多數評比軟件一般只聚焦于宿舍管理,并沒有提供內務評分的功能,且這類軟件大多是單機應用程序,實用性不強 [5]。
1 系統架構
系統主要采用常用的C/S架構,根據高校內務評比工作的需求,將系統使用用戶分為內務評比小組組員(評分員)、老師(管理員)和學員(學生)3個角色。內務評比小組組員對學生宿舍內務情況進行檢查,然后通過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客戶端向服務端上傳學生的內務評比成績和內務現場情況(圖片和文字)。另一方面,學生和管理員也能夠通過手機客戶端查詢自己的內務成績、歷史成績排名等信息。
1.1 手機客戶端軟件設計
根據使用用戶分類,系統可提供3種登錄類型,6個功能模塊,為高校內務評比管理提供一個便利的信息化平臺,系統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具體而言,根據內務評比小組組員、老師和學生3種不同的使用用戶,分別設置3種不同的登錄模式。其中,學生和評分員主要使用客戶端(手機App) 登錄系統,登錄成功后由App為其提供內務評分、上傳現場照片以及查詢內務評比得分等功能。老師一般以系統管理員身份登錄和使用系統,其可以通過前端的客戶端和后臺的服務端登錄并進入系統,系統主要為其提供查詢成績排名和學生在校期間所有內務成績記錄等功能。同時,系統還為管理員預留學生信息管理、內務評比權限管理和系統設置等功能的接口,為今后的系統升級提供便利。
1.1.1 管理員功能設計
當用戶成功登錄管理員賬戶后,系統將為用戶提供如圖2所示的基本功能。
1) 查詢成績排名功能。能夠查詢所有學生的內務成績排名情況,并對選定學生的內務成績進行排序;2) 查詢學生成績記錄功能。通過輸入學生學號精確查詢學生內務成績,便于了解重點人員的內務情況。
此外,在開發層面,為了便于系統維護和功能擴展升級,系統還為管理員預留學生信息管理、內務評比權限管理和系統設置等功能接口。特別是學生信息的管理與維護涉及學校多個部門,因此,在系統開發時,還需要考慮本系統與學校其他部門使用的信息系統兼容問題。
1.1.2 評分員功能設計
當用戶以評分員身份成功登錄系統后,系統將為用戶提供如圖3所示的基本功能。
1) 上傳學生內務成績功能。一般而言,評分員對學生宿舍的內務進行現場評比,并拍攝現場圖片,上傳系統留存作為評分依據。針對上述需求,評分員利用手機客戶端進行相應的打分、上傳等操作,并將內務成績、現場圖片與評語上傳到后臺服務端;2) 設置及格線功能。為了提高使用靈活性,系統還為評分員提供了自主設置及格線的功能。評分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內務評比成績的及格線。相應地,管理員也可以在自己的手機客戶端中看到學生內務成績是否及格的提示。
1.1.3 學生功能設計
當用戶以學生身份成功登錄系統后,系統將為用戶提供如圖4所示的基本功能。
1) 查詢最新成績功能。學生通過登錄手機客戶端,可查詢自己最新的內務評比成績。同時,評分較低的學生還可以通過下載并查看內務評比員拍攝的現場照片,找到自己在內務整理中存在的問題;2) 查看歷史成績功能。為了便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內務優化,手機客戶端還對學生開放查看自己歷史內務評比成績的權限,并可在系統中調取歷次內務評比中由評分員上傳的內務現場照片。通過查看歷史成績和照片,學生可以輕松查找到自己在內務整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今后提高內務整理水平提供參考。
1.2 電腦服務端軟件設計
上述三個功能模塊主要通過前端的手機App實現,后臺的數據管理和系統設置等功能則以桌面電腦平臺的服務端軟件實現。服務端為老師提供相同的登錄入口,與前臺的客戶端僅為老師提供查詢功能不同,服務端主要為老師提供數據管理和系統設置等系統運維常見功能。
服務端的主要功能為接收和處理客戶端的數據請求,為前臺的客戶端提供相應的服務。原則上,服務端軟件只允許管理員登錄。根據高校內務評比的應用需求,將服務端系統劃分成兩個功能模塊,如圖5所示,系統為管理員提供修改登錄密碼、查詢數據庫、瀏覽學生基本信息與內務評比成績等功能。此外,在成功登錄服務端系統后,老師也可以查看學生內務評比的現場照片,并驗證其真實性和成績的可靠性。當其發現某個學生的內務成績與現場照片不符時,老師可以將當次的內務評比成績退回,并通知評分員重新組織內務評比。此外,評分員的角色可以由老師通過服務端軟件進行分配和設置,一般而言,評分員可以由宿舍管理人員和學生骨干擔任,具體人數和人員由老師進行事先設定。在軟件開發層面,上述功能主要通過數據庫管理和移動網絡通信組件實現。
2 數據庫設計
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后臺的服務端軟件要為前臺的手機客戶端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因此,與數據庫系統的交互是系統開發的重點。本方案主要使用Microsoft Access作為數據庫工具,依托Microsoft Visual Studio開發環境,以開發環境提供的ADO.NET連接數據庫。
2.1 數據表格設計
為了實現各類信息的存儲和管理,本方案將為不同的用戶分別設計信息表格,主要包含服務端管理員信息表(見表2) 、客戶端管理人員信息表(包括管理員和評分員,見表3) 、及格分數線信息表(見表4) 、學生信息表(見表5) 等5張表格。其中,各表的表名說明如表1所示。
從邏輯上來講,表1包含了表2至表5的表名和相應的功能說明。總表的設計,主要為了方便數據查詢、更新、刪除等操作。在今后的升級開發中,還可以添加新的表格或者刪除舊的表格。
表2主要用于登錄模塊,當管理員登錄系統時,前端程序將用戶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與表2中的信息進行比對,若不一致,則提示用戶登錄錯誤的信息。若登錄成功,管理員可以成功進入系統。同時,管理員在服務端修改登錄信息時,也是通過對表2的操作實現。
2.2 數據庫訪問
在代碼實現部分,主要利用OLEDB對數據庫進行相關操作。為了避免在編寫代碼的過程中出現重復編寫,可對數據庫的讀寫代碼進行簡單的封裝,并取名DataBase_Access類。在ADO.NET中,有對應的類用來操作數據庫。具體而言,本系統在DataBase_Access類中主要調用了OleDbConnection類、OleDbCommand類、OleDbDataAdapter類、OleDbDataReader類以及DataSet類,用來實現對數據庫的訪問及讀寫操作。
1) 在DataBase_Access類中調用OleDbConnection類,用于連接Access數據庫。在連接時,需要設置連接字符串,本系統中的連接字符串設為“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database.mdb”,其中,Provider為數據庫服務提供者,Data Source為數據源。
2) 在DataBase_Access類中調用OleDbCommand類,用于執行SQL語句。主要用到的方法有如下三種:
①public void executeNonQuery(string sql_非查詢);②public DataSet executeQuery(string sql_查詢);③public bool haveItems(string sql_查詢)。
方法①用于執行非查詢語句,如增添記錄、刪除記錄和修改記錄等。但是,該方法的功能并不限于此,它還能執行其他的表操作指令;方法②用于執行數據庫查詢指令,返回結構為數據集DataSet的對象,通過返回的數據集對象即可得到查詢結果;方法③用于判斷滿足查詢語句的記錄是否存在,若存在,返回“正確”,否則返回“錯誤”。在方案中,可利用該方法查詢輸入的用戶名和密碼在數據庫中是否與對應的信息匹配,以此判斷用戶是否合法,從而實現對用戶訪問權限的控制。
3) 在DataBase_Access類中調用DataSet類,用于實現基于非連接的數據查詢,通過使用2) 中的代碼可以查詢并得到結果的數據集,即封裝了查詢結果的DataSet對象,此時,可以關閉數據庫連接,并通過讀取DataSet對象中封裝的數據得到所有查詢記錄。
3 客戶端和服務器通信
在本方案中,服務端被設置為一直監聽8000端口。當客戶端成功發送請求驗證指令時,服務端隨即收到指令,并對指令進行解析,最后對客戶端進行回復。接下來,客戶端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判斷,并完成相應的操作。其具體流程如圖6所示。
具體而言,客戶端和服務端通過事先定義的通信規則和通信指令完成相應的信息通聯,通信過程主要包括識別指令和數據傳輸兩個部分。具體的通信規則如下。
3.1 用戶登錄驗證
1) 服務端監聽8000端口;2) 客戶端發送:login[v_用戶名,v_密碼];3) 服務端回復:login[3],即表示管理員登錄成功;login[2],即表示評分員登錄成功;login[1],即表示學生登錄成功;login[0] ,即表示用戶名或密碼錯誤。
3.2 管理員查詢學生成績記錄
3.2.1 驗證用戶賬號是否存在
1) 服務端監聽8000端口;2) 客戶端發送:veryfyNo[v_用戶名];3) 服務端回復:veryfyNo[true],即表示該用戶名存在;veryfyNo[false],即表示該用戶名不存在。
3.2.2 賬號存在時,查詢學生成績記錄
1) 服務端監聽8000端口;2) 客戶端發送:checkHistory[v_學生編號];3) 服務端回復:checkHistory[記錄時間1,v_學生成績1;記錄時間2,v_學生成績2;...;記錄時間n,v_學生成績n],即表示管理員登錄成功。記錄時間是指表示某次檢查記錄的時間,不能重復。
3.3 評分員上傳學生成績
1) 服務端監聽8000端口(文字端口)和9000端口(圖片端口);2) 客戶端發送:從8000端口發送uploadScore[v_記錄時間,v_學生編號,v_學生成績];從9000端口發送圖片字節流。
3.4 評分員設置及格線
1) 服務端監聽8000端口;2) 客戶端發送:scoreLine[v_及格線];3) 服務端回復:scoreLine[v_及格線]。
3.5 管理員查詢成績排名
1) 服務端監聽8000端口;2) 客戶端發送:rankAll;3) 服務端回復:rankAll[v_學生名稱1,v_學生編號1,v_學生成績1;v_學生名稱2,v_學生編號2,v_學生成績2;...;v_學生名稱n,v_學生編號n,v_學生成績n]。
3.6 學生查詢最新成績
1) 服務端監聽8000端口(文字端口)和9000端口(圖片端口);2) 客戶端發送:checkLast[v_學生編號];3) 服務端回復:從8000端口發送checkLast[v_學生成績];從9000端口發送圖片字節流。
3.7 學生查看歷史成績
1) 服務端監聽8000端口;2) 客戶端發送:checkHistory[v_學生編號];3) 服務端回復:checkHistory[記錄時間1,v_學生成績1;記錄時間2,v_學生成績2;...;記錄時間n,v_學生成績n]。
4 小結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校內務評比系統的實現方案,適用于高校內務管理工作場景。系統采用了常用的C/S網絡架構,易于實現。系統為老師、評比小組組員與學生3類不同的用戶分別提供了不同的功能選項,滿足不同人群對內務工作的需求。該方案可為智慧校園建設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劉慧.基于C/S與B/S的煤礦安全監察信息管理系統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05.
[2] 廖仁全.基于C/S與B/S混合結構的教務管理系統設計和開發[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5.
[3] 王英合.基于WEB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2006.
[4] CHANG Y S,PARK H D.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borehole and geological data[J].Computers & Geosciences,2004,30(8):887-897.
[5] 劉海龍.基于Web技術的公安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保定: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10.
【通聯編輯:王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