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與探索,能夠為廣大參加福建省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的計算機類考生,提高職業技能測試成績提供最直接的幫助。文章論述了基于高職分類招考背景,采用多種不同的新型啟發式教學方法,有效激發中職生學習內驅力的典型教學范式在課程中的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
關鍵詞:中職;福建省高職分類招考及技能測試;常用網絡設備;學習內驅力;新型啟發式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09-0175-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是《福建省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計算機類職業技能測試考試大綱》規定的必考科目,如何有效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內驅力,使學生迅速掌握課程內容,提高其職業技能測試成績,成為福建省各中職學校的當務之急。以下以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課程的教學改革實踐為例,闡述在本課程中所使用的新型啟發式典型教學范式,為同類學校的課程教學提供參考。
1 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課程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1.1 學的層面
中職院校學生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群體,他們大多在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不佳,存在各種厭學情緒,折射在心理方面,大多表現為既缺乏自信、不求上進又孤傲冷漠、不愿配合等。
1.2 教的層面
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缺乏實踐性;教學方法過于單一,缺乏創新性;教學評價過于依賴于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能力。
1.3 課程的層面
課程與市場實際脫節,缺乏實用性,畢業后難以適應工作崗位;中職的許多學校硬件設施不足,實訓場所、實驗設備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
2 新型啟發式典型教學范式在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2.1 激發中職生學習內驅力的新型啟發式教學——典型教學范式
中職生學習內驅力:是一種源于中職生自身需要的內部動機,表現為對學習本身感興趣,學習的目的就是滿足自己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對真理的追求。本典型教學范式(如圖1所示),就是要通過新型啟發式教學來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2.1.1 強調以生為本喚醒內驅力
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本教學范式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是課程設計、課堂教學時刻追求的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習的客觀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采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充分研究挖掘課程教學中激發中職生學習內驅力的元素,特別是做好課堂教學的情境設置及激趣點,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從而提升教學質量,最終提升中職人才培養質量。
2.1.2 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當前,在職業教育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興趣不高、獲得感不強。本教學范式中,強調重視學生個人可持續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他們動腦動手,尊重并相信他們,鼓勵他們先嘗試完成課堂項目任務,教師做好引導啟發,并提供充足的信息化學習資源及輔助手段,設置分層次任務,在學生完成或部分完成階段任務后給予充分肯定鼓勵,此時再進行重難點的講解示范,教師盡量做到少講、精講。
2.1.3 強調循環遞進啟發式教學
本教學范式,從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指明了教師、學生在教學各環節的行為及目的,具有比較強的實操性和示范性。在完成一個典型工作任務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是課中教師的講解是后置的,學生先探索實踐,教師要引導啟發,做到少講、精講。手段上要運用信息技術、輔以《任務工單》等學習資源讓啟發式教學如虎添翼。課中最后的“成果展示、點評講解激勵”——強調激勵,就是要以肯定性評價為主,并且要有根據、肯定得恰到好處,讓學生有成就感、價值感。另外,課中項目任務完成的過程是不斷循環遞進的,從基本任務到拓展任務、分層次任務,主張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但不硬牽著他們走;嚴格要求學生,但不施加壓力;指明學習的路徑,但不代替他們達成結論。
所謂“新型”,是指區別于以往傳統意義上的啟發式教學,更強調讓學生有興趣、有積極情緒體驗,特別是要有成就感,重視分層次教學,同時注重新技術、信息技術以及現代化教學方式在職業教育課堂啟發式教學中的應用。
——典型教學范式圖
2.2 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課程教學的立足點是課堂,課堂能否取得實效,是課程教學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
以下是新型啟發式典型教學范式在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課程教學中,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幾種教學方法。
2.2.1 妙用仿真軟件,借鑒手游做法[1]
在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課程教學實踐中,推薦選擇使用Cisco公司的Packet Tracer仿真軟件[2],對于中職路由交換課程而言,它是最合適的教學軟件。并且,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借鑒手機游戲的上癮模型進行教學設計,注意時時刻刻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讓課堂更為生動有趣,讓學生能夠學有所獲,進而使學習成為一種自發的自覺行為。
Hook上癮模型[3](如圖2所示),由《上癮》的作者尼爾·埃亞爾、瑞安·胡佛提出,主要是如何讓用戶對產品“上癮”,即讓用戶養成使用習慣的四大產品邏輯,包括四個要素:觸發(Trigger) 、行動(Action) 、酬賞(Reward) 、投入(Investment) 。
為什么上課不能夠像打手游那么有趣呢?教師完全可以借鑒其原理,將教學設計成如下表所示。
2.2.2 巧用在線課程,促進課程融合
學校的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如圖3所示)課程申報了福建省級職業教育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已經驗收通過。
建成后的精品課程有優秀的講師團隊、完善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合理,教學資源豐富,深受學生歡迎。精品在線課程提供了網絡在線學習的平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它進行整體的教學設計,根據預設教學目標、課程特點、學生認知規律及教學方式,設置教學情境,顆粒化組織教學內容及資源。開展在線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翻轉課堂等多種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開展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5]改革實踐。精品在線課程打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學生可以在課前參照教材和PPT課件先自行學習,上課過程中利用實訓報告和PKT進行訓練,使用PKA進行自測評分,對照得分點自查,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點,學習配置命令,配置常用網絡設備。并且,學生可以利用平臺進行充分的反復的多次學習。
在線教學平臺中的任務點闖關式學習、自由學習模式能夠補充傳統課堂之不足,可以幫助學習“困難”學生闖關學習、自由學習、多次學習,直至學會。通過仿真實訓自測文件評估指標中各配置命令的完成情況,學生可有針對性地自我查錯、糾錯,老師可根據所有學生的完成情況更精準地診斷出各章節任務中學生的易錯點,并重新定位重難點,統計、管理和數據分析能夠幫助教師有效地及時調整策略、改進教學,進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新型啟發式典型教學范式,研究致力于改變課堂教學形態,鼓勵老師們基于啟發式教學理念少講、精講,做好引、導、梳、放,以點帶面,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同時,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習節奏、理解能力也存在差異,巧妙利用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能夠彌補差異,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追趕的機會。
2.2.3 奇用伙伴互教,激發學習動力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伙伴互教”的效果極佳,教師不僅應該少講、精講,還要大力鼓勵同學之間的“伙伴互教”。
“伙伴互教”在實訓課中能夠有效地解決好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問題,完成較快的學生就是一種很好的可利用資源,他們可以充當教師的“小助手”、其他學生的“小老師”,以此促進各層次學生的共同發展,讓教學進度“慢”下來,讓學習快的同學有事可做,讓領悟慢的同學有機會跟上,由此,可以適當拉平層次差異。
“伙伴互教”中,由一個學生教另一個學生,他們往往是個別化的有針對性的教學,他們知道其他同學的“痛處”,往往比老師教得還好。“教”的同學要把“學”的同學教會,不僅自己要會做,還要會“教”、會表達,進一步激發、提高了自身水平;“學”的同學看到自己的同學都會做了,自己還不會,還要被“教”,怕被比下去,也能夠被激發出學習的內驅力,想盡快迎頭趕上。由此,可在學生內部培養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合作互助的精神,激發出學習動力,營造出學習氛圍。
2.2.4 活用慢速課堂,引導思考發生
教學中,教師常常為了趕教學進度、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設計了快節奏的教學課堂,“1) 創設情境問題引入新課;2) 探究分析解決問題;3)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4) 教師點評總結提高;5) 練習鞏固布置作業……”這是常見的套路,太注重得出結論、太注重任務的完成,基本上不允許學生有太多的思考,不允許錯誤發生,節奏太快了。
其實,適當的把課堂慢節奏下來,速度降下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有機會去“撞南墻”,去反饋交流,去思考為什么,去自主探究,去體驗失敗,去改進方法,去主動建構知識、技能,反而能夠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教師自己要慢下來,消除“緊張”,控制課堂節奏,運用慢課堂;教學要慢下來,急切地完成教學內容不是教學的主要目的,課堂有效才是教學追求的目標,知識不是急著灌就可以的;學生要慢下來,要尊重學生的學習節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有學生慢下來了,他們才能夠真正在課堂上成為主體,思考才會發生,進而才能引導其在學習上主動。
慢下來,可能會學得更快。通過適當的慢,引導學生思考,課堂教學才更有效。
3 課程教學的實踐與反思
3.1 應注意以生為本,從日常中創新
應注重中職生的可持續全面發展,以生為本,在日常教學的每一堂課中精準分析學情,關注他們的所獲、所感、所想,不斷喚醒他們的學習原動力,讓他們學會悅納自己、欣賞他人,為他們賦能。教師要立足于日常教學,上好每一堂課,以日常課堂教學為抓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致力于讓中職生在友好的氛圍中成長,學習過程有興趣、有獲得感、有幸福感。
3.2 應基于三教改革,從架構上創新
應基于“三教改革”的視域進行探索實踐,以每門課程為單位進行系統化改革,著重于教師、教材、教法的改革創新,同時在信息化2.0時代,應注重新技術、特別新信息技術對職教領域啟發式教學的促進作用。還應該吸收心理骨干教師等學科的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激發學習的內驅力,讓學習自發發生。
4 結束語
啟發式教學在普教領域中比較重視,在職業教育領域同樣應受到重視,應充分研究其在職業教育日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方案。文章以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為例,闡述了激發中職生學習內驅力的新型啟發式教學范式和特點,列舉了幾種通過驗證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并進行了反思,為職業教育“金課”建設實踐研究提供一個視角,希望有更多同仁重視中職生學習內驅力的激發,共同為職業學校提高教學質量抱薪助力。
參考文獻:
[1] 周榕.分類招考背景下的中職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課程教學實踐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3,19(9):178-180.
[2] 楊彬.基于Packet Tracer環境下的網絡課程考核平臺構建[J].計算機教育,2010(23):143-146.
[3] 劉潤.手游的上癮模型[EB/OL].(2019-03-28)https://www.sohu.com/a/304288816_120067725.
[4] 姚友軍.制作Packet Tracer行動向導實例指導實驗實現自動評價[J].現代信息科技,2020,4(22):177-184.
[5] 孫佳慧.論線上線下混合式金課課堂教學策略[J].讀天下(綜合),2020(20):1.
【通聯編輯:光文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