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傳統行業模式正經歷深刻變革。高職院校作為培養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的重要基地,應緊跟時代步伐,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人才培養策略。具體而言,高職院校需轉變傳統教育觀念,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深化產學研合作,與業界緊密結合,確保教學內容與行業趨勢同步;提升教師團隊素質,引入業界專家參與教學,豐富教學手段;同時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只有這樣,高職院校才能培養出符合大數據時代要求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大數據;計算機網絡;網絡安全;專業人才
中圖分類號:G4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4)09-0148-0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0 引言
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空間成為信息交流、共享的重要平臺,但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威脅也日益凸顯。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該領域的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對高職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如何結合國家宏觀政策與市場需求,培養出技術精湛、適應時代發展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是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1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1.1 專業背景
我國計算機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仍然是人才的競爭。構建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優化、素質優良的網絡安全人才團隊,是國家網絡安全以及建設網絡強國的核心需求。我國網絡安全人才的發展現狀,也是國家、社會、企業乃至于學生個人都十分關注的現實問題。中關村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產業聯盟聯合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資訊媒體等,結合2022年我國網絡安全企業的招聘數據,發布《2022年網絡安全行業人才需求報告》,對網安行業的人才招募需求、構成以及分布情況進行重點觀察,并對人才需求及結構進行全面剖析,為新時期高職院校網安人才的培養以及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可帶來一定的決策參考價值。
該需求分析報告顯示,經招聘企業的核心業務所屬網絡安全細分領域進行劃分后,數據結果表明,越是熱門的區域,針對人才的需求越旺盛,尤其是以數據安全、工業網絡安全、高級威脅檢測與響應、軟件開發安全、安全管理、移動安全、物聯網安全等領域的企業為主,其招聘需求達到75%。與此同時,我國有關政策的密集出臺,資本市場的助推,加之客戶層面上的培訓普及,配合有關領域的發展速度,急需滿足對口人才支撐急速放量的市場需求。
1.2 人才層次需求
數據信息顯示,在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型人才的招聘工作中,本科、高職碩士、博士生招聘比例占比分別為52.8%、 40.2%、2.3%、0.2%。在眾多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競爭人才的崗位需求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其主要的就業崗位為技術性崗位,尤其是以網絡安全運維崗位為主。結合近些年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追蹤數據,發現其數據分析結果和全國數據基本保持在同一曲線。高職院校大學生面向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各崗位,對網絡安全運維崗有著最高的崗位忠誠度,離職率相較于其他崗位更低,同時崗位適應性更好[1]。結合近3年我國招聘網站的數據表明,運營崗和技術崗的招聘占比均為66%。具體來說,人才層次需求劃分為以下幾大類別:1)網絡安全運維工程師。該崗位的工作職責是負責整個網絡安全系統的運行。若是遭到黑客攻擊或是病毒、木馬攻擊,則需要立即通過人工進入系統的應急和排查階段。2)網絡攻防工程師。需對黑客攻擊過程進行動態模擬,使用黑客技術挖掘系統中的潛在漏洞,并基于專業角度給出在系統修復上的有效建議。3)滲透測試工程師。需完成在Web、PC系統使用上的滲透度測試,并綜合安全認識和流量情況,及時發現系統中的異常。
2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問題
2.1 網絡空間人才缺口量大
國家網信辦指出,目前我國高校在網絡空間安全相關學科和專業中每年僅能培養1萬余人,但全國網民數量接近10億人,國內互聯網企業眾多,金融、電力、能源、電力等各個行業都需要重點保障網絡安全,由此可見,國內網絡空間安全領域人才缺口非常大。
2.2 高職院校學歷需求占據重要比例
依據最新的國內知名人才招聘網站的統計結果,在網絡安全相關人才需求中,大中專院校(高職)的學歷需求接近一半。企業需要大量的網絡空間安全的技術人才,巨大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缺口既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近年來,網絡空間人才待遇也在不斷提高,網絡空間安全相關崗位有著廣闊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2]。
2.3 高職院校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情況
網絡安全作為新興學科,各高校在專業建設上仍然存在許多問題:1)課程體系:目前各高校由于現有條件的限制,導致院校教學內容更新緩慢;2)教學平臺:課堂教育作為主要教學方式,大多高校教育信息化與內容的開發,無法滿足教育改革發展與人才培養需要;3)實習就業:專業認知度不高,成材率偏低,學生從事網絡安全專業工作人數不多,且薪資待遇不高,學生就業率有待提升;4)教學師資:師資匱乏對本專業師資的課程研發和實訓教學的技能再培訓提升支持不足;5)實習實踐:崗位標準化課程缺失,導致課程內容與企業需求脫離。
3 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3.1夯實教授基礎,優化課程安排
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依賴于信息管理、軟件工程、計算機、通信、數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在高職院校的教學中,網絡空間安全已成為這些學科的主要研究方向。隨著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成為一級學科,越來越多的課程開始借鑒這些學科的研究成果。具體來說,高職院校在培養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時,需要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如表1所示,確保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滿足行業需求[3]。
課程安排從以下3個方面內容著手。
1) 技術類課程。與軟件工程等學科較為相似,計算機網絡安全在基礎課程上需包含操作系統、高等數學以及C++語言設計等內容,其中高等數學作為人才培養的先行課,為技術類課程奠定理論基礎;操作系統以及C++語言設計屬于提供計算機實踐的編程課程。
2) 設置特色專業課程。專業課程的設置需要包含計算機取證、物聯網導論、信息系統安全導論等學科內容。此外,融合安全協議、密碼學、法律學等信息安全課程,也是人才培養的主要理論課程。學生通過學習課程來提高其網絡系統安全應用技能能力,了解網絡安全的密碼和通信機制,同時擁有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確保企業的網絡安全。
3) 實踐類課程。培養人才需要利用大量的實踐課程優化學生的學科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在實踐課程設置上,需要結合當前的大數據環境,重點關注以下兩點問題:①實踐內容。實踐內容的設置需要結合信息系統安全、綜合實驗、網絡攻防以及計算機取證等課程知識,通過校企合作項目,讓學生到真實的企業工作環境中進行實踐,了解到MongoDB等與大數據有關的軟件平臺使用辦法,通過大量實踐類課程的有效安排,可以優化學生的理論基礎知識轉化能力以及網絡安全現實問題處理能力;②分組實踐。在大數據時代全面來臨之際,學生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實踐操作需要面對海量的數據,因此數據分析工作僅依靠個人完成過程較為困難,針對系統中出現的各種網絡安全問題,需要通過團隊協作完成。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在課程安排上應注重技術類課程、特色專業課程和實踐類課程的設置。通過優化課程內容和實踐安排,可以更好地培養具備實踐能力的高素質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高職院校還應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對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和反饋,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3.2 打造實戰平臺,深化產學研合作
結合計算機網絡安全行業的實踐能力需求,實現與整個行業及企業的有效銜接,構建出計算機+安全、司法+安全、大數據+安全的、可供學生進行實戰工作環境,形成產學研合作模式。并綜合各行各業計算機網絡安全發展需求以及學生的未來職業規劃,將國家網絡空間安全發展規劃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契機,綜合專業特色、國家卓越計劃等,與本地司法、通信、計算機、大數據等多個行業的企業形成校企合作體系,建立專業合作機制。騰訊、360等我國計算機行業的頭部企業聯手,共同創造大數據實戰管理平臺,并與校方合作,共同申報與大數據安全有關的科研項目,優化學生在創業創新上的實踐綜合能力。院校與本地運營商、互聯網企業或者是軟件工程企業,建立長效穩定的校企合作機制,讓學生到企業實習,讓教師短期掛職訓練,時刻了解行業人才的需求變化,以構建出行業加安全的人才培養成效機制[4]?!靶F笕诤稀甭摵吓囵B機制,如圖1所示。
通過與企業合作,高職院校能夠更加了解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從而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與高職院校的合作,共同開展科研項目和人才培養工作,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3.3完善評價體系,強化學用結合
在當代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過程中,考核方法與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匹配是一個突出問題。為了更好地適應大數據環境下的技術發展,建立一套適合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培養的考核機制是至關重要的。這一考核機制應全面覆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實踐技能,確保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具體而言,這一考核機制可以分為3個主要部分:1)理論知識考核。主要基于課堂講解的理論知識進行考核。學生通過慕課等在線學習平臺自主學習的內容也應納入考核范圍。2)學習過程實踐考核。可以通過設計并實現信息隱藏算法或模型的方式,評估學生的實踐技能。這一部分強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3)期末考核。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綜合性評價。結合過程評價和學期試卷考試成績,確保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提供報告,展示其對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算法實踐了解情況。這種多維度、立體化的考核體系能夠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培養高水平、高素質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提供堅實基礎[5]。
此外,為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高職院校還應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這一機制應包括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和反饋,以促進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這種方式,高職院??梢愿玫貪M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人才。
4結論
大數據技術應用與計算機網絡安全人才培養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大數據技術為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提供了豐富的數據和實踐資源,有助于發現潛在威脅和攻擊模式。而計算機網絡安全人才是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重要保障,能夠保護數據安全并開發新的安全技術。兩者相輔相成,高職院校應加強網絡安全人才培養,培養具備大數據安全思維和技術能力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蘇婷,蔣琳,房敏.網絡與信息安全方向系列課程貫通式教學探索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23(6):76-80.
[2] 向繼志.加強產學合作 提升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質量——專訪教育部高等學校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教指委秘書長封化民[J].中國信息安全,2023(3):27-30.
[3] 閆璽璽,馮蘇偉,張靜.新工科背景下網絡空間安全專業人才多維聯動培養模式探索[J].高教學刊,2023,9(5):157-160.
[4] 楊曄.基于“1+X” 證書制度的高職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電腦與電信,2021(6):6-8.
[5] 劉鵬飛.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福建電腦,2020,36(7):78-80.
【通聯編輯:聞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