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夢秋
筆者是山東老年大學一名宣傳工作者,結合多年的宣傳工作經驗,認為,在新形勢下,要想高站位、高標準做好宣傳工作,應該堅守“三個有”:
一是要有這樣一種信仰:聽黨話、跟黨走。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們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政治前提。作為一名宣傳工作者,要緊緊圍繞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自覺擔負使命,做黨的政策主張的闡釋者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人民福祉的守望者。在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都已發生深刻變化的今天,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堅定政治信仰,用每一期推文、每一個故事、每一份信息、每一次采訪,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展現老年大學形象、講述老年大學故事、彰顯樂齡先鋒精神,讓黨的旗幟在老年大學高高飄揚,讓更多的人了解老年大學、關心老年大學、支持老年大學。這既是新聞宣傳工作者的分內之事、應盡之責,也體現了新形勢下新聞宣傳工作者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責任、情懷和擔當。
二是要有這樣一種能力:能言善辯、能寫善思。宣傳部門是黨的“喉舌”,宣傳工作者是這“喉舌”的神經末梢,必須要具有能言善辯、能寫善思的能力。既能牢牢把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又能深入基層,因時而異、因人而異開展花式宣傳宣講,用學員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好黨的聲音。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笆卤赜蟹?,然后可成”,從線上到線下,無論是新聞報道還是社會宣傳,無論是理論宣講還是新聞發布,無論是文藝創作還是理論闡釋,都需要靈活的“腦瓜子”、利索的“嘴皮子”、過硬的“筆桿子”、規矩的“鐵尺子”。正所謂:刀要放到石上磨,人要放在事上練。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勇于在工作中磨煉,不斷攻堅克難,練就從事宣傳工作的“十八般武藝”,用靈活方便的微視頻、生動鮮活的校園故事、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宣傳方式,做好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的宣傳,讓老年大學形象深入人心。
三是要有這樣一種擔當:能謀善斷、能征敢戰。新的趕考之路“鼓角聲聲催征急”,這要求廣大新聞宣傳工作者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找準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面對世情、國情、黨情新變化和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等特點,老年大學面臨的時代背景、社會形勢、目標要求、重點任務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信息發布從“唯一”到“之一”的渠道之變,傳播對象從紙媒到屏媒的用戶之變,媒體形態從“單一”到“融合”的跨界之變,我們要堅信: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要始終以“我們依然是我們”的政治定力堅守本色,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同時還要與時俱進、守正創新,以“我們還要超越我們”的勇氣銳意進取,堅持政治立校,當好學校聲音的傳播者;堅持人民至上,當好學校和學員的“連心橋”;堅持改革創新,當好融合發展的“突擊隊”;堅持面向校外,當好主流媒體宣傳的“主力軍”;堅持“智囊特色”,當好綜合發展的“思想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