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瑩 楊莉莉 王偉



Statusquoandinfluencingfactorsofcopingstylesincaregiversofchildrenwithintussusception
ZHANGJingying,YANGLili,WANGWeiTheAffiliatedHospitalofPutianUniversity,Fujian3511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ZHANGJingying,Email:zhangjingyingg@163.com
Keywordsintussusception;children;caregivers;copingstyles;influencingfactors;nursing
摘要目的:探討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現狀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選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腸套疊患兒照顧者103人為調查對象,采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評估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現狀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腸套疊患兒照顧者積極應對73人(70.87%),消極應對30人(29.13%);兩組患兒腸套疊時間及照顧者文化程度、家庭功能、焦慮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患兒腸套疊時間≥24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功能一般、中重度焦慮是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的影響因素。結論:腸套疊患兒照顧者多能積極應對,部分照顧者消極應對,受到患兒腸套疊時間、照顧者文化程度、家庭功能、焦慮程度的影響。
關鍵詞腸套疊;兒童;照顧者;應對方式;影響因素;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4.09.035
腸套疊是兒科常見急腹癥之一,病情進展迅速,發病初期多表現為腹部包塊、陣發性腹痛、嘔吐、哭鬧不止等癥狀,治療不及時極易誘發腸壞死、腸狹窄等嚴重并發癥,危及患兒生命健康[12]。腸套疊患兒因年齡較小,發病后多由家人照顧,但因疾病進展快,照顧者缺乏對疾病的認知,照顧患兒期間承受著較大的軀體及心理壓力,導致照顧者過度擔憂患兒疾病,無法正視患兒疾病,悲觀消極心態較為嚴重[3]。患兒照顧者的消極情緒不利于患兒的日常照護,影響疾病治療[4]。了解影響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的相關因素,盡早進行干預,有助于調節照顧者的心理狀態,積極應對患兒疾病治療。鑒于此,本研究對103例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進行評估,并進一步分析其影響因素。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醫院收治的腸套疊患兒照顧者103人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患兒經影像學檢查確診為腸套疊;2)患兒年齡≤6歲;3)患兒均為首次發病;4)照顧者≥18歲;5)照顧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兒伴有先天性疾病;2)照顧者存在精神障礙;3)照顧者存在偏癱;4)照顧者無法獨立完成問卷填寫。
1.2調查方法
1.2.1量表預實驗
本研究中所使用量表均在使用前于院內選擇10例病人的照顧者進行預實驗,獲得較好的信度,可用于后續研究。
1.2.2調查工具
1.2.2.1基線資料調查問卷
患兒資料:年齡、性別、腸套疊時間;照顧者資料: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人均月收入、與患兒關系等。
1.2.2.2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
問卷共20個條目,由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2個部分組成。應對傾向=積極應對評分-消極應對評分,應對傾向>0分則為積極應對,應對傾向≤0分為消極應對。問卷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6[5]。
1.2.2.3家庭功能評定量表(FAD)
該量表包括溝通(9個條目)、情感卷入(7個條目)、問題解決(6個條目)、角色(11個條目)、行為控制(9個條目)、情感反應(6個條目)、總的功能(12個條目)7個維度,共60個條目,每個維度采用4級評分法,計1~4分,總分為60~240分,得分越低家庭功能越差。<144分為家庭功能一般,≥144分為家庭功能良好。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860[6]。
1.2.2.4焦慮自評量表(SAS)
該量表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法,正向計分1~4分,反向計分4~1分,總分乘以1.25后取整數,即得標準分。正常<50分,輕度焦慮為50~60分,中度焦慮為61~70分,重度焦慮為>70分[7]。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定性資料以頻數、百分比(%)描述,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的影響因素,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現狀103例腸套疊患兒照顧者積極應對73人(70.87%),消極應對30人(29.13%)。
2.2積極應對及消極應對患兒照護者基線資料比較(見表1)
2.3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的影響因素
將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作為因變量(消極應對=1,積極應對=0),將表1中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作為自變量(賦值方式見表2)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3討論
腸套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因某段腸管及系膜嵌入相近腸管內所致,患兒主要表現為嘔吐、間歇性哭鬧、腹部出現包塊,若未及時診斷并解除,可誘發腸壞死,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長發育[8]。應對方式是個體與心理的重要中介因素,可反映個體應對突發應激事件時的認知和行為,積極的應對方式利于應激緩沖,而消極應對則會加重應激[9]。小兒腸套疊作為一種應激源,照護者的應對方式可直接影響患兒的檢查及治療的配合度[10]。本研究發現,103例腸套疊患兒照顧者積極應對73人(70.87%),消極應對30人(29.13%)。提示腸套疊患兒照顧者多能積極應對,但仍有照顧者消極應對,無法充分調動自身及外界資源更好地照顧患兒,不利于患兒的治療。故臨床醫護人員需重視對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的關注,引導照顧者積極應對。
進一步研究發現,患兒腸套疊時間(≥24h)、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家庭功能(一般)、焦慮(中/重度)是影響腸套疊患兒照顧者應對方式的因素。分析其原因如下:1)腸套疊時間越長的患兒,家長消極應對情緒越強。隨著腸套疊時間的延長,腸組織出現血運障礙,導致缺氧、缺血、壞死甚至穿孔,導致病情加重,不僅增加患兒軀體痛苦,且增加治療難度,照顧者在面對兒童病情加重時,會過度擔憂、恐懼,害怕及回避應對患兒疾病狀況,常消極應對[10]。臨床醫護人員應加強對腸套疊時間≥24h患兒的照顧者的關注,耐心與其溝通,告知患兒在得到救治后能夠治愈,消除照顧者的擔憂,樹立照顧者的信心,繼而調整心態,積極應對。2)文化程度低的照顧者可能承受及認知能力偏低,在應對患兒這一突發疾病時,常表現得更加無助和擔憂,無法較好地理解醫護人員講解的疾病相關知識,且常會受到傳統的疾病觀念影響,認為患兒發病急病情重,無法客觀地看待患兒疾病,導致采取消極的態度應對[4]。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文化程度低的照顧者的健康宣教,通過口頭宣教、宣傳手冊、視頻播放等方式進行,增強照顧者對疾病的相關了解,幫助照顧者建立治療的信心,使其客觀地看待患兒患病現實,積極應對。3)家庭功能是家庭結構及和諧程度的體現,家庭功能一般的照顧者家庭氛圍較差,照顧者可獲得來自家人的支持及理解較少,患兒疾病的治療壓力多由照顧者獨自承擔,軀體及心理壓力較大,導致照顧者逃避,繼而消極應對[12]。護理人員應引導患兒家庭中其他成員給予照顧者更多的關心及支持,分擔照顧患兒的軀體及精神壓力,使照顧者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堅信患兒能夠治愈,從而使其積極應對。4)照顧者焦慮情緒越嚴重,越會采取消極應對方式,可能因照顧者的焦慮情緒嚴重,對患兒病情及日常照顧的擔憂更多,常會否定自己的照顧能力,不愿客觀地看待患兒疾病,逃避消極應對。因此,護理人員需對照顧者開展必要的心理護理,耐心幫助照顧者答疑解惑,積極協助照顧者進行照護工作,幫助照顧者緩解照顧壓力及心理壓力,緩解焦慮情緒。
4小結
綜上所述,腸套疊患兒照顧者多能積極應對,但仍有部分照顧者消極應對,受到患兒腸套疊時間≥24h、文化程度低、家庭功能一般、中重度焦慮因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肖霞,馮肖媛,楊虎,等.武漢地區兒童急性腸套疊病例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J].實用醫學雜志,2019,35(5):804808.
[2]周燕芬,李偉燎,張莉.手法復位配合空氣灌腸對腸套疊患兒疼痛及復位情況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20,35(8):746747.
[3]劉艷華,管怡博,宣夢佳,等.235例腸套疊患兒手術前后的護理[J].護理學報,2019,26(3):6669.
[4]劉娟,張曉瑩.社會支持對脊髓栓系綜合征患兒術后直接照顧者照顧負擔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22,39(2):316318.
[5]李佳俊妮,周小軍,陳家言,等.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在麻風病受累者中的信效度檢驗[J].現代預防醫學,2021,48(14):25072509.
[6]張瑩,魏珉.中文版Feetham家庭功能量表的信效度[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2225.
[7]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等.心理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13(增訂版):127133.
[8]薛彥生,黃詩淇,楊智敏,等.腹腔鏡小兒腸套疊術后醫院感染的病原學特點及炎性因子表達對其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2):297299.
[9]華可,虞敏娟,許士娣.哮喘患兒主要照顧者自我效能在應對方式對生活質量影響的中介效應[J].現代臨床護理,2021,20(9):1418.
[10]汪登亮,康權,王浩名,等.超聲引導下新型水灌腸儀器灌腸與傳統空氣灌腸治療小兒腸套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6):712714.
[11]趙靜維,甘雯,宋勉,等.支氣管哮喘患兒家庭照顧者負擔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0,26(34):48394842.
[12]周薇,馬松翠,程梅,等.精神分裂癥病人家庭照顧者領悟社會支持與焦慮的關系以及應對方式的中介作用[J].護理研究,2021,35(12):2090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