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寒潔
志愿服務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和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為此,進入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志愿精神,盡己所能,樂于奉獻,幫助他人,服務社會,弘揚傳統美德,傳播先進文化,促進社會和諧。
我曾長期擔任連云港市社會福利院院長,在職時恪盡職守,竭誠奉獻,為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優秀兒童福利院院長”。
當年,我從連云港市民政局副局長的崗位上退休后,有過“船到碼頭車到站”的念頭,覺得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但轉念一想,作為一名志愿者,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新時代志愿精神始終激勵著我,不能“洗手不干”,還應該發揮余熱。特別是擔任局老干部黨支部書記后,我開始組建老干部志愿服務團隊,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
市民政局的老干部大都是部隊轉業干部,有著保衛國防的光榮經歷。我組織“銀發生輝”紅色宣講團,向下一代講述紅色故事。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退休干部金萬佐,結合親身經歷到學校講述戰斗英雄的動人故事。地處偏僻山區的贛榆區黑林鎮,抗戰時期曾是八路軍一一五師師部和中共山東分局黨委駐地,這里的敬老院住著一些八九十歲的鰥寡老人,他們曾為革命作過貢獻,但多年看不到一場戲。我得知后,組織“銀發生輝”藝術團精心編創文藝節目,為鰥寡老人“送歡笑”。為滿足群眾需求,我組織“銀發生輝”友愛團,走進社區、鄉村,真真切切地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我認為,新時代的志愿服務不是一時的志愿活動,而是刻入我們骨子里的一種責任意識。
志愿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綜合體現,蘊含著無私奉獻的精神、與人為善的仁愛思想、互助進步的發展理念以及對和諧社會的美好追求。
新時代的志愿精神,像是一面戰鼓,激勵鼓舞著我們勇敢前行;又像是一面戰旗,引導著我們往更加美好的未來前行。我決心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志愿服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