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鷹潭市幼兒園延時服務為調查對象,通過對教師和家長的問卷調查,發現當前幼兒園延時服務存在政策制度支持不到位、監管評估體系不健全、家園合作意識不強等問題。因此,為改善當前的延時服務現狀,提高幼兒園延時服務的質量,提出完善法律法規、制定幼兒園延時服務發展的政策和服務管理制度等對策,推動學校和家庭的有效協作,不斷探索幼兒園延時服務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幼兒園;延時服務;對策研究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中國學前教育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和歷史性成就,特別是構建了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隨著國家“三孩”生育政策的實施,家庭托幼需求產生明顯變化,受育兒成本增加、家庭照護人手不足等原因的影響,幼兒入園“接送難”的問題逐漸凸顯,父母的育兒壓力越來越大,常常無法同時兼顧工作和幼兒。2021年2月23日,教育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其中提及優化課后服務的質量,提升服務能力。因此,在現實需求和國家政策扶持下,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鷹潭市幼兒園開始開展幼兒園延時服務,幫助解決“接送難”的問題。由于現階段幼兒園延時服務尚處于探索階段,相關制度體系尚不完善,因此,本研究以鷹潭市幼兒園為例,通過問卷方式了解當前幼兒園延時服務存在的困境,并提出相應的措施,為開拓幼兒園延時服務提供建議和策略,以期能夠促進鷹潭市幼兒園延時服務的高質量發展。
一、幼兒園延時服務的優勢
(一)有利于緩解家長的工作和家庭壓力
中國青年報調查顯示,90%家長在接送孩子上存在時間不匹配、工作壓力大等問題。幼兒園放學時間一般為下午4點20分,而大部分家長下班時間通常為5點30分,因此下班時間與幼兒園放學時間的不一致,導致家長難以接孩子。尤其對雙職工且無老人幫忙接送孩子的家庭,要想按時接孩子成為一個大難題。因此,實施幼兒園延時服務能解決家長接孩子的時間沖突問題,減輕家長工作與家庭的壓力,極大滿足家長的托育需求。
(二)有利于提供專業與安全的延時服務
幼兒園延時服務通常是在幼兒園內開展。幼兒園的硬件和軟件設備都是嚴格按照國家衛生安全標準設置的,幼兒園教師也是經過考核篩選的專業人員,因此在延時服務中,幼兒對周圍環境比較熟悉,對本班和本園教師比較認可,對同學也比較了解,這解決了因幼兒年齡較小在新環境中需要適應期的問題。相比于社會上的課后托幼機構,以幼兒園為主體的延時服務通常由幼兒園教師來開展,幼兒園教師相較于市場上托幼機構更加專業,更加了解幼兒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也更具有安全性和規范性,能夠為幼兒提供專業安全的活動。
(三)有利于提升長輩的晚年生活質量
研究發現,因幼兒父母的工作和經濟壓力,64%的家庭主要依靠長輩接送孩子,祖輩高強度、長時間的照顧幼兒,使他們承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讓幼兒父母能按時接孩子,將育兒壓力從長輩身上卸下來,讓他們回歸自己的老年生活,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二、鷹潭市幼兒園延時服務的現狀
本研究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以鷹潭市幼兒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為調研對象,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自編《對幼兒園延時服務的現狀調查》問卷[1],調研延時服務時間的需求、活動內容需求、延時服務形式、組織形式等方面,旨在了解鷹潭市幼兒園延時服務現狀,并為制定相關政策提供有益參考。
(一)增加教師負擔
通過調查發現,91%幼兒園教師擔任延時服務的主力軍,但只有6%教師自愿參加延時服務。調查顯示,94%幼兒園教師不愿意參加延時服務,他們認為,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時間,縮減了休息時間,同時為應對不同形式的延時服務,幼兒園教師還需及時備課,無形中加大了備課的工作量,導致工作任務相對繁重,增加了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壓力和精神負擔,不利于教師舒展情緒,提升工作質量。
(二)延時服務的相關制度不完善
幼兒園延時服務的相關制度主要反映在幼兒園延時服務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幼兒的身心健康,是否能長期順利繼續開展延時服務。通過調查發現,83%家長遇到了幼兒園離園時間沖突而造成的混亂現象。部分幼兒園制訂了幼兒接送的時間規定,但由于部分家長較難及時接走幼兒,或部分家長一窩蜂擠進幼兒園接幼兒,容易造成場面混亂。尤其是遇到陰雨天氣,不僅幼兒園內家長、幼兒擁擠,而且易造成幼兒園門口交通堵塞。
(三)政策制度支持不到位,監管評估體系不健全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2017年3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但這兩個文件并沒有涉及幼兒園延時服務的相關內容與要求。在鷹潭市教育局官網中查閱近兩年對課后延時服務的政策文件,發現對課后延時服務的政策主要側重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和初中階段的課后延時服務,對幼兒園延時服務尚沒有官方的政策文件。因此,鷹潭市當前的幼兒園延時服務通常為各幼兒園自己組織的活動。
(四)家園合作意識不強
幼兒園延時服務需要幼兒園、教師、家長三方的相互配合,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實現高質量的延時服務。首先,由于幼兒園對延時服務的宣傳理解和溝通不到位等情況,15%家長對延時服務理解有偏差,認為幼兒園延時服務是培訓幼兒的特長,具有義務性和強制性,致使家園無法形成教育合力。其次,相關延時服務協調溝通機制尚未健全,通常是本班教師直接在班級群中通知家長延時服務相關事宜。家長只能局限在班級群中對延時服務的理解,不能全面理解幼兒在延時服務期間開展的活動情況,較難參與到延時服務中,也無法提出合理意見和建議。最后,23%家長認為購買了延時服務,幼兒園就應該盡到職責,忽視了自身監護責任和教養義務,不利于家校合作的開展。
(五)幼兒園辦學水平參差不齊
調查發現,不同幼兒園在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經費等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家長對不同幼兒園的延時服務滿意度不同[2]。部分幼兒園延時服務難以滿足家長對延時服務的需求。首先,基礎設施薄弱的幼兒園,開展豐富多樣的延時服務活動能力有限。其次,開展延時服務的教師常由本班教師擔任,形式多樣的延時服務對師資水平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公立幼兒園教師都是通過專業考核具有一定的資質水平,但是部分私立幼兒園教師的篩選沒有那么嚴格,不同師資水平也會影響延時服務質量。再次,由于幼兒園延時服務經費不足,幼兒教師獲得的延時服務補貼額度較低,通過問卷調研發現,80%幼兒教師認為延時服務增加了他們額外的工作壓力和精神負擔,因此對延時服務的積極性不高,服務主動性不強。最后,幼兒延時服務形式單一。調查顯示,96%家長認為幼兒園延時服務應該開展形式多樣、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的課外活動,培養幼兒綜合素養,但部分幼兒園延時服務只是將幼兒局限在本班教室開展簡單的室內活動,如玩玩具和看電視,只是對幼兒進行安全看護,無法滿足幼兒成長和家長的教育需求。
三、鷹潭市幼兒園延時服務的實施對策
(一)建立健全幼兒園延時服務的法規
政府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相關幼兒園延時服務的政策,進一步明確政府、幼兒園、教師、家長等主體在延時服務中所應承擔的義務和權利,為幼兒園延時服務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指引[3]。鷹潭市地方政府也應根據鷹潭市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法規條例,促進幼兒園延時服務高質量
發展。
(二)制定支持幼兒園延時服務發展的政策
根據調查問卷,幼兒園延時服務面臨兩大難題,一是經費不足,二是師資力量不足。為積極配合國家學前教育發展,相關部門要加強配套服務建設,健全幼兒園延時服務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大力支持幼兒園延時服務發展。一方面,增加幼兒園延時服務的經費投入,堅持非營利性、公益性和自愿原則,合理分擔幼兒園延時服務費用,減輕幼兒園和家長的經濟壓力,調動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另一方面,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園內外師資聯動,充分利用本市優秀的教育資源,引進校外培訓機構和服務人員,或招收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大三學前教育實習生或學前教育本科生進行教育實習,彌補師資力量不足,減輕幼兒園教師的負擔。
(三)開展幼兒園延時服務家園合作
良好的家園合作有益于推動教育目標的實現,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首先,幼兒園開設良好的家園延時服務溝通渠道。幼兒園搭建溝通平臺進行合理宣傳,公開延時服務流程和內容,征集家長意見和建議,接受家長監督,提升延時服務的質量。其次,針對幼兒教師師資不足的困境,幼兒園可以鼓勵有意愿的幼兒家長加入延時服務中來,了解幼兒延時服務內容和豐富延時服務形式,增強家長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最后,家長要根據家庭和幼兒實際需要,合理提出服務訴求,避免造成教育資源浪費。
(四)幼兒園要完善延時服務管理制度
幼兒園要根據不同家庭對延時服務的需求,統一規劃和部署,合理調配延時服務,針對接送幼兒的時間、課程內容、收費標準、教師考核與評價等制定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提升延時服務的質量。首先,幼兒園對教師制定延時服務激勵機制。根據幼兒園教師在延時服務中的教學質量進行考核,考核成績按照ABC三檔來發放延時服務工作津貼,其中A檔津貼最高,C檔津貼最低,旨在提高教師的收入水平,激勵教師積極參與延時服務。其次,幼兒園要明確延時課教學規劃。在每學期開學初,幼兒園要制定本學期延時服務的規劃和相關教師配備,嚴格審核延時課教學內容,積極協調和監督延時服務。最后,落實延時服務安全負責人。延時服務必須保障幼兒的安全,延時服務接送時間安排要盡量避免擁堵,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參與延時服務人員的安全意識。
(五)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活動要形式多樣
幼兒園延時服務的重點就是服務活動的形式。根據調查問卷可知,目前34%家長認為幼兒園延時服務活動形式單一。調查中發現,2所幼兒園延時服務僅僅是讓幼兒在教室玩玩具或畫畫。幼兒延時服務不僅要保障幼兒的安全,也應注重幼兒的身心健康,應根據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首先,充分利用幼兒園自身的硬件和軟件設備開展延時服務活動。其次,征集家長提供的意見,參照幼兒發展水平和規律,開展符合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服務活動。最后,可以跟第三方社會機構合作獲得更加豐富多彩的課程,減輕幼兒園教師的工作壓力。
(六)更新幼兒教師的教學理念
幼兒教師是提供幼兒園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的主體。調查過程中發現,有些幼兒教師認為課后延時服務耗費時間和精力,也加重了教師平時的工作任務,因此對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有一定的抵觸心理或者呈現消極的態度。幼兒園要及時了解教師的態度,引導教師改變教學理念,積極參與課后延時服務,提升課后延時服務質量。首先,幼兒園要為教師宣讀和解釋國家相關延時服務的文件,傳遞文件精神,使幼兒教師意識到延時服務開展的重要性及發展趨勢。其次,幼兒園要開展課后延時服務的線下學習與培訓,引導教師積極參與相關培訓,鼓勵具有專業特長的幼兒教師充分發揮特長優勢,參與課后延時服務。再次,幼兒園組織教師根據各自特長成立相關教研室,每個教研室討論某種類型的課后延時服務活動,整個教研室進行研討和策劃設計每個學期的課后延時服務。教研室活動不僅減輕了個別教師獨自設計每學期的一門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的工作任務,同時教研室活動設計的課后延時服務內容和形式會更加豐富多樣,提高課后延時服務的教學質量。
(七)整合幼兒園內外師資資源
根據本次調查問卷,92%家長希望能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后延時服務。但由于幼兒園教師較少,課后延時服務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任務,容易使幼兒園教師課后延時服務的積極性降低。幼兒園應合理擴大師資力量,整合幼兒園內外師資力量共同開展課后延時服務。首先,鼓勵部分家長積極參與課后延時服務。幼兒園可以組織部分家長利用自身特長,開展幼兒課后延時服務,實現家園共育。其次,引進學前教育專業的應屆畢業實習生或相關專業學生參與課后延時服務。大學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缺少的就是實際的工作經驗,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給他們提供了實踐的機會,也解決了幼兒園開展延時服務人員不足的困境。最后,幼兒園也可以引進具有資質的幼兒社團,如籃球、體能、跳舞等社團,不僅可以豐富幼兒園課后延時服務活動形式,也可以提升課后延時服務的質量。
結束語
通過對鷹潭市幼兒園的問卷調查發現,幼兒園延時服務存在政策制度支持不到位、監管評估體系不健全、家園合作意識不強等問題。為改善當前的延時服務現狀,提高幼兒園延時服務的質量,需整合現有的教育資源,推動學校和家庭的有效協作,提出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定幼兒園延時服務發展政策和服務管理制度等策略,不斷探索幼兒園延時服務質量的提升之路。
參考文獻
[1]宋歡,謝婷.幼兒園課后延時服務面臨的困境及對策:以瀘州市W幼兒園為例[J].內江科技,2023,44(9):55-56+89.
[2]甘超,朱小泉,李瑛.幼兒園延時服務的現實困境及實施路徑:基于對巢湖市10所幼兒園的調查[J].教育觀察,2022,11(24):1-3.
[3]宿凱娟,孫鈉.幼兒園延時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8):163-164.
作者簡介:鄧婷(1984— ),女,漢族,湖南祁陽人,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
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