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仁軍
一
飲其流者懷其源,學其成時念吾師。
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我還在德陽工作,某日在文廟廣場的一個書店里看到了一本黑色封面的畫冊,是八個畫家的作品合集。看到朱老師的作品時我驚呆了,竟然還有畫得如此神奇美妙的作品,我想我得跟這位老師好好學習學習。細看朱老師的藝術簡介,才知道他在成都群眾藝術館上班。后來通過114號碼查詢,才終于聯系上了朱老師,于是就這樣每周五坐公共汽車到成都學習。那時還沒有成綿高速,從德陽到成都走的是大件路,至少得花半天時間。
成都市群眾藝術館在春熙路臨街的一座樓房四樓,上課都是晚上,同學們來自不同工作單位的美術愛好者。朱老師先是講課,他講課的聲音很洪亮,表情很豐富,語言很幽默,課堂上總是充滿歡樂。然后朱老師進行示范,之后大家臨摹,下課之后成都的同學就各自回家,我就比較麻煩了,還得去找旅館住宿。那時候我剛參加工作沒幾年,收入不高,每次都去住旅館,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當朱老師聽說了這個情況后,就讓我背了一床棉被,課后就住在了成都市群眾藝術館。也正是如此,我有更多時間來學習朱老師的作品。我臨摹最多的,還是朱老師的小品畫,前前后后,三百張應該有吧。
其實那個時候朱老師挺忙的,他擔任成都市美協秘書長,平常要參加的美術活動很多,美協本身又沒有工作經費,他還得到處找贊助搞活動,更多的時候是把自己的作品或約好的幾位畫家的作品拿去找活動經費。盡管如此,在我的印象中,朱老師對班上的課程幾乎沒有缺席過。
二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
藝術創作講究外師造化。朱老師同樣非常喜歡寫生,帶我們去了很多地方。邛崍、金口河、大渡河、都江堰是他比較喜歡寫生的部分地方,也畫了很多精彩的線描作品,時隔多年,再看朱老師這些寫生作品還是讓人贊不絕口。朱老師現場線描教學很容易讓大家入手,晚飯后,朱老師還要對大家的作品一一點評,有時還改上兩筆。大家寫生的積極性頗高,有的同學天還沒亮就出去畫畫了。后來,很多同學的寫生作品都參加過全國性寫生作品展。
跟朱老師出去寫生充滿了快樂。都江堰龍池的村小教師劉老師家開了農家樂,服務很周到很溫馨,一手好菜很受大家歡迎。朱老師最早還可以喝兩杯酒,后來因生病就不能喝了。他喜歡吃回鍋肉,吃一筷子菜,樂呵呵地,臉上寫滿了滿足。晚上點評完畢之后,我在朱老師洗漱之后把他的寫生本借出來,慢慢學習揣摩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那時從成都到汶川理縣也不容易,大家擠上公共汽車,到了目的地住下來,一天時間已經過去得差不多了。克枯寨、蘿卜寨、黑虎寨、薛城、建山寨、蒲溪鄉、色爾……都很美。到寨子寫生一般都是租當地的福田汽車上山,朱老師說這車動力夠,其他的車不行。他喜歡坐最前面,視線好。但這些寨子一般都建在半山腰之上,狹窄的山路與陡峭的山崖,讓人有些害怕。有的急彎還需要倒退幾次才能通過,尤其讓人心都揪緊。朱老師卻神色自然,不時開幾句玩笑讓大家放松下來。理縣的色爾寨那時還不通公路,據當地人介紹說規模還比較大。朱老師讓我跟他一起上山去查看一下具體情況,如果值得畫才帶大家去。我倆就沿著崎嶇的山路前行,越到后來,腿越來越重,眼看山寨就在眼前,但真正要走到,還需要時間和體力。等朱老師到了山寨門口,我在后面已經累得氣都喘不過來了。這個時候,朱老師已是六十幾歲。
對于羌寨題材,以前的人很少表現。朱老師帶大家到這些地方來體驗生活,也是一片苦心。藝術來源于生活,表現四川獨有的羌族文化也是藝術創作選擇之一。后來有近五年的時間,我都是表現羌寨題材,作品也入選了很多中國美協舉辦全國美術作品單項展。許多同學也是堅持羌寨題材的創作,入選了很多全國美術作品展覽。
三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朱老師是一位公認的勤奮畫家。每次到他的畫室,他都在畫畫,而且經常進行巨幅創作,他有時用帶調侃的口吻說:“我適合畫大畫。”事實上也是如此,有一年他受邀到鄭州作畫,我陪他去,畫的都是十幾米的大畫。哪怕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刻,畫案上還有一張未完成的數米長、數米寬的大畫。對于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尤其是一個與病魔抗爭了近二十年的老人來說,這種毅力真讓人佩服之至。他八十歲的時候,在四川美術館舉辦的畫展中,呈現了一批鴻篇巨制,相當令人震懾。當然,他的小品畫也甚是精彩,極具生活趣味,筆墨厚重精微、構圖精致考究,色彩飽滿濃烈,大家都非常喜歡,所以每次看他畫畫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對于一位勤于思考的畫家來說,藝術道路上挑戰就是前行道路上的磨刀石。朱老師經常告誡我們,藝術貴在創造,吃別人嚼過的饅頭沒味道。他的作品都反映的是時代生活,當我們看這些作品時,都非常具有親切感。朱老師學的是理工科,他跟隨朱佩君老師學習花鳥畫,后自攻中國山水畫創作,獨創了一套表現四川山水尤其是大渡河金沙江一帶景色的皴法和適用于繪畫創作的“形體學理論”,藝術語言辨識度非常高,藝術成就斐然。我想,這一切都是天道酬勤的結果。
桃李不言花自開。如今朱老師雖然離開了,但每每想起他那和藹的笑容,爽朗的談笑聲,過去日子的點點滴滴,總讓人內心充滿了陽光般的溫暖和溫馨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