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達煜
別名張遜,號空無齋主、石馬居士,四川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草書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書學學會理事,四川中國畫院畫師,香港國際書畫家協會理事。出版專集有《張達煜書畫集》《張達煜草書》《張達煜草書長卷》《張達煜花鳥畫》《嘉陵畫語——張達煜國畫精品集》《墨寫江山——張達煜寫生作品集》《遂寧當代書法人物圖志——遂寧籍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卷·張達煜》等
創作手記
幾十年來,吾于草書始終情有獨鐘。然,年輕之時酷愛顛、素之類狂草,而進入耄耋之年則更為鐘愛徐渭、傅山等人之草書。何也?南齊書法家王僧虔《筆意贊》曰:“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故,書法藝術之最高標尺是“神采”。然,神采是書家通過運筆、用墨、結字造型和章法布白,抽象地表現在作品之中。神采既是視覺的,更是內在的,是書家心性、修養、情感、審美、追求之綜合表露。書法藝術之神采體現一種境界,而書法藝術之最高境界,是“書為心畫”,是“天人合一”。
顛、素和黃庭堅、王鐸等人之大草,更多為形態中展現神采,表達境界。而徐渭、傅山草書其狂放、豪邁,非視覺形態之狂,而是發自內心之心性、情感、韻致之狂,其旨趣、境界、生命力、藝術魅力隱于作品形式之中,是“自然天趣”之表達,故而更難求。
近幾年,吾對徐渭、傅山草書頗多學習和研究。吾臨傅山草書精品《乾坤惟此事五言詩》,不太關注其用筆、用墨之細節精到,更多領會其用筆之隨性自然、筆勢之氣貫連綿和篇章布白之以情順勢,如此營造一種毫無做作、自然天趣、情緒激蕩之神采韻致和崇高境界,真所謂“大醉渾淪尋”和“和同涉入吟”是也。
吾創作《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杜詩立軸,除在用筆方面參以篆、隸意味以求骨力,中側并用以臻靈動變化和一氣呵成、貫通順勢外,尤以徐渭、傅山草書為標尺,以盡量達其性情、形其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