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開鑫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七屆草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教授,四川省書法家協會顧問,四川省書法家協會行草書專委會主任。四川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獲得者。作品曾榮獲:中國書法蘭亭獎“藝術獎”,第三屆全國楹聯書法大展“銀獎”,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家作品展“三等獎”。作品曾入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第四屆草書作品展,首屆全國“三名工程”書法展,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出版多部個人書法專輯。多篇文論在專業刊物發表。應邀在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一日一書”欄目做創作示范和講座。
創作手記
大草書寫的內容是李白的一首送別詩。“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在李白眼中,當與朋友分別的時候再好的風景也會平添幾分愁緒。凡草之作,有“秀美、俊美和壯美”三種書法美學類別。我追求壯美中怦然心動的感覺。“重、拙、質、變”是我遵循的五字方針。重就是要厚重,有重量感。拙就是要拙樸,藏露結合以藏為主。質就是線有質量,有質感。細就講細節,這個細節就是講起筆、運行、收筆,一筆一筆,相互之間的這么一種連帶關系。常臨楊維楨,就是這個目的。變就是變化,點畫之間縱橫牽掣,勾環之內縱橫往復。多種審美的對立統一的關系。變,即靈動而豐富,變則通,通則立。
意追旭素狂猶在,墨寫鐘張韻更長。
林語堂講,一切藝術的悶葫蘆都是氣韻問題,只有當作者析書明理,內在精氣神充盈,才能在大草中體現出氣韻生動,筆沉意厚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