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沁芮,云 潔,毛雨婷,吳婷婷,張 曼,程春芳
(1.成都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 成都 610072)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劇、醫療健康重視程度加強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國家對醫療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1],國內護理人員職業壓力逐漸增大,他們經常需要承擔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這些壓力對他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帶來了挑戰,同時也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影響[2]。相關研究顯示,國內護理人員腰背痛發病率相對較高[3],護理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需要長時間站立、行走和承受重物。據報道[4],大約有72%的護士曾發生過職業性腰背痛。當護士發生職業性腰背痛時將會造成一系列不容忽視的危害,如疼痛導致工作效率下降,分散其注意力,使其難以集中精力完成工作任務甚至引發工作失誤和事故[5],影響睡眠、飲食以及心理狀態,同時長時間的腰背痛還會導致體力下降、功能喪失[6]。因此,預防和管理腰背痛對護士的健康和未來職業發展至關重要。然而,目前國內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的發生率缺乏系統研究和分析,對國內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的影響因素所得結論不一,因此本研究旨在通過Meta 分析方法定量綜合現有證據,明確引起職業性腰背痛的原因,為降低護士職業性腰背痛發生率、提高護理工作者整體健康和工作質量提供循證依據。
計算機檢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維普(VIP)、中國知網(CNKI)及萬方數據庫中有關國內在職護士腰背痛現狀的相關文獻。檢索時間為建庫至2023 年8 月,檢索方式采用主題詞和自由詞相結合方式,中文檢索詞為:護士/護理人員/臨床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腰背痛/腰痛/下腰痛、危險因素/相關因素/影響因素/風險因素/風險;英文檢索詞為:Nurses/nursing staff/clinical nursing staff、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low back pain、Risk factors/related factors/influencing factors/risks 等。
1.2.1 納入標準(1)研究的類型包括橫斷面研究、隊列研究或病例對照研究;(2)研究對象為國內在職護士;(3)結局指標為腰背痛發生率和/或影響因素;(4)文獻研究結果提供或可換算OR 值、95%CI 及標準誤的相關數據;(5)語種限定為中英文發表文獻。
1.2.2 排除標準(1)重復發表文獻;(2)無法提取數據的文獻;(3)無法獲得全文文獻;(4)排除綜述、評論、指南等類型的文獻;(5)文獻質量過低的文獻。
2 名研究者獨立完成文獻的初步篩選和進一步篩選,包括閱讀標題、摘要和全文,共同制定數據提取表,并獨立提取數據,完成后對數據進行交叉核對。若存在異議,需要第3 位研究者協助判決。數據提取內容涵蓋作者名稱、研究類型、調查地區、發病人數、檢出率、影響因素等。
2 名研究者獨立評估所納入文獻的質量,并進行交叉核對。在評估質量時,采用了美國衛生健康保健質量和研究機構(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推薦的紐卡斯爾-渥太華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7]進行評估。隊列研究的NOS 評估標準包括研究人群(4 分)、組間可比性(2 分)和結果(3 分)3 個方面;病例對照研究的NOS 評估標準包括研究人群選擇(4 分)、組間可比性(2 分)和暴露因素的測量(3 分)。根據評分,將0~3 分、4~6 分、7~9 分依次歸類為低、中、高質量的研究。
采用Stata17.0 軟件對國內護士腰背痛發病率進行Meta 分析,以患病率及其95%CI 表示效應量。使用RevMan5.4 軟件對所有納入研究的危險因素的OR 或RR 值和95%CI 進行了合并和分析。通過應用異質性檢驗中的I2值來判斷異質性的存在,如果I2值小于50%,則表明異質性較小,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如果I2大于或等于50%,則表明異質性較高,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分析。在各項研究中,影響因素的合并效應常以OR 值及其95%CI 來表示。在進行Meta 分析時,將檢驗水平設定為α=0.05。
通過檢索共得到文獻692 篇,在剔除重復文獻之后,獲取了354 篇文獻,通過閱讀題目和摘要,篩選得出了119 篇文獻。進一步閱讀全文后,最終納入研究的文獻有26 篇[8-33],其中包括1 篇英文文獻[8]和25 篇中文文獻[9-33],具體篩選流程見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Figure 1 Selection process of literature
共納入國內臨床護理人員9 539 例,其中發生腰背痛6 425 例。26 項橫斷面研究中,15 篇[8,10,14,16,19,21-23,25,27-30,32,33]為高質量文獻,11 篇[9,11-13,15,17,18,20,24,26,31]為中等質量文獻。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質量評估結果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質量評價Table 1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included studies
2.3.1 國內臨床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發生率 26 篇文獻均報告了國內臨床護理人員腰背痛發生率,異質檢驗結果顯示,I2=97.8%、P<0.001,故采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 分析。結果顯示,國內臨床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患病率為65%[95%CI(0.59,0.71)],見圖2。
圖2 國內臨床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發生率的Meta 分析森林圖Figure 2 Forest diagram of Meta analysis on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 among clinical nursing staffs in China
2.3.2 國內臨床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發生率的亞組分析 根據不同科室進行亞組分析:(1)共有8 項研究[10,12,15,18,22,27,29,33]調查了ICU 護理人員的職業性腰背痛,結果顯示,發病率為72%[95%CI(0.66,0.78)]。(2)共有9 項研究[9,13-14,18,24,27,30-31,33]調查了外科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發病率為72%[95%CI(0.64,0.81)]。(3)共有5 項研究[15-16,21,30,32]調查了手術室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發病率為60%[95%CI(0.48,0.72)]。(4)共有7 項研究[9,18,24,27,30-31,33]調查了內科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發病率為64%[95%CI(0.54,0.75)]。(5)共有5 項研究[9,24,27,31,33]調查了急診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發病率為69%[95%CI(0.20,1.18)]。(6)共有5 項研究[15,21,24,30-31]調查了兒科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發病率為48%[95%CI(0.33,0.63)]。
2.3.3 臨床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影響因素的Meta 分析 對16 個臨床護理人員職業性腰背痛影響因素進行Meta 分析,根據異質性檢驗結果,婚姻狀況、年齡、是否進行體育鍛煉這3 個影響因素異質性低,故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 分析;工作狀態、護齡、精神狀態、每周搬動重物次數、日工作時長、日均彎腰次數、是否生育、有無編制、受教育程度、體質量指數、性別、有無夜班、職稱這13 個影響因素異質性高,故選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 分析。結果顯示,工作緊張疲勞、有伴侶、精神焦慮或疲勞、每周搬動重物10 次以上、年齡30 歲以上、日均彎腰30次以上、值夜班是國內護理工作者發生職業性腰背痛的危險因素(P<0.05);護齡小于10 年、堅持體育鍛煉、男性是發生職業性腰背痛的保護因素(P<0.05),見表2。
表2 國內護理工作者發生職業性腰背痛影響因素的Meta 分析Table 2 Meta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 among nursing staffs in China
2.3.4 敏感性分析和發表偏倚 通過轉換不同效應模型進行敏感性分析,結果表明,各個影響因素高度一致,進一步驗證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本研究對26 篇文獻中護理工作者發生職業性腰背痛發病率的發表偏倚進行檢驗并繪制漏斗圖,見圖3,并進行Egger 法檢驗(P=0.012),漏斗圖顯示存在一定的發表偏倚。
圖3 國內護理工作者職業性腰背痛發生率Meta 分析漏斗圖Figure 3 Funnel plot of Meta-analysis on the incidence of occupational low back pain among nursing staffs in China
護理行業被認為是腰背痛發生高風險職業[34]。腰背痛的發生不僅對護士的身心健康構成威脅,提高了離職率,還給護理質量和團隊的健康穩定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4]。本Meta 分析結果顯示,國內護理工作者職業性腰背痛發生率為65%,與張小彥等[14]研究報告的發病率87.65%、許嬌等[28]研究報告的發病率85.6%有所差異。分析腰背痛發病率高可能有以下原因:工作強度方面,國內護理工作強度高、患者數量多、病情重,加重了護理工作負荷[35];臨床設施方面,部分醫院病區治療臺和病床的高度不合適、防護用具及器材配備不足;個人方面,部分護士自我防護的意識不夠強,相關的防護知識也相對不足。職業性腰背痛不僅會對個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還給醫院和醫療資源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因此,應該引起充分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措施,以降低職業性腰背痛的發生率,保障臨床護理人員的健康。
各個科室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不同,導致職業性腰背痛發生率差異較大。本研究根據不同科室進行亞組分析,結果顯示,ICU 及外科護理人員腰背痛發病率最高,均為72%,其次為急診科(69%)、內科(64%)、手術室(60%)、兒科(48%)。分析可能的原因有:ICU 收治的患者由于缺乏家屬照護,一系列基礎護理、藥物治療、專科護理以及病情觀察都需要護士承擔,ICU 被認為是護理工作中最辛苦的科室;外科護理人員往往要時刻觀察外科術后患者的病情變化,手術后患者的護理操作往往多且復雜,白班及夜班的工作量都相對較大;急診科的繁忙程度是不容忽視的,到急診科就診的患者往往病情急迫且嚴重,若處理不及時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急診護士通常要在高強度、緊張而專注的狀態下工作。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加強對腰背痛高發科室護理人員相關知識的培訓,例如提供相關資料、手冊或視頻,介紹腰背痛發生的原因、預防方法、康復措施等相關知識;組織專題培訓課程,邀請專家講解腰背痛相關知識;搭建內部共享平臺,讓護理人員可以分享自己在預防腰背痛方面的經驗與方法,從而促進護士之間的學習與交流;提供心理咨詢和支持,幫助護士應對工作壓力,減輕身心負擔,預防或減少腰背痛的發生。
職業性腰背痛的發生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本研究顯示,女性、年齡(>30 歲)、有伴侶、日均彎腰30 次以上、每周搬動重物10 次以上、值夜班、不進行體育鍛煉、10 年以上護齡、緊張的工作狀態、焦慮的精神狀態都是造成職業性腰背痛的危險因素(P<0.05)。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護理人員工作時應認識到造成腰背痛的危險因素,并應用正確的工作姿勢和體位,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或過度扭轉身體;學習和應用腰背保護的知識與技巧,避免錯誤的抬舉和體力活動;定期參與體育鍛煉,增強腰背肌肉力量與靈活性。開展規范、系統的職業性腰背痛防護自我管理教育,能夠進一步提高護理人員對職業性腰背痛的自我管理積極性,促進護士職業健康水平。
國內護理工作者腰背痛問題突出,醫院管理者應采取措施以減少職業性腰背痛的發生,進一步預防職業性損傷。根據本次Meta 分析結果,提出以下策略:醫院應評估護理人員的工作環境,如治療臺的高度、設備的布置等,確保符合人體工程學原則,保障工作環境安全,減少腰背負擔;醫院可設立健康管理機構,提供針對醫護人員的健康管理服務,建立相關政策,推行健康生活理念和腰背健康促進策略;定期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腰背健康體檢,盡早發現問題并提供康復指導;醫院或科室邀請行業專家或專業醫生分享與腰背痛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治療方法和康復建議,幫助護士了解腰背痛領域的最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