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們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要深刻領會總書記、黨中央關于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要求,深刻認識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本質要求和重要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聚焦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夯實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根基,增強高質量發展的‘硬實力,使廣東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2024年3月13日,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在全省傳達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暨全國兩會精神干部大會上講話時指出。
“加快產品更新換代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舉措。要立足部門職能職責,配合有關部門完善財稅等政策支持措施,在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汽車等傳統消費品換新、大規模回收循環利用中落實低碳環保要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
——2024年3月13日,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部黨組會議上講話時指出。
“要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促進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的協調發展,促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進一步拓展經濟縱深,更好發揮經濟大省的輻射帶動作用。要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的重要論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2024年3月13日,廣東省政府黨組書記、省長王偉中在省政府黨組會議上講話時指出。
“生態環境優美、發展綠色低碳是構建國際一流灣區的重要內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專門單列一章部署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提出要著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粵港澳大灣區。對于美麗灣區中‘美麗二字的理解,其表象是生態的清潔優美,本質是發展的高質量,內在機制是制度的現代化,概括起來即為外在美、內核美、支撐美的統一。”
——2024年3月12日,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曉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