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巧苑
摘要:《廣東省生態環境教育條例》的立法目的是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生態環境教育工作,提升全社會生態環境素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在開展生態環境教育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珠海市不斷培育環境教育基地,結合環境教育基地的類型,實施“環境教育+自然教育”“環境教育+公眾參與”“環境教育+綠色影響”等發展模式,加強生態環境教育。本文以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珠海鷺鳥天下基地為探討對象,結合目前環境教育基地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出了提升環境教育基地能力建設的建議,為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助力實施《廣東省生態環境教育條例》提供參考。
關鍵詞: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 珠海鷺鳥天下基地 生態文明建設 公眾參與 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绷暯娇倳浽谑讉€全國生態日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希望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身體力行、久久為功,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廣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廣東省生態環境教育條例》鼓勵、引導、支持環境教育基地開展生態環境教育。因此,推動環境教育基地能力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措施,對弘揚綠色發展理念、培育生態環境素養、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教育基地是指擁有環境教育特色資源的場所,它通過有效的環境管理、豐富的環境知識展覽展示,以及專業人員的解說與教育活動,使公眾在環境中學習,并養成對環境負責任的行為。目前珠?,F有16個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各環境教育基地因地制宜、特色發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生態環境宣傳教育,但仍存在部分基地因人力財力物力有限,針對如何吸引受眾接受環境教育方面的創新舉措不足;部分本身具有較強環境教育功能的單位對申報建設環境教育基地的積極性不夠高;公眾申請參觀環境教育基地的頻次有待提升等問題。為進一步發揮環境教育基地的作用,尋找解決當前基地建設存在問題的路徑,本文以珠海鷺鳥天下基地生態環境教育工作的實踐,探討提升環境教育基地能力建設的新思路,提升公眾生態環境素養,推動構建美麗中國全民行動體系。
一、珠海鷺鳥天下基地的基本情況
珠海鷺鳥天下基地位于珠海市金灣區三板村廣生一圍內,北望斗門區黃楊河濕地,西臨西江入??陔u啼門,常年棲息著白鷺、夜鷺、褐翅鴉鵑等67種鳥類,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候鳥遷徙的重要停歇點,也是珠海最大的水鳥繁殖棲息濕地之一,每年有超過10萬只鷺鳥在此出生成長。2017年被命名為廣東省環境保護責任示范單位,入選了廣東省自然學院選址分校,并被廣東省政府列為粵港澳大灣區種鳥繁育合作基地和濕地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該基地在珠海市生態環境局的培育指導下,于2022年4月被省生態環境廳命名為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氐呢撠熑恕摻ㄕ吡喝A坤被評為2022年“廣東省最美生態環保志愿者”、2022年百名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
二、珠海鷺鳥天下基地的現狀
(一)珠海鷺鳥天下基地能為鳥類營造良好生態環境,是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型范例。珠海鷺鳥天下基地的創建者梁華坤承包了600畝土地,通過地形改造、河道疏通、園林種植、魚苗喂養等工作,使濕地生物鏈逐漸完善,將原本鳥類稀少、生態脆弱的種植荒地改造成了適合鳥類繁育的生態濕地,為鳥類營造了良好的棲息、繁育、覓食等生態環境,也為公眾提供了優美的濕地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動的向公眾展示了“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的典型范例。
(二)珠海鷺鳥天下基地能為公眾提供環境保護教育,是提升公眾生態文明意識的重要陣地。一是珠海鷺鳥天下基地具有豐富的動植物多樣性的優勢,為相關領域的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提供了關于濕地、鷺鳥保護等環境課題研究素材,生態濕地這個大自然的實驗室資源,已向多個科研院校的學生提供學習和實踐的機會,同時通過發揮“自然學?!钡淖饔?,加強了與科研院校的溝通交流,進一步強化了濕地和鷺鳥保護工作。
二是珠海鷺鳥天下基地開展了面向公眾的志愿服務活動。該基地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全年工作日均接受公眾的預約參觀,每年接待8000多位學生和市民參觀學習,安排專職講解員或志愿者進行生態知識講解。根據每年超過10萬只鷺鳥在此出生成長,濕地生物鏈逐漸完善的特點,打造了鷺鳥的“花花”世界、“我”的名字、“敲敲”地留下自然等認識自然、認識鳥類、植物拓印等研學課程。同時以基地為依托,通過開展展覽展示、實地觀察、儀器觀察、動手操作實驗、中小學生繪畫比賽、攝影比賽等寓教于樂的交流互動活動,激發公眾愛護鳥類,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進一步深化了對鳥類保護和生態修復的宣傳教育,將自然科普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親子休閑娛樂相結合,在寓教于樂的方式中傳播生態文明文化。
三、珠海鷺鳥天下基地的問題
珠海鷺鳥天下基地是一個通過民營出資保育鳥類的人工濕地,建設十幾年以來需持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該濕地進行修復維護。鑒于目前環境教育基地運行資金來源不穩定,管理運營水平有待提高,知名度不高,環境教育模式較單一、趣味性不足,如何能保障持續開展生態保護與濕地保育,有效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實現環境教育基地的可持續發展,成為當前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四、珠海鷺鳥天下基地建設能力提升的對策
(一)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為環境教育基地可持續發展提供軟硬件保障。提升基地硬件水平。引導基地合理規劃利用濕地,進一步擴大濕地面積,建設環繞濕地綠道、觀鳥平臺、涼亭,設立大灣區引鳥工程科研基地及自然鳥類救護中心,以獨特的鳥類生態風景為主題,打造集生態公益保育、環境教育、科普教育、生態研學于一體的休閑農業風景區。
提升基地軟件水平。指導基地創建特色鳥類生態科普教育品牌,根據基地自身的特色優勢,結合當前中小學生對志愿服務、校外參觀學習需求量大,尤其需要高品質的、具有趣味性、知識性甚至專業性的志愿活動及校外參觀體驗活動的需求,圍繞鷺鳥繁殖與保育、濕地生物多樣性、濕地保護與修復、生態文明等主題,創建具有知識性、趣味性的鳥類生態研學課堂、邀請相關領域的科研機構和科研專家開設環保公益講堂、圍繞生物多樣性等主題組織志愿者參與文化交流,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等品牌活動,打造特色生態科普教育品牌,拓寬中小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校外參觀學習的渠道,吸引公眾到環境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讓公眾在參與過程中學有所獲,掌握生態環境保護知識,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品牌活動形成品牌效應,實現環境教育基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二)加強政府引導扶持,為環境教育基地可持續發展提供“助推劑”。生態環境部門加強指導基地面向公眾科普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的同時宣傳和樹立自身綠色形象,借助主流媒體宣傳渠道、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市環境政務新媒體方式,加大基地的宣傳力度,形成強有力的宣傳聲勢。采取活動帶動的方式,可將生態環境部門“生態珠海實踐教育課堂”等宣教品牌活動交由基地承辦,并完善公眾參觀環境教育基地的渠道,方便公眾預約參觀環境教育基地,提高基地的知名度。
拓寬基地開展生態科普教育的平臺。指導珠海鷺鳥天下基地申報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等稱號。搭建現有基地之間的溝通橋梁,加強基地環境教育工作人員的能力提升培訓,挖掘基地好的經驗做法進行復制推廣。每年在六五環境日組織開展“基地+基地”聯合打卡活動,實現基地1+1大于2的效果。
加強“基地+高校”的聯動合作。借助珠海生態文明高校行動聯盟10所高校師生力量,每年在珠海生態文明高校行動聯盟年度實施項目中選擇合適項目與基地聯動開展宣教活動,提升生態環境宣傳教育效果。2022年珠海市生態環境部門充分發揮珠海生態文明高校行動聯盟平臺的作用,促進基地與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師生合作開展“蜜蜂驛站-珠海鷺鳥天下”項目,為鷺鳥保育提供更好的生態環境。2023年基地與珠??萍紝W院聯合實施了走進鷺鳥天下之倡導生態文明親子戶外活動,深受群眾歡迎。
(三)促進社會各界參與支持,為環境教育基地可持續發展注入“外動力”。借助“自然學?!边@個平臺,繼續加強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廣東省生物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開展實驗室合作,開展保護濕地和鳥類的實踐和研究課題,將各高校來實踐學習的大學生納入志愿服務隊伍,培訓為“生態環境講解員”,協助環境教育基地開展生態科普教育品牌等生態文明宣教活動。
此外,還可以充分發揮“i志愿”等志愿服務平臺作用,動員組織熱愛鳥類和環保工作的社會組織及其他單位、個人加入基地志愿服務隊伍,通過完善志愿服務管理制度,組織志愿者開展專業培訓,引導志愿者參與環境教育基地的運行維護管理和日常活動,讓更多志愿者參與生態環境保護,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五、結語
環境教育基地建設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深化生態文明教育,建設美麗中國,展示珠海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窗口的重要載體,是提高公眾生態環境素養、健全美麗中國全民行動體系的重要渠道,是促進創建單位樹立自身綠色形象、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措施。政府部門應加強環境教育基地建設,將本身知名度比較大、具有較強環境教育功能的單位、科普基地列入基地推薦備選名單,不斷豐富環境教育基地的內涵。同時通過加強基地自身能力建設、政府引導扶持、社會及高校支持參與等途徑,提升環境教育基地能力水平,更好地發揮基地宣傳教育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培養公民綠色低碳行為習慣,營造人人有識、人人有責、人人行動的環境保護文化氛圍,推動構建美麗中國全體行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