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延妮
“老師,小迪是不是在學校被欺負了?”小迪媽媽一個語氣急迫的電話頓時讓我直起了腰,內心一驚:這可不是兒戲!
我趕緊問小迪媽媽:“您先大概說說是怎么回事?”
小迪媽媽慌亂地告訴我,他們平時工作很忙,對小迪疏于觀察。有一天半夜,突然聽到小迪從夢中驚醒,大喊:“你們不要過來,你們等著!”
小迪媽媽說,問他在學校發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不肯開口。聽到這里,我的腦中冒出了一個念頭:他會不會是受了威脅?
第二天,我處理完學校事務時已經快天黑了,但我還是決定去小迪家當面了解一下情況。
小迪見到我神情很局促,他把我拉到一邊,拽著我的衣袖,緊張且小聲地說:“老師,我到學校再告訴您可以嗎?”
見他眼里隱隱泛出淚光,顯然是在強撐著什么,我不忍再逼他,只能安撫好他的家長后又匆匆離去。
那一夜,我反思了很久,認為自己對學生的了解過于淺薄了。
第二天有一節體育課,我專門騰出時間,等小迪自由活動的時候,讓他講講自己的近況。
原來,并沒有什么欺凌,只是小迪和幾個同學比賽,語文單元闖關的時候他說自己要獲得3顆星,可是小迪沒有達到目標,他覺得同學們都在笑話他。所以,他和自己較勁兒,睡夢中都想著這件事。
“老師,我不想讓爸爸媽媽知道這件事。”小迪委屈巴巴地說,“就算他們知道了也不會真的關心我。”
聽到這里,我的心里大概有底了。這是一個用倔強掩蓋內心敏感的孩子,小迪父親長期不在家,母親忙于生意也不怎么關心他,小迪從小和爺爺生活在一起,長期的留守讓他很沒安全感。
輸掉比賽,他變得更敏感和脆弱。
孩子的自尊心是易碎品。正如《教育漫話》里說的那樣,孩子們喜歡表露心跡,希望自己是自由的。
我想,小迪這時候最需要的是信任和鼓勵。于是,我對他說:“小迪,我們再來一次比賽吧。這學期的期中闖關,你如果能比這一次多拿一顆星,我就實現你一個愿望。”
“什么愿望?”
“你好好想一想,只要是合理的要求老師都能滿足你。”我看到他眼里的忐忑逐漸變成躍躍欲試,“你愿意接受這次挑戰嗎?”
他斬釘截鐵地說:“我愿意!”
小迪很倔強,答應約定以后,更拼命地學習。做筆記、背課文、回答問題,忙得不亦樂乎。
我勸他放松一些,他卻說:“老師,請相信我能行!”
一個月后,期中大闖關如期而至,小迪的成績突飛猛進,比預期還多拿了一顆星,全星闖關,獲得了“通關小能手”的稱號。
之后,我找到小迪,問他:“想好心愿了嗎?”
小迪點頭:“想好了!我的心愿是希望老師能夠保守我們這次的秘密,不要告訴我的爸爸媽媽。”
“當然沒問題。”我輕松地應下來。小迪跟我靦腆道謝后,腳步輕松地走出辦公室。我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倔強的小男孩,緊緊咬著牙齒,努力地朝前跑。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光谷第十七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