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儒,林東照
(平和縣醫院,福建 漳州 363700)
闌尾炎屬一種急性發作疾病常見的類型,目前主要有著以下的三種類型,復雜性闌尾炎(Acute complicated appendicitis,ACA)包括穿孔急性壞疽性闌尾炎和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闌尾炎(Acute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ASA)包括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等和非化膿性闌尾炎(Non suppurative appendicitis,NSA)、急性單純性闌尾炎和慢性闌尾炎[1]。臨床表現以轉移性右下腹痛為主,大部分以惡心、嘔吐、部分早期為臍周疼痛,數小時后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部[2]。目前手術多為腹腔鏡手術,但是手術麻醉方案的選擇意見并不統一[3]。由于丙泊酚相對于其他藥物起效快、療效短等其他藥物缺乏的優勢,其對患者的循環系統抑制,所以在患者整個的輸注過程中,要根據患者實際的情況,給予個體化控制藥物的用量[4]。七氟烷為一種吸入性的麻醉藥品,藥物是具有一定的可揮發性,而本藥物在中老年闌尾炎腔鏡手術中復合丙泊酚麻醉報道研究較少。基于上述研究結果,本研究選取我院近期收治的闌尾炎老年患者以腹腔鏡手術中,以不同麻醉方式,效果如下。
納入標準[5]:符合臨床闌尾炎診斷標準,伴相關癥狀,如惡心、嘔吐、發熱、轉移性右下腹痛等;年齡≥45周歲;知情同意。排除標準[6]:精神障礙性疾病、認知功能不全者;對本研究藥物過敏者。
回顧性分析在我院(2022年08月—2023年04月)收治中老年闌尾炎腔鏡手術治療50例,根據麻醉方式的不同進行分組,25例患者以丙泊酚麻醉為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齡46~81歲,平均(62.75±2.77)歲。另25例患者以七氟烷復合丙泊酚麻醉為研究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45~82歲,平均(63.52±2.75)歲。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兩組術前常規禁飲禁食,完善術前準備。對照組丙泊酚麻醉,緩慢靜脈推注咪達唑侖0.05~0.2 mg/kg或者右美托咪定0.5~1μg/kg、舒芬太尼0.5~1μg/kg、丙泊酚2.5mg/kg、順阿曲庫銨0.15~0.3mg/kg快速麻醉誘導;維持泵入丙泊酚2.5~5mg/(kg·h)維持麻醉,并在切口縫合后停止。研究組七氟烷復合丙泊酚麻醉,術中維持泵入丙泊酚2.5~5mg/(kg·h),予七氟烷1%~2%吸入麻醉,手術結束前15min停止吸入,于切口縫合后停止泵入丙泊酚。
比較圍手術期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指標,統計麻醉情況及不同時間段的認知評分,統計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將圍手術期不同時間點的麻醉誘導前設置為(T0)、插管即刻(T1)、蘇醒時(T2)、拔管后5min(T3)。血流動力學指標主要是包括了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血氧飽和度(SpO2)變化。麻醉情況主要統計兩組拔管、蘇醒、自主呼吸時間,并對于術前、術后不同時間段的認知功能進行評價,指標選擇簡易智力狀態檢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最高30分,分數在27~30分為正常,分數<27為認知功能障礙,癡呆嚴重程度:輕度MMSE≥21分;中度10~20分;重度≤9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嘔吐、體溫異常、喉痙攣、蘇醒延遲、呼吸抑制[7]。

兩組麻醉誘導前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插管即刻、蘇醒時、拔管后5min各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研究組較對照組更平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圍手術期不同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對照
兩組患者在術前的MMSE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插管、蘇醒、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后12h、24hMMSE評分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麻醉情況及不同時間段的認知評分對照
研究組患者在麻醉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躁動發生率相比更低,兩組相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在麻醉后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躁動發生率對照[n(%)]
患有闌尾炎的中老年患者在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相對于青年患者存在較大的不同,其與闌尾組織中生理性退化有關,保守治療效果一般欠佳,手術切除是治療中老年闌尾炎最佳方式[8-9]。患有中老年闌尾炎患者中,患者年齡的影響下,導致了機體功能的退化,由此在術中的麻醉藥物使用,中老年闌尾炎患者麻醉所產生的循環抑制較青年更明顯。過淺的麻醉無法產生相應的效果,由于在過深麻醉的影響,對中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和術后早期活動中,均會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對于患者的術后康復也是有著不良的影響[10]。因此,適當的麻醉方式,可保持手術整個過程的血流動力學穩定。丙泊酚為常用麻醉類型的藥物,此藥物的起效更快的、藥物作用較短,可在維持機體中藥物的濃度維持保障患者的麻醉效果,并確保患者的肌肉松弛保障較好的情況下完成整個的手術過程。并且在手術結束的時候,促使患者可以在術后的短期時間內,即可以達到并獲得了快速清醒的效果,同時具有一定的鎮痛效果,但會對于機體的循環系統產生抑制作用[11-12]。相關研究指出[13],中老年人在接受手術治療時,必然要接受麻醉處置,但在麻醉后,所產生的認知功能受損的機率較高,考慮與老化有關的認知功能減退機制有著顯著的聯系,會隨年齡增加而誘發中樞膽堿能系統,產生退行性改變。丙泊酚對海馬突觸長時程表達能力有抑制效果,對患者的記憶力、學習力有影響,引起術后認知功能下降[14]。本研究中,在插管即刻、蘇醒時、拔管后5min各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研究組較對照組更平穩(P<0.05)。而在插管、蘇醒、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而術后12h、24h認知評分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主要考慮七氟烷對大腦的保護作用更強,能減少手術過程中,因藥物的使用而產生的缺氧,對大腦造成的一種傷害,而海馬腦細胞經七氟烷麻醉處理后,能在 30min 的范圍內產生保護大腦的效果,避免或者減輕術后認知功能的減退。研究組患者在麻醉后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躁動發生率相比更低(P<0.05)。由此可見用藥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中老年闌尾炎腔鏡手術中,以七氟烷復合丙泊酚麻醉,可改善患者在麻醉過程中血流動力學指標,縮短患者在麻醉恢復中的插管、蘇醒、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減輕麻醉藥物對于認知功能影響,不良反應及躁動,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