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2月4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發布“最美公務員”評選結果,北京市門頭溝區大臺街道辦事處落坡嶺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孟二梅名列其中。2023年7月,在一場創紀錄的特大暴雨襲來時,孟二梅勇挑重擔,帶領300余名社區居民安置了近千名滯留乘客,以一句“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就不能讓他們餓著”感動了無數人
救助滯留乘客,再難也要完成任務
從2023年7月28日起,北京市持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雨越下越大。門頭溝區大臺街道辦事處落坡嶺社區地處深山,房屋老舊,暴雨致使社區遭受重創,斷水斷電斷網不說,還面臨暴發山洪、泥石流的風險。
7月31日一早,落坡嶺社區“當家人”孟二梅正擔心居民的安危時,收到一條上級領導發來的消息:二梅同志,我命令你務必保證轉移至落坡嶺乘客的安全!原來,從內蒙古烏海西站始發的K396次列車,因暴雨被迫長時間滯留在落坡嶺站,車上近千名乘客缺水、沒食物,面臨生存危機,而離站點最近的落坡嶺社區,被上級選定為安置點。
這是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落坡嶺社區轄3處平房區和5棟樓房,常住人口僅300多人,而且超過九成是老年人。暴雨不停、條件有限,安置近千名乘客的難度可想而知。
“再難也要完成任務!”孟二梅快速在心里盤算了一下可用的物資、可行的方案,然后挨家挨戶敲門,動員社區居民帶上鐮刀、鐵锨等工具,搶修那條唯一通往鐵路、已嚴重塌方的小路。
暴雨在持續,積水沒膝,孟二梅帶領大家艱難地朝小路蹚去。一棵棵大樹倒在地上,石塊瓦礫被沖得七零八落,一些年過半百的居民不約而同地發出感慨:“從小到大都沒見過這么大的雨!”
暴雨中,孟二梅他們用鐮刀砍斷樹枝,用鐵锨鏟起石塊,奮力清理道路,任泥水濺在身上也毫不在意。經過奮戰,小路通了,近千名乘客被陸續轉移到社區,黨員活動室、辦公室、庫房、理發室,甚至連居民的汽車都成了臨時住所,接待壓力非常大??砂差D乘客住下,只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孟二梅又在喇叭里對社區居民大喊:“他們是從遠方來的客人,我們要盡心盡力地照顧!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就不能讓他們餓著!”
這個承諾看似簡單,但要兌現,在當時的條件下困難重重。因為一度停水停電,社區居民的物資儲備也不充足。孟二梅號召大家,把家里能吃的東西全拿出來,想盡辦法給乘客提供幫助。沒電,支起柴火灶煮飯;沒菜,到地里摘黃瓜,拿出家里常備的咸菜……一天之內,他們熬了16大鍋粥,熬好一鍋就用一只大桶送給乘客。
從7月31日中午到8月1日晚上,2天5頓飯,孟二梅和居民兌現了承諾,沒讓一名乘客餓肚子。
除了提供食物,居民還拿出干凈衣服、鞋子讓乘客換上,并給他們打掃衛生、倒垃圾,給救援人員當向導……救援的武警官兵到達后,對眼前的秩序和場面連稱“震撼”。8月2日,在武警官兵護送下,近千名乘客安全離開落坡嶺社區。
安全轉移居民,一個都不能少
一仗接著一仗打,剛送走滯留乘客,孟二梅又接到了新任務:暴雨帶來安全威脅,將落坡嶺社區全體居民轉移到30多公里外的軍莊鎮安置點。她在腦子里又快速地過了一遍,除了前兩天投靠親友陸續下山的居民外,還剩108戶198人。她暗下決心,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受傷。
8月4日凌晨,孟二梅拖著疲憊至極的身體,挨家挨戶地勸說轉移。故土難離,好多老人不愿離開,況且還有7位重癥患者。孟二梅只好耐心勸說:“等這兒安全了,馬上就把你接回來?!薄霸圻@簡易房,下暴雨,真不安全!”……最終,她把老人都勸下了山。
社區居民的轉運很艱難,一些年齡大的、身體不好的,無法自主行走,需要救援的武警戰士或抬或背才能到達安置點。年近九旬的梁同元老人,需要一直吸氧。救援的武警戰士先背來4桶各40升的汽油,孟二梅多方協調找來一臺發電機,給老人充足了10個氧氣袋以備途中使用。王大姐患有糖尿病,每天要注射胰島素,但因儲藏不當備用的藥品無法使用了,孟二梅又四處給她找藥……居民轉移從早上6點多開始,直到中午12點多才結束。其間,孟二梅安排歲數大的、腿腳不便的走在前面,她自己走在最后。
直到中午12點30分,孟二梅才抵達安置點??吹酱蠹叶计桨擦?,她長舒了一口氣,又投入了下一步的工作:她把社區干部分成兩撥兒,一撥兒留在安置點照料居民,一撥兒跟她返回社區排險修繕,為居民重返家園做準備。
暴雨席卷落坡嶺社區,遍地狼藉:洪水沖來的淤泥有半米深,低洼地塊的莊稼全毀了,房頂的瓦片破損脫落,路上到處是垃圾……滿目瘡痍,孟二梅看得心如刀絞,忍不住號啕大哭??山酉聛磉€有很多工作等著她去做,她沒有時間悲傷,趕忙擦去眼淚,四處查看損失情況,制訂下一步工作計劃。
災后重建,美好生活再出發
8月7日,暴雨終于停止。孟二梅帶領4名社區工作人員投入了災后重建工作。當時,孟二梅因連續奮戰,一天睡眠不足3小時,嗓子啞了,腳泡爛了,但她不覺得累也不覺得困,心里只想著一件事:面對天災,這一仗一定要打贏!
眾志成城共渡難關,水電逐漸恢復,生活也在慢慢恢復中。居民返回家園后,孟二梅堅持每天入戶看望,統計誰家需要開什么藥、誰家需要換液化氣以及各家房屋的受損情況等,大事小事她都要操心。
這時,孟二梅陸續收到了各地發來的短信:“感謝姐在危難之中幫助了我們,這份恩情沒齒難忘!”“我們已安全,向您報個平安!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居民也在活動室的白板上、皺巴巴的信紙上發現了一封封手寫的感謝信:“感謝落坡嶺社區把自己最后一碗飯讓給落魄的K396近千名乘客!”“以后內蒙古鄂爾多斯、烏海就是你們的家!”……有的乘客回去后,還聯系社區送來錦旗并寄來當地特產表達謝意。
面對乘客的感謝,孟二梅和居民們都很感動,他們回復乘客最多的一句話是:“救人是本能,我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微不足道的事而已。”
自從2000年當選落坡嶺社區居委會主任后,孟二梅就像對待自己家人一樣服務社區:各家的生活情況、老人身體、兒女秉性,她都一清二楚;隔著幾十米,有人走過來,她看一眼對方的走路姿勢就知道是誰;居民家的煤氣罐要換了、電線斷了、水管壞了,都會第一時間找她幫忙;外出培訓,她總惦記著社區居民,帶回一些特色禮物送給大家……她因此先后榮獲北京市“貼心服務標兵”、首都環境建設突出貢獻個人、門頭溝區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
榮譽背后,孟二梅非常感謝家人的支持。丈夫安會軍在她疲憊回到家時,總會準備好一杯熱茶和一頓可口的飯菜。兒子安栩辰知道媽媽工作忙,放學回家總是主動幫忙做家務。在災情面前,孟二梅沖鋒在前,父子倆也攜手上陣,幫助轉移乘客、清理災后淤泥、為武警官兵帶路、把干凈的衣服送給乘客……一家三口,以小家傳大愛,詮釋著向上向善的力量。2023年11月,孟二梅家庭入選“十大首都最美家庭”;2023年12月,孟二梅被表彰為“2023北京榜樣”年榜人物;2024年2月,孟二梅獲評2023年度“最美公務員”、2023年“十大女性新聞人物”。接受采訪,被問及社區凝聚力從何而來時,孟二梅語氣堅定地回答:“只要用心做事、真誠待人,一定會得到居民的支持、理解和信任?!?/p>
在孟二梅的帶領下,落坡嶺社區互助氛圍濃厚,像個大家庭,300多名居民擰成了一股繩,齊心協力用勤勞的雙手重建家園,向美好生活再出發。居民陳溫香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我們有孟書記帶頭,遇到什么事大家都緊密團結,知道怎么做?!?/p>
孟二梅喜歡把落坡嶺社區稱為“家”,把居民稱為“家人”,手機24小時不關機,時刻準備著為居民排憂解難?!凹胰诵枰?,二梅就在?!边@句話既是落坡嶺社區居民的口頭禪,也是他們對孟二梅的信賴與肯定。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