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丈夫出軌第三者,兩人鬧翻后第三者失蹤。第三者父母上門要人,身為受害者的妻子想出了朋友圈尋人的辦法。不料,第三者再度現身后把她告上法庭—
第三者失蹤,其父母上門要人,她靈機一動發朋友圈尋人
2023年10月的一天中午,濟南市歷城區的一個小區里,一對老夫妻用力拍打著一戶人家的門,老太太還邊拍邊喊:“快開門,把我女兒還給我!”不一會兒,門開了,屋里也是一對夫妻,妻子不耐煩地說:“你女兒是誰呀?怎么上我們家來找?”老太太毫不客氣地說:“我女兒是吳萍,別說你們不認識!”
吳萍?聽到這個名字",屋里的女人愣了一下,打量過門外的老夫妻,又狠狠瞪了丈夫一眼。
屋里的女人名叫陳靜,36歲,是個全職主婦。她這個本命年,著實過得有點兒煩。從年初開始,丈夫董飛就經常不回家,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絲毫沒有喘息的機會。
董飛是一名汽車銷售員,每天上下班都定時定點,很少出差。他為什么經常不回家呢?有了這個疑問后,陳靜就當起了“偵探”。
很快,陳靜從自家汽車的行車記錄儀中發現了端倪:丈夫經常出現在另一個居民小區。一個偶然的機會,陳靜悄悄解鎖了丈夫的手機,終于找到了真相:董飛和女同事吳萍好上了。
陳靜真想沖到丈夫公司去大鬧一場??墒囚[過之后又能怎樣?他們還有孩子要撫養,生活還得繼續。幾經權衡,她努力克制自己內心的怒火,撥通了吳萍的電話。
當得知打來電話的人是董飛的妻子時,吳萍很吃驚:“什么?董飛結婚了?還有兩個孩子?這不可能!他從沒說過他結婚的事情!”吳萍這么說,也是陳靜沒有想到的。她思索了一下對吳萍說:“那你覺得這個滿嘴謊言的男人值得你對他好嗎?”電話那頭吳萍連連賭咒發誓,一定要離開這個欺騙她感情的男人。
還別說,吳萍真的做到了,和董飛大吵一架后迅速從公司辭職,并且搬了家。
陳靜以為丈夫這下應該死心了,沒想到,董飛竟然又找到吳萍跳槽的新公司,自己也辭職前去應聘,再次和吳萍成為同事,繼續對吳萍展開追求。面對窮追不舍的董飛,吳萍動搖了,又跟他走到了一起。
一天,吳萍發現自己懷孕了,覺得這是上天賜予她和董飛的禮物,興奮地把懷孕的消息告訴了董飛。誰知,董飛卻沉默了。一瞬間吳萍明白了,董飛壓根兒沒想過要和她結婚。
認清董飛的真面目后,吳萍獨自去醫院做了流產手術,隨后退掉了出租房,返回了老家。
吳萍回家后不到一周,居然不辭而別失蹤了。吳萍的父母慌了神,一個不好的聯想浮現在他們的腦海:之前女兒幾次被董飛的謊言蒙騙,這次不會又被董飛蠱惑再去找他吧?想到這里,他們決定去解救女兒。老兩口聯系吳萍之前的工作單位,打聽到董飛的家庭住址,就趕到了董飛家,便出現了文章開頭那一幕。
當時正值大家午睡時間,由于雙方爭執激烈,很快就有鄰居報了警。民警了解情況后,把雙方帶到派出所調解。經民警耐心做工作,吳萍的父母雖然不再上門鬧,但一直守在董飛家門口。
面對吳萍父母的騷擾,陳靜身心俱疲,明明自己才是受害者,為什么卻要忍受這樣的折磨?而作為這一切問題的源頭,失蹤的吳萍究竟又去了哪里?也只有找到吳萍,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突然,陳靜腦子里靈光一閃:不是說遇到問題就求助萬能的朋友圈嗎?自己何不在微信朋友圈發條消息尋人呢?
當晚,陳靜就在微信朋友圈發了條消息:我叫陳靜,丈夫董飛之前出軌同事吳萍,兩人鬧翻后吳萍離家出走。近日吳萍父母多次到我家找女兒,我不堪其擾。身為受害者,只求帶好孩子安靜生活。因此,我懇求大家幫忙找到當事人吳萍來解決這件事兒。
第二天一早醒來,陳靜看到這條朋友圈下面很多好友表達了同情與鼓勵,也有人指責吳萍的不道德行為,這讓她感到很欣慰。
不過,當看到一些嚴厲指責吳萍及其父母行為的評論時,陳靜覺得自己這么做似乎欠妥,就刪除了這條朋友圈。吳萍的父母斷斷續續鬧了近半個月,可能覺得這樣下去也解決不了問題,就返回了老家。
法院:不構成名譽侵權
擺脫了吳萍父母的糾纏后,陳靜與董飛辦理了離婚手續。不過,讓陳靜做夢都沒想到的是,兩個月后,她平靜的生活再次被打破。
一天,陳靜接到兩個消息:一個是失蹤兩個月的吳萍突然出現了,另一個是吳萍現身后把她告上了法庭。
原來,當時吳萍因為不想在家給父母添堵,選擇了獨自離開。后來她聽人說陳靜居然公開宣揚她插足別人婚姻,覺得很沒面子,遂起訴陳靜侵害了她的名譽權。
2024年1月28日,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官認為,作為侵權行為的一種,侵害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和一般的侵權行為是一樣的,應當從受害人是否有被侵害的事實、行為人是否有違法行為、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行為人是否存在主觀過錯等四個方面來認定。
本案中,陳靜發表的言論所述董飛和吳萍之間的不正當男女關系,內容經查證屬實,因此上述言論不存在捏造事實及誹謗吳萍的情形。陳靜發微信朋友圈尋人之后,第二天就刪除了,她的朋友圈好友是特定的。而且該言論產生的影響僅限于特定的個體,影響范圍有限,影響時間很短。本案中吳萍也沒有提供有力證據證明自己的社會公眾評價受到了影響。既沒有侵權事實,也沒有損害結果,自然談不上存在因果關系及主觀過錯。
最終,法院認為陳靜為了找到吳萍本人,所發表的微信朋友圈言論沒有捏造事實誹謗吳萍,也沒有對吳萍造成負面影響,不構成對吳萍名譽權的侵害。因此,法院駁回了吳萍的全部訴訟請求。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劉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