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金華
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加劇,養老問題備受關注。然而,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經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與此同時,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也導致老年人缺少家庭關愛和社區支持。因此,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出現,成為養老服務的重要探索和實踐。這種養老模式通過集成醫療、護理、康復、文娛等各種養老服務資源,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養老服務,豐富老年人的生活內容,也有助于緩解家庭和社區的養老壓力。
嵌入性理論。在嵌入性視角下,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構建強調個體和組織在社會網絡和組織結構中的嵌入程度。這種嵌入性體現在建立與老年人、醫療機構、社區組織等相關主體之間的良好關系和緊密聯系。通過與各方緊密合作,共同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養老服務,充分利用社會網絡中的信息和資源,滿足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這種嵌入性的構建有助于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果,增進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模式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的概念。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是指在城市社區中利用各種醫療、養老資源,以醫療、護理、康復為核心,以社區為依托,以家庭為基礎,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全過程的醫療、養老服務。其特點是在社區內提供醫療、養老服務,以社區為中心,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以家庭為基礎,通過多學科協作,實現對老年人全周期、全方位的醫療、養老服務。
缺乏科學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標準。目前,各地的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存在著管理模式的多樣性和不統一性。不同地區、不同機構之間缺乏標準化的管理模式,導致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參差不齊,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得不到充分滿足。同時在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中,缺乏科學可行的服務標準和指導,導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不同機構和從業人員對于養老服務的理解和提供方式存在差異,缺乏一致的服務標準,使得老年人可能無法得到合適的養老服務。
服務內容單一。當前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存在服務內容單一的問題。一些社區養老機構只提供生活照料和康復訓練服務,缺乏醫療保健、疾病管理、心理支持等服務。老年人在機構內不能得到全面的健康服務,只能得到簡單的護理照料和康復訓練,難以滿足老年人全面的養老需求。此外,一些社區醫療機構缺乏對老年慢性病和失智癥的專業管理和治療,導致老年人疾病惡化和健康狀況下滑。
服務精細化不夠。一些社區養老機構缺乏個性化服務,老年人往往面臨著“一刀切”的服務模式,缺少針對性的服務。老年人在機構內可能面臨飲食、起居、娛樂等方面的不適應,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此外,機構的日常管理也有不足,不能及時和有效解決老年人的問題和需求。
服務人員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存在服務人員技能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由于社區養老機構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老年人群體,需要服務人員具備對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是目前服務人員的培訓和教育程度比較低,技能水平也參差不齊,一些機構服務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甚至存在著一些服務人員對老年人不夠關愛、耐心不夠、態度不佳等現象。
建立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是將醫療、護理、健康管理、娛樂、社區服務等功能集合在一起,提供一站式服務的機構。建立綜合服務中心的主要因素包括服務要點、服務形式、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在建立綜合服務中心時,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保障老年人的權益和需求;第二,要充分發揮醫養服務結合的優勢,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醫療和養老服務;第三,要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和管理,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和素質;第四,要建立優質的管理和運營體系,確保服務質量和效果。綜合服務中心的建立需要充分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和服務質量,不斷拓寬服務渠道和方式,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形成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體系。在建立綜合服務中心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社區養老機構、家庭護理、志愿者等資源的整合和管理,提高社區服務的整體效益,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便捷、人性化的服務。
強化社區醫療保障。嵌入性視角下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構建需要強化社區醫療保障,以保證老年人能夠在社區獲得及時的醫療服務。首先,需要提高社區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技術水平,增加床位數量和醫療服務項目,以滿足老年人的醫療需求。要加強社區醫生和護士的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和醫療技能,以提供更加專業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其次,社區醫院要與養老機構、家庭護理機構等養老服務提供商之間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實現醫養服務的無縫銜接,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醫療保健和養老服務。再次,要完善社區醫保制度,提高醫保報銷的比例和范圍,減輕老年人的醫療負擔,保障他們的基本醫療需求。最后,要讓醫療資源下沉到社區,將高水平的醫療服務引入社區,讓老年人可以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推動社區養老服務。推動社區養老服務的發展,以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第一,要加強社區養老機構的建設,增加社區養老機構的數量和規模,提高其服務質量和設施條件,以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同時,還要建立多樣化的養老模式,包括居家養老、社區居家式養老、社區老年公寓等,以適應老年人不同的養老需求和偏好。第二,要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養老服務,包括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心理健康、社交活動等。通過提供健康管理、康復護理和社交活動等服務,幫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第三,要建立社區護理服務體系,包括護理員培訓、護理設備配備等,為老年人提供社區護理服務。也要加強對社區護理員的職業道德和服務質量培訓,提高他們的服務水平。第四,要推動社區志愿者服務,鼓勵和培養更多的社區志愿者,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陪伴。志愿者可以開展社交活動,助力老年人進行日常生活照料,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加強社區服務網絡建設。建立完善的社區服務網絡要建立多元化的社區服務設施,包括社區衛生站、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社區體育設施等,這些設施可以提供醫療保健、文化娛樂、體育鍛煉等多種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服務場所。要為社區服務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和技能提升,使其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服務能力。這些服務人員包括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護理員等,他們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態度將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養老體驗。還需要創新社區服務模式,通過引入信息化技術,推廣智慧社區建設,提供在線預約、健康咨詢、社交互動等服務,使老年人可以方便地獲取各類信息和服務。同時,還要加強社區與醫療機構的合作,建立社區與醫療機構的信息共享機制,實現醫療資源的共享和優化配置。通過醫療機構的支持,社區能夠提供更全面、專業的醫療服務,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要加強社區組織和參與,通過社區組織和居民參與形成社區共治的機制,讓老年人能夠參與社區的決策和管理,提高社區服務的針對性和適應性。
增加醫養融合的服務項目。增加醫養融合的服務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首先,要通過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定期體檢和健康咨詢等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指導。這些服務項目可以由社區醫生、護士和健康管理師等專業人員提供,能夠幫助老年人及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預防和管理疾病。其次,可以針對老年人的康復護理需求建立康復護理項目,包括理療、作業治療、語言康復等,這些服務項目旨在幫助老年人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生活質量。再次,還可以在社區醫養結合服務模式中引入醫療服務項目,如門診、急診、常見疾病診治等。通過在社區提供醫療服務,可以解決老年人就醫難題,提高他們的就醫便利性。然后,還可以加強心理健康服務項目,通過建立心理咨詢、心理疏導、心理支持小組等服務項目,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需求,這些服務項目可以幫助老年人應對生活中的心理問題,減輕心理壓力,提升幸福感。最后,可以加強中醫養生服務項目的建設,在社區提供中醫理療、中藥調養等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中醫養生的指導和幫助。
建立嵌入性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是解決老年人養老服務難題的重要舉措,需要政府、社區、社會力量等多方面的合作和參與。城市社區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的建設需要綜合考慮老年人的需求和全社會的利益,注重服務的個性化和差異化,建立基于老年人需求的服務模式,提供個性化、全方位、一體化的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和健康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