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雨
教師承擔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使命,肩負著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時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于師資隊伍的建設。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及社會服務中,校企深度合作發揮著重要作用,高職院校結合學校和企業的共同目標,充分發揮雙方優勢,協同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打造強有力的師資隊伍,推進教育創新改革。在此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需要互通有無,立足于高職教育改革要求以及經濟發展趨勢開展深層次合作,逐步形成雙贏局面。
“雙師雙能型”教師主要是指具備“雙師雙能型”要求的應用型教師,即教師、工程師等資格兼具,教學能力、產學研能力兼備的教師。“雙師雙能型”教師能夠在“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育人理念的驅動下組織開展各類教育活動,實現校企合作和工學結合。在提升學校和企業合作深度、廣度及效度的過程中,高職院?!半p師雙能型”教師培養工作備受關注。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制度,積極打造實踐實訓平臺,明確各自的責任、義務和合作目標,將教師作為校企合作的主要對象。通過教師連接學校和企業,實現雙方的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優勢互補、協同育人。
有助于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在校企深度合作、協同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時,教師能夠在企業實踐中積累豐富的經驗,提升個人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還能了解前沿的專業資訊動態,逐步調整教育思路,改進教學模式,大力培養應用型人才,提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有助于促進教師專業能力提升。加強“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調整教師結構,積極引進行業公認專才,聘請企業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為專業建設帶頭人、擔任專兼職教師。學校和企業立足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有計劃地選送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掛職工作和實踐鍛煉,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如此,教師所獲得的實踐機會越來越多,專業實踐技能水平也會得到提升。
有助于實現校企互利共贏。在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雙師雙能型”教師的數量越來越多,逐步成為校企合作的紐帶。學校能夠依賴于“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培養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企業則可以在“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幫助下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改革,孵化更多的科研成果,實現科研和技術的融合。由此可見,校企合作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能夠實現學校和企業的互利共贏,提升企業的科研水平以及高職院校的綜合實力。
協同育人,發揮相關培養主體作用。校企深度融合視域下的高職院校“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工作離不開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和協同育人,只有充分發揮相關培育主體的作用,才能夠落實培養目標。首先,學校需要理性分析“雙師雙能型”教師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出的新要求,科學定位“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目標,實現“對癥下藥”?!半p師雙能型”教師需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及社會服務能力,能夠在企業進修的人員、科研工作者、咨詢師、培訓者等多重身份中轉換。其次,學校需要逐步完善培養模式,在校企深度合作中扮演主導者的角色,明確學校和企業各自的責任及義務。在引進新教師時,高職院校應理性分析教學環境和資源條件,以“先聘后訓”為主導,全面挖掘教師的潛能,積極把握好人才儲備關。最后,企業需要重新調整戰略目標,主動參與“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工作,與學校共同承擔育人責任。學校和企業的優勢互補是校企合作的前提,企業需要理性分析自身在協同育人中的合作需求及發展目標,結合不同發展階段的戰略目標努力尋求新的校企合作方向和思路,在資源共享以及互利互惠的過程中全程參與“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工作。
多措并舉,構建培養合作動力體系?!半p師雙能型”教師培育離不開高職院校和企業的通力合作,高職院校需要以打造“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合作動力體系為先導,確保各項培養工作能夠順利落地落實。高職院校需要提升服務能力,逐步生成內在驅動力,充分發揮教育功能,為企業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在高職院校和企業協同培育“雙師雙能型”教師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此,高職院校需要實現現有教育資源向優勢資源的順利轉化,提升服務企業的能力。綜合實力的提升是第一步,高職院校需要主動發揮教育功能和作用。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科技工藝的更新速度逐步加快。高職院??梢越M織教師在企業參與實踐,結合企業在技術和管理中的創新要求提出意見建議,與企業管理者和專家協同解決企業面臨的困境和難題。學校需要增強科研優勢,打造科研教師隊伍。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高職院校能夠為社會服務、科學研究及人才培養提供必要支持。高職院校要加快教師專業發展速度,提升教師科研能力。在培養“雙師雙能型”教師時,高職院校需要將自身的科研資源與企業的生產資源等相結合,努力尋求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及互利共贏,在精準定位的過程中與企業協同培養教師的科研能力,逐步加大對師資培養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師資培育工作的配套措施,加大經費支持。
與時俱進,探索校企合作培養模式。首先,高職院校和企業雙方可以打造學習服務共同體,共同培育“雙師雙能型”教師。學習服務共同體形式的合作培養模式是以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共同合作項目為載體,結合合作目的設定協同育人工作計劃,明確教師的進修目的。比如學校和企業合作開設技術應用型公司,讓教師擔任公司員工和管理者,在前期的市場調查后設置管理、技術、生產層面的實踐項目,嚴格遵循“企業就近,專業對口”的準則,鼓勵教師在合作的企事業單位中進行學習和進修,全面鍛煉教師的實踐能力,確保教師能夠深度研究與企業生產和技術開發相貼近的項目。其次,學校可以采取教師科研主力軍的形式開展校企合作育人工作,提升教師科研水平以及企業的科研力量。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才則是創新的主體和基礎,在提高生產效率以及控制生產成本時,企業需要高度重視技術革新和人才創新。高職院校的科研實力較強,能夠為企業的科研創新提供技術支持和資源支持。此外,還要做好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規劃。一些高職院校在學校整體的師資隊伍建設、教師個人的職業發展規劃上缺乏長期的規劃,在教師個人職業發展規劃層面,培養目標及體系不完善。因此,高職院校應結合學校目標及師資隊伍現狀,明晰“雙師雙能型”教師的培養目標,依據學科專業建設需要,制定詳細的培養計劃,主要內容包含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基地、日常管理和考核辦法等,確保計劃具備可行性,做到精準培養。
近年來,筆者所在學?;谛F笊疃群献髋囵B了一批“雙師雙能型”教師,學校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有了明顯提升,整體的師資專業化水平越來越高,逐步實現了與企業的互利共贏。因此,高職院校需要立足于“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的基本要求,在協同育人的過程中主動與社會育人主體取得聯系,充分發揮相關培育主體的作用,多措并舉構建師資培養合作動力機制,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探索現代化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實現多元發力和協同育人,確?!半p師雙能型”教師能夠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保質保量地完成教書育人工作,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合格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