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麗
學生干部是連接學生與教師的重要橋梁,能確保院校上傳下達工作順利推進,加強學生干部的培養變得至關重要。基于此,為了提高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可以通過多元化主體視角對學生干部展開高效培養。
學習素養。學生干部既要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也要具備良好的學習素養。學習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干部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的學習態度、優異的學習成績,且在學業層面是其他學生需要學習的榜樣。學習素養可以幫助學生干部更好地學習知識點,拓寬知識面,促使他們的綜合實力得到大幅提高,從而讓學生干部在整個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變得更大。
工作素養。學生干部是連接學生與教師的重要紐帶,能輔助教師做好相關的工作,進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服務??梢?,學生干部要具備較強的工作能力。首先,學生干部要具備組織與協調能力。高職院校時常會舉辦各種活動,組織、策劃與實施均需要學生干部參與其中,學生干部則需要發揮出工作能力,讓各項活動可以順利且高效完成。其次,學生干部要具備集體榮譽感與團隊協作能力。在工作時,學生干部應和周圍學生展開積極溝通,協同各方完成相關活動。學生干部還應具備團結協作意識,要懂得與他人合作,并指導其他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最后,學生干部要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相較于普通學生,學生干部既要完成各項工作,還要兼顧學習以及生活,難免會帶來壓力。面對該情況,學生干部應頂住壓力,學會疏導情緒,保持樂觀而積極的心態,積極應對各種困難。
確保教學管理工作順利推進。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有效推進,不僅需要做好學生教學工作,還要求兼顧學生管理,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為確保各項任務與活動高效開展,學生干部要成為學校教師的重要幫手,可以輔助教師做好相關工作。為方便管理工作實施,教師需將活動內容及時告知學生干部,讓學生干部傳達指令,以便學生們能及時獲悉。在學生群體中,學生干部具有較高的影響力。通過學生干部來組織活動,便于更好地組織與管理學生,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方便后續工作跟進。此外,學生干部也是學生代表,可了解學生們的訴求與意見,代表學生向學校提出相關建議。同時,學生干部與學生距離最近,也最能想學生所想,且部分學生對學校管理也有一定見解,此項需求可通過學生干部進行有效傳達,能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可更好帶領其他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學生干部大都是從學生群體中選出的優秀人才,綜合素質比較高且品學兼優,既能在學習層面發揮出榜樣作用,也能從品德修養與思想素質等層面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其在學習成績、責任心等方面都更具說服力,也更能獲得學生們的認可。可發揮出學生干部的影響力與模范帶頭作用,以帶動其他學生不斷發展與進步,有利于提高學生群體的整體素養。
完善組織架構,適度增加干部數量。其一,對組織運行模式予以創新。學生干部崗位可設置兩名見習干部崗位,并配備一名正式干部協同工作,讓組織體系運行更為規范。選拔學生干部時,應選擇具有一定實踐經驗的學生;見習干部則要從學生中選擇,要求學生需結合自身意愿報名;同時還要對整個組織結構進行協調與分配。開展干部考核與評價時,要求將正式學生干部與見習干部分開考核評價,對其崗位績效、個人能力等進行全方位評估,將其視為換屆選拔的重要標準與參考依據。其二,完善組織結構體系,需在結構體系之外提供足夠的鍛煉機會。為了培養更優秀的學生干部,學校應注重學生社團建設,鼓勵學生多參加社團活動,把各級社團干部納入干部團隊展開針對性培養。對此,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協會應重視學生社團建設工作,尤其是對培養學生職業技能與職業素養的社團要給予高度扶持和指導,及時協助社團和行業企業與相關指導教師進行有效對接,這樣可為人才培養提供諸多便利,還能鼓勵學生借助組織結構體系參加各種活動,進而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與職業修養。
結合學生成才需求,完善激勵機制。完善激勵機制與評價系統。學生干部參與高職院校管理是參與社會實踐的一種表現形式,旨在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學習與生活中,進而獲得豐富的社會經驗。部分高職院校為促進學生干部進步,調動學生干部參與各種實踐的積極性,會通過為其加分、授予榮譽等方式予以激勵。此種激勵方式容易讓學生干部的功利心變得越來越強?;诖耍呗氃盒P韪淖儌鹘y觀念,充分凸顯學生干部參與實踐的服務性與公益性,將其視為一種社會服務,視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經歷,讓學生干部擺正心態,避免出現功利思想。此外,高職院校需對激勵方式予以改進,對學生干部待遇問題予以優化,且不同崗位僅有任務分工和能力需求的差異。還要對學生干部進行正確指導,將自身成長需求視為其任職的重要動力,為學生干部提供足夠的機會來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注重考核與評價履職狀況。高職院校應重視對學生干部履職狀況的有效考核與評價,要突出最終考核結果在評先評優等方面的價值與優勢,要將考核結果與文體比賽、技能競賽等納入學生綜合評價系統之中,對學生干部進行正面指導。還要把最終考核結果和學生干部的就業實習推薦、開展職業實踐有機結合,結合學生干部的優勢,組織他們深入企業參觀并進行頂崗實踐,這對于學生干部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
以能力為導向,與員工培訓相對接。傳統的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制度只能滿足學生的基礎需求,缺乏一定的職業特性,其在內容途徑、時間等方面,與經濟、社會與產業結構發展的基本要求有所脫節。為滿足社會的基本發展要求,加強學生干部職業能力建設至關重要,可采取多元化培訓方式激發其能動性,實現學生干部培訓制度化,強調高職院校和現代行業企業、員工以及儲備干部培養的有機結合,讓人才培養更具實效性。以職業能力為基本導向,充分凸顯職業特性。目前,在培養學生干部時,應以培養學生干部的職業能力為基本導向,為未來就業做好準備。為此,需對學生干部培訓方法和內容進行優化,讓學生干部在實踐中學習,實現自我素養的全面提升。同時,還要增加團隊協作培訓項目,旨在鍛煉學生干部的社會交往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鍛煉其創新能力與邏輯思維。借助實踐培訓來提高學生干部的職業素養,增強學生干部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與發展潛力。還要強化對學生干部培養狀況的精細指導與動態化評價,因為干部能力形成是循序漸進的,且不同學生干部的實力也有所差異,因此,應采取個性化與動態化培養模式。強調培訓內容多元化。為滿足學生干部的發展需求,可強調必修課和選修課有效結合的方法,這樣在培養專業性人才的基礎上還能兼顧人文精神。可設置多元化人才培養套餐,展開分類培養,旨在滿足學生干部的多元化成長要求。同時,設置和崗位、專業相關的課程,還要把文書寫作、公益實踐、黨史、心理學等納入到培訓范圍內,讓學生干部可以擁有足夠多的成長與發展機會,讓學生干部在未來發展與就業過程中更具主動權。
健全學生干部培訓機制,與企業員工培訓有機融合。健全學生干部培訓機制,注重開展初任職培訓、常規培訓、指導培訓以及專項培訓等活動,旨在提高學生干部的職業素養與個人能力。高職院校應與行業企業展開合作,注重組織教育和自主學習的有效協調,還要注重教育理論培訓與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強調學生干部培訓和企業員工培訓相融合,激發學生干部參訓積極性。為此,高職院校應根據學生專業特征,引入行業企業所開設的選修培訓課程,將企業員工與儲備干部培訓內容納入日常訓練中,這樣能和企業崗位內容進行無縫對接。高職院校和企業可簽訂人才培養協議,為企業培養目標性人才,也便于企業留住人才,進而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
為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干部培養效能,學校應遵循多元化主體的基本原則,在原有機制條件下將區域性行業企業協會與學生干部兩大主體引入其中,對學生干部培養組織架構、培養觀念等進行革新,調動學生干部的積極性,處理原本學生干部培養中面臨的問題,以形成學生干部培養的長效機制,進而促進學生干部、高職院校以及行業企業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