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陽山縣第二小學 李朝輝
新課標明確了德育和體育都是學生素養提高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它們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和互動,融合發展德育和體育,對于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增強體魄,提高綜合素質等具有重要意義。體育與德育的有效融合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一項重要理念,它要求通過體育運動的實踐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品德和心理品質。
幾年前,我校的學生男子籃球隊就曾有通過團隊合作以弱勝強的經典比賽案例:當時是全縣中小學學生籃球賽的一場比賽,對手Y 隊是傳統強隊,站在場上我校的隊員普遍比對手矮了一個頭,被視為比賽的“弱隊”。賽前,我隊制定了詳盡的比賽策略,決定集中給技術好的隊員創建得分機會,讓這幾名隊員擔當主力得分手,其他隊員則專注防守,搶斷傳球及盯人。比賽中,隊員們堅決執行賽前制定的策略,嚴密的防守令對手不斷出現失誤,又利用對手防守出現破綻時通過快速傳遞給技術好的幾位隊友快速得分,展示出強大的團隊合作能力,最終,我隊以微弱優勢勝出。從這場比賽我們可以看到,在團隊項目比賽中,學生可以通過合理的戰術、信任與配合戰勝比自己實力更強的對手。成功的體驗讓所有隊員都為集體努力所取得的勝利感到欣喜,既增強集體榮譽感,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體育個人挑戰項目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為這樣的活動需要學生獨立完成任務,需要學生克服團難,學生會不斷嘗試,不斷調整自己的動作,從而逐漸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我在四年級進行跳高測試時,班上同學小M 因個子較矮,運動能力一般,一開始看到跳高桿的高度,就嘀咕自己“跳不過去的”。測試前練習時,小M 第一次沒起跳直接用手打走欄桿,第二次加大勁兒但因為動作不規范未能跳過,引起了同學們的哄笑。同學們的目光和笑聲使小M 產生了壓力,更加認為自己真的跳不過去。我鼓勵小M 不要輕易放棄,并積極給予技術指導。小M 聽取了建議,在練習中逐漸熟練掌握了協調的跳高技巧和節奏感。第三次嘗試時,小M終于輕輕跳過了桿子,得到了同學們的掌聲和老師的夸獎,小M 感到非常自豪。余下的跳高測試,小M起跳的高度不斷提高,最終獲得全班中上水平的成績。這段經歷幫助小明意識到只要相信自己并努力,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目標。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組織體育個人挑戰活動,讓學生在克服失敗和艱難情況下,培養自信心。
體育競技項目使學生處于競爭的環境中,這會激發他們的斗志和競爭意識,學會面對壓力并作出正確選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應對能力。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旁觀了一場學校籃球隊集訓的分組對抗賽,充分體會到競技比賽對培養競爭意識與應對能力培養的作用:隊員A 和B 分別是比賽雙方的對位球員,一開始,A 的連續兩次突破上籃均被B 蓋帽,面對對手的強硬防守,A 并沒有沮喪,而是靈活變通,在再次突破上籃時,選擇了在對手防守最嚴密的時機傳球給跑位更加自由的隊友,讓隊友輕松得分。而B 發現A 調整了進攻方式后,也調整了自己的防守策略,防守中留意A 的傳球路線,又成功搶斷了兩次。A 發現B 的防守變化后,又改變了自己的進攻方式,做出了佯裝要傳球的假動作分散B 的防守注意力,卻選擇了自己進攻上籃得分。A 和B 根據對手的變化不斷調整有利于自己的攻防策略,可見團隊競技項目可以培養學生在面臨競爭壓力時,學會理性分析形勢,作出正確選擇,培養競爭意識。
我校為了幫助學生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由體育組聯合音樂組的老師,共同設計出了一套能配合節奏的“洗手歌”手部動作,并在全校進行推廣。讓學生們在班會課、體育課、音樂課時跟著播放的“洗手歌”進行動作練習和展示,一邊唱一邊做出正確的洗手步驟,包括打開水龍頭、潤濕手掌、擦手掌心與手背、擦拇指、其他手指等,反復練習,直到熟練為止。過了一段時間,學校組織的監測顯示,學生洗手的頻率和質量都有明顯提高。許多學生也表示,他們看到水龍頭或聽到流水聲,“洗手歌”就會自動在腦海中播放,這使得他們很自然地就想起應該洗手,并且按正確步驟進行,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健康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