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竹青
“去年,我們通過建設棚頂光伏工程實現清潔能源發電,同時在棚下將光伏科技與現代食用菌養殖技術有機結合,發展現代高效農業,既具有無污染零排放的發電能力,又不額外占用土地,實現了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月9日,呂梁市交口縣韋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韋禾農業”)董事長李亮說。
當日,《科學導報》記者在韋禾農業“菌光一體”現代食用菌產業園內看到,湛藍色的光伏發電板靜靜地屹立在園區的養菌室大棚頂上,200萬棒香菇菌棒在育菌培育室內享受著適宜的調節溫度。
交口縣韋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是集技術研發、菌種生產、菌棒生產、食用菌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現代化食用菌企業,是呂梁市食用菌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理事長單位。公司于2020年被山西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山西省食用菌產業示范園”,2021年被呂梁市認定為香菇種植加工試點示范單位,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
“多年來我們與上海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江南大學食品工程學院等全國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在液體菌種開發利用、菌種研發、食用菌功能食品開發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表f禾農業副總經理梁宏全向記者介紹了他們“高大上”的技術合作單位和生產規模,“新的生產線科技含量高,年可生產菌種250萬公斤、菌棒3000萬棒,基地種植500萬棒,輻射帶動500萬棒,加工1萬噸?!?/p>
為了提高食用菌自主生產能力,韋禾農業創建了呂梁市食用菌技術研發中心,自主研發適合北方地區的香菇菌種、菌棒生產工廠、深加工生產車間、標準菇棚、國內首家數字化食用菌工廠等生產技術模式,自主探索研究了國內領先香菇液體菌種、全自動化制菌、智能化工廠養菌、標準化管理出菇、冷涼地區夏季香菇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等技術成果,授權27項實用新型專利,申報兩項發明專利。企業累計技術創新投入經費達到6000萬元,實現了香菇全產業鏈信息化、智能化、工廠化、標準化生產。
先進的生產技術加上好的幫扶模式,使幫扶企業有后勁,脫貧戶增收不再愁。農戶入駐園區承包菇棚,與公司達成統一制棒、統一發菌、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建棚、統一物資供應、統一組織銷售,分戶經營六統一分承包菇棚協議,自主經營管理出菇。2018年,共有63戶貧困戶入駐園區,年底政府菌棒獎補92.5896萬元。2019年,新增73戶貧困戶與公司簽訂購買菌棒寄養公司模式,年底戶均分紅7500元。公司在統一制棒環節,參加了一保通保險服務,降低了菌棒在生產過程中損失的風險。
今年37歲的李明明是石口鄉下蒿城人,全家4口人,2014年因無技能、收入來源單一,被認定為貧困戶。2018年在韋禾公司承包香菇棚3個,當年就實現了增收脫貧。嘗到了甜頭后,2020年李明明承包的香菇棚增加到12個。
“我們生產的香菇及香菇菌棒遠銷到西安、鄭州、深圳、太原等地,香菇菌棒連續兩年出口至韓國,香菇棚的建設以及香菇的生產帶動了附近22個行政村、2000余戶農民、4050余人增收2600余萬元?!崩盍帘硎?,下一步公司將與山西呂梁潤農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產1500萬棒1500萬公斤的菌種項目,總投資9000余萬元,將大幅提高菌種以及菌棒的生產,為交口縣石口鄉食用菌專業鎮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