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地域文化是城市外部形象和深厚底蘊的綜合表達,也是城市能夠不斷創新發展的不竭源泉。由此,城市形象的塑造顯得尤為重要。提升城市形象應注重挖掘和融合地域文化,在地域特色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文化,從而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提高競爭力。圍繞鶴壁城市文化資源挖掘、鶴壁城市形象塑造現狀以及鶴壁城市形象塑造策略展開論述,以期促進鶴壁城市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地域文化;城市形象;鶴壁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城市隨著人類的聚居,在一方水土中逐漸繁衍生息,不斷壯大。一直以來,與中國神魔小說《封神榜》相關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提及“封神”故事,人們很容易想到此段歷史故事的梗概,但說到《封神榜》故事的發生地,卻答不上來。答案是河南省北部的城市——鶴壁,相傳其因仙鶴棲于南山峭壁而得名。本文從地域文化與城市形象的關系出發,闡述鶴壁獨特的歷史文化與特有的人文旅游資源,探討鶴壁文化的呈現方式,進而為鶴壁城市形象塑造提出具體策略。
一、地域文化與城市形象的關系
地域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條件、人文風俗中,經過長期的歷史沉淀形成的,最大的特質就是鮮明性與穩定性。其是每座城市最具特色的地域資源,是城市形象塑造過程中最鮮明的符號。鶴壁的歷史底蘊豐厚,地域文化顯著,培養了眾多名士,孕有姓氏文化、《詩經》文化,以及廟會、泥塑等非遺文化。
城市形象是城市整體化的精神與風貌,是建構在“形象”與“文化”雙重概念之上的復雜整體。從某種意義來講,城市即文化的產物,是在特定地域自然環境下形成的社會價值觀念、文化習俗、集體審美等共有觀念。如今,蘊含悠久歷史文化的鶴壁卻未發展為理想狀態。鶴壁若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迎頭趕上,甚至拔得頭籌,就不得忽視地域文化在城市形象塑造過程中扮演的角色。
二、鶴壁城市文化資源挖掘
(一)商朝古都,《詩經》文化
鶴壁發展至今,在地域上劃分為兩縣三區,鶴壁轄區內的淇縣古稱朝歌,是殷商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淇縣境內的云夢山是一處4A級景區,被譽為“中華第一古軍校”。相傳是戰國時期鬼谷子的隱居地,也是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等名士的求學地。鶴壁轄區內的浚縣古稱黎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儒商鼻祖端木子貢的故鄉。浚縣的正月古廟會已有1 600多年的歷史。另外,浚縣大伾山擁有摩崖大佛及石刻。關于伾山大佛,有“八丈佛爺七丈樓”之說,是全國最早、北方最大的石佛之一。同時,鶴壁也是《詩經》文化的重要源頭,淇水穿城而過,在《詩經》中描繪淇河兩岸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的詩歌多達39篇。淇水雖不長,但其在《詩經》中卻源遠流長,吟唱至今。鶴壁實為一塊風水寶地,擁有秀麗的自然風景、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眾多杰出的人才。
(二)鶴壁窯與泥咕咕非遺文化
鶴壁除了有悠久的歷史外,還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以鶴壁窯與泥咕咕為代表。鶴壁窯,又稱鶴壁集窯,是位于鶴山區鶴壁集西側的一處窯址。它屬于民窯,歸入磁州窯系。鶴壁窯最早燒制于唐代,歷經五代、北宋、金、元等朝代,持續了500多年。在唐代,鶴壁窯以白釉為主,黃釉和黑釉也有產出;到了宋金時期,鶴壁窯達到了巔峰,尤以白地黑花的瓷器最具代表性。鶴壁窯的瓷器圖案以花草、禽獸為主,還有一些富含生活氣息。這些圖案清新活潑,生動有趣。鶴壁窯的瓷器造型優美,工藝精湛,風格樸素、自然低調,有“和光同塵,分外妖嬈”之美譽。如今,鶴壁窯的瓷器成為珍貴的文物,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和研究。
泥咕咕是河南鶴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泥咕咕外形活潑,其尾部帶有兩個可以吹出響聲的孔。泥咕咕源于古代人們對于鳥類的崇拜,是農耕文明及民俗文化發展的產物,其出現于遠古,興盛于隋唐時期,共分為飛禽、走獸、人物、風物四大類,每一類別的作品都獨具特色。
(三)現代化城市建設中的櫻花文化
鶴壁在現代化城市建設中,引入了具有現代氣息的櫻花作為塑造城市形象的元素。截至2023年,鶴壁已成功舉辦了九屆櫻花節。華夏南路被譽為“最美櫻花大道”,游客們可以一步一樹地欣賞到迷人的櫻花景色。這條路不僅是游客打卡賞櫻的熱門地點,還是鶴壁向外展示的一張亮麗名片。第九屆中國(鶴壁)櫻花文化節的主題為“浪漫櫻花·富美鶴城”,在宣揚櫻花文化的同時,還舉辦了鶴壁文創設計大賽、“鶴舞櫻飛”馬拉松賽、“十里櫻花十里詩”櫻花文化節音樂會、夜游櫻花燈光秀、“櫻舞逢春·花開鶴城”櫻花文化節推廣策劃活動、春季文化旅游宣傳推介活動等。在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時,也促進了城市文旅的融合,加強了城市品牌形象的創建。
三、地域文化視角下鶴壁城市形象塑造現狀
鶴壁市堅持將文化與旅游相結合,通過精心謀劃和布局,積極挖掘城市的傳統文化,不斷加快實現文化旅游產業的高質量融合發展。同時,不斷完善和提升《鶴壁市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和《鶴壁市“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對全市的文化旅游發展進行整體設計,統籌協調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
(一)城市定位明確,缺乏綜合規劃
鶴壁在城市形象塑造過程中,不斷加強城市空間布局優化、生態修復和功能完善,積極開展綠色社區建設,致力打造一個精致、精品的城市。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目標逐漸在人們的視野中淡化。鶴壁雖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但在城市公共設施及民眾的心中卻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記。鶴壁整體規劃還有待加強,城市各區域呈各自發展的態勢。在現代城市化建設中,鶴壁城市化建設也有盲目模仿其他城市的傾向,在舉行一年一度的櫻花文化節過程中,缺乏地域文化的加持,沒有將朝歌文化、姓氏文化、《詩經》文化、非遺傳統手工藝文化等很好地融入其中。
(二)旅游文化資源有待整合
人們想要了解一座城,往往先從其旅游資源著手,再通過實地觀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深入了解該城的地域文化。鶴壁旅游資源主要分為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古跡、人文景觀、紅色旅游基地四類,具體景觀名稱如表1所示。鶴壁旅游文化資源雖多,但各個景點之間卻距離較遠,且沒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統,游客多以自駕游的方式前來。此外,部分自然景觀及歷史文化景觀存在門票略高等情況,未能充分調動當地及周邊人們的消費積極性。人文景觀及紅色旅游基地雖無門票壓力,但也存在缺乏完善的公共設施、規劃不合理等問題。如人文景觀存在停車難、交通堵塞等突出問題。鶴壁的紅色旅游基地雖在扶貧及鄉村振興過程中見效頗豐,但教育基地大多在鄉村,仍存在公共設施有待完善、缺乏人員管理、宣傳效果不佳等問題。
(三)地域文化傳播效果不佳且缺乏特色
鶴壁地域文化雖較多,但城市文化、文旅資源以及城市重大節事活動卻未能有效傳播。鶴壁重大新聞及活動大多通過鶴壁新聞網、鶴壁市人民政府、無限鶴壁App、鶴壁融媒、《鶴壁日報》等媒介傳播,但這幾個平臺的點擊量卻不樂觀。大多居民獲取信息的途徑有限,甚至具有滯后性,導致文化的傳播效果不佳,從而間接影響了旅游景點節事活動信息的傳播。
人們談及熊貓、火鍋,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川;提及鐘樓、鼓樓、兵馬俑,會想到西安;說到牡丹花、老君山,便紛紛想要奔赴洛陽。地域的一兩個文化元素,若能得到有效宣傳,就能達到有效表達地域特色的效果。但有著好山好水好文化的鶴壁旅游業卻在推動過程中面臨許多羈絆。目前,鶴壁現代化城市建設比較重視櫻花文化節,人們可以看到相關的報道,但往往僅限于節日的前后月,其他旅游景點的宣傳大多是通過抖音、快手、西瓜等短視頻平臺呈現,且大多為短時間內的網紅打卡點。例如,鶴壁城市中矗立著《馬踏飛燕》雕塑,鶴壁官方媒介對于此缺乏有效宣傳,尚未形成獨屬于鶴壁城市的特色文化。
四、地域文化視角下鶴壁城市形象塑造策略
(一)將非遺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發展相結合
地域文化與城市形象的塑造形影不離,優秀的地域文化不應被掩埋,而應走進居民的生活之中。
鶴壁非遺文化的代表,當屬鶴壁瓷窯與泥咕咕。自1963年起,鶴壁窯遺址被列為河南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逐漸為大眾所熟知。如今,以白地黑花為代表的鶴壁窯已成立特有的博物館供人們參觀與學習。另外,在鶴壁窯博物館周邊,還設立了以“瓷之源”為主題的鶴壁窯文化公園,以白地黑花進行墻繪創作,以瓷器外輪廓及衍生產品進行主題公園空間設計,別具一格。然而由于鶴壁窯博物館地處鶴山區,距離城區較遠,且部分時間段在進行園區修繕,前來博物館參觀的人群并不多,網上評分與居民參與度也較低。鑒于鶴壁窯參與度較低的情況,相關部門應做好宣傳工作,開設瓷器制作體驗中心,推動中小學及高校組織研學活動,并擴大鶴壁窯文化公園的建設面積,多開展一些線下活動,讓居民可以參與其中,以增加對鶴壁窯的了解。
2007年,鶴壁浚縣古廟會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每年的古廟會期間,人們都可以欣賞到泥咕咕的身影。目前,浚縣的西楊玘屯村成立了泥咕咕文創旅游合作社,他們負責對泥咕咕產品進行統一包裝、銷售和宣傳,并積極發展特色的研學旅游項目。這一舉措不僅有助于傳承泥咕咕泥塑文化,而且為鄉村振興做出了貢獻。對于后期泥咕咕的傳承,應在周邊增加泥咕咕產品線下體驗店,開發創新泥咕咕衍生文創產品。另外,增設線上店鋪的運營,讓泥咕咕走進全國千萬家。
(二)利用專業的設計理念支持城市設計工作的開展
鶴壁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發展規劃中,應尋找專業團隊設計出優秀的城市標志、城市宣傳口號、城市IP形象等,將地域文化融入設計作品,塑造出具有獨特個性的城市名片。在弘揚地域文化、增強居民文化自信的同時,應多舉辦以地域文化為主題的設計比賽,通過集思廣益的方式,不斷探尋城市的地域優勢,優化城市公共設施,展現城市風貌,從而塑造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
此外,文創產品在傳播地域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故宮文創、敦煌文創、三星堆文創等。鶴壁同樣擁有豐厚的地域文化,也應在文旅結合中促進文創產品的開發,打造獨具特色的“鶴壁禮物”。
(三)做好城市品牌形象的宣傳推廣
在信息化時代,文旅發展及線上宣傳對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重大影響。以河南文旅神都洛陽為例,通過古裝角色扮演,在龍門高鐵站采用“恭迎公主殿下回城”的形式吸引了眾多外地游客,樹立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品牌形象。在河南文旅突飛猛進的背景下,鶴壁也應趁熱打鐵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創新傳播媒介,強化“傳承創新”遺產保護利用,完善“產旅融合”產業要素體系,加快打造“一山兩河五板塊”發展格局——“一山”:構建南太行山水休閑度假帶。“兩河”:建設淇河生態文化旅游帶、大運河文化旅游帶。“五板塊”:建設五大特色文化旅游片區,商周(衛)文化旅游板塊、運河古城文化旅游板塊、傳統村落休閑度假板塊、城市活力休閑旅游板塊、高山生態康養旅游板塊。鶴壁文旅在推進的過程中應多采用互聯網媒介,進行線上售票、多景點聯動、博物館非遺資源數字化等。同時,鶴壁在自媒體時代要發揮好人民群眾的傳播作用,引導群眾積極共創城市形象,共建城市品牌,共享城市生活。
五、結語
地域文化是獨特的,它對于城市形象的塑造功不可沒。因此,鶴壁在今后的城市形象塑造中應厚植地域文化、合理規劃、創新發展思路、加強城市宣傳,通過充分整合已有的文化資源,展現城市豐富多彩的魅力。在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道路上,鶴壁也應緊跟時代步伐,將自身優勢與當代互聯網媒體相結合并進行傳播,讓更多的人看到河南省北部的這座城市。
參考文獻:
[1]吳蓉.黃河文化視域下鄭州城市形象塑造研究[J].新聞傳播,2023(21):115-117.
[2]邊坤.蒙古族傳統文化在地域城市形象構建中的表達研究[J].包裝工程,2020(18):339-343.
[3]勾悅.地域文化視角下助推貴州省安順市“非遺+”城市形象建構與傳播策略探討[J].西部旅游,2023(8):57-59.
[4]任家萱.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設計表現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2(7):85-87.
[5]熊雪,沙雨田.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對青年吸引力研究:以杭州為例[J].美與時代(上),2022(3):24-29.
作者簡介:
李爽,河南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李豪東,碩士,河南科技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書法創作與理論、中國畫創作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