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投融資管理在企業運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當前我國企業在投融資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本文深入分析了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如投資決策不科學、融資渠道單一、風險管理不足等。在上述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解決對策,以期提高企業的投融資管理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投融資管理;投資決策;融資渠道;風險管理
企業的投資和融資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企業開拓市場,提高綜合實力,獲得更大的利益。一個好的投融資體系,對企業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是一個企業做大做強,增加利潤,完成各種經營中重大活動的基礎。投融資管理還能確保企業的投資資金能夠順暢地流動,消除企業的金融風險,從而建立一個良好的企業投融資環境。
投融資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獲得更大的經濟、社會效益而采取的一種有效形式。企業投資與融資是企業總體發展進程中的一個核心,它既是企業持續、平穩運轉的源泉,又對企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對企業進行有效的融資與投資管理,以提高企業的經營水平,促進企業的發展。企業要想不斷加強投融資管理,首先就要從企業投融資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入手,提高企業投融資管理的認知;其次一定要對企業投融資的基本類型與特點區分歸類;最后是企業要時刻遵循企業投融資管理的四項原則,即科學決策、風險管理、多元化融資以及長期規劃。在此前提下,企業應明確并設立符合自身的企業投融資管理目標。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風險也日益增大,這就要求對企業進行有效的投融資管理。企業應能對流程中現存的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問題的主要表現為:投融資不科學、融資渠道單一、缺乏有效的投融資資金管理體系。針對以上問題,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強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目前存在的投融資風險,同時保證投融資的結構合理,從而讓企業在今后的投融資活動中保持穩健良好的發展態勢。
一、企業投融資管理概述
1.企業投融資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企業投融資管理是指企業為了實現經營目標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對內外環境的分析和判斷,運用各種投融資手段和工具,對企業的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進行計劃、組織、監督和協調的過程。企業投融資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投融資管理,企業可以調整經營規模和方向,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2.企業投融資的基本類型和特點
企業投融資按照資金來源和運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兩種類型。內部融資是指企業通過自身的經營和發展,積累資金并進行投資,具有自主性高、成本低、風險小的特點,但同時也存在規模小、周期長的限制。外部融資是指企業通過向外部投資者籌集資金并進行投資,具有規模大、速度快、多元化的特點,但同時也存在成本高、風險大的問題。
此外,企業投融資還可以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兩種類型。直接投資是指企業直接將資金投入目標項目或產業,獲取經營收益,具有控制性高、參與度強的特點,但也存在風險大、周期長的限制。間接投資是指企業通過購買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間接參與目標項目或產業的經營和發展,具有風險小、流動性高的特點,但也存在控制性低、收益不穩定的問題。
3.企業投融資管理的核心目標和原則
企業投融資管理的核心目標是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和可持續發展。通過對內外環境的分析和判斷,企業投融資管理能夠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能夠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和投資風險,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調整經營規模和方向,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能夠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投融資管理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 科學決策。企業投融資決策是企業經營中的重要決策,因此必須建立在科學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在做出投融資決策時,企業需要對市場、行業、項目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以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同時,企業還需要避免盲目決策和主觀決策,避免決策失誤給企業帶來損失。
(2) 風險管理。企業投融資管理必須重視風險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投資風險和融資風險。在投資方面,企業需要進行風險評估和預測,制定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以降低投資風險。在融資方面,企業需要選擇合適的融資渠道和工具,控制債務規模和負債率,以降低融資風險。
(3) 多元化融資。企業應該通過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工具,降低融資成本和提高融資效率。多元化融資包括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資產證券化等,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和經營目標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通過多元化融資,企業可以降低單一融資方式的風險,提高融資的靈活性和效率。
(4) 長期規劃。企業投融資管理應該具有長期規劃意識,著眼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企業需要制訂長期的投融資計劃,明確投融資目標和方向,以確保企業的投融資活動與經營戰略相一致。同時,企業還需要考慮未來的市場變化和政策調整等因素,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以保障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總之,為了實現企業投融資管理的核心目標,企業需要遵循科學決策、風險管理、多元化融資和長期規劃等原則。通過科學的分析和判斷、有效的風險管理、多元化的融資策略以及長期的規劃視角,企業可以更好地實現其投融資目標,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1.投資決策不科學
(1) 缺乏科學的投資規劃和戰略
企業在投資前沒有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也沒有制定科學的投資規劃和戰略,導致投資方向不明確、投資目標模糊,使得投資行為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企業在投資過程中缺乏明確的指導方向,無法有效地配置資源,甚至可能因為錯誤的投資決策而遭受損失。
(2) 投資決策缺乏獨立性和客觀性
企業的投資決策往往受到個人主觀意愿和情感的影響,缺乏獨立性和客觀性。這可能導致企業投資一些不熟悉或與主營業務不相關的領域,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缺乏獨立性和客觀性的投資決策還可能受到企業內部利益紛爭和權力斗爭的影響,導致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3) 投資后期管理和監督不足
在投資后期,一些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對投資項目的進展、風險和控制缺乏有效的跟蹤和監督,導致投資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甚至可能產生損失。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機制,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可能無法及時發現潛在的問題和風險,也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此外,由于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缺乏有效的跟蹤和監督,也可能導致企業無法及時調整投資策略或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來提高投資效益。
2.融資渠道單一
(1) 過于依賴銀行貸款
許多企業以銀行貸款作為融資的主要渠道,缺乏對其他融資渠道的考慮和探索。然而,銀行貸款通常受到信貸政策、經濟形勢和銀行風險偏好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如果企業過度依賴銀行貸款,當信貸政策收緊或銀行風險偏好下降時,企業可能面臨融資困難或高昂的融資成本。
(2) 缺乏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工具
企業缺乏對多元化融資渠道和工具的了解和運用,無法有效利用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資產證券化等其他融資方式來降低融資成本和提高融資效率。這些企業可能只依賴于某種單一的融資方式,如銀行貸款或內部積累等,導致資金來源有限,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
(3) 融資成本高,效率低下
在融資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信用評級不足等原因,導致融資成本較高、效率低下的問題,甚至企業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或手續費來獲取資金,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負擔,也限制了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和工具,企業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籌集資金,降低了融資的效率。
3.缺乏有效的投融資資金管理體系
當下是“現金為王”的時代,健康的現金流是維系企業生命的關鍵。企業尋求新的發展,面臨著相關多元的投入,包括資本運作、產業投資、股權收購等大量資金投入,缺乏有效的投融資資金管理體系,造成短貸長投、或盲目利用企業盈余資金進行投資,面臨投資回收期過長或投資收益不符預期時,企業將會陷入資金短缺甚至破產的困境。
三、解決企業投融資管理潛在問題的對策
1.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1) 制定科學的投資規劃和戰略
企業應在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科學的投資規劃和戰略。這包括明確企業的投資方向、目標、步驟和風險控制等,以確保企業的投資行為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例如,企業可以制訂年度投資計劃,明確當年的投資方向、投資金額和預期收益等。在制訂投資計劃時,企業需要對市場趨勢、行業狀況、競爭情況等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結合自身的資源和優勢,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投資策略。
(2) 增強投資決策的獨立性和客觀性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投資決策機制,避免個人主觀意愿和情感對投資決策的影響。在投資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估,以確保投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例如,企業可以設立投資決策委員會或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對投資項目進行獨立的評估和決策。委員會或機構成員應具備專業的投資知識和經驗,能夠根據市場變化和企業實際情況做出科學決策。此外,企業還可以引入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和方法,對不同資產進行組合配置,以降低投資單一資產的風險。
(3) 加強投資后期的管理和監督力度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投資后期管理和監督機制。通過對投資項目的進展、風險和控制進行有效的跟蹤和監督,確保投資效果達到預期目標,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降低經營風險。
例如,企業可以建立投資項目檔案管理制度,對每個投資項目的進展情況、風險狀況等進行詳細記錄和分析。同時,企業還可以設立專門的投資管理部門或團隊,對投資項目進行全程管理和監督。此外,企業還可以與被投資方建立定期溝通和協調機制,及時了解被投資方的經營狀況和市場變化情況,為企業的投資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2.拓寬融資渠道
(1) 發展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工具
企業應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工具,如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資產證券化等。通過合理利用不同的融資渠道和工具,可以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同時分散融資風險。
例如,企業可以通過發行股票或債券進行直接融資,也可以考慮進行資產證券化或租賃資產進行間接融資。通過結合不同的融資渠道和工具,企業可以實現資本結構的優化和調整,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此外,企業還可以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或進行股權轉讓等方式進行股權融資,以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
(2) 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拓寬融資渠道
企業應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以獲得更多的融資機會和資源,了解更多的融資政策和措施,進而拓寬融資渠道。
例如,企業可以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了解最新的融資政策和產品信息,獲得專業的融資建議和服務。此外,企業還可以參加金融論壇、投融資會議等活動,與投資者、其他企業及金融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拓展業務范圍和資源渠道。通過與金融機構的合作和交流,企業可以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實現投融資管理的多元化和專業化。
3.加強投融資資金管理
企業應建立有效的投融資資金管理體系,包括投融資項目專項資金預算,納入企業財務預算管理,確定資金平衡及支付順序原則,完善資金預警標準及應急預案,建立投融資項目資金市場化管理考核機制等,以降低投融資資金匹配問題造成的資金風險。
4.加強風險管理
(1) 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企業應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包括風險識別、評估、監控和應對措施等。通過對投融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識別和評估,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以降低潛在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企業可以建立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或團隊,對投融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全面識別和評估。風險管理部門應具備專業的風險管理人員和技術支持,能夠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變化情況制定相應的風險評估方法和應對措施。此外,企業還可以建立完善的風險監控和報告制度,對風險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和報告,以確保管理層及時了解風險狀況并采取應對措施。
(2) 建立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
企業應建立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對投融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通過對風險的評估和預警,企業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潛在問題,避免風險擴大對企業造成更大的損失。
企業可以建立風險評估模型或指標體系,對投融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模型或指標體系應基于企業的實際情況和市場變化情況制定,能夠反映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因素。同時,企業還可以建立完善的風險報告和應對制度,對風險狀況進行及時報告和應對處理,以避免風險擴大對企業造成更大的損失。通過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和預警機制,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投融資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降低潛在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5.培養專業投融資人才
首先,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投融資培訓體系,包括投資策略分析、融資渠道選擇、風險管理技巧等方面。通過定期的培訓和學習,企業可以提高員工的投融資專業素養和技能,使員工能夠更好地理解和執行企業的投融資戰略。
其次,企業需要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在投融資領域,具備不同經驗和技能的人才對于企業的成功至關重要。通過招聘、內部選拔和外部引進等方式,建立一支具備豐富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投融資團隊。同時,企業還需要關注人才的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和激勵機制,以保持團隊的穩定性和戰斗力。
最后,企業需要營造良好的投融資管理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良好的投融資管理文化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高企業的投融資管理水平和效率。企業可以通過倡導誠信、創新、合作等價值觀,建立積極向上、團結協作的工作氛圍,為企業的投融資管理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
四、結語
企業投融資管理在企業經營中具有重要地位,對于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具有重要影響。當前我國企業在投融資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提高投資決策的科學性、拓寬融資渠道和加強風險管理等是解決企業投融資管理潛在問題的有效對策。總之,企業投融資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投融資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研究中,需要進一步探索企業投融資管理的相關措施,全面貫徹落實到企業的發展和運營當中,提高投融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亮.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路徑探究[J].商業觀察,2023(30):98-101.
[2]雷利春.企業投融資管理的潛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23(19):73-76.
[3]陳渭泉.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財富生活,2023(16):4-6.
[4]趙成德.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商場現代化,2023(9):116-118.
[5]穆欣欣.企業投融資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其應對策略分析[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3(8):127-129.
[6]周美容.企業投融資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時代經貿,2022(12):56-58.
作者簡介:庾慶菲(1991— ),女,廣西來賓人,中級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