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毓
奧迪集群的財務年會,話題圍繞著盈利與電動化展開:2024年要繼續賺錢,銷售回報率要達到14%;2024要聚焦電動,中國市場的純電平臺將會追求本土化。
大眾汽車集團有四大品牌集群,奧迪集群包括奧迪、賓利、蘭博基尼以及杜卡迪。此外,還有聚齊大眾乘用車、大眾商用車、斯柯達、西雅特/CUPRA的核心集群,涵蓋曼恩、Navistar、大眾卡客車的卡車集群,以及運動豪華集群(保時捷)。由此,本文提到的奧迪集群,無論產品還是營收,大部分是指四品牌的總體表現。
對于汽車工業而言,2023年依舊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全球經濟復蘇依然緩慢,地區分化不斷加劇;在汽車市場,中國和其它地區都有新品牌出現,原材料成本不斷上升,半導體短缺的影響仍然存在,純電市場的增長也有放緩的趨勢。
奧迪集群董事會主席Gernot Dollner說,在這樣的經濟環境與競爭態勢下,奧迪集群取得了亮眼的成績,不僅在各個核心市場均實現增長,且增幅高于市場總體趨勢。
2023年,奧迪集群交付了189.5萬輛奧迪、賓利和蘭博基尼(2022年161.4萬輛);全電動車型全球交付增加51%,美國市場交付上漲55%。
2023年,奧迪集群的銷售收入增長至699億歐元,增幅13%;凈現金流47億歐元(2022年48億歐元),營業利潤率9.0%(2022年12.2%)。
奧迪集群負責財務、法務與IT的董事會成員Jurgen Rittersberger說,賓利、蘭博基尼和杜卡迪的業績飆升,為集團立下汗馬功勞,進一步證明集團的經營狀況良好。
賓利2023年共交付1.36萬臺,總營收29.38億歐元,銷售利潤5.89億歐元,銷售回報率為20.1%,略高于20%的戰略目標。在未來的幾年當中,賓利將逐步實現產品陣列電動化。
蘭博基尼2023年首次突破交付萬輛大關,較2022年增加912輛跑車和SUV。其營收增加12.1%,達26.63億歐元;銷售利潤7.23億歐元,銷售回報率達27.2%,創下了歷史新高。其首款V12插電混動超跑Revuelto,提車的平均等待期達到24個月;去年亮相的LANZADOR純電概念車,展示了純電出行的未來。
杜卡迪2023年繼續領跑全球摩托賽事,成為摩托GP車手與廠商的雙料總冠軍。賽道之外的杜卡迪同樣成績斐然。2023年全球摩托車交付量達 58,224 輛,創下了歷史第三的佳績;受益于優化產品陣列,堅持豪華戰略與嚴格的成本控制,銷售利潤超過去年同期。
有了如此亮眼的成績打底,使得Jurgen對于未來的投資與盈利信心大增。他預計到2028年的投資總額將達到410億歐元,其中70%的投資用于推進電動化與數字化的發展。
Jurgen將遠期的營業銷售回報率目標設定為14%。為了實現這一超過55%的大幅躍升,奧迪集群必須在未來幾年優化生產網絡,削減生產成本;優化產品序列,降低生產復雜性;縮短決策路徑,提高運營靈活性。最重要的一點是,發布更多引領消費潮流、受到市場追捧的新產品。
日前下線的奧迪Q6 e-tron,是一大波產品攻勢的開端。2024年-2025年,奧迪將有20款全新車型問世,產品系列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年輕。
在PPE平臺的賦能與全新E3 1.2電子架構的加持下,奧迪Q6 e-tron實現了全域800V、全域效能提升及全域智能控制。它搭載94.9千瓦時的鋰離子電池,可實現續航625公里(WLTP);它可以在短時間高效充電,10分鐘就可以獲得255公里的續航補能。
奧迪Q6 e-tron是首款基于PPE豪華純電平臺打造的量產車型,也是英戈爾施塔特(奧迪總部)生產的首款純電動車,標志了四環品牌向高端電動化的成功轉型。
在長春,奧迪一汽新能源工廠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正式啟動生產,已經在英戈爾施塔特投產的奧迪Q6 e-tron,尚未正式亮相的奧迪A6 e-tron,都會在這里落戶,成為奧迪進入中國純電市場的先鋒。
在長三角,奧迪將和上汽一起開發全新的電動汽車。需要明確的是,這一合作不僅是要出新產品,更要通過設計、質量以及駕駛動態的中西融合,誕生前瞻智能網聯能力的電動化平臺。其終極目標就是助力奧迪在新賽道上既有沖勁,更有后勁。
除此之外,專為燃油車的PPC平臺有望在夏末到來,全新一代燃油車型將在2025年至2027年推出。有消息稱,即將換代的奧迪Q6、奧迪A5,將是PPC平臺的首發車型。
這意味著,奧迪在中國市場將同時推進三大平臺,覆蓋純電、插電與燃油車市場。奧迪還在關注中國市場電動車的競爭,考慮通過降低軟件的復雜性、選配的反復性,推出更具成本優勢的電動車。
在Gernot Dollner的藍圖中,14%的銷售回報率,與多達20款的車型攻勢并行不悖。有了良好的盈利作為財務基礎,才可以投資高科技技術;有了兼顧品質、科技與動態駕駛的奧迪車型,才有值得期待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