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湞,陳芷潔,陳秀明,連曉文,付慧中,蔡樹河
(1.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省康復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 福州 350003;3.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南平人民醫院,福建 南平 353000)
失眠是指人們在理想的睡眠環境下,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感到不滿意的主觀感受,甚至可能對白天的社交能力產生負面影響[1-2]。失眠癥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影響規模占據全球成年人口的15%~24%,其中女性患者占比偏多。這一病癥對個體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產生重大且獨立的不良影響,成為一項不容忽視的健康風險因素[3],給個人和社會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4]。在西醫治療方面,美國內科醫師學會已將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作為失眠的一線療法。然而,鑒于認知行為療法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較高費用、療程較長、專業從業人員短缺以及成效并非立竿見影等問題,其在臨床推廣方面面臨一定的阻礙,藥物治療仍然是其主要治療方法[5]。臨床中最常用的是苯二氮?受體激動劑,包括兩類藥物——苯二氮?類藥物和非苯二氮?類藥物。苯二氮?類藥物能優化一些睡眠質量指標如入睡后覺醒時間、睡眠潛伏期等,但對于修復睡眠結構無益,且臨床上具有較強的成癮性和逆行性遺忘;非苯二氮?類藥物可改善客觀睡眠指標和失眠患者的日間功能障礙,但有引起頭痛、突然停藥發生一過性的失眠反彈等不良反應[6]。淺針作為針刺療法的一種可通過疏通經氣、調理臟腑、調和陰陽來治療失眠,具有不破皮、無痛的優點,易于被患者接受。鎮靜、山根穴均為臨床治療失眠的經驗穴,具有鎮靜安神的功效[7-8]。前期研究表明,淺針能夠降低失眠患者腦電興奮性且無不良反應[9]。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軸)是一個與睡眠有關重要的信號軸,可調節與睡眠有關的人體應激反應和應對壓力的能力,HPA 軸失衡會引起失眠[10]。 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皮質醇(COR)、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能夠反應HPA 軸功能變化[11-12]。本研究觀察淺針刺激鎮靜、山根穴治療原發性失眠的療效,并檢測患者血清ACTH、COR、CRH 水平探討其可能作用機制。
1.1診斷標準
1.1.1西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13](CCMD-3)中原發性失眠的診斷標準:① 以失眠為主訴,包括入睡困難、易醒、多夢、早醒、醒后難再睡、睡后不適,或白天困倦;② 極度關注失眠結果;③ 對睡眠數量、質量不滿,并因此感到苦惱或社會功能受損;④ 失眠發生的次數>3 次/周,持續時間>1 個月。同時符合上述所有條件,即可診斷為原則性失眠。
1.1.2中醫診斷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4]中關于“不寐”的診斷標準:① 輕者表現為難以入睡或睡后易醒,醒后難以重新入睡;重者徹夜難眠。② 常伴隨頭痛、頭昏、多夢、心悸、健忘等伴隨癥狀。③ 經實驗室和各系統檢查未發現異常。同時符合上述所有條件,即可診斷為失眠。
1.2納入標準 ① 符合以上中、西醫診斷標準;② 年齡18~70 歲,性別不限;③ 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評分>7 分;④ 治療前2 周內未接受中醫或西醫治療;⑤ 自愿參與本研究并且親自簽署知情同意書。
1.3排除標準 ① 因器質性疾病或精神障礙類疾病等導致的繼發性失眠;② 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及倒班、時差等引起的失眠;③ 酒精、藥物濫用及依賴;④ 在針灸的選定區域有疾病或皮膚炎癥;⑤ 腦及其他軀體器質性、精神障礙疾病或抑郁癥導致失眠。
1.4脫落標準 在試驗進行期間受試者未能完成試驗干預中途自行要求退出或失訪,視為脫落病例。
1.5一般資料 嚴格按照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選取于2022 年8 月—2023 年9 月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門診就診的原發性失眠患者60 例,運用SPSS 26.0 軟件生成隨機分配序列,將參與者以1∶1 的比例隨機分配在觀察組、對照組,每組30 例。在治療期間,觀察組有1 名受試者因工作調動而中途退出,實際完成29 例;對照組全部完成研究。2 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并獲批準(審批號:2022KS-025-01)
表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2 組一般資料比較(±s)
?
2.1治療方法
2.1.1對照組 予以艾司唑侖口服治療,受試者晚上臨睡前30 min 口服艾司唑侖片(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190901,規格:1 mg/片)1 片,每天1 次,7 d 為1 個療程,共2 個療程。
2.1.2觀察組 予以鎮靜、山根穴淺針治療。方案如下:① 取董氏奇穴中的鎮靜穴[15](位于兩眉頭之間正中之上三分處)和經外奇穴山根穴(兩目內眥連線中點)[16]。② 所采用的淺針系由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康復醫院吳炳煌教授研制,其針身長約6.8 cm,針柄長約4.4 cm,針身長約2.2 cm,而針柄處的橫斷面直徑約為0.15 cm。③ 操作步驟:取適量的消毒棉花,將其包裹在淺針針頭的尖端部分,確定穴位后,囑患者取仰臥位,將淺針針尖抵于所選取穴位表面,拇指輕抵針尾,用中指指甲在針柄上做上刮下推手法,從而產生輕微、柔和、均勻的震顫,以對穴位產生刺激效應。每推刮81 次為1 次刺激,頻率約90 次/min,每次刺激結束后,用拇指的指腹輕輕按壓針尾9 次,并逆時針旋轉6 次,每個穴位行3 個刺激量。每周進行5 次治療,每5 次治療為1 個療程,共2 個療程,療程中間須間隔2 d。
2.2觀察指標
2.2.1睡眠質量評估 治療前后采用PSQI[17]對受試者近1 個月的睡眠質量進行評估。該表總分范圍為0~21 分,共7 項。由于觀察組規定患者不能使用催眠藥物,因此催眠藥物的評分不會被計入。
2.2.2血清ACTH、COR、CRH 含量 檢測2 組治療前后血清ACTH、COR、CRH 含量。在干預前1 d 清晨(8 點鐘)空腹狀態下,由受過培訓的醫務人員抽取其肘靜脈血5 mL,置于采血試管內。經離心處理后,提取上清液,并將其置于-80 ℃的冷藏室中保存,以備后續檢測使用。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測定受試者血液中ACTH、COR 和CRH的含量。實驗結束后,以相同方法再次抽取血液樣本進行上述指標的檢測。
2.3臨床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WHO/WPO)》[18]制定。① 痊愈:睡眠恢復正常或睡眠時間達6 h 以上,睡眠程度較深,醒后自覺精力充沛;② 顯效:癥狀好轉,睡眠時間較治療前增加3 h 以上;③ 有效:癥狀減輕,睡眠時間較治療前增加不足3 h;④ 無效:治療后失眠無改善。
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6.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用(±s)表示,組內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用[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檢驗。等級資料用Kruskal-Wallis 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12 組治療前后PSQI 總分及日間功能障礙評分比較 見表2。
表2 2 組治療前后PSQI 總分及日間功能障礙評分比較[(±s)/M(P25,P75)] 分

表2 2 組治療前后PSQI 總分及日間功能障礙評分比較[(±s)/M(P25,P75)] 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1) P<0.05;與對照組比較,2) P<0.05。
?
3.22 組治療前后血清ACTH、COR、CRH 含量比較 見表3。
表3 2 組治療前后血清ACTH、COR、CRH 含量比較[(±s)/M(P25,P75)]

表3 2 組治療前后血清ACTH、COR、CRH 含量比較[(±s)/M(P25,P75)]
注:與治療前比較,1) P<0.05。
?
3.32 組治療前后臨床療效比較 2 組臨床療效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 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淺針源于九針中的“鍉針”,是用指甲在針柄部分進行上刮下推的操作以產生輕柔的震動和均勻的刺激,這些刺激不斷作用于經穴,以致其氣,調節因疾病導致的陰陽失衡。研究表明,淺針在治療失眠時可起到較好的療效。鄭曉艷和王雪方[19]研究表明,相較于西藥,淺針能顯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的失眠和疲勞狀態,提高生活質量。陳秀明等[20]發現淺針可改善失眠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可能是通過調整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之間的平衡以實現。
本研究所選取的鎮靜、山根穴為臨床經驗用穴,刺激鎮靜、山根穴能夠使得腦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進而優化其功能[21]。HPA 軸與睡眠相互作用,失眠會導致HPA 軸過度活躍[22]。ACTH 和COR對睡眠-覺醒平衡有重要作用,失眠患者的CRH 水平升高[23],針灸治療可恢復HPA 軸平衡,改善失眠癥狀[24-25]。
研究結果顯示,淺針刺激鎮靜、山根穴后患者的PSQI 總分以及各項評分均呈下降趨勢,同時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在改善患者日間功能障礙方面效果更佳。失眠會引發日間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白天出現疲憊、情緒低落、易激怒、身體不適和認知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而鎮靜催眠藥成癮性強,易導致次日殘留效應,如嗜睡和警惕性降低,停藥后可能出現反彈性失眠。針刺療法無毒副作用,可有效避免藥物成癮及戒斷綜合征等不良反應[26]。通過淺針治療能夠改善患者日間功能障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付慧中等[27]研究結論相似。淺針刺激鎮靜、山根穴可明顯降低原發性失眠患者血清中的ACTH、COR、CRH 水平,提示調控HPA 軸異常可能是其機制之一。
綜上,淺針刺激鎮靜穴和山根穴可以改善原發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特別是在提高日間功能障礙評分方面效果顯著,這可能與淺針能夠降低原發性失眠患者HPA 軸的ACTH、COR、CRH 水平有關,本研究可為淺針在該病的臨床應用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