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水土保持;石坎梯田;砌石量;定額
[摘 要] 石坎梯田作為一種常見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坡面治理中經常應用。在編制石坎梯田造價過程中,發現實際應用與2003年版的《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額》(簡稱《定額》)中規定有一定差距。以機械修筑石坎梯田為例,對比《定額》與《水土保持工程綜合治理 技術規范 坡耕地治理技術》(GB/T 16453.1—2008)、《水土保持工程設計規范》(GB 51018—2014)(二者統稱《規范》)計算的石坎砌石量,并結合其他作者的論文和實際應用進行了驗證,結果發現:《定額》核算的石坎規格明顯偏小,在實際應用中,易發生石坎垮塌;《定額》中規定的石坎砌石量遠低于實際應用中的砌石量,適配性差,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參考使用《定額》。
[中圖分類號] S157" [文獻標識碼] A" DOI:10.3969/j.issn.1000-0941.2024.05.019
石坎梯田作為一種坡面治理的工程措施,相比坡式梯田、土坎梯田有較多優點,如石坎穩固、占地面積小,土地利用率高,且石坎干凈,一般不生長灌草,蟲害較少等。隨著經濟的發展,石坎梯田越來越多地應用于梯田整修、坡耕地改造等工程中。筆者在修筑石坎梯田時,發現實際應用中石坎梯田的工程量與《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額》(簡稱《定額》)規定的有一定差距,同時依據《水土保持工程綜合治理 技術規范 坡耕地治理技術》(GB/T 16453.1—2008)、《水土保持工程設計規范》(GB 51018—2014)(二者統稱《規范》)中關于石坎梯田工程量的規定計算,發現其結果與按《定額》核算的也有較大差別。筆者以機械修筑石坎梯田為例,對比《定額》與《規范》兩者確定的每公頃石坎砌石量,并結合其他作者的論文和實際應用進行了驗證,以探討《定額》中石坎梯田定額的適配性。
1 依據《定額》核算的石坎規格
選取原地面坡度θ為5°~10°、>10°~15°、>15°~20°、>20°~25°,田面寬5~15 m的石坎梯田進行分析。《定額》中石坎梯田分為人工修筑和機械修筑、揀集石料和購買石料。其中,揀集石料無石方用量,將石方折算成人工的用量;購買石料中人工修筑和機械修筑只是人工、機械用量不同,石方用量一致。根據《規范》中規定的梯田石坎頂寬0.3~0.5 m、邊坡坡比1∶0.1~1∶0.25,取頂寬0.4 m、邊坡坡比1∶0.2,以及《定額》規定的坡度、田面寬、石坎砌石量,推算石坎斷面面積、坎高,其結果見表1。
2 依據《規范》核算的石坎規格及砌石量
根據《規范》中規定的梯田石坎頂寬0.3~0.5 m、邊坡坡比1∶0.1~1∶0.25,取頂寬0.4 m、邊坡坡比1∶0.2;原地面坡度θ取中值,即5°~10°取8°、>10°~15°取13°、>15°~20°取18°、>20°~25°取23°,來核算石坎規格及砌石量,其結果見表2。
表2中,田面毛寬Bm=B+Hcot α,其中α為邊坡坡比,cot α=0.2;田坎高H依據式B=H(cot θ-cot α)計算得出;田面長L為每公頃長度,根據田面毛寬Bm計算得出;斷面面積S=(0.4+0.4+0.2H)×H/2;砌石量通過田面長乘以斷面面積計算得到。
3 《定額》與《規范》核算的結果對比分析
1)由表1、表2可知,依據《定額》核算的石坎規格明顯偏小,與《規范》中核算的有較大差別,在實際應用中,易發生石坎垮塌。
2)《定額》中規定的每公頃砌石量與《規范》核算的有較大差距,其中差值最大的為原地面坡度8°、田面寬8 m的砌石量,差值比例為80.46%;差值最小的為原地面坡度23°、田面寬5 m的砌石量,差值比例為46.04%,見表3。由此可知,《定額》中規定的梯田石坎砌石量遠低于《規范》核算的砌石量,兩者適配性差。
表3 《定額》與《規范》砌石量對比
4 驗證
1)選取杜珍華等《淺探水電移民工程高山峽谷地區石坎水平梯田優化設計》[1]一文中梯田的優化設計斷面與《定額》規定及核算的進行對比。該論文通過對石坎梯田斷面要素和工程量的分析,以田坎高和田坎側坡坡率作為設計變量,以每公頃梯田的造價為目標函數,提出了石坎梯田的通用優化設計數學模型,并進行了實際優化計算,提出了不同地形條件下經濟合理的石坎梯田斷面參數值。論文中優化設計后的每公頃砌石量與《定額》規定的差值大,其差值為336.25~1 368.63 m3/hm2、比例為62.01%~83.23%;與《規范》核算的砌石量差值小,其差值為11.21~525.64 m3/hm2、比例為1.54%~19.66%,見表4。由此可見,優化設計后的每公頃砌石量與《定額》規定的適配性差,更接近于《規范》核算的。
2)選取王相國等《丘陵區梯田優化設計研究》[2]一文中梯田的優化設計斷面與《定額》規定及核算進行對比。該文是根據丘陵區實際情況對梯田修筑參數進行了優化設計,并建立了適用于丘陵區的梯田優化設計數學模型。論文中優化設計后的每公頃砌石量與《定額》規定的差值大、差值比例更大,其差值為696.00~1 148.24 m3/hm2、比例為89.99%~172.28%;與《規范》核算的砌石量差值較小,其差值為284.76~461.63 m3/hm2、比例為21.77%~50.88%,見表5。由此可見,優化設計后的每公頃砌石量與《定額》規定的適配性更差,與《規范》核算的也有差別。
5 實際施工中的砌石量
1)2021年,行唐縣武莊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中有建設石坎梯田項目。該項目位于丘陵區,規劃面積3.2 hm2,坡向南,地面坡度約10°;完工后驗收梯田面積2.4hm2,田面寬11~15 m,共修筑梯田19塊,石坎總長2 548 m,平均坎高2.8 m,干砌石用量8 449 m3,合計每公頃干砌石用量3 520.42 m3,是《定額》中相應田寬的3.25~3.69倍。
2)2022年,行唐縣神樹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中有建設石坎梯田項目。該項目區原地貌為荒草地,坡度>10°~15°,設計單位按照《定額》中石坎梯田田面寬5~15 m進行設計,設計田面毛寬8.6 m,修筑石坎梯
田13.5 hm2,石坎采取干砌石,核算每公頃砌石用量823 m3,合計砌石用量11 110.5 m3。施工中發現,無法按設計完成石坎梯田項目,最終實際修筑梯田11.72 hm2,共干砌石坎3 480 m,平均坎高3.26 m,合計砌石用量11 140 m3,每公頃砌石用量950.51 m3。由此可見,實際修筑的梯田面積比按《定額》設計的面積少了1.78 hm2,但其每公頃砌石用量卻比按《定額》設計的多127.51 m3。
6 結論
將《定額》規定的每公頃梯田石坎砌石量與按《規范》核算的、論文中優化設計后的、實際工程中應用的對比,發現坡面越陡、田面越窄,兩者差值越小;坡面越平緩,田面越寬,兩者差值越大。因此,《定額》中石坎梯田定額的適配性差,在實際應用中需參照《定額》,因地制宜、合理規劃。
[參考文獻]
[1] 杜珍華,白霞.淺探水電移民工程高山峽谷地區石坎水平梯田優化設計[J].科學技術創新,2021(3):108-110.
[2] 王相國,王洪剛,王偉.丘陵區梯田優化設計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1,8(3):125-127.
第一作者: 霍建立(1974—),男,河北石家莊人,高級工程師,學士,主要從事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工作。E-mail: 386998803@qq.com
(責任編輯 張緒蘭)
[引用格式] 霍建立.石坎梯田定額應用探究[J].中國水土保持,2024(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