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戰峰
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踐行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以下簡稱“ESG”)理念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措施手段之一。ESG 是銜接微觀企業綠色治理行為和宏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具手段,能夠推動宏觀綠色發展轉型要求在微觀行業企業層面實施落地,為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和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提供政策選擇。ESG 通過信息披露、評價評級以及引導責任投資等方式,將資本市場關注的企業財務信息進一步拓展,作為其重要補充。ESG 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延展深化,是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實踐,受到管理部門、投資者、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推行ESG 政策有助于推進強化企業生態環境責任落實,提升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意愿和能力,為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等提供助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治理體系持續完善。當前,ESG 逐步成長為國際通行的價值理念和市場語言,將美麗中國建設的發展成果、方法經驗和解決方案通過ESG 體系進行宣傳推廣,有望進一步增強我國在全球環境治理體系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今后五年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ESG 發展將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機遇,需要以信息披露為抓手,以創新為動力,以強化規范引導為重點,以加強能力建設為保障,推進ESG 體系不斷建立健全,引導企業逐步提升現代綠色治理水平,助力綠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具體而言,一是環境信息披露將作為ESG 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和關鍵政策工具。在ESG 制度建設中,將先行突破關注度高、共識性強、基礎扎實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著力推進包含污染治理、碳減排、生態安全、資源效率等在內的環境信息披露體系逐步建立,并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完善。二是ESG 制度體系將不斷健全,相關部門統籌協作將不斷強化,致力形成多部門、多主體推進ESG 體系建設的合力。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改革將繼續深化,逐步建立強制性與自愿性協同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技術標準與方法體系。金融機構信息披露要求與環境信息披露制度的銜接將不斷強化,規范ESG投資指引。企業監管部門對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重點企業的強制性ESG 信息披露要求也逐步強化。三是ESG體系能力建設將持續完善。相關管理部門將在政策引導、標準指引、披露規則、能力建設等方面發揮規范引導和技術指導作用,推動企業和市場參與者完善數據信息披露等市場基礎設施,豐富ESG 業態模式,加強產品與服務創新供給。四是ESG 將逐步成為構建現代企業綠色治理制度的重要舉措。在探索既與國際接軌又適用于我國自身國情的ESG 治理體系和方法體系過程中,企業作為市場參與者將會從綠色資本市場發展需求出發不斷開展探索,行業在市場實踐中將不斷迭代優化,形成豐富多樣的模式,推進持續提升企業現代綠色治理水平。
總體來看,當前我國ESG 制度建設還面臨著若干難點和挑戰,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以環境信息披露為核心的ESG 披露體系尚未形成。環境信息披露是企業與其他利益相關方進行有效溝通的關鍵方式,體現了企業對可持續性、風險管理和社會責任的重視。目前我國對ESG信息披露制度仍以分類推進為主,缺乏多部門統籌推進,環境信息在ESG 信息披露、政策機制、技術標準、監管要求等方面牽引作用有待加強。二是尚未形成規范統一的評價評級標準。ESG 法規和標準尚處于發展階段,國際上ESG 發展也尚未形成共識,難以實現ESG評級評價因素與業務目標的一致性,尚未統一的ESG 信息披露框架、披露數據需求、披露執行深度以及國際化差異等因素為ESG 的規范性與統一性帶來挑戰。三是引導負責任的投資功能有待進一步提升。當前,我國尚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以及高效的監管保障能力,企業積極開展ESG 實踐的良好環境氛圍有待進一步培育。一些企業的ESG 信息披露在某種程度上帶有主觀性,更傾向于強調披露積極的ESG表現,使得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難以獲得全面準確的數據。“漂綠”等ESG 市場亂象尚需進一步規范,風險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加強,ESG 支撐服務綠色資本市場發展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
因此,面臨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未來我國ESG 制度建設仍然要在信息披露、評級評價、市場應用、綠色投融資等方面持續發力,堅持因地制宜、強化創新驅動、完善應用場景、突出效果導向。基于此,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支持下,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企業綠色治理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經濟學分會會同《中國環境管理》期刊編輯部策劃組織了ESG 發展評價方法與政策創新研究專題,邀請相關單位和專家學者分別從ESG 體系建設、技術方法、創新實踐、投資決策等多維度視角,通過點面結合方式探討我國新形勢下ESG 制度建設的應對策略與政策創新,支撐服務綠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助力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董戰峰等提出踐行ESG 理念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現代綠色治理的關鍵手段,將ESG 在我國的發展分為萌芽起步期、探索發展期和深化提升期三個階段,并提出了我國將來ESG體系建設的方向。林永生等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和多層線性模型對全球視角下來自55 個國家、共計6139 家上市公司樣本進行實證研究,探討了企業ESG績效驅動因素。戚悅等從國有企業ESG評價體系入手,探討了以ESG 措施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劉軼芳等以2008—2020年中國滬深板塊上市的3685 家企業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構建了涵蓋企業ESG 信息披露完整性及實際風險兩個維度的ESG 發展指數,并探討了企業ESG表現對其經濟效益的傳導機理與影響。陸培麗等從ESG投資實踐及其創新視角,系統分析了我國ESG投資基金行業發展面臨的關鍵問題及應對策略。王盈盈等以規制政策和項目報告為研究對象,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制中的ESG表現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