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東 傅智軼


上了年紀,出現腰痛難忍的情況可別大意。有時,可能是脊椎骨折找上了門。
認識骨質疏松性脊椎骨折
75歲的廖阿姨和老伴平時很注重保養身體,一日三餐,早睡早起,生活十分規律。倆人平時身體健康,幾乎沒有什么老年常見基礎疾病。然而前幾天,廖阿姨突然出現了腰痛,而且越來越厲害,最近幾天既起不了床,也坐不住,就連躺在床上翻身都很困難,一日三餐和大小便都只能由老伴照顧和服侍了。廖阿姨的兒子把她送到醫院,脊柱外科醫生給廖阿姨做了腰椎CT和磁共振檢查,結果發現廖阿姨腰椎壓縮性骨折和嚴重骨質疏松。
廖阿姨覺得很納悶,她既沒有受過傷,也不做重體力活,怎么會腰椎骨折呢?原來廖阿姨喜歡宅在家里看看書,做做家務,平時在戶外活動的日子屈指可數。尤其秋冬季天氣涼了,她呆在家里的日子就更多了。廖阿姨活動量小,平時食量也不大,而且她不愛吃葷菜,連牛奶也很少喝。
從接診醫生那里廖阿姨了解到,她雖然沒什么基礎疾病,但骨質疏松比較嚴重,骨頭非常脆,所以即使沒有明顯的外傷和干重體力活,在日常生活和做家務過程中就可能出現骨質疏松性骨折,尤其是在胸腰椎等部位。
對于骨質疏松性脊椎骨折,傳統的保守治療需要患者在床上絕對臥床3個月,而如今局麻下即可進行的微創的椎體成形術已經成為臨床上老年骨質疏松性脊椎壓縮骨折的主要治療方式,術后6小時病人即可佩戴腰圍下地活動。椎體成形術能快速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疼痛,加強椎體的穩定,提高生活質量,它的療效和安全性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醫生的幫助下,廖阿姨進行了微創的椎體成形手術,術后第二天就自己起床活動并可以出院了。
引起骨質疏松的因素有哪些
醫生還告訴廖阿姨,骨質疏松通俗地講就是原本堅硬的骨頭變得又酥又脆,容易骨折了。骨組織由表層的骨皮質和內部的骨小梁構成。發生骨質疏松后,骨的皮質變薄,內部的骨小梁變細、變少了,結果導致骨的質量和強度逐漸降低。據調查統計,在我國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率達6.6%,總人數高達6000~ 8000萬,男女比率約1:(2~3),主要為60歲以上老年人及絕經后女性。
引起骨質疏松有很多的因素。首先,年齡是骨質疏松癥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骨骼組織的再生能力逐漸下降,骨質疏松癥的發病風險也相應增加。其次,性別也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女性在更年期后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導致骨骼組織的流失速度加快,因此女性更容易患上骨質疏松癥。除了年齡和性別,家族史是另一個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骨質疏松癥,那么個體患病的風險也會增加。營養水平是影響骨代謝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鈣、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也會導致骨質流失。其他危險因素還包括不良的生活習慣,如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吸煙和酗酒等。此外,長期使用激素、甲狀腺素、抗抑郁藥等藥物或患有某些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糖尿病、腎臟疾病和肝病等也會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
預防骨質疏松,掌握三要點
骨質疏松是導致骨質疏松性脊椎骨折的主要因素,那么,如何來預防呢?
1.健康飲食
①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例如牛奶、豆腐、芝士、乳酪、酸奶等,以及葉菜類、魚類、堅果和豆類等植物性食物。
②多攝入維生素D: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日曬和魚肝油、蛋黃等食物的攝入來提高體內維生素D的水平,從而促進鈣的吸收和骨骼強度的增加。
③控制糖分,少吃高鹽高脂肪食物:長期高糖飲食會導致體內酸性物質的增加,使得鈣的流失增加,高鹽也會增加鈣的流失,而高脂肪會減少身體對鈣的吸收。
2.多運動鍛煉
①多做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提高心肺功能,促進骨質吸收和溶解的平衡,同時增加骨密度,防止骨質疏松。
②適當進行力量訓練:力量訓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預防骨質疏松的方法。這種訓練可以通過使用啞鈴、杠鈴或者其他重物進行。
③保持適當的體重:通過運動鍛煉可以保持適當的體重,這也是增強和維持骨骼質量的有效方法。
3.堅持合理的生活方式
避免吸煙和過度飲酒,減少咖啡因的攝入,避免長時間的臥床。同時,還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也會影響骨密度。
除了以上注意事項以外,還需要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骨密度檢查可以預測骨折的風險,這有助于及早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不僅如此,骨密度檢查還可以監測骨質的流失和生成的速度,這有助于了解骨代謝功能和骨骼健康狀況。此外,骨密度檢查還可以幫助醫生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監測治療效果,從而更好地控制和預防骨質疏松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