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春

你可知道,X線攝片、CT、MRI這些透視“神器”到底有啥區別?我們又該如何選?
影像檢查的成像原理
X線是1995年德國的物理學家倫琴發現的,X線的產生是利用真空球管陰極產生的高速電子,轟擊陽極金屬靶而產生,X線成像的信息源為受檢的人體。人體中有骨骼、肌肉、脂肪、空氣、水等各種組織結構。其原子序數(Z)、組織密度(p)不同,形成對X線的衰減系數。再經過X線成像接收器(屏-片系統),使膠片感光形成潛影,通過沖洗處理形成照片影像。
CT成像技術原理幾乎與X線攝片成像原理基本相同,但技術更加先進,是運用一定的物理技術和數學算法,求解出衰減系數值在人體某解剖面上的二維分布矩陣,再應用一定的電子技術把此二維分布矩陣變為圖像畫面上的灰度分布,從而實現重新建立斷層圖像的現代醫學成像技術。
MRI是利用人體中的氫質子,在特定射頻脈沖作用下產生磁共振現象的一種醫學成像技術,可以用于患者全身的各系統檢查。
優缺點分析及適用范圍
X線攝片方法簡單、速度快、價格便宜且無創。可對我們的身體進行初步的判斷和診斷。如骨骼、牙齒、肺部、心臟等結構性病變,對結核、炎癥、腫瘤發育異常等都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它的缺點是,因得到的是一個二維平面圖像,小的病灶和早期病變容易漏診。
CT具有速度快,圖像質量高等特點。與普通X線檢查相比, CT檢查的密度分辨率遠遠高于X線檢查,再因它采用斷層掃瞄,不存在圖像重疊的問題,所以,可以發現X線檢查不能發現的病變。它還可以提供人體被檢查部位的完整三維重建信息以及強大的增強顯影技術,能更準確地定位出病變的位置及清楚地顯示病變性質。目前CT是頭、頸、胸、腹部創傷以及急腹癥、肺部疾病、脊柱、關節、骨折等的首選檢查,對腫瘤、血腫、顱腦外傷、腦梗死等都能很好做出定位和定性診斷。
CT的缺點是: 費用高;輻射劑量比普通X射線大,因此,應用范圍受到了限制,如:產科、兒科中的運用。
與CT比較,MRI成像具有可以直接獲取任意方位斷層圖像的優點,有利于顯示組織結構之間的解剖關系,明確病變的起源部位及范圍,能夠準確的判斷患者的疾病,并且MRI檢查對人體沒有放射性損害,相比于傳統的CT、X線等影像學檢查更為安全。
【科普知識小建議】
1.在急性中風、外傷時,先行CT檢查,進一步細致檢查可用MRI。
2. 頸椎、腰椎、胸椎、骨骼等問題首選X線攝片;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疾病,優先選擇MRI。
3.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檢查,可選擇冠脈CTA;主動脈夾層,可選主動脈造影。
4.胸部CT的準確性優于X胸片,特別是對早期肺癌的發現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