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花香 曹芳平
摘? ? 要? ?以智慧化為理念,推動滑雪場館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對驅動傳統滑雪場館進行數字化建設和提高整體服務質量意義重大。運用文獻研究法、專家訪談法、實地調查法等對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驅動機制、現實掣肘及實踐進路展開研究。經分析認為:政府的倡導、滑雪場館的自我驅動、科學技術賦能、新消費需求促使構成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驅動機制;經濟發展水平、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數字化人才、數字技術要素的短板是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現實掣肘。由此提出建議:政府層面應從政策制定、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完善方面加強引導;行業層面應從推動智慧化標準制定、智慧化場館認證、數字化人才培養上完善治理體系;滑雪場館經營者應從明確數字化戰略目標、構建完善的數字化體系、優化成本管理上變革滑雪場館管理方式。
關鍵詞? ?滑雪場;冰雪產業;智慧化轉型升級
中圖分類號:G80-052? ? ? ? ? ?學科代碼:040301? ? ? ? ? ?文獻標志碼:A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4.02.005
Abstract?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smart”, promot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ki venues and digital technolog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riv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raditional ski venues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ki venue service industry. The driving mechanism, practical constraint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smar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ki venues are studi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and field research.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advocacy of government agencies, the self-evolution of venues, the empower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force of market demand constitute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smar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ki venues; the shor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management philosophy, management system, digital talent, and digital technology elements? is the practical constraint of the 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 of ski resor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guidance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cy supply, financial support and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sectors should improve the normative governance from the promotion of standards, venue certification and manpower training; venues should change management modes from the orientation of digital objectives,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system and optimization of management costs.
Keywords? ?ski resort; ice and snow industry; smar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提出:“加快體育場地設施數字化改造,打造一批智慧體育場館”[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和《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中分別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2]和“加快運用 5G 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進場館管理”[3]。以上文件表明,黨中央和人民政府倡導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滑雪場館作為體育場館,其建設和發展已進入了由數量增長向質量提高轉變的新階段。在倡導以數字技術賦能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的背景下,以智慧化為理念促進滑雪場館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先進互聯網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對滑雪場館進行全方位和全鏈條改造升級,助力我國境內的滑雪場館智慧化經營,既是對建設智慧場館這一號召的積極響應,也有利于推動滑雪場館在北京后冬奧時期的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境內的滑雪場館經營規模參差不齊,并且主要屬于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特別是“科技冬奧”理念的引領下,一批大中型滑雪場館開始探索數字化建設,并成立了相應的信息化部門或專業團隊,很多滑雪場的智慧化系統構建由其內部團隊完成,而大部分滑雪場的數字化業務則選擇交由第三方企業完成。我國境內的大量滑雪場館在探索智慧化的過程中仍存在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等問題。盡管學術界產生了一批關于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的理論研究成果,但是大多聚焦于一般性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的理論機制[4]、現實困境[5]、域外經驗[6]、應用場景[7]等層面。雖然一部分有關“科技冬奧”的理論如綠色場館構建[8]、低碳場館建設[9]等已進入研究者的視野,但是仍未有效滿足我國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現實需求。
為了系統地掌握我國境內的大中型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總體情況,深入了解滑雪場館智慧化轉型升級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筆者憑借長期深入冰雪經濟領域開展研究而積累的知識和研究資源,同時在查閱和翻譯大量文獻的基礎上,調查了我國境內一些大中型滑雪場和冰雪運動科技企業。圍繞國內外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現狀、數字技術在滑雪場館運用的具體方式等問題,筆者訪談了從事冰雪運動管理、數字冰雪研究、冰雪場館運營等方面工作的專家學者,旨在厘清驅動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動力機制,探究制約滑雪場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的現實原因,并提出智慧化實踐進路,為我國境內的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提供參考。
1? ?特征厘析
智慧滑雪場館是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云計算和媒體技術為基礎,以現代通信網絡(5G 的應用)為紐帶,運用 GPS、北斗全球定位系統、遙感技術、GIS 地理信息技術、三維仿真、 VR等數字技術對滑雪場館進行超高分辨率、多維空間及多種類應用的信息模型建模,并對滑雪場館的地理位置、大氣環境、自然環境、周邊建筑物、信息化基礎設施、各種配套服務等眾多軟硬件條件進行全面數字化與網絡化,通過實現滑雪場館的網絡可視化與智慧運維[10],為消費者提供更智能的交互終端、更豐富的消費品、更有趣的場景體驗,為管理者提供更智慧的管理決策、更精準的流程控制、更低廉的信息資源獲取成本。簡言之,智慧滑雪場館是以滑雪場館為載體,以冰雪運動設備為基礎,以相關數據為核心,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手段的有機整體。其具體特征如下。
1.1? ?數字技術集成
智慧滑雪場館作為以多樣化數字技術內嵌的智能綜合體,計算機技術集成是其最顯著的特征。以智慧滑雪場館信息化系統前端的信息采集設施和信息傳輸設備為例,前者匯集了遙感技術(RS)、射頻識別技術(RFID)、GPS終端定位技術、傳感器、攝像頭視頻采集終端攝錄技術、微波交通流量監測技術等信息采集技術,后者匯集了光纖通信網絡、5G無線通信網絡、重點區域的WLAN網絡及相關、網絡終端設備等。由實地調查獲悉,位于北京市延慶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應用了數字孿生操作系統、仿真系統、運動軌跡分析系統、全新的BIM運維系統等,多樣化數字技術的集成賦予了該場館一顆“智慧大腦”,使該滑雪場館成為一個自組織、自適應并具有自行進化能力的智能“生命體”[11]。從對河北省崇禮區FL滑雪場的信息化建設團隊負責人的訪談得知,建立在5G網絡技術基礎上的智慧滑雪場通過充分利用5G大帶寬和低延時的特性,可以將AR、VR、MR、360°全景直播技術、LBS定位技術等數字技術融入滑雪場經營管理和滑雪消費過程中,能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觀賽服務,以及使其產生流暢觀賽體驗[12]。
1.2? ?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滑雪場館智慧化轉型升級的底層邏輯和價值導向。通過使用各種智能化的設備和計算機應用系統,以及應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滑雪場館經營過程中的很多工序可由數字技術設備或計算機應用系統替代人工操作,能大幅度減小人工勞動強度。以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某滑雪場為例,由調查得知,該滑雪場應用的紅外熱感應識別系統、能源計量系統、客流分析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等多功能計算機應用系統為該滑雪場服務人員減少了50%~70%的工作強度,不僅縮減了非必要人力成本,而且提高了滑雪場的管理效率。而實現智能化融合大數據分析以及實現數字化管理之后的智慧滑雪場館通過應用智能3D人臉識別系統、智能自助收售取票系統、智能門禁、智能閘機系統、智能集控柜系統、教練約課系統等計算機應用系統能使消費者在租賃滑雪裝備、餐飲消費、酒店預定、約請教練時只要刷臉或刷手環就可實現快速辦理,這種促進數字技術與滑雪場相關業務與流程深度融合的管理方式,能極大改善消費者的滑雪體驗。由此,智能時代的智慧滑雪場館不應是高額投入和高深莫測的概念,而應以人的需求為導向,為滑雪場館的經營者、消費者、入駐商戶等各主體提供更大的使用價值,只有構建以人為中心的智慧管理系統,“善治”與“善智”互構的滑雪場館現代化治理圖景的實現方能指日可待。
1.3? ?數據驅動
滑雪場館的智慧化轉型升級的數據驅動體現在通過自動化手段實時收集與分析滑雪場的各類業務信息,形成智能數學模型,并進行數據分析與反饋,以人機協同的方式為經營者的科學決策賦能。在人與機器協同的條件下,滑雪場館基于計算機系統能將業務問題轉化為數據問題,能應用AI技術提高人機協同程度,可以構建起一個數字孿生的滑雪場館,使滑雪場館每項業務需求都能在數字孿生平臺上形成鏡像,可以使每一筆業務都形成數據痕跡。由此,數據流與業務流相互融合,業務流不斷產生新的數據,并能更新數據流,而數據流又能形成新的見地,從而可以優化決策、實時監控及指導業務[13]。具體體現在:1)以數據分析輔助科學決策。主要是通過應用各種信息技術,收集、整理及提煉滑雪場館產生的海量數據,將無序而雜亂的數據轉化為有序的信息,為滑雪場館的經營者提供決策參考。例如,滑雪場館開發的“數字孿生大數據平臺”是在實現滑雪場館全要素數字化和全部信息可查的基礎上對滑雪場館經營周期和全過程的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應用及價值挖掘,從而促成滑雪場館經營者實現智能監控與科學決策[14]。2)以數據實現精準營銷。例如,滑雪場館通過數字化手段從不同類型的門票信息中進行實時的和自動化的數據抽取與分析,根據季卡、日票、聯卡等多樣化門票的銷量等因子構建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和算法自動生成營銷建議,能使滑雪場館經營者實現動態的精準營銷。
1.4? ?模式創新
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的顯著表現是創新場館的消費交易模式、運作模式、組織模式及治理模式[15]。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以數字技術推動滑雪場館的消費交易模式創新,并由此產生了巨大變革,以數字技術嵌入滑雪場館服務環節能推動滑雪場館經營方與消費者、供貨商等突破地域局限而實現隨時隨地的消費交易,這種消費交易去中心化的方式可極大地改進滑雪場館門票交易流程,真正實現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的高效協同。2)運作模式的創新,例如將具備可感應、可識別的各類芯片感應器埋點在滑雪場館各項業務的細枝末節,以監測滑雪場館的門票銷售、財務狀況、纜車乘坐情況、滑雪技術教學培訓情況等方面的所有動態變化,這種應用數字技術促進人、機器等要素的互聯與互動能極大地創新傳統滑雪場館的經營模式。經調查了解到,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有90%的滑雪場使用了全智能造雪設備,該種造雪設備可依據大氣的濕度與溫度、雪道的平整度等要素自動調整造雪量。3)組織管理模式的創新。智慧滑雪場館能極大地提升經營者的組織效率。在數字化平臺的支撐下,滑雪場館的內部組織架構會變得扁平化,相關的業務信息可以在不同部門和不同層級之間快速傳達與共享。例如,某滑雪場館要在其他地區完成滑雪場館的收購,依托數字化平臺可在短時間內調集業務、法務、財務、稅務等方面的相關資源,從而實現業務拓展。4)治理模式的創新。數字技術賦能滑雪場館可實現不同業務信息和數據資源的共享,有利于消除信息壁壘,能使消費者、供貨商、政府相關部門等社會不同主體參與滑雪場館共建與共治的途徑更加便捷、形式更加多樣以及方式更加靈活。
2? ?驅動機制
2.1? ?黨的驅動+政府倡導
近年來,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與建設“數字中國”的共同驅動下,智慧滑雪場館建設引起我國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科技部于2016年會同國家體育總局和北京市、河北省等地的政府相關部門制定了“科技冬奧(2022)行動計劃”,并圍繞智慧觀賽、5G共享等8個方面統籌設計了重點任務[16],智慧場館建設便是其中的任務之一。北京冬奧會籌辦和舉辦期間是我國政府推動智慧滑雪場館建設力度最大的“黃金期”,這期間推出了一些智慧滑雪場和樣板工程。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和北京后冬奧時期的歷史交匯期,在我國全面建成體育強國的進程中,政策端已頻頻釋放出推動場館智慧化建設的積極信號。例如:國務院發布的《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中提出“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務”[17];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提出“推動全民健身智慧化發展”[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提出“加快運用 5G 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進場館管理和賽事服務”[18];國家體育總局等部委發布了《體育場館智慧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19]。顯然,黨和政府從組織層面驅動場館智慧化建設的意志堅決,相關政策和《體育場館智慧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不僅為推動滑雪場館與新興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還為滑雪場館智慧化實踐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政府倡導、 政策支持及“冬奧樣板”的加持下,智能時代的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步伐將更加堅實而有力。
2.2? ?自行驅動+管理技術創新
進入北京后冬奧時期,我國滑雪場館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滑雪產業白皮書》中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滑雪場數量在2022年時為692座,相比2021年和2020年,數量均有所下降[20]。當前,作為滑雪產業鏈的核心部分,我國滑雪場館普遍存在經營成本高、盈利能力不強、自主創新能力較弱、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等不足,相關資源、生態環境、經營成本等對滑雪場館發展的剛性約束日益增強,滑雪場館依托以政策驅動和生產要素投入為特征的外延型發展模式發展將難以為繼,迫切需要通過5G網絡、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實現智慧化經營,以及推動滑雪場館向通過管理技術創新的集約化管理方向轉型。經調查了解到:為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我國境內的大型滑雪場通過與科技企業合作已在門票銷售、財務管理、人力調配等主要環節和流程上實現了數字技術的應用。而國外一些滑雪場館也進行了數字化建設。例如:美國某滑雪度假村通過傳感器等設備已實現了對造雪機、纜車、壓雪機等設備能耗的全程與全天監測及數據的跨系統整合[21];奧地利某地早些年安裝了大量的無線網接入口,并已實現了滑雪場及其他功能區的無線網絡全覆蓋[22];澳大利亞的某山區滑雪場通過布局智能凈水系統裝置已實現對污水的全自動化處理[23]。我國境內的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方興未艾,應抓住新技術革命和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借鑒國外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的一些成熟技術,促進自身與其的深度融合發展。這將成為我國境內滑雪場館在北京后奧運時期“彎道超車”的必選項。
2.3? ?科技革命驅動+數字技術賦能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深入推進,以人工智能、物聯網、5G技術、大數據分析等為主的數字技術將成為驅動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的重要因素,特別是5G網絡逐漸從城市延伸至鄉村,憑借高速率、低延時等特性和優勢,將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共同賦能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24]。首先,5G網絡是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基礎,為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數字化基礎。其次,物聯網是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的信息基礎設施,能通過傳感器網絡與射頻識別裝置構建出一個覆蓋滑雪場館及其周邊所有人和物的信息網絡,實現物理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無縫對接,通過物聯網技術能使滑雪場館的硬件設施等客觀世界中的“物”進入虛擬的網絡空間,使其數字化。再其次,云計算技術能使滑雪場館智慧化經營形成新的服務與管理模式,憑借在虛擬化方面的優勢,云計算技術能將滑雪場館的相關軟件、硬件及數據緊密關聯,并根據實際消費數據進行供給結構調整,實現動態增量數據的存儲與管理,為滑雪場館經營環節的智能決策奠定數據存儲基礎。最后,發揮大數據分析技術在數據采集、存儲、分析等方面的優勢,從海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以及挖掘滑雪場館各項業務數據的潛在價值。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既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也可以為滑雪場館經營者在經營方面的調整提供信息和建議。
2.4? ?市場驅動:新消費需求促使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以及移動支付終端和各種智能搜索終端的廣泛應用,傳統服務業中的消費環境、消費方式等發生了重大變革。從消費者搜索商品信息、比較與選擇商品、消費線上支付,到生產制造、物流供貨鏈,乃至基于消費心理和滿足潛在消費需求的新產品開發[25],商品零售業越來越數字化。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廣大消費者對滑雪場地的需求不再只是滿足于“有沒有”,又增加了以數字化消費場景和數字化滑雪體驗為內容的新需求。這將促使滑雪場館在硬件設施建設、營銷宣傳、產品體系、服務供給、安全保障等方面主動變革,以數字化手段重構傳統商業邏輯、滑雪場各項業務和流程以及改進滑雪場的數字化消費體驗,通過建構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等類型的消費場景,推出包含智慧雪道、智能纜車、智慧餐廳、情景式消費等方面的新消費內容,以此滿足廣大消費者在滑雪場館數字化消費樣態下日益增長的多重體驗型消費需求,特別是隨著滑雪場全季運營的興起,滑雪場向山地運動旅游目的地的轉變亟需科技手段賦能和支撐。
3? ?現實掣肘
3.1? ?受到滑雪場館經營者財力不足的制約
滑雪場館的智慧化升級是一項長期的、龐大的及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囊括基礎設施改造、設備配置、人力培訓、計算機應用系統升級等多項業務,還涉及造雪、壓雪、智慧辦公、餐飲、住宿、雪道閘機設置、安保等多個方面,滑雪場館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到各類線上業務平臺的搭建,再到數字化治理常態化,每一步都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與人力予以支撐。我國境內的大中型滑雪場館大多屬于非公有制經濟成分,其抗風險能力較低、經營模式單一、融資能力不足,大多處于虧損狀態。同時,在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嚴重時期,大量滑雪場館陷入經營困境。目前,從多數滑雪場館的經營狀況而言,投資建設智慧滑雪場館需要的資金量相對較大,存在“高投入-低回報”風險。例如,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某滑雪度假區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前每年劃撥總收入的3%~5%用于場館的數字化建設,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劇資金短缺之后,這一計劃隨之取消。經調查了解到:當前,我國一些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針對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設立的專項基金有限,文化和旅游部每年推出的“文旅科技創新項目申報計劃”針對滑雪場館、滑雪景區的立項給予幾萬元的經費支持;河北省科技廳在推動實施《科技冬奧智慧崇禮行動計劃》過程中,曾對崇禮區一些滑雪場補貼了幾十萬元的資金。而滑雪場館數字化改造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資金,一次性的數十萬或幾十萬的補貼無法徹底解決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的資金短缺問題。
3.2? ?滑雪場館經營管理者對數字化存在認知偏差
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是指,在綜合運用數字技術推動滑雪場館業務轉型的基礎上,樹立新的戰略思維、提高組織管理能力、建設企業文化及建立人才招聘機制,是涉及滑雪場館內部發展戰略、組織管理、人才配置的一次系統變革,是一次認知與思維的革命[26]。經調查了解到,當前的很多滑雪場館的管理人員對“什么是智慧滑雪場館”缺乏清晰認知,對“怎樣建設智慧滑雪場館”缺少系統規劃。具體體現如下。1)滑雪場館的法人和高層管理者習慣于固守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路徑依賴比較嚴重,而有些滑雪場館經營者認識到了數字化建設的重要性,推動數字化建設的意愿強烈,但是囿于缺乏清晰的戰略目標與數字化建設路徑,大部分滑雪場館的數字化建設未能深入推進。2)一些滑雪場館管理人員認為數字化就是計算機應用系統的簡單重構和升級,未能將數字化建設上升到頂層設計和戰略高度,僅對部分業務進行了局部的數字化改造。例如,在調查中了解到,華北地區某滑雪場圍繞山地造雪、票務、日常辦公、產品推銷等方面應用了各種信息化管理系統,并針對業務流程開發了手機APP等各種數字化工具,卻沒有相應的數字化制度設計和組織架構重建,滑雪場館內部各個部門之間數字化建設責任和權利不清晰,缺乏有效的配套考核和激勵機制。3)滑雪場館在智慧化建設過程中陷入了技術誤區,出現“重硬件、輕軟件”“重建設、輕應用”“重效仿、輕研發”等問題,有的經營者認為數字化建設只需與開展相關業務的網絡科技企業合作就能完成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可以照搬其他場館的智慧化建設方案。這些滑雪場館的數字化建設過于依賴網絡科技企業,本應使滑雪場館計算機應用系統貼合滑雪業務的建設邏輯本末倒置,以致無法高效發揮數字化硬件設施和計算機應用系統的作用,與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初衷背道而馳。
3.3? ?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政策體系不完善、機制不健全
當前,我國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機制不健全、政策體系還不完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系統性政策支撐體系尚未成型。雖然我國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出臺的多項政策文件中倡導打造智慧體育場館,但都是從頂層設計角度對智慧體育場館建設進行宏觀勾勒,對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具體路徑卻鮮有涉及。盡管因科技冬奧賦能滑雪場館建設,形成了一批智慧滑雪場館,但這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期間由行政部門全程主導的,而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后,有關準入或鼓勵體育社會組織、企業等社會多元主體建設智慧化滑雪場館的政策還不完善,特別是缺乏滑雪場館在北京后冬奧時期智慧化建設的有關扶持措施和專項政策。2)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標準與智慧化升級規范不完善,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缺乏參照依據[27]。滑雪場館作為承載滑雪旅游的平臺,其服務人員能依據我國已出臺的《體育場館智慧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19]、《旅游景區智慧化建設指南》[28]進行一般性指導,但是上述標準均為硬件標準,缺乏服務管理型標準,加之我國境內的滑雪場館類別多樣和占地規模參差不齊,上述標準完全不符合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現實要求。3)數據管理缺乏制度支撐。經調查得知,當前,我國一些滑雪場館沒有自建機房,需要購買國內外的云服務器。而隨著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滑雪場館的各項業務數據呈指數式增長,但是針對各類數據的安全存儲、產權歸屬等問題尚未從制度上進行有效解決。
3.4? ?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人才短缺
隨著我國滑雪場館智慧化轉型的不斷推進,新業務模式和數字技術迭代對企業及其員工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兼有數字技術和冰雪運動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正在急劇增長,數字化人才日益成為我國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和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力[29]。經調查得知,滑雪產業的數字化職業經理人、既懂數字技術又懂冰雪運動的數字化應用人才和數字化專業技術人才的存量嚴重滯后于實踐需要,冰雪場館數字化人才培養數量不足已成為我國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的重大掣肘難題。首先,經調查得知,從滑雪場館現有人力資源要素而言,當前能結合冰雪場館業務與數字技術進行規劃布局的決策者鳳毛麟角,多數滑雪場館現有員工大部分知識結構老化,普遍缺乏專業的數據分析人員,甚至前臺工作人員對計算機操作都較為生疏。以東北地區某滑雪場的造雪工人為例,這部分人員多數來自滑雪場周邊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村民,他們在操作智能化造雪系統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其次,數字化人才地域分布的馬太效應非常明顯。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加快推進,數字化人才加速向我國一二線城市和互聯網、金融等行業流動,而建設在偏遠山區的滑雪場館因在區位條件、從業者職業發展空間、配套政策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與資金雄厚的互聯網企業和科技企業在人才競爭中明顯處于劣勢,因而進入滑雪場館服務領域的數字化人才相對較少[30]。再其次,滑雪場館數字化人才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經調查得知,當前培養既懂滑雪場館業務又掌握數字技術的人才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數量較少,全國僅有北方的幾所高校開設有冰雪產業課程,培養的學生就業后常出現懂冰雪運動不懂數字技術、懂數字技術不懂冰雪運動的“兩張皮”現象,滑雪場數字化崗位要求與求職者的知識與能力不匹配、人才知識結構失衡等問題突出。
3.5? ?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過程中數字化系統融合不暢
數字技術為我國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增添了強大動能,同時數字技術與滑雪場館實際場景耦合失調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特殊環境下的技術融合不暢。我國境內的滑雪場館大多位于所在城市的遠郊區縣,且地形復雜,通信網絡很難實現對建有滑雪場館的整個山體的全覆蓋,并且當前具有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時的5G網絡等通信基礎設施在城市遠郊區縣的山體上分布的數量尚少,滑雪場館投入的各種智能設備經常因缺乏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支撐而使數字化設備應用效果不佳。例如,一些閘機系統因不適應雪地里的低溫環境而故障頻發,作為服務員的智能機器人經常因通信網絡不穩定而功能失效。2)數字技術服務供給與滑雪場館需求匹配度不高。經調查得知,當前,我國境內的多數大中型滑雪場依托數字技術服務商實施智慧化升級,而能實現滑雪場館數字化的服務商數量不多,大部分數字化服務商主要面向大型企業、景區等制定數字化升級改造的通用方案,對數字技術在滑雪場館服務方面的垂直應用缺乏深入了解,忽略了滑雪場館的特殊性構造和個性化需求,導致使用的通用計算機應用系統等軟件難以適應滑雪場館特殊場景下的數字化建設的實際需求,從而出現了數字化和滑雪業務“兩張皮”的現象。3)系統兼容性問題。滑雪場館的數字化建設涉及業務架構、企業組織結構等多個層面,通常需要多個數字技術服務商共同推進計算機應用系統開發,但是由于不同的數字技術服務商供給的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兼容性不足,所以冰雪場館的不同業務的數據導入容易出現技術上的障礙。通過調查獲悉,黑龍江省、吉林省等地的滑雪場因多種原因頻繁更換數字技術服務商,導致滑雪場的業務數據、設備數據、第三方數據(例如一部分非滑雪場自營的酒店、餐飲企業)等各成體系,教學培訓計算機應用系統、餐飲業計算機應用系統、住宿服務信息系統、票務系統的數據各自分離,因缺乏具有整合分析功能的數據中臺而導致出現數據孤島現象。
4? ?實踐進路
4.1? ?宏觀層面: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
1)加強政策引導。充分發揮政策的“種子”作用,以稅收減免、專項基金、扶持資金為著力點,進一步完善重要冰雪設備首臺(套)使用優惠政策、計算機應用系統首用優惠政策、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政策等,以此推動滑雪場館加快設備更新和應用新技術的速度。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在《體育場館智慧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旅游景區智慧化建設指南》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制定與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相適應的專項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體育、文化和旅游等政府主管部門可將智慧滑雪場館建設納入相應的發展規劃和建設方案中,并在國家相關部委關于推動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政策措施的基礎上,結合地方冰雪產業發展實際出臺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配套措施,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不同經濟規模滑雪場館的數字化建設路徑。
2)加大資金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列入冰雪運動發展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地方政府可采取“政府貼一點、滑雪場館出一點、服務商讓一點”的鼓勵措施,向供貨商、滑雪場館發放數字化建設專屬券。一方面,可以通過企業所得稅減免的方式引導大型通信技術企業、軟件開發企業、硬件生產廠商、系統集成商、滑雪場館運營服務商等主體關注并進入滑雪場館服務業,并憑借自身數字技術優勢向滑雪場館服務業推出有針對性的數字化建設方案。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發揮數字化建設專屬券的帶動作用和乘數效應,促進滑雪場館經營者走出數字化建設意愿不強、動力不足及能力偏弱的困境。此外,對推進冰雪體育旅游的數字化交叉學科研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應加大研究經費支持力度。
3)強化數字技術的基礎支撐作用。一方面,政府應強化主導作用,充分激發市場多元主體參與滑雪場館智慧化基礎設施建設,布局經濟發展帶動性強的數字技術產業,進一步促進5G網絡在鄉鎮的覆蓋面,同時應著力建設冰雪產業數據中心,完善交通路網,改造已有基礎設施,助力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另一方面,應建立冰雪產業數據管理制度體系,促進滑雪場館自治、政府監管與市場配置資源形成合力,建構社會多元主體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共治冰雪產業數據安全體系。這不僅要系統地完善滑雪場館的數據融通、共享、交易及安全機制,而且要積極探索先進數字技術在數據安全領域的應用場景,提高數據安全管控能力,為滑雪場館的數字化建設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技術保障[31]。
4.2? ?中觀層面:加強對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的行業規范治理
1)加快制定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標準。一方面,建議由國家體育總局、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召集理論界和實業界的專家,在充分調查不同地區滑雪場館發展現狀的情況下,針對不同規模類型的滑雪場館制定智慧化升級指南、智慧化升級硬件標準、智慧化升級軟件標準、智慧化升級數據接口標準等行業標準,同時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應根據所在行政區域的滑雪場館服務業發展實際情況制定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的地方標準。另一方面,應圍繞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標準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例如,圍繞滑雪場館的智慧服務、管理等相關業務標準,加強與國際冰雪產業強國在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方面的交流。
2)發揮大型滑雪場館和高科技頭部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我國境內一些大型滑雪場館和知名科技企業有著較高的數字化水平和豐富的數字化經驗,要充分發揮這些滑雪場館和“鏈主”科技企業的優勢,建構“以大型滑雪場館帶動小型滑雪場館發展,以小型滑雪場館促進大型滑雪場館發展”的協同發展格局,實現產業鏈和供應鏈上下游的滑雪場館協同“鏈式”發展,以此促進滑雪場館總體的數字化建設。
3)推進智慧滑雪場館試點論證工作。一是可以由景區主管部門、景區協會或委托第三方企業遴選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試點,從滑雪場館基礎設施、服務質量、數字化管理水平、場館門票銷售及環保治理效果方面測評滑雪場館智慧化建設水平[32]。二是可以通過樹立行業典范,以及組織滑雪場館、行業協會、科研院所以試點示范、經驗交流、理論研究、學術研討等方式對行業內數字化建設成功的滑雪場館的經驗進行總結和分享,加快擴散試點滑雪場館的智慧化建設經驗,鼓勵其他滑雪場館“看樣學樣”地進行建設。
4)著力解決滑雪場館智慧化復合型人才緊缺問題。一是要促進高校、科研院所與滑雪場館建立深入合作,共建滑雪場館數字化人才培養基地;二是鼓勵高校根據冰雪市場人才需求開設相應課程,培養既精通數字技術又熟悉滑雪場館經營管理的人才;三是要激發相關行業協會、培訓和咨詢企業等主體在數字技術人才培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鼓勵具有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科技企業與滑雪場館進行合作,針對滑雪場館的具體業務與具體流程開發一些實用的“微課程”,定期為滑雪場館的工作人員提供數字技術水平提升課程;四是鼓勵和支持滑雪場館建立并用好屬地“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探索建立高效而靈活的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及激勵機制。
4.3? ?微觀層面:變革滑雪場館管理方式
1)滑雪場館要明確數字化戰略目標,并進一步調整組織架構。一方面,滑雪場館要制定智慧化發展規劃和總體框架,明確戰略層面的數字化愿景、執行層面的業務數字化、數字技術應用和智慧系統升級的路徑,通過數字化建設促進自身獲得多單位與多功能集成的發展動力。另一方面,滑雪場館要全面調整自身組織架構、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建設企業文化及創新經營模式。通過數字化重建企業文化和重構企業組織架構,營造共創與共享的文化氛圍,建立數字化建設的財務核算系統、考核和激勵的配套機制,推動形成滑雪場館業務與數字技術一體化協同發揮作用的管理模式,全方位變革傳統企業經營管理方式。
2)構建完善的數字化滑雪場館管理體系,可以運用數字孿生技術建模,復刻形成虛擬的云滑雪場館。一是要促進數字技術與滑雪場館業務全面耦合,主要包括:構建數據平臺,創新和升級計算機應用系統,匯集多源數據,系統地整合滑雪場館經營者、終端消費者等多個利益相關方的數據,并將數據分析結果在線反饋至滑雪場館門票銷售、服務改進、產品研發等各個環節。二是要根據滑雪場館業務需要,建立數據采集標準,使現有數據和未來所有的新增數據能在同一標準下統一進行管理,避免出現信息孤島,在這個過程中要實現數據全流程規范化管理,從源頭把控,分級和分權限設置數據采集標準,以大數據分析技術賦能滑雪場館業務和管理。
3)優化滑雪場館的成本管理。一方面,要統籌核算數字化建設的預算成本,綜合考量滑雪場館在經營、文化建設、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成本,將數字化建設所需預算成本專列賬戶,并與滑雪場館日常經營資金實施分類管理。另一方面,要促進一部分滑雪場館通過數字化建設形成增值機制。智慧化升級充分的滑雪場館可以進行技術成果輸出,為自身數字化建設增值,而初步開始智慧化升級的滑雪場館可通過委托能提供全鏈路數字化服務的企業完善自身內部業務流程,并與第三方企業共同創造與提升服務價值[33]。此外,可以通過模塊化改造方式推動滑雪場館智慧化升級,以此降低智慧化升級成本。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將整個滑雪場館數字化建設的各個業務版塊和相關流程解構為可拆分、可配置及可組裝的“插件”,通過分步實施和以點帶面的方式逐步推進滑雪場館的多場景、多種應用的數字化,以漸進式改造解決滑雪場館的資金短缺問題。
參考文獻:
[1]? “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EB/OL]. (2021-10-08)[2024-02-20]. https://www.sport.gov.c n/n315/n330/c23655706/content.html.
[2]?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EB/OL]. (2020-11-03)[2024-02-20].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40YEJv9UU-D7.
[3]? 關于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EB/OL]. (2022-03-23)[2024-02-20].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3/23/content_5680908.htm.
[4]? 傅鋼強,魏歆媚,劉東鋒. 人工智能賦能體育場館智慧化轉型的基本表征、應用價值及深化路徑[J]. 體育學研究,2021,35(4):20-28.
[5]? 杜紹輝. 全民健身視域下智慧化體育場館建設困境與優化路徑[J]. 體育文化導刊,2022 (3): 45-51.
[6]? 楊小銀,曾建明,朱俊鵬,等. 美國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經驗與啟示[J]. 體育文化導刊,2022 (7):39-44.
[7]? 徐文海. 智慧體育場館與智慧應用場景[J]. 智能建筑,2021(3):14-17.
[8]? 侯學然. 低碳場館、潔凈能源、綠色理念,北京冬奧驚艷世界[J]. 中國環境監察, 2022 (Z1):7 4-75.
[9]? 滿孝新,劉加根,祝秀娟,等. 北京冬奧會雪上運動場館技術標準與低碳應用[J]. 暖通空調,20 22,52(6):7-11,16.
[10]? 劉占省,孫佳佳,李久林,等. 基于“科技冬奧”的智慧場館需求分析與系統功能設計[J].圖學學報,2019,40(6):1093-1098.
[11]? 楊冠強,汪毅,陳輝,等. 技術賦能與行動理性:科技冬奧理念的實踐表征與內在邏輯[J]. 體育與科學,2022,43(3):1-6.
[12]? 5G+智慧雪場: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冰雪運動[N/OL]. (2022-01-07) [2024-02- 20]. https://new.qq.com/rain/a/20220107A00ZKC00.
[13]? 高進,武連全,柴王軍,等. 數字技術賦能體育場館智慧化轉型的理論機制與實現路徑[J]. 體育學研究,2022,36(5):63-73.
[14]? 劉花香. 后冬奧時代我國冰雪運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J]. 體育文化導刊,2023(6):82-88.
[15]? 任波. 數字經濟時代中國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動力、邏輯、問題與策略[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1,36(4):448-455. [16]? “科技+冬奧” 一起向未來——科技創新如何讓冬奧更精彩[N/OL]. (2022-02-21)[2024-02-20]. 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1/content_5674895.htm.
[17]? 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EB/OL]. (2021-08-03)[2024-02-20].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08/03/content_5629218.htm.
[18]? 構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EB/OL]. (2022-03-31)[2024-02-20]. http://politics. people.com.cn/n1/2022/0331/c1001-32388319.html.
[19]? 《體育場館智慧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正式發布[N/OL]. (2022-07-14)[2024-02-20]. https://www.sport.gov.cn/xxzx/n5594/c24486050/content.html.
[20]? 《2022—2023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全文[EB/OL]. (2023-09-01)[2024-02-20]. https://w ww.sohu.com/a/716735277_120127225.
[21]? SHIH C, NICHOLLS S, HOLECEK D F. Impact of weather on downhill ski lift ticket sales[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9, 47(3): 359-372.
[22]? STEIGER R. Scenarios for skiing tourism in austria: integrating demographics with an analysis of climate change[J]. Sustain Tour, 2012, 20 (6):867-882.
[23]? HENNESSY K J. 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snow conditions in mainland australia and adaptation at ski resorts through snowm-aking[J]. Climate Research, 2008, 35(3): 255-270.
[24]? 傅鋼強,劉東鋒. 我國體育場館智慧化轉型升級:基本內涵、邏輯演進、關鍵要素和模式探究[J]. 體育學刊,2021,28(1):79-84.
[25]? 劉勇,楊慧鵬. 數字化消費與制造業數字化轉型[J]. 中國經濟學人,2022,17(6):54-76.
[26]? 劉淑春,閆津臣,張思雪,等.企業管理數字化變革能提升投入產出效率嗎[J]. 管理世界,2021,37(5):170-190.
[27]? 張強,王家宏. 新時代我國智慧體育場館運營管理研究[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1,55(11):62-69.
[28] 《旅游景區智慧化建設指南》公開征求意見[EB/OL]. (2022-08-18)[2024-02-20]. http://www.cinic.org.cn/hy/ly/1340855.html.
[29]? 李輝,梁丹丹.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機制、路徑與對策[J]. 貴州社會科學,2020,370(10):120-125.
[30]? 倪克金,劉修巖. 數字化轉型與企業成長:理論邏輯與中國實踐[J]. 經濟管理,2021,43(12):79-97.
[31]? 朱宏銳,高揚,楊懿. 智慧體育場館數據生產要素確權困境與對策研究[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22,48(5):131-136.
[32]? 張強,王家宏. 新時代我國智慧體育場館的發展現狀、困境及推進策略研究[J].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22,37(5):566-572.
[33]? 傅鋼強,魏歆媚,劉東鋒. 數字時代我國體育場館智慧化轉型:動力、效應、風險和策略[J].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2,38(6):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