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紛紛出臺先進制造業相關的發展規劃和戰略,供應鏈和先進制造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日益激烈。在此背景下,英國為保持全球競爭力,其商業貿易部于2023年11月26日出臺《先進制造業計劃》,意在促進制造業回流和經濟增長,刺激就業,鞏固其全球投資目的地的地位,最終目標是使英國成為世界發展先進制造業的最佳之地。該計劃聚焦制造業凈零和數字化雙重轉型,從投資制造業的長期未來發展、開展國際合作和建立供應鏈韌性、降低成本和消除障礙等方面做了設計,以期推動先進制造業(英國認為“先進制造”是將先進科學技術——包括數字化和自動化——與制造業結合的生產過程)發展。
發展重點:以長期投資加快凈零和數字化發展
政府的連續投資為制造業企業提供了長期確定性。英國以凈零和數字化雙重轉型為中心,將長期投資先進制造業,促進汽車、航空航天、清潔能源、生命科學等領域制造業的發展。
以凈零轉型為中心,構建研發-技術應用-供應鏈的綠色行業投資體系。英國先進制造業計劃將加強在氫能,核能,可再生能源,碳捕獲、利用和封存(CCUS),工業脫碳,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凈零研究投資。通過凈零創新組合,加快電力、建筑、溫室氣體清除、工業等領域低碳技術的推廣應用。凈零創新組合為低碳技術和系統提供資金,是英國走向低碳的關鍵,有助于實現英國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承諾。要構建以政府資金為引導、公共金融機構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的資金投入體系,實施綠色產業增長加速器計劃,消除CCUS、海上風電和核能等領域供應鏈發展的資金障礙,保障清潔能源供應鏈發展,推動能源系統脫碳和實現凈零排放。
以數字化為重心,引導數字技術全面融入制造業。先進制造業計劃為制造業中小企業提供專家咨詢、數字路線圖、領導力培訓和匹配政府資助。要建立行業創新加速器,匯集數字領先企業和制造業商業領袖,實施制造更智能采納計劃,加快數字技術在制造業中的應用推廣。試點制造業觀察站,運用數字技術,加強對供應鏈和先進制造業方面的數據收集、管理,增強政府、行業、企業對先進制造業的分析、監測和評估能力。
以項目和機構為節點,長期投資汽車、互聯和自動駕駛、航空航天、生命科學等領域。英國政府通過Auto2030計劃,促進零排放汽車原型、系統、供應鏈、應用場景的設計和開發,降低未來大規模工業化的資本投資風險。通過CAM2030計劃,延長對互聯和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發支持至2030年,推進自動駕駛的部署和運營,提高物流運輸能力。以政府資金為引導,吸引企業投資,在蘇格蘭倫弗魯郡建設寡核苷酸制造創新卓越中心。通過航空航天技術研究所,加快零碳和超低排放飛機的研發,并為中小企業研發計劃提供資助。通過高價值制造技術與創新中心(由分布在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的18個協作平臺組成,反映了歐洲先進制造業研究能力,是英國研究基地和產業之間的橋梁,在研發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搭建連接研發和制造的橋梁,精準投入資金,強化政府、制造商、技術公司和學術界合作,提升英國在汽車、航空航天、生命科學等先進制造業領域的研究能力。高價值制造技術與創新中心已經與近22 000家公司合作,完成了9200多個商業項目和合作研發項目。
發展策略:以國際合作深化供應鏈韌性建設
英國強化國際合作,持續推進公平、自由和開放的國際制造業商品和服務貿易,鼓勵英國制造商積極嵌入國際制造網絡,深化先進制造業的供應鏈韌性建設,確保英國先進制造業穩定發展。
深化國際合作,促進制造業商品和服務的國際貿易。英國利用自由貿易協定和單一貿易窗口,減少關稅壁壘,簡化海關流程,為進出口商提供注冊、綜合指導、海關進出口申報、管理海關授權和許可證服務,吸引國際投資,推動進口產品供應多樣化。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士和美國簽訂獨立的相互承認協議,促進英國制成品貿易。
強化國際礦產合作伙伴關系,推動關鍵領域供應鏈韌性建設。通過《關鍵礦產戰略》,針對電動汽車、航空航天和國防設備、氫能和化合物半導體等領域的關鍵礦產,英國與澳大利亞、加拿大建立礦產伙伴關系,與日本簽署關鍵礦產合作備忘錄,推動供應鏈多樣化發展。制定《蓄電池戰略》,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蓄電池供應鏈。將實施《關鍵進口和供應鏈戰略》,提升供應鏈分析能力,應對并適應供應鏈沖擊,深化政府和行業在供應鏈韌性建設方面的合作。
發展措施: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以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
英國政府積極提升商業稅收制度和能源成本優勢,最大限度地減少監管和規劃障礙,降低先進制造業發展成本和消除發展障礙,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建設先進制造業集群。
降低企業經營壓力,營造具有競爭力的稅收制度。英國永久實行全額費用制(允許企業將購買廠房、機器、技術和設備的全部成本與年利潤相抵消,而不是將其分攤到多年),提高資本免稅額度,并提供風險投資計劃,對知識產權的利潤征收10%的公司稅。從2024年4月1日或之后合并研發支出信貸(R&D Expenditure Credit,RDEC)和中小企業計劃的會計期,簡化系統,將虧損公司稅率降至19%。將研發強化計劃中的強化閾值由40%降至30%,并為低于30%閾值的公司提供一年的援助,預計在2028—2029年期間,每年提供2.8億英鎊的額外援助。
優化電網建設,降低制造業能源成本。英國實施《連接行動計劃》和《輸電加速行動計劃》,加快輸電網絡建設,縮短輸電網絡基礎設施端到端的建設時間。將發布太陽能路線圖,制定明確的部署軌跡,改變開發許可權,擴大太陽能電池板可安裝范圍,預計到2035年,太陽能發電70GW。實施能源減免政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密集型行業的能源成本,并利用能源增壓器,為能源密集型行業提供進一步支持。
優化先進制造業培訓,改善融資渠道。英國試點兩年制學徒培訓機制,探索先進制造業勞動力培訓方法。通過旗艦學徒計劃(Flagship Apprenticeship Programme),開辦技能訓練營(提供長達16周的免費、靈活的課程,當完成課程后,學員會得到一個雇主的面試機會),提供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工業和運輸等領域的制造技能培訓。實施“探路者”計劃,幫助中小企業獲得先進制造業勞動力。以公共資金引導私人投資,探索先進制造業領域的混合融資方法,例如凈零混合融資項目。舉辦制造商融資論壇,及時解決先進制造投資所面臨的市場失靈、限制和障礙等問題。
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監管的制定、實施和推廣。英國政府加強規劃系統的能力,引入高級規劃服務,加快重大申請決策,使關鍵商業項目更快地獲得規劃許可。通過智能監管計劃(Smarter Regulation Programme),加快監管改革,促使監管只在必要時出現。智能監管意味著只在必要時使用監管,并確保其設計和使用既能很好地匹配又能面向未來。英國加強監管建議征集,優化監管策略,完善監管機構的能力、靈活性和責任。利用“更好的監管框架”,對新監管施加下行壓力,及時替換不適合的監管措施。
發揮自由港和投資區優勢,建設先進制造業集群。英國設立12個自由港(英格蘭8個、蘇格蘭2個,威爾士2個),并為每個自由港提供2600萬英鎊的資金支持。自由港是英國境內適用不同經濟法規的特殊地區,依托提供稅收減免、簡化海關流程、特殊的貿易和創新政策以及便利的規劃環境等措施,自由港可以增強弱勢地區的投資吸引力,并創造出數以千計的高質量就業機會,成為新的制造業中心。成立南約克、東米德蘭、大曼徹斯特、西米德蘭、東北部等五個先進制造業投資區,發揮各地在航空航天、核能、材料、電池、風能等方面的優勢,吸引私人投資,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投資區利用地方人才、知識和網絡優勢,自下而上,能激活高潛力集群,實現地方可持續增長。投資區通過采取系統性方法,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研究機構和私營部門之間的伙伴關系為基礎,激活城市和地方的潛力。
本文作者余全明為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