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4-01-10
作者簡介:楊偉巍(1991—),男,本科,工程師,從事公路工程造價工作。
摘要 公路工程施工難度高,周期長且造價高。為確保公路工程建設質量及進度,需進行科學的造價管理,以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基于此,文章回顧了公路工程造價管理體制發展的歷史,分析了不同階段的特點,介紹了公路造價管理模式的概念和分類,比較各種模式的優缺點和適用范圍,總結現階段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的主要問題,包括制度不完善、信息不透明和管理不規范等。最后,提出了解決對策,包括規范編制制度、信息化造價管理和全過程造價管理等,旨在為公路建設造價管理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 公路工程項目;造價管理;常見問題;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 TU723.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6-8949(2024)09-0170-03
0 引言
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設成本。隨著公路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公路工程造價管理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如造價依據的滯后性、分散性和不透明性等,這些問題會影響公路工程的質量,降低公路資金的使用效率[1]。因此,探討公路項目造價管理及常見問題的策略,對于提高公路工程造價管理水平,推進公路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 公路項目造價管理的演變過程
公路工程造價管理體制發展的歷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階段:
(1)改革開放前,沿用蘇聯模式,實行基本建設概預算制度,造價管理主要依靠行政命令和計劃指標。
(2)改革開放后,逐步實行市場化改革,建立了以定額為核心的造價管理模式,實現了量價統一。
(3)1990年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造價管理模式進一步轉變為以工程量清單為核心的造價管理模式,實現了量價分離。
(4)進入21世紀,為適應公路建設規模的擴大和技術進步的需要,造價管理模式向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轉變,實現了事前控制、事中監督和事后核定。
(5)大數據時代,造價管理模式正向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2]。
2 主要公路項目造價管理模式
2.1 基于定額的公路項目造價管理
該造價管理模式在改革開放后逐步形成,以國家制定的工程定額為依據,按照工程量計算工程造價,實現了工程量與工程價款的統一。其優點是工程計價程序簡單、計價效率高,但定額的制定、更新滯后于市場的變化,難以準確反映工程實際成本,導致工程造價偏差過大[3]。此外,該模式不利于工程技術的創新,因為定額制定往往基于傳統方法,對于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缺乏相應的定額或定額不合理。由此可見,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
2.2 關注項目準備階段造價審查的公路項目造價管理
該模式是在定額造價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對項目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及招標控制價實施的審查和管控,實現對前期準備階段造價的合理化控制。通過對設計階段造價文件的審核,保證造價的合理性,通過對招標控制價的制定,保證了造價的競爭性和市場性。但針對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力度不夠,前期審查的過程往往是基于現有的定額、規范,無法及時有效處理工程的變更、索賠、簽證等造價影響因素。
2.3 基于行政監管的公路項目造價管理模式
基于行政監管的公路項目造價管理模式是在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的基礎上[4],強化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以實現對公路工程造價的有效監管。通過行政手段規范公路工程造價活動,維護市場秩序,促進了公路行業的健康發展,但對市場主體的自主權、創新能力有一定限制,可能導致公路工程造價的僵化、單一,不利于工程技術的創新。
2.4 基于項目建設全過程的造價管理模式
基于項目建設全過程的造價管理模式是在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公路工程造價的事前控制、事中監督和事后核定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通過信息系統的建立與應用,實現造價數據的共享,以提高造價管理的效率,增強造價管理的透明度,促進造價管理的規范化。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2.4.1 事前控制
在公路工程的策劃、設計、招投標等前期階段,通過對工程造價的預測、預算、審查、控制等手段,合理確定工程造價的目標和范圍,為工程的實施提供依據和指導[5]。事前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工程量清單計價法、限額設計法、價值工程法、投資決策分析法等[6]。
2.4.2 事中監督
在公路工程的施工、運營等中期階段,通過對工程造價的監測、分析、評價等手段,及時發現和解決工程造價的問題和風險,保證工程造價的穩定和合理。事中監督的主要方法有:工程變更管理法、工程索賠管理法、工程進度管理法、工程成本管理法等。
2.4.3 事后核定
在公路工程的竣工、驗收等后期階段,通過對工程造價的結算、審計、核定等手段,準確反映工程造價的實際情況,為工程的結算和評價提供依據和參考。事后核定的主要方法有:工程結算管理法、工程審計管理法、工程核定管理法、工程效益評價法等。
3 當前公路項目造價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公路工程造價管理是公路建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路行業監督管理的重要職能。當前公路工程造價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包括:
3.1 造價管理缺乏系統性
公路工程造價貫穿于項目建設各階段,公路建設項目要經過估算、概算、預算、結算、決算等多次計價過程,各階段造價數據內生相互聯系。但目前公路工程造價審批(查)的管理程序和內容主要遵照各建設階段相應的規定,缺乏系統性規定,切斷了各階段造價數據之間的內在關聯,不利于造價控制以及準確計價。
3.2 定額及清單計價模式項目表無法實現相互關聯
目前,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主要采用定額及清單計價模式,即按照工程量清單計算工程造價,實現了量價分離,簡化了工程計價的程序,提高了工程計價效率,但是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定額及清單計價模式項目表不能實現相互關聯,即同一工程項目不同階段的項目表不能實現數據共享,導致造價數據的不一致、不準確,影響造價的合理性、經濟性。
3.3 造價系統不完善
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的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造價依據的制定和更新滯后于市場的變化,無法準確反映工程的實際成本,造價管理的標準化和信息化水平不高,造價管理的人員素質和信用體系有待提高,造價管理的監督和評價機制不健全,造價管理的透明度不夠,造價管理的法律責任、風險防范不明確。
3.4 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化技術是提高造價管理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手段,但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還不夠完善,造價信息的收集、分析、傳遞、共享等環節存在不足,造價信息的安全、準確性還有待提高。
4 公路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問題的解決對策
4.1 問題解決對策
為解決現階段公路工程造價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4.1.1 規范編制制度
編制制度是造價管理的基礎和保障,規范編制制度是提高造價管理質量和效率的前提和條件。規范編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完善造價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明確造價管理的職責和權限,規范造價管理的程序和內容,保障造價管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2)建立健全造價管理的制度體系、流程規范,明確造價管理的目標、范圍,規范造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保障造價管理科學有效。
(3)加強造價管理的監督評價機制,明確造價管理的考核獎懲標準,規范造價管理的反饋改進措施,確保造價管理效果。
4.1.2 信息化造價管理數據分析
信息化技術是提高造價管理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手段,信息化造價管理數據分析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對造價數據進行收集、處理、分析、應用的過程,旨在實現造價數據的共享和利用,提高造價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細化水平。信息化造價管理數據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立完善的造價數據交換標準和平臺,實現造價數據的互聯互通,提高造價數據的準確性。二是建立健全的造價數據積累和更新機制,實現造價數據的動態化和時效性,確保造價數據有效。三是建立先進的造價數據分析和應用方法,實現造價數據的挖掘和創新,提高造價數據的價值。
4.2 公路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優化
全過程造價管理是指從工程項目的策劃、設計、招投標、施工到竣工結算等各個階段,對工程造價進行預測、計劃、控制、審核和評價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管理工作[7]。全過程造價管理的目的是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提高工程投資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工程行業的健康發展。全過程造價管理優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4.2.1 做好投資決策及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
投資決策及設計階段是工程造價的形成和確定階段,也是造價控制的重點和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合理選擇投資估算方法,根據工程的特點和可行性,采用生產能力指數法、系數估算法、比例估算法、混合法、指標估算法等方法,對工程的總投資和各部分投資進行預測和分析。
(2)運用價值工程法和限額設計法,對工程的設計方案進行比選和優化,從技術、經濟、社會等多個角度,評價各方案的功能、成本、效益等指標,選擇最優的設計方案。
(3)建立動態的造價控制機制,根據工程的進展、市場變化,及時調整和修正工程的投資估算、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等[8-9]。
4.2.2 科學實施項目招投標工作
招投標階段是工程造價的競爭和確定階段,也是造價控制的重要和關鍵階段。該階段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規范招標文件的編制,明確招標條件、評標標準、合同條款等,保證招標的合法、公正。
(2)制定合理的招標控制價,根據工程量清單、市場行情、工程特點等,綜合考慮工程的質量、工期、安全、環保等因素,確定合理的招標控制價,保證招標的經濟性。
(3)嚴格執行招投標程序,按照招投標法的規定,選擇合適的招標方式,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招標公告、投標文件的遞交、開標、評標、中標等環節,保證招投標的有效性、透明性。
4.2.3 科學完成目標成本管控
施工階段是工程造價的實施和消耗階段,也是造價控制的難點和重點階段。這個階段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目標成本管理體系,根據工程的合同價和工程量清單,分解和分配目標成本,確定各分部、分項、單項的目標成本,形成目標成本責任矩陣,明確各級管理人員的成本責任[10]。
(2)實施動態的成本監控,根據工程的進度和變化,及時收集、分析、反饋成本信息,對成本的計劃值、實際值進行對比,發現和解決成本偏差,保證成本穩定。
(3)加強變更和索賠的管理,根據合同約定和程序,對工程的設計變更、工程量變更、工期延誤、質量缺陷等造價影響因素進行及時處理,合理確定變更和索賠的工程量和單價,保證造價的公平、合法。
4.2.4 強化工程結算審核工作
竣工結算階段是工程造價的總結和評價階段,也是造價控制的最后和關鍵階段。在這個階段,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規范結算文件的編制,按照結算規范和合同規定,根據竣工圖和現場實際情況,準確計算工程的實際工程量和造價,完整、真實、合法地填寫結算書和相關資料,保證結算準確。
(2)嚴格審核結算文件,按照審核規范和合同規定,對結算文件的遞交程序、資料完備性、工程量核定、單價審定、費用計算等進行全面、細致、嚴謹的審核,發現和糾正結算中的錯誤和問題,保證結算的合理性和經濟性。
(3)建立結算文件的評價機制,按照評價標準和合同規定,對結算文件的質量、效率、滿意度等進行評價,總結和反饋結算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改進和完善的建議,保證結算質量。
5 結論
綜上所述,公路工程造價管理是公路建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設成本。提高公路工程造價管理的水平和效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規范編制制度,完善造價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標準,建立健全造價管理的制度體系和流程規范,加強造價管理的監督和評價機制。二是分析信息化造價管理數據,建立完善的造價數據交換標準和平臺,建立健全的造價數據積累和更新機制,建立先進的造價數據分析和應用方法。三是優化全過程造價管理方法,做好投資決策及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科學實施項目招投標工作,科學完成目標成本管控,強化工程結算審核工作。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實現造價數據的共享利用,提高造價管理的精細化水平,保證造價的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桑雨廷. 公路PPP項目造價管理中發揮社會資本優勢[J]. 中國招標, 2023(12): 174-176.
[2]汪可吉, 史豪強. 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論的公路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分析[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23(20): 171-173.
[3]張倩. 新形勢下公路項目建設全過程造價管理分析[J]. 大陸橋視野, 2023(7): 122-124.
[4]胡淑琴. 公路PPP項目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探討[J]. 交通科技與管理, 2023(3): 40-42.
[5]羅秀蘭. 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公路工程造價管理[J]. 工程技術研究, 2022(4): 161-163.
[6]顏發麗. 工程量清單計價在公路工程造價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0(1): 211-212.
[7]徐嬋. 基于PPP模式的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分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1(1): 202-203.
[8]危奇飛. 基于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研究[J]. 建筑與預算, 2020(1): 24-26.
[9]夏江南. PPP模式下公路工程全過程造價管理現狀與完善措施[J]. 城市住宅, 2019(6): 167-168.
[10]賈雪飛. 區塊鏈技術在公路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場景研究[C]. 中國公路學會養護與管理分會. 中國公路學會養護與管理分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 南京, 2021: 52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