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張軍營
摘要: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房建工程建設需求越來越多,隨著出現的房建工程防水處理問題也不斷增顯,保障工程施工質量是房屋住宅的前提,由于房建工程施工防水處理不到位影響舒適居住的問題,很多房建企業并未給予足夠重視。為此,本文將著重從最易忽視的防水處理位置及技術上展開探討。
關鍵詞:房建工程;防水處理;常見問題;應對建議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174-01
房屋建設是提升人居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礎工程,而房屋滲漏問題不僅影響房建工程的使用性能,還給用戶帶來嚴重影響。防水處理是房建工程施工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提升房屋安全性、確保房建工程使用壽命的主要措施。在實際房建工程中,發生滲漏的位置多在屋面、墻面、衛生間、地下室等處。因此,加強對關鍵部位的防水處理是提升房建工程質量的不容忽視的重點任務。
一、提升房建工程防水處理的前提工作
(一)優化防水設計,提升房建工程防水性能。
工程防水設計是確保房建項目防水有效性的關鍵環節,在房建工程設計中,多因防滲漏問題考慮不周而帶來部分結構防水性能不達標,特別是在最易滲漏位置,未設置有效防滲漏層。因此,從房建工程設計之初,要從自然環節、施工實際出發,充分考慮防滲漏問題,尤其是對重點部位進行防水設計。如在設計上增加防水涂布、增加玻璃絲布防護層,來保障防水性能。另外,考慮到房建工程施工現場預埋件問題,也需要從防水設計上進行全面考慮,保障防水可靠性。
(二)對防水材料進行嚴格把關。
防水材料是房建工程施工中做好防水處理的基本條件,由于不同廠家、不同防水材料性能的差異性,在防水效果上也存在差異。為此,從提升房建工程防水性能上,對所選用的材料進行質檢和把關,尤其是對于防水材料市場不同材料的對比和試驗,要根據房建工程施工質量要求,選擇質量合格的防水材料,來保障防水性能。
二、對幾類關鍵點的防水處理技術
(一)屋面防水處理要點。
在房建工程常見滲漏點調查中發現,屋面工程滲漏問題突出,如因屋面變形而誘發的房屋裂縫、混凝土后澆帶施工不到位因其的滲漏、天溝、穿墻管等引發的裂隙等等。因此,針對屋面防水處理,要從施工工藝、施工質量檢測等方面給予針對性解決。一是對雨水沖刷部位進行防水處理,如設置耐水沖刷材料、防沖刷石材來進行保護;對于易滲漏部位,可以通過增加防水層厚度,引入涂布增強技術來改善防水性能;也可以增設玻璃纖維布,對玻璃纖維布與基層結合性進行優化,去除空鼓現象,對發生褶皺部位,用板刷進行處理,刮除氣泡,增強粘結性。二是對屋面混凝土裂縫問題,盡量采用一次性連續澆筑方式,確保工程施工整體性,也可以避免因混凝土質量差異性而帶來的融合性問題;針對屋面細部存在的蜂窩、麻面等問題,多與屋面結構有關而引發不平整現象,因此要在對屋面結構進行設計優化,減少裂縫。三是在屋面設計上注重坡度,防范大面積積水現象,在屋面找平層結構設計上,注重整體性,確保防水效果。四是針對屋面管道口、落水口周邊易滲漏部位,通過增加附加層厚度、高度,來降低滲漏風險,通常要高于平面250mm以上;天溝檐溝上卷高度要高出100mm以上;陰陽角卷材防水裁剪處收頭壓入凹槽內,并進行密封處理;后澆帶增加防水加強層。
(二)外墻面防水要點。
外墻面防水主要是針對外墻結構,從建造、粉刷兩方面來改善。如建造時,因氣候、環境問題可能帶來外墻裂縫、接口裂縫。因此,在外墻防水處理上,主要做好:一是樓層間銜接處防水處理,墻板混凝土要高于樓層面100mm以上,在澆筑時對外墻翻口也進行澆筑,避免產生樓層裂縫。二是做好混凝土結構緊密性,尤其是在澆筑時,要做好模板的科學、合理支護,避免相鄰模板間存在松散砂漿而影響結構致密性。對封模前要進行模板清潔處理。三是混凝土澆筑養護要合理,特別是對于惡劣氣候下的防雨、防曬、保溫、保濕處理,避免混凝土出現裂縫。四是在外墻粉刷環節保障涂料防水性能穩定、可靠。
(三)對房建工程小砌塊防水處理。
針對房建工程中小砌塊,由于其收縮性問題,可能導致外墻結構出現收縮變形,進而誘發墻體裂縫,帶來滲漏問題。因此,在解決小砌塊施工問題中,一是做好小砌塊養護工作,避免小砌塊受潮、浸水、曝曬等因素影響其物理性能。二是做好小砌塊質量管理,從形變量等參數上來提升其穩定性。三是做好砂漿配合比控制,特別是保障小砌塊形變量上,對砂漿進行試驗,并酌情添加防水材料來改善砂漿的防水性能。
(四)對廚房、衛生間部位進行防水處理。
廚房、衛生間是房建工程最易出現滲漏的關鍵點,加之死角多、管道網絡密集,滲漏現象發生率高,防水處理任務嚴峻。因此,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處理。一是衛生間地面坡度控制,特別是地漏點要地域地平約15mm,防范積水問題;二是對于衛生間管道網設置要進行準確計量,避免因孔洞位置不當引發裂縫,給后期修補帶來影響。如在管道周邊采用一次性澆筑,在混凝土中可適當增加微膨脹劑和細石,來提升密閉性;三是對防水涂料質量進行把關,可以增加防水粉等提升粉刷物的整體防水性能。
(五)對地下室進行防水處理。
房建工程地下室也是出現滲漏的重要部位,特別是因預埋件而引發的混凝土裂縫問題,使得后期防水處理面臨難題。在進行地下室防水處理防范上,主要有:一是做好底板陰陽角處防水層加強處理,特別是在轉角位置,可以增加玻璃絲布、防水涂布來提升防水性能;通常對涂層處理高度不小于100mm。二是底板不能預留施工縫,可以在墻體上預留,且施工縫高度要高于底板500mm以上;施工縫結構采用企口縫,有效延長滲水路線,避免滲漏。三是對地下室墻體結構進行防水加強處理,如可以在墻體中鋪設厚度為2-3mm止水鋼板,且保障焊接質量良好,如采用搭接方式,雙面焊來增強防水性。四是在地下室水平施工縫盡量減少或不使用穿墻螺栓,減少滲水通道。五是對于地下室預埋件及周邊進行防水處理,如采用密封材料進行管道預留密封處理,減少對管道口的影響;可以采用橡膠條進行管道銜接處密封處理,提升防水性。六是對地下室線路鋪設以明線為主,減少或不使用暗線穿越結構,避免對地下室整體層面密閉性影響,對于必須采用暗線結構時,可以選用無縫管進行穿越,確保接口密閉性良好。
三、結語
房建工程防水處理工作不容忽視,尤其是對于易忽視的部位和環節,更要從技術上進行防范和處理,提升整個房建工程的防水可靠性。
參考文獻:
[1]鄒建榕.淺談房建工程中防滲漏施工技術及其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5(46).
[2]谷祥璽.住宅外墻滲漏分析及整改處理措施[J].建筑工人.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