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老年人衰弱、高血壓及跌倒風險的關系研究
滕麗萍,王丹慧,周州,孫郡,朱敏,王仁榮
【摘要】目的老年人往往同時存在衰弱和高血壓,這可能會導致跌倒風險。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老年人衰弱狀態、高血壓和跌倒風險之間的關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樣選取無錫市社區老年人401名,采用STEADI(Stopping Elderly Accidents,Deaths &Injuries)工具包中的跌倒自評清單評估老年人跌倒風險,采用衰弱篩查量表評估社區老年人衰弱狀況,采用自設問卷調查老年人社會人口學資料和慢性病等情況。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廣義加性模型和曲線擬合等方法分析社區老年人衰弱、高血壓及跌倒風險的相互關系。結果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衰弱與較高的跌倒風險密切相關(OR 8.52,95%CI 3.21~22.57;P<0.001),高血壓顯著增加跌倒風險(OR 1.87,95%CI 1.11~3.13;P=0.019)。高血壓伴有衰弱的老年人跌倒風險最高(OR 12.24,95%CI 3.51~42.65)。廣義加性模型和光滑曲線擬合結果顯示,在高血壓老年人中,衰弱和跌倒風險之間存在非線性關聯;在衰弱前期到衰弱狀態的進程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具有較高的跌倒傾向。結論衰弱和高血壓獨立且可共同增加社區老年人跌倒的風險。加強對社區老年人衰弱狀況和高血壓的管理可能有助于降低這一人群跌倒的風險。
【關鍵詞】衰弱;高血壓;跌倒風險;關系;老年人
通信作者:王仁榮,E-mail:dragon-wong@163.com
引用本文:Teng LP,Wang DH,Zhou Z,Sun J,Zhu M,Wang RR.Associations among frailty status,hypertension,and fall risk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Int J Nurs Sci 2024;11(1):11-8.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10.
(本文編輯 王紅麗)
泰國老年人肌少癥及相關因素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
Phatcharaphon Whaikid,Noppawan Piaseu
【摘要】目的對泰國老年人肌少癥的患病率情況進行綜述并確定相關因素。方法對PubMed、Embase、Scopus和泰國期刊引文索引(Thai-Journal Citation Index,TCI)數據庫進行系統檢索。檢索文獻的發表時間限定為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僅納入觀察性研究設計。使用澳大利亞喬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證衛生保健研究中心關鍵評估工具評估研究質量。使用JBI SUMARI軟件進行meta分析。該綜述方案已在PROSPERO注冊(CRD42023420514)。結果共檢索出308條文獻,其中17項研究被納入分析,共包括4 668名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男性1 380名(29.6%),女性3 288名(70.4%)。泰國老年人肌少癥的總體患病率為20.7%(95%CI 14.4%~27.8%)。基于研究場所的肌少癥患病率亞組分析顯示,住院患者為33.4%(95%CI 28.7%~38.3%),門診患者為23.2%(95%CI 12.5%~35.9%),社區老年人為17.3%(95%CI 9.4%~26.8%)。高齡(OR 4.60,95% CI 3.07~6.91)、男性(OR 2.30,95% CI 1.37~3.85)、低體重指數(OR 8.95,95%CI 6.05~13.25)和營養不良(OR 2.78,95% CI 2.09~3.70)是泰國老年人肌少癥的關聯因素。結論這項系統評價分析了文獻中泰國老年人肌少癥的總體患病率和關聯因素,對該國老年人肌少癥的預防和管理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關鍵詞】老年人;患病率;肌少癥;系統評價;泰國
通信作者:Noppawan Piaseu,E-mail:noppawan.pia@mahidol.edu
引用本文:Whaikid P,Piaseu N.The 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arcopenia in Thai older 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Int J Nurs Sci 2024;11(1):31-45.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1.002.
(本文編輯 王紅麗)
肝細胞癌志者的癥狀和癥狀群及常用工具的整合性綜述
Thitiporn Pathomjaruwat,Yaowarat Matchim,Jane M.Armer
【摘要】目的綜合現有知識,識別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癥狀和癥狀群,以及相關評估工具,以最大限度地改善癥狀管理。方法采用Whittemore和Knafl提出的整合性綜述方法框架,在PubMed、ScienceDirect、Scopus、CINAHL和ThaiJO等數據庫中對文獻進行系統檢索。檢索文獻發表時間限定為2005年—2022年,僅納入經過同行評審及有英文摘要的文獻。由2名研究員獨立進行文獻的篩選、提取和分析。結果共納入14 篇文獻。分為3個主題:HCC患者的癥狀、癥狀評估和癥狀群。疲勞、乏力、胃痛或腹痛/腹脹、食欲不振、味覺改變、睡眠障礙、苦惱和悲傷是HCC患者最常見的癥狀。患者癥狀與腫瘤分期和治療方法有關。常用的癥狀評估工具包括5種類型:HCC特異性癥狀評估、癌癥一般癥狀評估、非癥狀構念測量、特定癥狀(如疲勞、睡眠障礙、焦慮和抑郁)測量及結合臨床檢查的癥狀評估等5種。HCC患者的癥狀群分為5類:疼痛相關癥狀、胃腸道癥狀、神經心理癥狀和感覺癥狀、肝功能異常相關癥狀及其他。結論該綜述對HCC患者癥狀、癥狀評估和癥狀群相關知識進行了綜合。盡管目前有多種評估工具,但沒有一種能涵蓋HCC患者的所有癥狀。建議今后的研究納入更大的同質化的樣本,以便更準確地評估測量工具的效能,避免在將癥狀分類為癥狀群時出現歧義,提高癥狀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肝細胞癌;肝癌;綜述;癥狀評估;癥狀群
通信作者:Yaowarat Matchim,E-mail:yaowarat.m@nurse.tu.ac.th
引用本文:Pathomjaruwat T,MatchimY,Armer JM.Symptoms and symptom clusters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ommonly used instruments:An integrated review.Int J Nurs Sci 2024;11(1):66-75.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09.009.
(本文編輯 顧媛媛)
護士參與抗菌藥物管理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
聶慧宇,岳麗青,彭歡,周金平,李冰玉,曹紫薇
【摘要】目的基于能力、機會、動機和行為(capability,opportunity,motivation,and behavior,COM-B)理論,調查我國護士抗菌藥物管理(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AMS)參與水平及其影響因素,為制訂有效策略提高AMS護理質量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橫斷面調查法。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選取湖南省的17所三級醫院的4 514名護士進行調查。在COM-B理論指導下,自行編制護士參與抗菌藥物管理問卷(the Nurse AMS Engagement Questionnaire,NAEQ)。該問卷包括能力(14個條目)、機會(7個條目)、動機(6個條目)和行為(12個條目)4個維度,共39個條目。結果護士NAEQ總分為(155.08±27.12)分,得分率為79.5%,表明護士參與AMS處于中等水平。其中,能力維度得分為(52.33±13.48)分,機會維度得分為(28.64±5.76)分,動機維度得分為(24.57±4.57)分,行為維度得分為(49.53±8.83)分。不同職稱、是否兼職感染控制護士、是否知曉AMS團隊、是否知曉抗菌藥物限定日劑量、科室類型、科室是否配備臨床藥師、參與抗菌藥物培訓和醫師-護士聯合查房的頻率等特征不同的護士NAEQ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初級職稱護士的NAEQ得分高于中級職稱護士(P<0.05);擔任兼職感染控制護士、知曉AMS團隊、知曉抗菌藥物限定日劑量的護士(P<0.01);科室配備臨床藥師的護士NAEQ得分高于未配備或不清楚是否配備臨床藥師的護士(P<0.01);參與抗菌藥物培訓和醫師-護士聯合查房次數較多的護士NAEQ得分高于其他護士(P<0.01)。結論加強教育和培訓及改善多學科溝通與協作等多種策略有望提高護士參與AMS的水平。此外,應更多關注中級職稱、感染控制經驗較少以及特定科室工作的護士。
【關鍵詞】抗菌藥物管理;行為;中國;醫院;知識;動機;護士
通信作者:周金平,E-mail:404255@csu.edu.cn
引用本文:Nie HY,Yue LQ,Peng H,Zhou JP,Li BY,Cao ZW.Nurses' engagement in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A cross-sectional study.Int J Nurs Sci 2024;11(1):91-8.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02.
(本文編輯 顧媛媛)
重癥監護室護士限制治療努力的能力:整合性綜述
Elvia R.Vanessa C.Pacheco-Roys,Kelly J.Diana C.,Y.Elizabeth Villarreal-Cantillo,Cesar I.Aviles Gonzalez
【摘要】目的在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護士難免會遇到需要限制治療努力(limiting therapeutic effort,LTE)的患者,盡管多數護士還缺乏為這些臨終患者及其家庭提供支持的準備。本綜述旨在描述ICU護士在LTE中需要具備的能力。方法對2010年—2023年發表的文獻進行綜述。系統檢索了5個數據庫:Medline、Wiley Online Library、SciELO、ScienceDirect和Web of Science。使用關鍵評估項目工具西班牙語版(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me in Spanish,CASPe)作為評判性閱讀工具。使用牛津循證醫學中心(Center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CEBM)評估工具確定證據級別和推薦強度。結果共納入25篇文獻。ICU護士LTE護理的能力包括對患者的直接護理、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以及護士在團隊中的作用。該綜述確定了3個類別的能力:作為患者、家庭與跨學科團隊之間維護者的能力,在LTE方面的決策能力,在患者生命末期治療和護理干預的能力。結論ICU護士在LTE方面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這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死亡尊嚴以及患者家庭應對悲傷的全面支持至關重要。
【關鍵詞】重癥監護;家庭支持;重癥監護病房;護士的作用;安寧療護;專業能力
通信作者:Diana C.E-mail:dmass@uninorte.edu.co
引用本文:ER,Pacheco-Roys VC,Fernández-Ahumada KJ,DC,MY,Villarreal-Cantillo E,et al.Competencies of the nurses in the limitation of therapeutic effort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An integrative review.Int J Nurs Sci 2024;11(1):143-54.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11.
(本文編輯 王紅麗)
4種肌少癥篩查工具在慢性肝病志者中應用的性能比較
喻婷,劉珊珊,趙靜,蔣艷,鄧蓉
【摘要】目的比較Ishii評分、肌少癥篩查5項評分量表(Strength,Assistance with Walking,Rise from a Chair,Climb Stairs and Falls,SARC-F)、肌少癥篩查5項評分聯合小腿圍量表(SARC-F and Calf Circumference,SARC-CalF)及迷你肌少癥風險評估-7條目問卷(Mini Sarcopenia Risk Assessment-7,MSRA-7)篩查慢性肝病患者肌少癥的相對準確性。方法該前瞻性研究納入366例慢性肝病患者。應用Ishii評分、SARC-F、SARCCalF和MSRA-7對患者進行篩查。肌少癥由臨床醫生根據亞洲肌少癥工作組(Asia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2019標準進行診斷,以此為金標準對4種篩查工具的性能進行比較。結果基于AWGS 2019標準,本組慢性肝病患者的肌少癥患病率為17.5%。Ishii評分、SARC-F、SARC-CalF和MSRA-7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下面積(敏感度,特異度)分別為0.820(85.94%,78.15%)、0.528(6.25%,99.34%)、0.642(45.31%,83.11%)、0.552(87.50%,22.85%)。根據ROC曲線下面積、決策曲線以及校準曲線分析結果,Ishii評分篩查慢性肝病患者肌少癥的性能優于其他3個工具(P<0.0001)。結論Ishii評分比SARC-F、SARC-CalF和MSRA-7更適合用于篩查慢性肝病患者的肌少癥。護士在臨床工作中可應用Ishii評分對慢性肝病患者進行肌少癥篩查,早期發現肌少癥風險,為進一步診斷肌少癥提供依據。
【關鍵詞】慢性肝病;肌少癥;風險評估;Ishii評分;篩查
通信作者:鄧蓉,E-mail:951383058@qq.com
引用本文:Yu T,Liu SS,Zhao J,Jiang Y,Deng R.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screening tools for sarcopen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Int J Nurs Sci 2024;11(1):3-10.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14.
(本文編輯 王紅麗)
社區衰弱和肌少癥老年人膳食營養干預的障礙和促進因素:質性研究的meta整合
陳麗娟,黃歡歡,蔣思琪,姚海燕,胥利,黃琪,肖明朝,趙慶華
【摘要】目的隨著老齡化社會進程加速,老年人軀體衰弱和肌少癥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并帶來諸多不良影響。膳食營養是防治軀體衰弱和肌少癥的重要方式,但在社區環境中實施膳食營養干預受到諸多復雜因素影響。本綜述旨在對相關研究中的促進和障礙因素進行系統綜述,為制訂相關健康管理方案提供參考。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Ovid)、Embase(Ovid)和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進行檢索,發表時間限定為建庫至2023年1月。使用主題詞和自由詞組合完成檢索。使用英國牛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質性研究質量評價工具(the 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 Qualitative Studies Checklist)對納入研究進行質量評價。利用社會生態建模框架對提取的信息進行編碼和分析。本綜述方案已在PROSPERO注冊(CRD42022381339)。結果共納入10項研究。其中,4項研究僅進行營養相關干預,而膳食營養和運動干預相結合的有6項。根據社會生態模型,從個體特征、外部環境和干預措施3個層面對促進和障礙因素進行了總結,包含10個副主題。結論對社區中的軀體衰弱和肌少癥老年人實施膳食營養干預措施時,應整合個人內部動機和外部支持,為參與者制訂“量身定制”的干預方案,并最大程度地優化可利用的人力和物理資源。
【關鍵詞】老年人;障礙;飲食;促進因素;衰弱;老年人評估;肌少癥
通信作者:趙慶華,E-mail:qh20063@163.com
引用本文:Chen LJ,Huang HH,Jiang SQ,Yao HY,Xu L,Huang Q,et al.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etary nutrition interventions for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adults with physical frailty and sarcopenia:A qualitative meta-synthesis.Int J Nurs Sci 2024;11(1):18-30.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07.
(本文編輯 王紅麗)
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志者自我監控空氣質量的護理干預措施:整合性綜述
Bruna F.Sebasti?o,Raquel M.Hortel?o,Sara S.Granadas,José M.Faria,Joana R.Pinto,Helga Rafael Henriques
【摘要】目的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重疊癥(Asthm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verlap,ACO)患者的生活質量較低,肺功能較差,病情經常加重。由于暴露于污染環境會加重其癥狀,增加發病率和病死率,環境管理對其至關重要。旨在通過系統性綜述,尋找證據,以指導制訂護理干預措施,促進ACO患者對空氣質量的自我管理。方法2023年3月,系統檢索CINAHL、Medline、Academic Search Complete、Scopus、Web of Science、Cochrane圖書館、喬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證實踐數據庫,以及Google Scholar。對納入研究進行數據提取和綜合,并對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分類。采用JBI研究質量評估工具進行方法學質量評估。結果共納入5篇來自不同國家的研究。促進ACO患者自我監控空氣質量的干預措施包括:警覺性干預措施(醫務人員定期巡診、進行癥狀評估),監測干預措施(監測室內外誘發因素),教育干預措施(空氣質量警報、避免接觸過敏原),以及相關政策的影響,如無煙政策和改善空氣質量的綜合戰略。盡管這些研究報告了不同的干預措施,方法質量也存在差異,但這些干預措施顯示了預防患者病情惡化、盡量減少急診就診和住院治療的潛力。這些關鍵點可作為護理干預措施的關鍵組成部分。結論有必要采取全面措施,讓護士參與促進患者自我監控空氣質量的多學科團隊、提高認識、制訂和實施護理干預,從而使ACO患者受益。同時,需要進一步開展研究,以擴大證據基礎并完善這些干預措施。
【關鍵詞】空氣質量;哮喘;哮喘-慢阻肺重疊;慢性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自我管理
通信作者:Helga Rafael Henriques,E-mail:hrafael@esel.pt
引用本文:Sebasti?o BF,Hortel?o RM,Granadas SS,Faria JM,Pinto JR,Henriques HR.Air quality self-management in asthmatic patients with COPD:An integrative review for develop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exacerbations.Int J Nurs Sci 2024;11(1):46-56.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03.
(本文編輯 王紅麗)
心血管疾病志者運動恐懼評估工具測量屬性的系統評價
賈盈盈,崔念奇,賈婷婷,Hammza Jabbar Abdl Sattar Hamoudi,宋劍平
【摘要】目的系統評價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恐懼評估工具的測量學特性及方法學質量,為醫護人員選擇高質量的評估工具提供參考。方法系統檢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INAHL和維普數據庫中有關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恐懼量表測量屬性的研究,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23年4月1日,并追溯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以補充相關文獻。兩名研究員按照納入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提取數據,并使用COSMIN偏倚風險檢查表獨立評估量表的方法學質量,使用COSMIN標準評估量表評價測量學特性,使用改良版定量系統評價證據分級評估證據等級。結果共納入17項研究,對6個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恐懼評估工具(包含不同語言版本)的心理測量學特性進行了評價,僅有2項研究報告的量表內容效度方法學質量為很好,其余研究報告的量表內容效度方法學質量為模糊。關于跨文化有效性/測量不變性、測量誤差和反應性的信息較少。瑞典語版及中文版坦帕運動恐懼癥量表(the Tampa Scale for Kinesiophobia Heart,TSK Heart)為A類推薦,其他工具為B類推薦。結論現有研究中報告的瑞典語版和中文版TSK Heart的方法學及測量學屬性質量相對較高,可被推薦使用,其余量表的測量學特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關鍵詞】評估工具;心血管疾病;運動恐懼癥;病人;系統評價
通信作者:宋劍平,E-mail:zrxwk1@zju.edu.cn
引用本文:Jia YY,Cui NQ,Jia TT,Jabbar Abdl Sattar Hamoudi H,Song JP.Measurement properties of assessment tools of Kinesophobia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Int J Nurs Sci 2024;11(1):57-65.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16.
(本文編輯 顧媛媛)
案例教學法結合虛擬仿真技術在助產實驗課程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趙凌云,戴小紅,陳思羽
【摘要】目的探討案例教學法結合虛擬仿真技術在助產實驗課程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采用類實驗研究設計,于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從桂林醫學院護理學院助產專業選取2018級和2019級兩個班級共13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2019級為干預組(n=59),2018級為對照組(n=76)。干預組在傳統實驗教學的基礎上,采用案例教學法結合虛擬仿真技術,課程包括正常分娩(6學時)、異常分娩(6學時)、臍帶脫垂(2學時)、新生兒窒息與復蘇(4學時)4部分內容;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實驗教學。采用課程成績、自主學習能力問卷、教學滿意度問卷進行調查,比較兩組學生的教學效果。結果課程結束后,干預組學生的個人操作能力(90.88±2.14比89.24±3.15),團隊操作能力(90.97±2.33比81.28±5.45)和案例分析能力(88.64±3.19比86.70±2.56)均高于對照組(P<0.01)。課程干預前,兩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課程實施后,干預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分(94.78±6.59比88.12±8.36)及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超過94%的干預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法結合虛擬仿真技術有效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熱情、獨立思考、團隊協作及溝通等綜合能力。結論在助產實驗課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結合虛擬仿真技術,可有效提高學生課程成績、自主學習能力及綜合能力,并得到學生的認可。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護理教育;助產學;虛擬仿真技術
通信作者:趙凌云,E-mail:lingyun_zhao@glmc.edu.cn
引用本文:Zhao LY,Dai XH,Chen SY.Effect of the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 combined with virtual reality simulation technology on midwifery laboratory courses: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Int J Nurs Sci 2024;11(1):76-82.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09.
(本文編輯 顧媛媛)
護理專業國際學生短期訪學教育項目的設計與實施
Ubolrat Piamjariyakul,Saima Shafique,Dana L.Friend,Kimberly A.Adams,Wiyakarn Sanghuachang,Trisha M.Petitte,Stephanie Young
【摘要】目的旨在描述制定及評估一項短期留學生研究和教育項目。方法研究分為項目制定與實施及評價2部分。根據1名國際學生的短期訪學需求,護理學院的全球護理項目協調員和首席導師共同確定項目基本內容和團隊成員。該項目學習活動考慮了該國際學生對老年人和居家臨終關懷的興趣,包括4項內容:開展研究工作,參與教學活動,參與臨床實踐活動,以及特殊活動和專業發展培訓課程。在為期6個月的訪學結束時,對參與此次教學活動的教師、研究生及留學生進行訪談和簡短問卷調查。結果通過訪談了解到3個方面的內容:通過參與該項目中獲得的經驗(增強了教育和研究的多樣性,獲得了新的全球醫療保健知識,對文化意識的自我反思和促進);項目實施的障礙和挑戰(簽證申請過程,英語語言障礙,缺乏公共交通設施,時間安排沖突);克服這些障礙和挑戰的策略(在課程中增加文化多樣性信息;與其他同學一起學習英語;使用不同的溝通技巧;在簽證申請過程中與大學全球事務辦公室持續合作;提供互動體驗)。所有項目參與者都對該項目表示非常滿意(4.67±0.50),認為對他們在科研、教學和臨床實踐方面的護理技能有很大影響(4.67±0.50)。結論此次項目的參與者均獲得了相關經驗,可用于今后的教學指導活動。國際護理專業學生需要得到幫助才能更好地適應訪學環境,教師必須具有文化敏感性,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倡導營造適合學生學習的環境。
【關鍵詞】評價;國際學生;護理教育;課程
通信作者:Ubolrat Piamjariyakul,E-mail:ubolrat.piamjariyakul@hsc.wvu.edu
引用本文:Piamjariyakul U,Shafique S,Friend DL,Adams KA,Sanghuachang W,Petitte TM,et al.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short-term international student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ogram.Int J Nurs Sci 2024;11(1):83-90.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01.
(本文編輯 顧媛媛)
基于社交媒體的公眾和醫務人員對護士處方權態度的文本挖掘研究
周琪,徐祎清,楊麗黎,王大為
【摘要】目的通過文本挖掘方法對社交媒體信息進行分析,揭示公眾和醫務人員對護士處方權的關注點和態度。方法使用Python工具自動挖掘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1日在4個中文互聯網平臺上發布的與關鍵詞“護士開處方”“處方”相關的文本。這4個互聯網平臺包括知乎、微博、愛愛醫醫學論壇、丁香園醫學論壇。通過Snow自然語言處理、貝葉斯隱含狄利克雷分布和Boson自然語言處理方法對數據進行人員類別分析、主題分析和情感分析。在主題和情感分析結果的基礎上,使用Nvivo 11進行內容分析。結果在4個互聯網平臺上共獲得2 823條評論,計92 859字。分析結果顯示,公眾和醫務人員對護士開處方持否定態度的較多,少數持謹慎的積極態度。公眾關注護士處方對醫務人員的影響以及對護士能力的要求;醫務人員關注護士處方在中國的現狀和未來,以及實施護士處方的困難。結論護士應通過努力提高專業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逐步獲得公眾和醫生群體對其專業水平和能力的認可。護士管理者和教育者需要認識到護士處方權的優勢,并通過推動立法、教育和提高對護士處方權的認識來應對實施過程中的挑戰和問題。
【關鍵詞】自然語言處理;非醫療處方;護士;專業自主性;情感分析;社交媒體
通信作者:楊麗黎,E-mail:3200006@zju.edu.cn
引用本文:Zhou Q,Xu YQ,Yang LL,Menhas R.Attitudes of the public and medical professionals toward nurse prescribing:A text-mining study based on social medias.Int J Nurs Sci 2024;11(1):99-105.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05.
(本文編輯 王紅麗)
圍產期護理缺失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檢驗
丁勝蘭,王鑫,王清霞,沈涓,謝惠莉,付秀娟,廖露茜,陳嬌嬌,朱蓮,黃靜,楊思源,黃秀華,張軼嵐
【摘要】目的翻譯圍產期護理缺失量表,并對其進行信度和效度檢驗,為國內開展圍產期護理缺失的量性研究提供可靠的測評工具。方法采用美國矯形外科醫師學會循證醫學委員會推薦的跨文化調試量表指南對英文版圍產期護理缺失量表進行翻譯、回譯-文化調適及內容驗證,形成中文版圍產期護理缺失量表,并通過橫斷面研究驗證其信效度。于2023年2月至4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西南地區14所不同級別醫院491名助產士進行問卷調查。采用項目分析檢驗中文版量表條目的鑒別度,采用探索性和驗證性因子分析評價量表的結構效度,采用內容效度指數和Cronbach's α系數評價內容效度和信度。結果圍產期護理缺失量表包括A、B兩部分。中文版圍產期護理缺失量表A部分的項目-總量表相關系數為0.641~0.866,B部分為0.644~0.819(P<0.01)。A部分和B部分的量表水平內容效度指數均為0.95,條目水平內容效度指數為0.86~1.00。探索性因子分析分別提取了A部分(必要性護理、基本護理和產后護理)和B部分(溝通、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各3個因子,占總方差的70.186%和71.984%。量表A、B部分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968、0.940。結論中文版圍產期護理缺失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為國內評價圍產期護理缺失情況和相關原因的工具。未來需要進行更大樣本量的研究,以驗證該工具在中國本土的適用性。
【關鍵詞】助產士;護理缺失;圍產期護理;信度;調查及問卷;效度
通信作者:張軼嵐,E-mail:15680031133@163.com
引用本 文:Ding SL,Wang X,Wang QX,Shen J,Xie HL,Fu XJ,et al.Translation and psychometric testing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Perinatal Missed Care Survey.Int J Nurs Sci 2024;11(1):106-12.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06.
(本文編輯 顧媛媛)
重癥監護疼痛觀察工具印尼語版的跨文化調適及心理測量學分析
Luthfi Fauzy Asriyanto,Nur Chayati
【摘要】目的重癥監護疼痛觀察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是評估ICU危重癥和/或意識水平下降患者疼痛最準確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翻譯印尼語版CPOT,并驗證其效度和信度。方法研究包括初始翻譯、綜合翻譯結果、回譯、專家委員會驗證、印尼語版工具驗證5個步驟。2022年9月—12月在印度尼西亞4所醫院ICU中,對52例患者在翻身前、翻身過程中和翻身后15 min進行疼痛評估。使用疼痛程度溫度計(Faces Pain Thermometer,FPT)作為金標準來評估CPOT的校標效度。采用內容效度和校標效度評估量表的效度;采用Cronbach's α系數和評分者之間一致性評估工具的信度。結果患者翻身過程中CPOT評分高于翻身前和翻身后。印尼語版CPOT條目水平內容效度指數為0.75~1.00,量表內容效度指數為0.93。患者CPOT與FPT評分呈正相關(0.877~0.983,P<0.01)。CPOT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2,評分者之間測量結果一致性水平均較高(κ值范圍0.739~0.834,P<0.01)。結論印尼語版CPOT用于評估危重癥和/或意識水平降低患者的疼痛是有效和可靠的。
【關鍵詞】重癥監護;疼痛評估;病人;信度;效度
通信作者:Luthfi Fauzy Asriyanto,E-mail:luthfifauzy15@gmail.com
引用本文:Asriyanto LF,Chayati N.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donesian version of the 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Int J Nurs Sci 2024;11(1):113-9.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13.
(本文編輯 顧媛媛)
住院志者認知障礙識別和信息管理的整合性綜述
熊蓓蓓,Daniel X.Bailey,Paul Prudon,Elaine M.Pascoe,Leonard C.Gray,Frederick Graham,Amanda Henderson,Melinda Martin-Khan
【摘要】目的旨在對目前提供急性照護的醫院識別認知障礙患者以及在病歷中記錄和管理認知相關信息的實際情況及政策要求和推薦方法進行綜述。方法采用Whittemore和Knafl的五步法,系統檢索Medline,CINAHL和Scopus數據庫,并檢索了灰色文獻來源。納入了提供急性照護的醫院已實施的患者認知障礙識別和認知信息管理相關的文獻。采用混合方法評價工具和灰色文獻質量評估清單對文章質量進行評價。采用主題分析法呈現和整合結果。該綜述已在PROSPERO預注冊(CRD42022343577)。結果共22篇原始研究文獻和10篇政府/行業文件被納入分析。結果顯示,實踐和政策之間存在差距。盡管在政策層面上高度重視認知障礙的識別、認知相關信息的透明度,以及與患者、家屬和照顧者(如適用)之間的互動,但有時在臨床實踐中,認知評估是非正式的,患者的認知相關信息未作記錄,與患者、家屬和照顧者的互動也存在不足。結論通過整合認知評估,利用信息技術開發信息管理綜合系統,建立相關法律法規,提供教育與和培訓,并采用國家層面的策略,有可能顯著改善對認知障礙患者的識別和護理。
【關鍵詞】急性照護;認知功能障礙;數據透明度;譫妄;癡呆;健康信息管理;與患者互動
通信作者:熊蓓蓓,E-mail:beibei.xiong@uq.edu.au
引用本文:Xiong BB,Bailey DX,Prudon P,Pascoe EM,Gray LC,Graham F,et al.Ident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of patients in acute care hospitals:An integrative review.Int J Nurs Sci 2024;11(1):120-32.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1.001.
(本文編輯 王紅麗)
重癥監護室智慧化管理措施減少臨床虛假警報效果的整合性綜述
李冰玉,岳麗青,聶慧宇,曹紫薇,柴小椏,彭彬,張恬鴿,黃偉紅
【摘要】目的醫療設備的頻繁虛假警報可能導致護士警報疲勞,這可能導致反應行動延遲或錯過警報,增加患者不良事件的風險。本綜述旨在探討重癥監護室臨床警報智慧化管理措施對減少臨床虛假警報的應用效果。方法根據Whitmore和Knafl的方法學框架,對6個數據庫進行系統檢索:PubMed,EMBASE,CINAHL,OVID,Cochrane Library,Scopus,檢索從每個數據庫建庫到2022年12月以英文或中文發表的臨床警報的智慧化管理相關文章。采用喬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的評價工具(JBI-MAStARI)評估研究的質量,并對文獻進行數據提取和分析。該研究已在PROSPERO完成注冊(CRD42023411552)。結果共納入7項研究。不同的警報智慧化管理措施有利于減少虛假警報數量和警報的持續時間,縮短護士對重要警報的應答時間,減輕護士的警報疲勞程度。在實踐中,應用新的警報管理方式后取得了積極的效果。結論智慧化管理措施可能是警報減少的有效途徑,醫院迫切需要進行臨床警報的智慧化管理。為確保更有效的患者監測、減少警報給護士帶來的困擾,未來需要更多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警報管理手段,以實現關鍵警報的準確識別,確保護士對警報準確響應,并真正改善警報頻繁的臨床醫療環境。
【關鍵詞】人工智能;臨床警報;重癥監護室;護士;生理監測;安全管理
通信作者:岳麗青,E-mail:ylq6998@163.com
引用本文:Li BY,Yue LQ,Nie HY,Cao ZW,Chai XY,Peng B,et al.The effect of intelligent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in in tensive care units to reduce false alarms:An integrative review.Int J Nurs Sci 2024;11(1):133-42.https://doi.org/10.1016/j.ijnss.2023.12.008.
(本文編輯 王紅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202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