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李芳在北京市豐臺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寧療護病房里,送走了自己的爸爸。
采訪中,李芳數次哽咽。她一再說:“非常好,真的非常好,我爸爸走得非常安詳,我們真的非常感激這里的每個人。”
“我爸爸住院期間,社工和志愿者陪著我們一起聊天,一起唱歌。沒有這些社工和志愿者,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辦。現在想起來那段時間,非常欣慰,沒有什么遺憾。”李芳和爸爸在這里住了42天。在這里,她一步步認識了安寧療護,學會了面對死亡,也學會了如何去愛。
從2017年全國開展第一批安寧療護試點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像李芳一樣知道了安寧療護、了解了安寧療護,并且受益于安寧療護。
在人口老齡化的今天,安寧療護的重要意義日益凸顯。安寧療護,是多學科團隊搭建起的一座橋梁—讓生者心安,讓死者安心。
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不斷攀升,患有惡性腫瘤等不可治愈疾病的老年人逐漸增多,對安寧療護服務的需求也愈發迫切。《“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支持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發展,建立機構、社區和居家相銜接的安寧療護服務機制”。朝著這一目標,各地區各部門正在明確支付標準、建立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提高安寧療護理念社會認知度,逐步建立安寧療護服務機制。
這幾年,我在很多地方看到了安寧療護的存在和發展,在我眼中,這是我國現代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程度的一個縮影和寫照。安寧療護,溫暖、慰藉著那些即將走向人生終點的人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也彰顯著我國現代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程度和社會人文關懷理念成熟程度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