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近代“女性自立”視域下的刺繡教育研究

2024-05-30 22:45:43李建亮
浙江理工大學學報 2024年2期

摘 要: 圍繞近代女性社會身份及地位的轉換,通過文獻資料搜集、個案分析等方法,探討了近代刺繡教育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課程特色、培養模式方面的做法,以及為促進“女性自立”所做出的探索和革新。研究發現,刺繡教育是近代新的社會生產關系重構中為了迎合女性社會身份及地位轉變中的適應性發展,其不僅為廣大女性提供了實現經濟自立的職業手段,塑造了賢妻良母的近代女性形象,展現出女性通過刺繡出口創匯救國于危難中的公民擔當,而且無形中促進了傳統刺繡技藝的創新發展,發揮了工藝美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及價值。該研究為認識中國近代工藝美術教育提供了一個新視角,有助于進一步推進近代中國工藝美術傳承發展研究。

關鍵詞:刺繡教育;女性自立;近代;女工傳習所

中圖分類號:G5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3851 (2024) 04-0173-07

Study on embroidery education under the vision of modern "female self-reliance"

LI Jianliang

(a. 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 Engineering; b. Digital Intelligence Style and Creative Design Research Center, key Research Cente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of Zhejiang Province,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women′s social identity and statu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of modern embroidery education in terms of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content,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models to promote "female self-reliance" through the literature collection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s. It is found that embroidery education is an adaptive developmen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 production relations in modern times to cater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women′s social identity and status. It not only provides professional means for women to achieve economic self-reliance, shapes the image of modern women as virtuous wives and mothers, demonstrates the civic responsibility of women to save the country from danger through embroidery exports, but also invisibly promot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embroidery techniques, and has played the role and value of arts and crafts in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modern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education, and helps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arts and crafts.

Key words:embroidery education; female self-reliance; modern; women workers′ schools

自19世紀末以來,隨著西風東漸和中國近代化的發展,“爭自由、謀獨立”成為女性覺醒的重要標志,先進女性開始積極呼吁女性自立。從政府到黎民,社會各個階層也都為實現女性的自立自強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在這場探索中,脫胎于傳統“婦功”的刺繡成為廣大女性謀求自立的最好選擇。各種女子傳習所、教會女校及女子師范學校等積極開展刺繡教育,不僅幫助廣大女性實現了自強自立,也推動了傳統刺繡的發展。當前對近代刺繡教育的研究多側重刺繡教育本身或刺繡教育家個案分析。如,于書娟等[1、張蕾2從社會背景、教育特色出發,分析了近代江南地區刺繡教育的重要價值。孫佩蘭3、林書羽4以沈壽為個案,認為刺繡教育在促進女性社會身份地位的轉變以及刺繡創新發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從女性自立視角研究近代刺繡教育的較少,郭淑敏[5、方秀潔6探討了刺繡工藝對女性知識的建構、促進女性從傳統女紅到女美術家的社會角色變遷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近代刺繡教育的目標和特征進一步梳理和分析,探討近代刺繡教育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課程特色、培養模式方面的做法,以及為促進“女性自立”所做出的探索和革新,挖掘刺繡教育在女性社會身份及地位轉換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及價值,為理清近代中國工藝美術傳承發展問題提供一個新視角,而且對當代傳統工藝的傳承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近代女性謀求自立中的刺繡教育萌蘗

“興女學、謀生計”是近代女性自立的重要途經。在傳統“三從四德”等性別倫理觀念的禁錮和壓制下,女子長期依賴于男性而不能自立,究其根源在于男女不平等的學習權力。在中國近代,從維新派人士到實業家等眾多有識之士,都意識到“解放女性,興辦女學”不僅僅是女性自立的重要途徑,更關系到國家富強興盛、民族興亡。1897年,梁啟超在《論女學》中講到:“今日之中國,而與人言婦學,聞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幾,百舉未興,而汲汲論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極天下積弱之本,則必自婦人不學始。”[7著名實業家張謇曾憤慨道:“學之不明,而千百年來女界乃獨罹其黑暗矣!”“欲救其弊,惟有興學。”8近代女權思想的倡導者秋瑾也提出“欲自立,非求學藝不可”9。在此背景下,清政府于1907年頒布了《奏定女子小學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師范學堂章程》,標志著女子自此能進入學校接受合法的教育。此后,各種手工女學校及女工傳習所陸續興辦,為刺繡教育的萌蘗奠定了社會基礎。

在近代女子教育體系中,教學內容更多地借鑒了日本的教學經驗,主要開展裁縫、刺繡、織造等女性容易操作的課程教學,著重發展女子的職業能力,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人才。刺繡作為傳統女紅的必備技藝,具有廣泛的女性群眾基礎和接受度,所以不僅成為女子師范等眾多女學中的必修課程,還出現了一批專門教授刺繡的工藝傳習所。如1907年,李佩黻在無錫創辦的錫山繡工傳習會;1912年,張華璂在上海甘肅路開創女子刺繡傳習所;1914年,張謇及沈壽在南通創辦南通女工傳習所(圖1)。刺繡傳習所在全國遍地開花,開創女子職業教育之先鋒,并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刺繡教育家,如李佩黻、沈壽、張華璂、楊守玉等。

刺繡教育成為近代中國女性尋求自立的主要途經,是當時社會條件下大眾對女性職業認知的使然,也是中國社會近代化進程中的必然選擇。首先,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形成的對女性身份地位的固有認知,不可能在短時間徹底消除,女子出入學校、在社會上拋頭露面仍受到思想頑固分子的抵制和反對。而女子學繡并未完全逾越傳統女性的限制,女學或刺繡傳習所也以女學生為主,并非男女混雜之地,女子學成之后可以從繡莊領回花稿在家施繡,這樣刺繡之余還可以管理家政,這些都使女子尋求自立得到一定的社會認可。其次,長久的“男耕女織”農業生產關系形成了女紅傳統,也使刺繡被認為是一種“適宜于女子”的職業。如當時中華女子美術公司總經理唐家偉女士所講:“中國女子的性質本就和美術、刺繡接近。”[10不難看出,女子刺繡符合當時國人思想意識中根深蒂固的女性形象設定,刺繡是與女性氣質相聯系,刺繡教育的萌蘗也是沒有跳出傳統觀念束縛的一種表現。

可見,在近代中國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的轉型中,舊思想根深蒂固,新思想尚未完全確立。女性謀求自立,要以新的角色積極融入社會,脫胎于傳統“婦功”的刺繡自然成為剛剛走出封建禁錮的女性的自立途經之一。女性通過習繡,不僅可以免于受到封建頑固勢力的嘲諷,還可以尋求經濟上的自立,更展現出女性在“工藝救國”時代號召下作為新國民的責任擔當。在此背景下,刺繡教育應運而生,也為刺繡工藝引入了一種全新的傳承方式。

二、近代刺繡教育的目標

通過刺繡教育培養女子自立于社會的生存之技,打造能承擔社會義務的賢妻良母,以及以工藝促實業,達到實業救國的目的,是近代刺繡教育的主要目標。如張謇在創辦南通女工傳習所時強調:“且使女子們學得一技之長,造福于社會與家庭,更為自己謀得一席之地。”呂鳳子在講到正則女子學校的辦學目的時,也說:“我辦女子職業學校,是為了提高女子的社會地位,把學校作為實施美育主張的實驗園地。我主張萬異并存、并成的原意是說,任何人都有機會受到平等的教育,而各展其才,各成其業。”[11

(一)女性個體的經濟自立

“謀求女子解放而自立于社會,首先必須要謀求女子的經濟自立。在時人的認識中,女子學習刺繡即是實現經濟獨立而自立于社會的一個有效途徑。”[12近代刺繡教育的首要目標,即在新的社會生產關系中為剛剛解放的女性培養自謀生活的技能。如恩格斯所講:“婦女解放的第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一切婦女重新回到公共的勞動中去。”[13眾多刺繡傳習所的開辦也本著同樣的初衷,即是為剛從封建社會走出來的女性提供一技之長,改掉傳統女性依賴男性生活的習慣。通過職業自立,女性既可以補貼家庭,造福社會,還可以提升在新的生產關系下的社會地位,實現女性的真正平等與自立。

刺繡教育作為近代女子職業教育的一種,確實為地方廣大女性提供了自謀生活的職業技能,可以讓她們憑借一己之力養活自己,甚至補貼家用。如張竹君1904年在上海、河南分別創辦了女子工藝廠,招收婦女120多人,教授刺繡;南通女工傳習所在沈壽的主持下,前后總共培養刺繡人員300余人;寧波地區的仁慈堂天主教會也培養了千余名刺繡從業者[14。女性的經濟自立不僅讓她們擺脫了依賴男性的舊習,為家庭帶來經濟收入,也使女性的家庭及社會地位不斷提升,為女性贏得了應有的尊重。誠如秋瑾所說:“如今女學堂也多了,女工藝也興了,但學得科學工藝,做教習,開工廠,何嘗不可自己養活自己嗎?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9

廣大女性在學習刺繡的同時能接觸和學習到其他方面的知識,更全面地樹立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因此也逐漸建構起女性的職業理想。隨著刺繡傳習所等刺繡教育的廣泛開展,當時各大報紙雜志上刊載了大量介紹女性以刺繡謀求自立的文章,如涿縣胡大呆撰文:“刺繡是女子力所能及的工作,只要能夠打破拘泥的禮節和依賴丈夫的舊習,婦女就可以借此自立于社會。”[15董直撰文:“我國人口以四萬萬計之,男女各居其半,男子既賴職業以自立,女子亦當謀職業以圖自立,女子職業之最切近者,縫紉與刺繡,其他若教務,若保姆,若醫學,亦足以賴其所入,自贍其身,不當依賴男子也。”16這些報刊文章及刺繡廣告為廣大女性樹立了“職業女性”的人生理想,吸引廣大女性積極投入刺繡行業,一些突出的刺繡者更是被賦予刺繡“美術家”的尊稱,反映出當時女性地位的提升及受社會尊重的程度。

刺繡成為一種女子職業,一方面彰顯了刺繡在女性解放尋求自立中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也隱含著刺繡與傳統性別意識的關聯。總而言之,刺繡能給女性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提升了女性的家庭和社會地位,這也是刺繡教育在當時產生的社會意義。

(二)賢妻良母的形象建構

近代女性教育的發展還是建立在男權社會所主導的、意在喚起女性承擔相應社會義務的基礎之上,是為了喚醒中國一半人口的女性“開啟民智,抵御外辱”。所以,以賢妻良母為目標的教育規訓也是近代女子工藝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一種觀點就是,興辦女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女性更好地操持家務,做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這也是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周干庭當時發表演講曾說:“女子實用之結果,見之于家庭,而培植此實用的基礎,則在學校。”[17飄萍女史認為,女校應“以賢妻良母為期定女子教育之方針”18。梁啟超也強調賢妻良母教育的重要性,他講到:“女子教育好了,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19可見,近代女子進校前,她們已經被設定作為“賢妻良母”而加以培養,在這樣的教育目標下,早期的女學生無論從行動還是思想都受制于學校的教育安排,刺繡教育也不例外。

從教育內容的設置來看,刺繡教育并不是單純的技能培養,更重要的是“以彝倫為本,所以啟其智慧,養其德性,健其身體,以造就將來為賢母、為賢婦之始基”。另外,《奏定女子小學堂章程》的規定也明顯傾向于培養“賢妻良母”的居家女性,強調女工科“其要旨在使習熟通常衣類之縫法裁法,并學習凡女子所能為之各種手藝,以期俾補家計,兼養成其節約利用好勤勉之常度”[20。可見,刺繡教育所傳授的知識技能,多半還是養成女性操持家政的綜合能力。所以,女子家政能力、文化修養、建強體格的培養也是近代刺繡教育的主要內容,像刺繡、縫紉、編織等傳統女紅工藝是刺繡傳習所的主要手工藝課程,也是女子學堂及女子師范學堂的必修科目,意在培養兼具傳統美德與經濟獨立能力的女子。

“賢妻良母”的教育目標順應了中國千百年來的女教傳統,雖然帶有傳統封建思想的影子,但也包含了男女平等、經濟自立、婚姻自由等新思想,有利于在中國新舊生產關系轉變的特殊階段推進女性教育。刺繡作為女性的家庭事業,是廣大普通民眾思想認識上達成的共識。近代刺繡教育在“賢妻良母”教育觀的指導下,將女性的職業能力和家政能力并重,突出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女子通過習繡,不僅獲得了一種自立于社會的職業技能,開闊了視野,使其獲得了廣泛的社會活動空間,而且提高了女性的整體素質,進而也促進了女性平等權力和自由的實現,為近代女性解放運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三)工藝發展助力實業救國

近代以來,在“實業救國”政策的號召下,清政府鼓勵傳統手工藝從業者參加國際賽會,希望通過手工業的發展換取更多資本,以促進實業發展。刺繡教育也很自然地順應了這一時期的思想。在眾多刺繡藝術家的探索變革下,近代刺繡的表現題材和工藝針法等不斷學習借鑒西方,具有創新性的“仿真繡”“亂針繡”等新技法迎合了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也得到了眾多實業家的積極推廣和宣傳,帶動了國內繡品行業的發展。上海開埠后,隨著中國刺繡藝術品在國際博覽會上的頻繁亮相,并獲得全世界的廣泛認可和追求,大量海外訂單接踵而來,中國刺繡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并在近代社會經濟發展中貢獻了重要力量。中國近代刺繡市場的短暫繁榮離不開愛國實業家的大力推廣。如張謇與沈壽創辦的南通女工傳習所,其目標不僅是為當地女性提供一技之長,而且還要通過刺繡這一傳統的手工藝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他通過籌建南通繡織局,在上海、美國紐約等地通過開設分局和辦事處等銷售模式,將中國刺繡藝術帶進廣闊的世界市場,對中國刺繡藝術的海外傳播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代刺繡教育培育了大量刺繡從業者,促進了近代刺繡產業的發展。據《中國實業志·江蘇省》中記載:“蘇州顧繡莊之全盛時期,為民國十年至十五年間,當時每年營業額達四五十萬銀元。……惟以前出品,多系整幅,刺繡花式甚少變動,近來重視零剪,且花式變動甚速。”[21在國際市場的需求帶動下,刺繡從傳統女紅小技化身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商品,并且以極高的商品價值和海外市場影響力被國內各界關注,成為一時為國爭權爭利的重要產業。如楊夏在報告書《刺繡論》中指出:“吾國刺繡為世界所崇拜,恒以代表東方美術,銷售外洋者,其數頗巨,僅‘廣東一省每年以數百萬計。”22僅1900年經廣州出關運往海外的粵繡制品價值達白銀50萬兩[23。另外,刺繡家林逸婨也強調刺繡是當時中國對外貿易中的優勢產業,并提到“吾國今日除天然物產外,惟有繡工一藝,可以爭勝外人,年得外款輸入可達百余萬元”[24

由此可見,近代刺繡教育在幫助女性個體實現經濟自立目標的同時,也通過刺繡產業的發展,為當時的中國社會積累了一定的財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家的貧弱困局,發揮了傳統工藝的社會性價值。

三、近代刺繡教育的特征

從各個刺繡傳習所的招生政策來看,近代刺繡教育以社會中下層的女性群體為教育對象,對生源年齡、地域沒有太多限制,只要品行端正,有無刺繡基礎者都可入校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注重繪畫原理傳授及刺繡技法的創新,將西方繪畫原理與中國傳統針法相結合,不斷推陳出新;而且注重學生在文化、藝術等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還通過學、產、銷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將學生的刺繡作品帶入市場銷售,為廣大學生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回報,引導女性走上了獨立自主的解放之路。

(一)融匯中西的創新教學內容

傳統的刺繡工藝傳承往往“重技輕藝”,刺繡者對畫理、物理知之甚少,所用繡線色彩不夠豐富,出產的作品往往也略顯呆板,不得自然生動之趣。面對這種情況,近代刺繡教育除了傳授普通刺繡針法外,更加強調刺繡理論的教學,通過開設相關的繪畫課程,加強學生對繪畫理論、顏色搭配的分析,并結合相應的針法運用,使絲理、畫理、針法得到很好的融合。其中最突出的創新發展就是引入了西方的繪畫理論及教學內容,如上海速成女工師范傳習所的教學宗旨就是“采東西各國工藝成法傳授,……以期吾國女子人人能精工藝,俾得自立于文明世界”[25。除教學內容外,像呂鳳子、劉海粟等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畫家也積極投入到刺繡的教學及創新中,從素描課程教學開始,研究光影與物體、色彩的關系,進而轉換成刺繡針法的表現,為傳統的刺繡工藝注入了新的養分,使中國傳統刺繡藝術提升到新的高度。像“仿真繡”“亂針繡”等名噪一時,沈壽、華璂、凌柕、楊守玉等刺繡名家輩出。

刺繡針法的創新是近代刺繡教育的突出貢獻。其中,沈壽及其首創的“仿真繡”最具有代表性。沈壽本身就有很好的傳統刺繡手藝,她因在慈禧壽誕期間進獻繡品而得到政府的重用。1905年,在受政府派遣去日本考察期間,西方的繪畫、攝影以及日本的“美術繡”對沈壽造成直觀沖擊,使其對西洋繪畫方法和“美術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回國后她在借鑒西方繪畫的基礎上,把光影融入刺繡當中,創立“仿真繡”,開創了我國刺繡藝術發展的新里程。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種博覽會,并獲得了眾多最高榮譽,如《耶穌像》獲得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一等獎等。楊守玉始創的“亂針繡”也是吸收了西方繪畫的技法與色彩特點,她用類似素描線條的長短不一的交叉針法,再加上分層攙色技法,可以繡出西方的油畫效果。她認為自然中“雖一草、一細石,無物不有光”,“影因光異,光因色異”,經過“潛心默會”,不斷鉆研,終于別出新意發明了“亂針繡”。在華璂、許頻韻出版的面向刺繡職業教育的教材《刺繡術》中,也重點講述了基于西畫原理創新的新繡法,“新繡法通於畫理,注重象真,其要在合光線,配虛實,惟理法較繁”[26。可見,融匯中西的刺繡技法創新是近代刺繡教育的重要內容,不僅提高了繡者對刺繡藝術的深入理解,而且促進了刺繡工藝的創新發展。除本土刺繡者在針法上的創新外,西方外來的刺繡針法也為傳統刺繡注入了新鮮血液,豐富了刺繡工藝的品種特色。如寧波地區的金銀彩繡就是在吸收“外國繃”繡法的基礎上開創的。

融匯中西的刺繡教育方式秉持“古今中外,皆為我用”的思想,使習繡者在繼承統刺繡針法工藝的基礎上,又嫻熟運用西畫的筆觸、透視、色彩等原理,使畫繡相融,展現出刺繡從業者的普適性創新,為中國刺繡的發展增添了色彩與活力。

(二)注重綜合素養的課程特色

在“賢妻良母”思想的影響下,刺繡教育在培養學生刺繡技藝及文化知識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女性在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方面的綜合培養。刺繡技藝的學習強調精益求精的練習和訓練,而好的刺繡藝術品一定要有藝術和文化氣息,這也要求學生在文化知識、藝術素養方面都要有一定的積淀,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所以,近代刺繡教育在課程設置中加入了有關職業志趣及審美方面的課程,開設了國文、算術、書法、音樂、體育等通識課程,使學生受到全方位的熏陶。因此學生除了提高刺繡技能外,在文化和藝術修養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呂鳳子開辦的正則女子學校就非常注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和訓練。正則女子學校校友胡耐秋回憶說:“課外活動分幾個組,有昆曲、京劇清唱、絲竹國樂,還有鼓號樂隊,課外活動每周兩次,每次一小時,每人可以參加兩個小組。每到課外活動的時間,絲竹悠揚,歌聲嘹亮,使人有一種清新舒適的感覺。”[27可見正則校園里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們也可以在多種活潑有趣的活動中得到鍛煉。

在眾多社會學者及刺繡家的眼中,刺繡本身就具有培養女性品行的重要作用。丁佩認為習繡在家庭生活中最能陶冶性情,她在《繡譜》中講,習繡能夠“使好動者靜,好言者默,因之戒慵惰,息紛紜”[28。但從技藝的訓練來講,刺繡練習確實是一個枯燥漫長的過程,需要手、心、眼的協調一致,需要安靜舒適的環境,所以一針一針的重復性勞作能夠使人養成安靜平和、靜心少言的氣質。在審美方面,刺繡所呈現出的各種圖案、色彩及情感無不塑造著女性的審美認知。在近代融匯中西的刺繡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中西方繪畫中關于美的表達形式和方法,而且她們表現美的能力也得到培養,使脫身于封建社會的女性對中西藝術、社會、經濟等有了科學、理性的認識,無形中也塑造著新時代女性的審美觀。

對刺繡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可謂是近代“改造國民性”美育思想的體現,女性通過學習刺繡,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審美素養,還可以從儀態、語言、行為、心靈方面得到全方位提升,塑造了新時代知性女性的良好形象,是具有新時代意義的美育。

(三)學、產、銷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

以女性經濟自立為目的的刺繡職業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注重教育、創作、銷售的一體化,學生在學習中制作的實踐作品可以通過展覽、展銷來銷售,能夠解決部分學生的生活負擔問題。這種在學習中創造著一定經濟價值的模式,也使女學生看到了學習刺繡的前景,從而更加安心學繡,潛心鉆研。

刺繡女工傳習所經常通過舉辦及參與各種展覽推銷學生的作品,所售之錢可以幫助學生上交學費及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師生們也可以將所有精力用在刺繡學習上,所出繡品不乏精美絕倫者。如1914年錢伯圭參觀美術刺繡傳習所后寫到:“其所開成績展覽會,海內外人士往觀者不下數千人,其繡品之精美非楮墨真之所能罄也。”[29南通女工傳習所在教育、創作、銷售、保護方面形成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一體化職業教育模式,更是近代刺繡教育學、產、銷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典范。張謇先生籌建的南通繡織局既以銷售女工傳習所的刺繡工藝品與實用繡品為主,又通過海外辦事處遠銷美國。

學、產、銷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實現了刺繡教育、創作、銷售、保護一體化,對致力于通過刺繡尋求經濟自立的女性來說,有效解決了繡品的營銷問題,讓廣大女性充分認識到通過學習刺繡實現經濟自立是可行之路,為近代女性的發展樹立了標桿作用。眾多女性通過刺繡提高了知名度和社會地位,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

四、結 語

刺繡教育的出現是近代中國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產物之一,它對近代中國女性教育和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均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在近代“賢妻良母”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刺繡教育涵蓋在各類女子學校的課程設置中,雖然包含了傳統封建女教的意識,但在教學內容、教育方式方面都有所創新,其融匯中西的教學內容創新不僅提升了女性的個人整體素質,也促進了傳統刺繡的創新與發展;其學、產、銷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也將刺繡教育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完美融合,開創了職業教育的新天地。另一方面,它鼓勵女性通過刺繡工藝的習得來實現經濟自立,進而獲得女性應有的社會平等權利和地位。在近代中國社會轉型中,廣大女性不僅通過習繡實現了經濟自立和社會價值,更是在“實業救國”的時代浪潮中,以刺繡作為女性救國的利器,通過出口創匯幫助國家積累了一定的社會財富,體現出近代新女性的社會擔當。這種以促進女性自立為首要目標的普及性工藝教育,是新的社會生產關系重構中刺繡工藝的適應性發展,不僅促進了近代刺繡的創新和傳播,也發揮了傳統工藝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展現了傳統工藝的社會價值及意義,為我們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及背景下傳承發展傳統工藝提供了經驗借鑒。

參考文獻:

[1]于書娟,李燕.清末民初蘇南刺繡教育特色及其當代價值[J].教育評論,2017(3):162-165.

[2]張蕾.試論女工傳習所的職業技術教育范式[J].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2):31-33.

[3]孫佩蘭.張謇與南通女工傳習所[J].上海工藝美術,1995(4):38-40.

[4]林書羽.沈壽對于中國刺繡教育的貢獻[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3:35-40.

[5]郭淑敏.從女紅到女美術家以南洋勸業會之女性工藝美術展品為中心[J].美術,2017(12):98-100.

[6]方秀潔.女性之手:清末民初中國婦女的刺繡學問[J].國際漢學,2015(4):87-108.

[7]中華全國婦聯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中國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M].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101.

[8]沈行恬.張謇教育論文論選注[M].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17.

[9]秋瑾.秋瑾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4.

[10]佚名.中華女子美術公司開會記[N].申報,1920-06-15(11).

[11]呂去疾.解放后的鳳先生[M]∥錢凱,吳海祖.呂鳳子紀念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102.

[12]李建亮.近代江南民間刺繡圖案研究[D].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22:47.

[1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8.

[14]陳訓正,馬瀛.民國鄞縣通志·食貨志[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3:2071.

[15]胡大呆.吾邑女子之自活能力[N].申報,1921-08-05(20).

[16]董直.職業為自立之基礎常識[N].申報,1925-12-20(11).

[17]周干庭,莊維明,吳琬.女學商榷:說女學之改良[J].婦女雜志,1915,1(10):1-3.

[18]飄萍女史.論說:理想之女學生[J].婦女雜志,1915,1(3):1-5.

[19]梁啟超.倡設女學堂啟[M]∥舒新城.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789.

[20]張援,章咸.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法規匯編: 189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72.

[21]林錫旦.蘇州刺繡[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4:85.

[22]楊夏.刺繡論[M]∥鮑永安,蘇克勤,陳泓.南洋勸業會報告.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181.

[23]上海市商業職業技術學校.中國工藝品知識[M].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上海分店,1995:134.

[24]林逸婨.論說:女子工藝不可廢繡論[J].婦女雜志,1915(4):11-12.

[25]朱有瓛.中國近代學制史料:第二輯下冊[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639.

[26]張華琪,李許頻韻.刺繡術[M].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27]胡耐秋.呂鳳子與正則美育[M]∥鎮江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陽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呂鳳子紀念文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16-19.

[28]丁佩著.繡譜[M].姜昳,北京:中華書局,2012:3.

[29]錢伯圭.參觀美術刺繡傳習所記[J].香艷雜志,1914(1):2.

(責任編輯:雷彩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草国产|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亚洲网|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丁香婷婷久久| 欧美啪啪精品|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尤物国产在线| 精品久久蜜桃|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国产哺乳奶水91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一区第一页| 久青草网站|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久久夜夜视频|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视频欧美|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免费无码网站| 2019年国产精品自拍不卡|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91九色最新地址|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精品久久蜜桃|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精品欧美日韩国产日漫一区不卡|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亚洲高清资源| 好吊妞欧美视频免费|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综合日韩精品久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高清在线一区| 国产91视频观看| 69视频国产| 国产爽爽视频|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91极品美女高潮叫床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永久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无码网站免费观看|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欧美色图第一页| 亚洲a免费| www.youjizz.com久久| 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 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自拍另类|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亚洲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一级毛片基地| 毛片网站在线看| 毛片基地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91亚洲免费视频|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综合网|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69综合网|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国产高清免费午夜在线视频|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