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先生在《走到人生邊上》一書里寫道:“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痹谌说囊簧校刑嗟臈l條框框,若墨守成規,便只能終日活在他人的陰影之下,但若勇于推陳出新,生命便會瞬間變得與眾不同。從價值的坐標出發,站在人生邊緣并不意味著到達終點。一個人跋涉的遠近,最終取決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邊界。而只有打破邊界,才可窺見柳暗花明的新世界。
邊界為何物?邊界是已知與未知中間的一層堅固的屏障。邊界無處不在。打破邊界,未知便會向我們拋來橄欖枝,而將未知轉化為已知的過程就是發明、創造、感悟的過程。盤古于混沌中掄起巨斧劈開天地,這是打破了世界的邊界;古人刻在甲骨上的文字,跨越千年,與今人相會,這是打破了時間的邊界;馬克思、恩格斯于荊棘中摸索,創立社會主義,這是打破了政治制度的邊界。打破邊界,敢于在邊界的死門刨根問底,死門也將變成生門。
為什么需要打破邊界?只有打破邊界,才能謀得進步。我很喜歡《星穹鐵道》中開拓者的一句話:“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其中所蘊含的不只是開拓者的一腔熱血,更是謀新求進的秘籍。牛頓在一顆蘋果的驅使下,向揭秘萬有引力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哥白尼在地心說盛行、人們思想被禁錮的困境下,甘冒生命危險讓日心說得以問世。不難看出,科學界的每一次重大發現都伴隨著邊界的打破。動物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它們無法隨心所欲地打破生存邊界,但是對于人類而言則不同,人是一根會思想的葦草,敢于打破邊界,才能與更好的自我相遇。
那么,怎樣打破邊界呢?打破邊界不能靠嘴上說說,而要付出持續不斷的實際行動,敢闖前人未闖之境,敢走前人未走之路。若沉迷于“打破”之快意,無問是非,毫無底線,這樣的邊界即是終點。如眼紅于打破邊界所帶來的關注度,那我們打破邊界的同時也會掉入深淵。所以說,我們既要在打破邊界的行動上著力,敢于并樂于跳出邊界,也要堅守底線原則、提高個人修養。只有瞄準該打破的邊界,拿出撞得頭破血流的勇氣,努力破界,才能迎來漫天星光。
面對“一山放出一山攔”的時代局勢,新時代青年更應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志氣、“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底氣、“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骨氣,爭做探界者,增進民生福祉,不負時代;勇做破界者,探索未知,創新創造,不負青春。
【內蒙古扎魯特旗第一中學】
◆點評
考生從邊界是什么、為什么要打破邊界、怎樣打破邊界三方面,對中心論點加以論述,條理清晰,思路明確,表達了對邊界問題個性化的認識和見解。結尾化用詩詞總括全篇,使論述收放有度的同時更具有文學底蘊,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