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大江 孫彥剛 方民鋒 吳遠東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化學化工學院(上海 201620)
在開放和多元化的當下,我國一直重視對工程教育的戰略部署,因此,在適應新的國際形勢需求下,調整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大力發展新工科專業,積極探索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1]。開設全英文課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師資隊伍水平,促進學生流動,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藥物化學專業是一門關于研究和發明藥物、制備化學藥劑、闡述藥物化學、探討藥物元素和機體蛋白化學作用原理的綜合性學科。作為藥物化學專業的基礎課程,通過無機化學課程的學習,掌握常見元素單質、化合物的性質,以及無機化學常見反應類型和反應規律,為后續學習藥物化學專業的相關課程提供基本理論知識支持,也為加深藥物化學專業學生對整體知識結構的理解奠定基礎。因此,全英文無機化學課程的學習情況會直接影響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及對國內、國際學生化學能力的培養[2]。全程英文教學可在教授的過程中排除外籍學生的語言困擾,同時也應當尊重文化差異,全面了解學生的文化背景和學習方式,以更好地理解他們的需求和學習風格。
無機化學作為藥物化學專業的基石,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學科。其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掌握化學平衡、化學反應速率和物質結構等基本原理;讓學生通過無機化學基本原理的學習,能夠對藥物化學相關問題有進一步的理解和應用,并得到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在無機化學的課程教學安排上,要依托知識架構和認識論規律,結合學生實際,采取先易后難、先宏觀后微觀等措施,也要根據物質結構與性能為主線、化學反應及平衡為輔線的策略使知識更加完備、邏輯更加清晰。無機化學課程囊括了無機化學學科的概念性基礎知識,又含有比較抽象且復雜的物質結構。例如,藥物合成中包含了基本元素、化學反應原理和原子結構等相關知識,并且無機物常在藥物合成中作催化劑。因此,了解無機物的性質和反應機理,對設計新藥具有重要意義。
在工科背景下,專業課程知識通常包含復雜的公式及推導過程,這大大增加了學生們的學習難度。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材的時候,應當考慮學生群體的接受能力和教學時的方法策略,結合三者綜合考慮,選擇一本高品質的教材。此外,全英文授課時,也要考慮學生在高中階段學習內容的銜接、配合和連貫性,授課做到內容詳盡、重視基礎、突出重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突出重點知識,聯系藥物化學專業相關知識,結合當前國內外文獻和相關成果報道,來豐富課堂知識量[3]。例如:在學習到C,H,O 等元素時,可以把青霉素、青蒿素等藥物的開發、使用情況和發展歷程等介紹給學生。
為了完成和達到全英文無機化學的教學任務和要求,在整個教學環節中,需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采取“灌輸式”教學,以教師板書為中心,使得學生對教師有很大的依賴性,缺乏自主學習和交流技能,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在全英文教學中,國內、國際學生之間還存在語言、文化、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采用“灌輸式”教學會影響全英文教學質量。因此,必須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新。任課教師在上課前,應充分了解教材,并且撰寫英文教學教案,以保證教學質量。在撰寫教學教案時,應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在重點知識講解過程中,應給予學生提醒,避免走神;在講解難點知識時,應當借助簡單的案例進行分析,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可以根據授課和作業情況,分析學生的接受能力,以便后續課程的講解[4]。全英文無機化學教材中的理論知識,單純的講解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圖表、示例、小組活動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課程內容。利用多媒體工具和互聯網資源(提供視覺和聽覺上的輔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機化學作為藥物化學專業的基礎書籍,也是一門需要動手做實驗來驗證理論知識的實踐學科。通過做實驗來加深對基礎理論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習慣,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簡單的化學知識和化學實驗可以運用到生活中,勾起學生對生活中充滿知識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根據教學觀,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國內、國際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提供各種方式和機會,讓他們分享觀點、提出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習積極性,形成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或者完成課后作業時,將全班學生根據不同學習風格進行小組劃分,并且在劃分小組時,鼓勵國內、國際學生相互配合,聯合組隊。這種方式有利于資源互補,加強班級凝聚力。在布置課后作業時,選擇開放性題目,由小組自行完成,根據小組內部安排,給出問題的答案,推薦出一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分析交流,讓其他同學進行提問、補充,全班同學共同學習、共同進步[5]。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將藥物化學前沿問題與無機化學學科相結合,拋出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去學習課程內容。這樣不僅讓學生的心思放在課堂上,也為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添加一絲樂趣。
合理的考核制度是全英文無機化學課程建設必須考慮的內容之一。隨著專業結構調整、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更新,以及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采用傳統閉卷考試的考察方法只是片面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成績,不足以從客觀上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本課程需要采用靈活的考核方式,全面反映學生綜合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培養具有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的應用性人才的目的。
通過積極開展課程考核改革建設,豐富課程考核形式,將本課程的考核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原有的課程考試中考察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情況的基礎上,重點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6]。鼓勵建立創新的、富有活力的考核制度,從而全面提高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為此,教師可在本課期末考試的基礎上增添一項課題小組匯報,學生根據感興趣的方向完成自選課題,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匯報,最終成績由各小組課題的完成情況及匯報情況決定,根據完成課題的工作量、難易程度、創新點等方面進行評定。這種新型的考核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自主創新能力,也可以促進國內、國際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學習。
全英文無機化學課程是國際化教學的重要抓手。藥物化學專業是關于研究和發明藥物、制備化學藥劑、闡述藥物化學、探討藥物元素和機體蛋白化學作用原理的綜合性專業,無機化學課程作為藥物化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師應合理規劃課程安排,改進教學方法與理念,促進國內、國際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為后續專業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進行全英文無機化學課程授課時,應當與其他藥物化學學科相結合,追蹤時代熱點,把握科技前沿,發揮其作為基礎學科的獨特優勢。授課教師也當挑起重擔,考慮培養目標的知識背景和學習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他們的學習需求并提供相關支持,做到因材施教、寓教于樂。這樣既能擴大學生學習無機化學的廣度,也能加深學生對無機化學基礎理論理解和掌握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