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工業化是中國現代化的關鍵。在新型工業化的背景下,精細化工產業必須沿著縱向和橫向高端化發展。文章探討了新型工業化的本質和中國精細化工的現狀,確定了技術創新、環境可持續性和產業整合方面的挑戰。通過深入調研得出了3種發展戰略:一是加強科研攻關,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培養自主創新能力;二是優先考慮綠色發展,以加強生產流程,促進工業高質量增長;三是推進產業鏈整合,通過兼并和技術創新提高附加值。
關鍵詞:新型工業化;精細化工;高端化延伸;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4; F42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新型工業化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精細化工產業保持增長態勢,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化工國家。隨著先進技術的快速迭代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國內外競爭不斷加大,應以新型工業化為指引,瞄準產業高價值環節和前沿科技創新方向積極布局突破,推動產業鏈向高端化方向延伸,實現“化工大國”向“化工強國”的跨越式發展。
1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我國精細化工產業發展現狀
1.1新型工業化的內涵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新型工業化不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產業升級,而是一種全面的經濟模式革新。它基于新的發展理念,尋求一種既非國內傳統模式也非國際既有模式的創新發展路徑[1]。新型工業化注重提升發展質量,強調技術創新的核心地位,推動國內國際雙重循環的互動,致力于實現綠色可持續的發展。這一理念不局限于工業部門,而是一個跨學科、跨領域的綜合發展過程,需要財稅、金融、產業、貿易、區域規劃、環境保護和科學技術等多方面協同作用[2]。要實現新型工業化的深入發展,必須明確正確的發展方向和路徑,創新體制機制,確保各項政策的有效實施和推進。
1.2精細化工產業的發展現狀
精細化工在現代化學工業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構成了高新技術發展的基礎,更是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和整體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精細化工是指通過使用基本的化學原料、復雜精細的工藝技術,生產出性能優異、附加值高、質量穩定的化學品。現有精細化工產品種類繁多,具有廣泛的用途,緊密關聯于國民經濟各行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多個領域[3]。精細化工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以其信息更新快、強保密性和專利壟斷性等特征脫穎而出,成為當今化學工業中最富活力的新興領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力發展精細化工已成為全球各國的戰略共識。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精細化工行業快速發展,2022年市場規模占比全球化工行業總市場規模的1/2,年均增長率在5%~6%,明顯高于化學工業整體的2%~3%。全球精細化工產業經歷過產品多樣化、產業集群化、工藝節能化、生產清潔化、高性能化和專用化的快速發展階段,已逐步向提升精細化工產品附加值,優化產業整體結構方面做有效創新和持續投資[4]。近年來,我國支持精細化工行業、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政策紛紛出臺。“十四五”規劃中提出壯大生物技術、新材料、綠色環保等產業,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加速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的發展,全方位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總產值保持增長的態勢,截至2022年,中國精細化工產業的總產值已超過5.7萬億元。然而,由于受到環保成本不斷上升和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雙重影響,精細化工行業的增速有所放緩[5]。為了適應下游行業對高性能、安全、環保產品新的發展需求,我國精細化工企業基本已實現了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自主創新,推動高端、綠色、功能性的精細化學品開發。在環保與安全生產方面,我國精細化工企業也進一步加強了對清潔生產技術和方法的采用,降低廢物排放量,提升對污染物的回收與再利用效率。此外,企業也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方面付出了努力。
1.3新型工業化背景下精細化工產業鏈高端延伸的方向
精細化工產業鏈的延伸涵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強化產業鏈的深度,通過巧妙的方式將精細化工生產環節在上下游方向進行最大程度的拓展。向上游延伸可涉足原油、煤炭、天然氣、礦產等基礎原材料和技術研發領域,而向下游延伸則涉足精細化工產品在市場服務的銷售領域[6]。另一方面是精細化工行業屬于制造行業,與其他行業具有較高的產業關聯度,可以通過拓展精細化工產業鏈的寬度,實現精細化工與其他產業的交叉融合[7]。
精細化工產業鏈的發展,無論是在深度還是廣度上的拓展,其核心本質是通過引入現代科技、現代工業裝備以及現代管理方法,使產業鏈上的各個節點逐漸向集聚尖端科技和智慧的高端方向延伸,從而使得整個產業鏈逐步朝向“微笑曲線”的兩端邁進。
在新型工業化的背景下,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型材料以及新能源技術等前沿科技的融入,對精細化工領域進行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這些技術的應用顯著提高了精細化工產品的多樣性和生產效率,同時推動了化工領域在生產職能、環境保護以及產業鏈整合和創新方面的功能擴展。由此可見,隨著數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擴大,精細化工產業鏈正在向高端化發展延伸。
2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存在的問題
在新型工業化的背景下,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整體而言,國內精細化工行業在高端產品和技術創新等方面還有待突破,這對于實現“化工大國”向“化工強國”的目標提出了新的挑戰。
2.1關鍵技術突破問題: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精細化工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行業,技術創新能力是決定行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的關鍵因素[8]。然而,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目前在技術創新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科研創新能力較弱。我國精細化工行業的科研創新能力在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同時國內企業在吸收引進技術后進行消化和再創新的能力相對較弱。二是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脫節。技術研發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在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體制機制方面存在一些障礙。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技術研發成果未能及時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這導致了技術研發與產業應用之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三是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我國的大多數化工企業主要以生產為主,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力度明顯不足,相較于國際先進水平,我國精細化工企業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普遍較低,遠未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目前,我國大部分精細化工企業研發費用投入僅為銷售額的2%左右,而國外企業的投入比例達到7%以上。
2.2綠色理念踐行問題:環境污染壓力增強
在我國精細化工產業中,綠色理念的實踐正面臨著一系列顯著的挑戰。化工行業因其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污染物質,而成為國家環保監管的核心領域。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國家對于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性日益重視,已將其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9]。在這一背景下,精細化工企業在生產工藝設計階段就必須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的要求,確保生產過程對環境的影響最小化。為了滿足國家環保標準,精細化工企業不得不增加環保措施相關的投資,包括采用更環保的生產工藝、更新設備和技術,同時建設廢氣、廢水、廢渣處理設施等。這些舉措無疑會提高企業的運營成本和風險。對于那些技術水平低、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它們面臨著被市場淘汰或被迫遷移生產地的風險。這種市場機制下的自然選擇導致了生產能力向那些掌握綠色清潔生產技術的企業集中,環保已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選擇。
2.3產業鏈融合貫通問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全球精細化工行業市場化程度高、競爭十分激烈,競爭主體包括國內外的大型企業、中小企業和新興企業。隨著國內外市場需求的演變和消費者需求的提升,精細化工行業的焦點也在不斷轉移,從過去的價格競爭和規模競爭,向質量競爭和品牌競爭轉變[10]。同時,隨著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應用的不斷涌現,精細化工行業的競爭也呈現出多元化和跨界化的特征。這些都要求我國精細化工行業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加強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拓展市場空間和利潤空間。
3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我國精細化工產業鏈高端化發展路徑
3.1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在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我國精細化工產業鏈高端化發展的關鍵在于加大科研攻關力度,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1)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來源包括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精細化工產業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通過深入研究化學原理、材料科學等領域,為應用研究提供理論支持。在此基礎上,通過應用研究,將基礎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從而掌握關鍵核心的自主知識產權。(2)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產學研一體化創新體系能夠充分發揮各方的優勢,提高研發效率。精細化工產業應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技術攻關,實現資源共享。政府應鼓勵產學研合作,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進產學研一體化創新體系的發展。(3)吸引國內優秀人才,建立人才激勵機制。人才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精細化工產業應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為科研攻關提供人才保障。企業應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勵機制,吸引優秀人才投身科研工作。同時,政府應提供優惠政策,鼓勵人才回國發展,為我國精細化工產業輸送高素質人才。
3.2立足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精細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新型工業化背景下,我國精細化工產業需要立足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1)改良生產工藝,降低生產過程對環境的負面影響。精細化工企業需特別關注生產過程中可能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通過優化生產工藝來減少產生污染物的數量。這包括改進化學反應條件、選擇環保型原料和催化劑等。同時,企業應積極采用現代化數字技術加強對精細化工品生產過程中的環境監測,確保生產過程符合環保要求。(2)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精細化工企業應充分利用廢棄物,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降低對環境的影響。這包括開展廢棄物分類、建立廢棄物回收系統以及發展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等,積極實施精細化工產業循環經濟。(3)需要制定并嚴格實施環保法規,對污染環境的企業進行處罰,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政府應制定完善的環保法規,確保精細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符合環保要求。同時,應加大執法力度,對污染環境的企業進行處罰,督促企業加強環保設施建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3.3推動產業鏈融通發展,邁向精細化工價值鏈中高端
精細化工產業鏈價值鏈相互依存,若想要推動價值鏈提升就必須將產業鏈融通發展。(1)通過兼并重組、戰略合作等方式,整合精細化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進行產業布局的優化,提高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實力。精細化工產業鏈涵蓋了從原材料供應、生產加工、產品銷售到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通過采用兼并、重組和戰略合作等手段,實現對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整合,增強產業鏈的協同效應,從而提升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2)引導并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支持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發展,以提高產業鏈的附加值。企業應該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確保掌握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政府應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同時,加強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發展,提升產業鏈附加值,實現精細化工產業的高端化發展。(3)加強產業鏈與區域經濟的融合,推動精細化工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發展,加強我國精細化工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政府應制定相應政策,引導精細化工產業向集群化、高端化發展。通過加強產業鏈與區域經濟的融合,發揮區域經濟的優勢,促使精細化工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取得更高的地位。
4結語
在新型工業化的浪潮中,我國精細化工產業正面臨著發展的機遇與挑戰。通過本文的研究,深刻認識到在新時代,精細化工產業需要更強的科研創新能力、更深的綠色理念實踐以及更緊密的產業鏈融通,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國際競爭環境。(1)加強科研攻關,推動技術創新,是精細化工產業邁向高端的基礎和關鍵。(2)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是確保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需要企業不僅關注技術創新,還要注重生產過程中的環保實踐,實現循環經濟。(3)產業鏈的高度融通將推動產業向更高附加值方向發展,需要政府、企業和研究機構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通過全方位的努力,我國精細化工產業有望實現由“化工大國”向“化工強國”的跨越式發展,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成寶英.新型工業化環境下科技需求理論與實證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04.
[2]任亮,李博文,李秉蔚.以產業科技創新為著力點加速推進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3(4):33-36.
[3]王敏,李峰.精細化工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J].云南化工,2018(10):21-22.
[4]俞氽葉.新形勢下精細化工行業創新經營管理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1(14):122-123.
[5]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EB/OL].(2023-08-18)[2024-02-01].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08/content_6900274.htm.
[6]宋鐵毅.發展精細化工延伸化工產業鏈[J].中國石化,2017(6):22-23.
[7]李宏乾.精細化工: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J].中國石油和化工,2010(1):29.
[8]李文鵬,高展鵬,侯翠紅.“雙碳”背景下河南省精細化工行業轉型升級現狀及發展建議[J].當代化工研究, 2023(5):188-190.
[9]閆瑩,孫代華.精細化工行業環境保護與污水生物處理技術[J].化工管理,2022(18):37-39.
[10]張卓,陸琳.現代精細化工企業品牌競爭力評價研究[J].商, 2016(35):1.
(編輯編輯姚鑫)
Research on the high-end extension path of fine chemical industry chai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Zhao ?Lei
(Zhejiang Namei New Materials Co., Ltd., Huzhou 313000,China)
Abstract: New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key to Chinas moder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the fine chemical industry must develop along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igh-end direction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essence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fine chemical industry, identifying challenge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thre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firstly, to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 breakthroughs in core technologies, and cultivat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secondly,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green development to strengthen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industrial growth; the third i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increase added-value through merger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y words: new industrialization; fine chemical industry; high-end extension; development path
作者簡介:趙磊(1968—),男,董事長兼總經理,碩士;研究方向: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