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媛媛
在“雙減”政策的推動下,教師創新開展多元化的小學英語作業模式,努力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作業內容,本文詳細探討“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多元化作業的設計策略。
英語作業是小學生檢驗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語言思維的載體。因此,教師要轉變英語作業的設計方式,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推動英語作業向多元化、高效率化方向發展。英語作業的多元化要結合學生的成長需求和認知能力,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將英語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地融合,開展創新型的作業設計方法,依托教育資源,優化教學策略。
小學英語教師要深入研究英語作業,梳理課本的主要內容,結合學生的特點,不斷優化作業設計的方案,樹立整體觀和大局觀,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開展多元化的作業設計方式,由鞏固復習到應用拓展,實現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將英語語言內化,使學生對英語知識活學活用拓展類的作業設計,既要鞏固課堂教學內容,又要對課外知識進行拓展與延伸。因此,作業是實現知識與生活溝通的橋梁。
思維導圖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方式,教師通過開展思維導圖,實現作業的層次安排,教師將教學知識分成重難點,以圖表的形式繪制思維導圖,構建清晰的知識框架,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堂上的教學內容繪制思維導圖,滿足學生的需求,充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實現學生的思維與能力的協同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our new home”時,本單元主要談論居家物品與方位,在教學內容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思維導圖的作業形式,讓學生能夠將家具物品繪制成思維導圖,并且對物品及其方位進行表達,加深學生的理解。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展的階段,其注意力未得到集中,枯燥的英語作業很難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作業當中。因此,教師要創新游戲作業的設計形式,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設置趣味性作業,將枯燥的英語學習過程轉變為學生易懂、易完成的作業形式,例如可以將作業轉變為游戲的形式,在玩樂中鞏固英語單詞,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成長特點及其勝負心,在作業設計方面設計游戲活動,從而達到作業設計的效果。
例如,在學習“how much”這單元基礎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how much is it”句型詢問價格并講述這一產品的故事,通過此類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作業的積極性,如“it's hot day,I'd like something to drink. Would you like some milk? I want cold milk. How much is it?”詞匯進行學習,從而增添英語作業的趣味性,在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表達英語,進而對英語知識進行創新,教師可以向學生分享自己所喜愛的歌曲,通過聆聽歌曲,意識到其中傳遞的愉悅的英語氛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設計趣味性的作業形式,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作業當中,靈活應用自己的英文知識,進而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創新。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雙減”政策的落地,給一線教師作業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語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形式,開展多元化的作業設計形式,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積累,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張甸中心小學)